《蜗牛与黄鹂鸟》.pdf
- 格式:pdf
- 大小:32.81 KB
- 文档页数:3
经典童谣蜗牛和黄鹂鸟蜗牛与黄鹂鸟这首儿歌,亲切、自然、欢快、质朴,真实地反映了动物世界中的有趣场景,体现了动物世界的欢乐情怀,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经典童谣蜗牛和黄鹂鸟,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童谣蜗牛和黄鹂鸟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著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歌名:蜗牛和黄鹂鸟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著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歌名:蜗牛和黄鹂鸟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著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经典童谣蜗牛和黄鹂鸟的教案活动目标:1、借助图片感知理解歌曲中的角色,知道蜗牛的特征,体会歌曲所表现的诙谐幽默的情感。
2、通过倾听范唱,感知地方童谣的特色,把我“阿”字重叠的表现手法,学习演唱歌曲。
3、对地方童谣有兴趣,初步感受小蜗牛坚定的信念。
活动准备:小蜗牛,小鸟图片各一个、长长得葡萄藤、紫色的笔活动过程:一、猜谜语,讲故事,感知歌曲的背景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告诉幼儿谜面: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2、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小蜗牛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葡萄树和小蜗牛是好朋友,它邀请小蜗牛去他家吃葡萄,当葡萄藤刚长出绿色的嫩芽的时候,小蜗牛就背着重重的壳出发了,他一步一步的沿着葡萄藤向上爬,猜一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二、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有一首歌会告诉我们答案的,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幼儿倾听歌曲)2、老师出示图,你听到歌里说了什么?小蜗牛遇见了谁?它对蜗牛说了什么?小蜗牛听了黄鹂鸟的话,是怎么回答的?你觉得黄鹂鸟怎样?三、学习歌曲1、下面我们再来听听歌曲,找找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好玩,找找什么地方跟我们以前唱的歌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唱?2、告诉幼儿这是一首台湾童谣,幼儿说一说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好玩,找找什么地方跟我们以前唱的歌不一样?3、带领幼儿唱一唱富有地方特色的“阿”字。
《蜗牛与黄鹂鸟》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寓意,懂得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听唱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讲述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聆听歌曲
1.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2.逐句教唱歌曲,解决难点节奏和旋律。
3.重点练习切分节奏,让学生掌握节奏特点。
4.歌曲讨论
1.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寓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像蜗牛一样坚持不懈。
5.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寓意。
2.布置作业:回家把歌曲唱给家人听,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蜗牛与黄鹂鸟ppt课件•引言•蜗牛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黄鹂鸟的生活习性与特点•蜗牛与黄鹂鸟的互动关系目•蜗牛与黄鹂鸟在人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蜗牛与黄鹂鸟的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录引言01课件背景与目的背景介绍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来源,以及其在儿童教育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简介故事概述简要介绍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情节,包括角色、场景和主要事件。
主题思想阐述故事所传递的主题思想,如勤奋与懒惰、自信与自卑等。
蜗牛的生活习性与特02点蜗牛的外壳呈螺旋状,可以保护其柔软的身体。
外壳的颜色和花纹因种类而异,常见的有棕色、灰色、白色等。
螺旋形的外壳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较长且顶端有眼睛,用于感知外界环境。
触角与眼睛蜗牛的足部扁平且宽大,适合在各种地形上爬行。
足部会分泌黏液,有助于在光滑表面上附着和移动。
足部结构蜗牛的形态特征活动习性蜗牛通常在夜间或潮湿的天气里活动,白天则隐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它们喜欢栖息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或水域中,以获取充足的食物来源。
生活环境蜗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陆地、淡水及海洋环境。
不同种类的蜗牛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如森林、草地、农田、湖泊等。
温度与湿度蜗牛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它们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但也能适应较低的温度和干燥条件。
蜗牛的生活环境与习性蜗牛的食性与繁殖方式食性蜗牛是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广泛。
