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2功率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58
功率
学科物理年级八解析者
时间 4.10课题功率计划
学时
1
教学重点1.理解功率的含义
2.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1、掌握功率的定义,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公式及其单位
2.知道功率的含义及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问题1.做功有多少之分,也有快慢之分,怎样表示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功率的定义是什么?
4.功率的公式是什么?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5.如何计算功率的大小?如何测量功率?
疑难解析1.比较做功快慢时:一是在时间相同时,比较做功的多少;二是做功的多少相同,比较时间;
2.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物理学中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4.定义公式P=W/t,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功,单位:J;t表示时间,单位:s
5.设计活动方案:比比谁的功率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11.2 功率〔解析版〕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或说成:单位时间内力作做的功。
2.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公式:Fv tW P ==。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马力。
换算关系:W W kW 73511013==马力,。
5.功率公式的解释:〔1〕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以速度v 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即Fv P =。
〔2〕利用该公式时要注意:拉力F 必须是恒力,且物体运动的速度应不变;v 的单位必须用m/s ,这样算出的功率单位才是W ;速度v 跟拉力F 必须对应,即v 必须是受到拉力的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速度。
【重点一】功率及其计算1.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称为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P 表示。
功率表示力做功快慢程度。
2.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律单位是瓦特〔W 〕。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1kW=1×103W ;马力,1马力=735W 。
“功率〞的考查主要有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主要内容有:功率概念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能进行功率的计算并利用功率解释生活中例子等。
功率在中考中出现概率很高并经常与功的概念结合出现。
考题主要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为主,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和计算型填空题,均属于根底题型,试题难度以中等为主;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判断物体〔力〕做功功率并与效率结合在一起的题目,通过对功率的计算考查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2.如下图,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第2节功率一.填空题(共6小题)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s和所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两物体速度较大的是①(填“甲”或“乙”下同)功率较大的是②。
【解析】由图a知,甲、乙两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长,因此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由图b知,甲乙相同时间内,乙做的功大于甲做的功,根据P=可知,乙的功率大于甲的功率。
故答案为:甲;乙。
2.如图甲运动员身高166cm体重63kg,乙运动员身高160cm体重66kg,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
如果两人对杠铃所做的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选填“>”“=”或“<”)【解析】由题知两人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因为甲比乙高,所以举起杠铃的高度:h甲>h乙,根据W=Gh可得,举起杠铃做的功W甲>W乙,又因为举起杠铃用的时间相同,所以根据P=可知,两人对杠铃做功的功率P甲>P乙。
故答案为:>。
3.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2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
前2s内的功率是W;在空中停留3s所做的功J。
【解析】前2s内运动员对杠铃的举力:F=G=1200N,杠铃在2s内升高的距离:s=2m,运动员对杠铃做功:W=Fs=1200N×2m=2400J,前2s内的功率是:P===1200W。
在空中停留3s,运动员对杠铃做功:W'=Fs'=1200N×0m=0J。
故答案为:1200; 0。
4.(2019•凉山州)“绿色环保,低碳出行。
”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
公交车行驶1h,发动机做的功为J,公交车行驶的路程为m。
【解析】(1)t=1h=3600sW=Pt=200×103W×3600s=7.2×108J。
(2)v=72km/h=20m/ss=vt=20m/s×3600s=72000m。
《功率》一、单选题1.如图,初三(1)班学生丹丹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用大约2s的时间将它匀速举过头顶,在这2s时间内,丹丹做功的功率约为()A. 0.25WB. 0.5WC. 1WD. 2W2.下列单位中,都属于功率的单位的是()A. KW J/sB. W N/m2C. N J/sD. W N⋅m3.如图1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长度相等的粗糙区域组成。
在2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块(体积忽略不计)从区域①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刚进入区域③时撤去拉力,物块最终停在区域③的最右端。
图2为物块在区域①和②上运动的v−t图象,则()A. 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②的大B. 拉力在区域①中做功的功率比②的小C. 物块在区域①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ND. 物块在区域③上运动的时间可能为1s4.一吊车在2s内将1500N的货物提高2m后,在空中停留了3s,又在5s内沿水平方向将货物移送了10m,则10s内吊车的功率为()A. 300 WB. 2000 WC. 3000 WD. 1500 W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台机械做功时的功−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台机械的功率大小关系是()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无法确定6.甲、乙两人爬楼梯比赛,已知两人体重之比为3:2,爬完相同楼高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人爬楼梯的功率之比为()A. 9:8B. 8:9C. 2:1D. 1:27.中学生小华在一次跳绳的体能测试中,1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A. 5000WB. 500WC. 50WD. 5W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P=W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功多,功率就大tB. 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C. 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D. 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9.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初中物理11.2《功率》知识梳理02:功率的计算(2) • 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隐含条(方法是 圈画关键词 )