它们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蔬菜、水果、花卉、树叶等,同时也会食用腐殖质、真菌和小型昆虫等。
繁殖方式蜗牛的繁殖方式因种类而异。
大多数蜗牛是雌雄同体,可以互相交配受精。
交配后,雌蜗牛会产卵在潮湿的土壤或植物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幼蜗牛会破壳而出。
黄鹂鸟的生活习性与03特点010204黄鹂鸟的形态特征体型中等,体长20-30厘米之间羽毛鲜黄色,嘴长而细小,黑色翅膀和尾巴长而窄,适合飞行和悬停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但雄鸟羽毛更鲜艳03栖息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常见于森林、花园、公园等树木繁茂的地方善于鸣叫,歌声婉转悠扬,常常被人们赞美为“歌唱家”以昆虫、水果和种子为食,常在树枝上跳跃觅食01020304黄鹂鸟的生活环境与习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蝗虫、蚂蚱、蜻蜓、蝉等繁殖期在春季,雌雄鸟共同筑巢、孵化和育雏同时也会食用水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巢呈杯状,由草、树叶等材料编织而成,通常筑于树枝上黄鹂鸟的食性与繁殖方式蜗牛与黄鹂鸟的互动04关系蜗牛主要以植物为食,如蔬菜、水果等,属于初级消费者。
《蜗牛与黄鹂鸟》PPT课件•歌曲背景与作者简介•歌词解析与意境描绘•旋律分析与演唱技巧指导•舞蹈编排与表演实践探讨•跨学科融合:拓展课程思路•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CONTENTS01歌曲背景与作者简介创作于1977年,是银霞原唱的歌曲,后由卓依婷翻唱并广泛传播。
歌曲以寓言故事的形式,通过蜗牛与黄鹂鸟的对话,传达了“笨鸟先飞”的励志精神。
在历史背景下,该歌曲鼓舞了无数努力奋斗的人们,成为一首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词曲作者生平及成就词作者林建昌,台湾著名词人,创作过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兰花草》、《蜗牛与黄鹂鸟》等。
曲作者陈弘文,台湾知名作曲家,曾为多位歌手创作歌曲,其作品风格独特,旋律优美。
轻松活泼、朗朗上口,具有浓厚的民谣气息。
歌曲风格旋律特点歌词特点简单明快、节奏感强,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寓言故事的形式,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话,展现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和特点。
030201歌曲风格与特点02歌词解析与意境描绘此句以“阿门阿前”的童趣口吻开篇,引出一棵葡萄树,为后文的故事铺垫背景。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描述葡萄树刚刚发芽的情景,用“阿嫩阿嫩”形容绿地的柔软和生机。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以蜗牛为主角,突出其背负重壳的特征,暗示着前行的困难和不易。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描绘蜗牛缓慢而坚定的爬行姿态,展现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逐句解读歌词内涵描绘歌曲所表达意境童趣盎然的世界歌曲通过简单生动的歌词和轻快的旋律,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场景中。
蜗牛的坚韧与毅力歌曲以蜗牛为主角,通过对其背负重壳、缓慢爬行的描绘,表现出蜗牛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歌曲中的葡萄树、蜗牛、黄鹂鸟等自然元素,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和谐生态环境的追求。
歌曲将蜗牛和黄鹂鸟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和意志,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通用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蜗牛与黄鹂鸟》教案(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1一、教学内容听:《荫中鸟》二、教学目的通过欣赏,让同学认识了解竹笛,感受笛子的表示力和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景。
三、重点:让同学认识、了解竹笛,感受笛子的表示力和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难点:启发引导同学的联想和想象。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3)复习《蜗牛与黄鹂鸟》有表情地演唱。
2.新授:(1)点明课题。
(2)出示录音机,听赏音乐一遍。
考虑:有什么乐器演奏?答:笛子。
简介作品:《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
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生动地表示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3)复听音乐,考虑:可以分几个局部?答:三个局部。
(复三部曲式):引子——A(快板)——B(自由地)——A(4)分段欣赏:开始的引子共8小节。
上下呼应的句式,犹如鸟儿的飞翔和对唱,形象生动,将人们引进到一个鸟的'世界。
一声俏皮的鸟叫结束引子。
A段是利索的快板,活泼欢快,由两个单乐句式乐段组成。
B段是鸟鸣段落。
在轻快的、固定音型的曲调伴奏下,笛子运用了多种技巧自由地模仿各种鸟叫声,生动地展现了荫中鸟竞相的艺术境界,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A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高音区的花舌替代了原来的颤音演奏。
结束在宫调的主音上,寓意鸟儿在蓝天中飞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
(5)介绍笛子:笛:古称横吹,竹制吹管乐器,笛上开有吹孔、膜孔和六个按指孔,分有梆笛和曲笛两种。
(6)完整地欣赏全曲。
3.小结。
4.结束下课。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2活动目标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