• 画图:作 辅助图 ,便于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 没思路看问题 ,求什么列什么,缺什么找什么。
• 熟练 单位换算 ,突破基本障碍
计算功和功率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功和功率的公式,即 • 功W=FS • 功率P=W/t 当我们遇到这两个公式结合再一起的习题时,要注意下面的细节:
• 所求的力到底做没做功 • 单位是否统一 • 结果是否正确 以下面的题为例:
它的正确解题过程是这样的:
功率的另一种算法 从上面的计算过程,我们看到的是最基本的公式计算,其实功率还有一种求法,下面我们来推导一下:
• 首先我们找到功率的定义公式P=W/t • 接下来我们代入功的公式W=FS • 那么功率还可以表达为P=FS/t • 其中S/t=v速度,那么上面的式子就变成了 P=Fv 没错,这就是功率的另一种求法:功率=力×时间 那么例题中第二问就会多了一种新的解法可供选择,即:F=P/v 只要知道了速度,就可以求出力F了。 其中v=S/t=5m÷10s=0.5m/s,则 F=P/v=50w÷0.5m/s=100N,殊途同归。 事实上,有些习题只有运用P=Fv才能更加快速的解决。 典型例题
根据刚才推导的功率算法P=Fv,只需要把F换成G即可,即:P=Gv 其中,重力G是不变的,那么功率P怎么变化,完全取决于速度v怎么变化;而题中恰恰给出了距离h和时间t的变化规律。 那么功率P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必然与“h-t”相同,故选择A。 (从图中我们看到h与t不是正比的关系,实际上物体下落是一个加速的过程。) 预告:4.6日更新内容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知识梳理01:动能 练习: 有不会的同学,可以私信胡子老师哦! 公布4.4日习题答案
11.2功率课时1:功率课前预习归纳1.功率表示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内所做的功3.公式:_________;单位:(1)国际单位:_____(2)换算关系:1KW=_________W课堂基础落实1.图中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时间相同,我们可以用比较做功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做相同的功,比较_________.为此物理学中引入新的物理量_________.(1题)(2题)2.(2012•岳阳)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5s内推力对物体做了8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了_________m,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W.6.甲、乙两同学推桌子时,做一样多的功,甲用了3min,乙用了2min,则甲、乙做功的别是m甲=50Kg,m乙=60Kg,爬到同一杆顶时,甲同学用5s,乙同学用6s,他们所做的功8.甲、乙两功率相同的汽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9.(2012•无锡)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①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②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③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11题)(12题)12.(2012•十堰)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大小400W,拖拉机的功率为25kW,则拖拉机工作4h所做的功由这头牛来完成,需要工作_____h.16.小童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使放在水平桌面上重200N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内移动4m,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小童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17.小芳在3s内将重为60N的哑铃举高2m后,在空中停留了3s,则此人前3s内的功率为_________W;后3s内的功率为_________W;6s内的功率为_________W.18.如图为某型号两栖步兵战车,它匀速直线行驶10s通过路程100m,战车功率为1.1×106W,在这一过程中,战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m/s.做功_____J,牵引力为_____N.(18题)(19题)综合探究19.要粗测某同学做“引体向上”的功率.(1)已经测出他的质量m,还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同时用字母表示这些要测量的物理量)(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1.2功率》课后作业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小王同学用20s的时间从教学楼一楼走到三楼,则他上楼消耗的功率最接近()A.1800W B.180W C.18W D.1.8W2.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一些B.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更少D.乙做功比甲做功快一些3.某学生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花了30秒,第二次花了20秒。
对于两次上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做功较多,且功率也大B.第二次做功较多,且功率也大C.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做功的功率小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小4.如图所示,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若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则()A.乙做功较多,功率较小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C.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大D.甲做的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5.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成的有用功越多,功率越大B.机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大C.做功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D.做功做得越快,功率越大6.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约1.5×104帕,心脏跳约每分钟70次。
据此估测心脏平均功率约为()A.1.4W B.1.03W C.2.8W D.2.1W二、填空题7.比较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
一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______;二是做相同的功比较______。
8.功率是描述做功______的物理量。
小明、小勇和小利三人在进行物理课外活动﹣﹣测量每人上楼的功率。
测量前他们通过讨论设计了下面的表格,但这份表格不够完整,还应该补充______和______两列。
姓名登楼高度h/m登楼时间t/s小明小勇小利9.功率大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____。
某同学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第二种是先搬一部分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