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标准
- 格式:wps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设备润滑标准及要求一、润滑管理的意义设备在运转中由于摩擦而使零件逐渐摩损。
摩擦现象存在于各种设备的运动中。
摩擦条件的好坏,对磨损速度影响最大,创造良好的摩擦条件可以使磨损降到最低限度;恶劣的摩擦条件使磨损速度提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使零件损坏,改善摩擦条件最有效的手段是“润滑”。
因此,加强设备润滑的科学管理,是提高设备运转率,降低配件消耗,减少维修费用,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
二、设备润滑的作用1、减小磨损:润滑是通过在零件表面加一层润滑剂,使摩擦的绝大部分不在金属表面进行,而在润滑材料内部及其在零件表面形成化学薄膜之间进行,从而避免或减缓了零件表面的直接磨损。
2、冷却作用:润滑油在零件表面的循环流动带走了零件表面的摩擦热,冷却了摩擦零件。
3、冲洗作用:润滑油在零件摩擦表面的循环流动,金属表面的磨肖、杂质、污垢及时被清洗掉,进入油池后被过滤或沉淀从而保证摩擦表面清洁。
4、密封作用;润滑脂由于在轴承体内的空腔里不流动,避免粉尘侵入,起到密封作用。
5、改善负荷条件:润滑油膜可以减缓零件表面的冲击负荷,减小零件的震动;降低摩擦系数,降低起动负荷与运转负荷。
6、防腐作用;正确地选用润滑油,可以避免摩擦表面被氧化腐蚀,对零点件表面起保护作用。
三、润滑油脂的主要性能(一)、润滑油的主要性能1、粘度:是指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阻力。
阻力越大其内摩擦力越大,润滑油流动越慢,它的粘度就越大。
反之就小。
粘度大的润滑油,能承受较大的表面压力;粘度小承受表面压力小,但磨擦阻力小,负荷轻。
粘度的大小一般的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我国采用运动粘度来表示,它是指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部阻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法定单位以m2/S表示,习惯用厘斯为非法定单位,1厘斯=1m2/S。
2、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设备润滑标准设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润滑的保障,润滑是设备保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润滑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摩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因此,设备润滑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选择润滑油、润滑周期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是设备润滑的关键。
润滑油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负荷、转速、温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高速设备需要使用粘度较低的润滑油,而高负荷设备需要使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此外,还要考虑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抗乳化性能、抗腐蚀性能等,以确保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润滑效果。
其次,确定润滑周期也是设备润滑标准中的重要环节。
润滑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成本。
一般来说,润滑周期应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使用频率、环境温度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重载设备和高温环境下的设备,润滑周期一般会比较短,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润滑保养;而对于轻载设备和常温环境下的设备,润滑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在确定润滑周期时,还要考虑到设备的润滑部位,一些重要部位可能需要单独制定润滑计划,以确保设备的润滑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最后,润滑方法也是设备润滑标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
常见的润滑方法包括滴油润滑、喷油润滑、润滑脂润滑等。
不同的设备和润滑部位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润滑方法。
在进行润滑时,还要注意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添加量和润滑点的选择,以确保润滑工作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设备润滑标准是设备保养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润滑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选择合适的润滑油、确定合理的润滑周期和采用正确的润滑方法是设备润滑标准的关键内容,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认真执行,以确保设备的润滑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设备润滑工作有所帮助,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国家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设备润滑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各类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工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润滑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工作环境、润滑要求等因素,合理制定润滑计划,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设备润滑管理应当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按照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五条设备润滑管理应当与设备维护管理相结合,形成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共同维护设备的稳定运行。
第六条设备润滑管理应当注重人员培训,提高润滑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保障设备润滑管理的有效执行。
第七条设备润滑管理应当加强对设备润滑材料的质量控制,保障润滑材料符合设备使用要求,不损害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设备润滑管理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润滑信息的管理系统,记录设备的润滑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为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第二章设备润滑计划第九条设备润滑计划应当根据设备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润滑部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润滑周期和方法。
第十条设备润滑计划应当明确润滑工作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健全润滑工作的实施机制。
第十一条设备润滑计划应当与设备维护计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设备运行维护计划,共同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润滑计划应当包括设备的润滑周期、方式、润滑剂的选择、使用数量等内容,确保设备的润滑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设备润滑计划应当依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保障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
第三章设备润滑操作第十四条设备润滑操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考核的润滑工作人员进行,熟悉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要求。
第十五条设备润滑操作应当按照设备润滑计划和润滑工艺要求进行,确保润滑剂的使用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设备润滑操作应当注意设备的润滑部位和工作环境的清洁情况,保护设备不受污染,确保润滑工作的有效进行。
设备润滑管理标准1 职责1.1 各车间设立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日常润滑管理。
1.2 设备动力部对车间润滑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2 润滑油的验收2.1 桶装油到货后,由设备专工和分厂设备技术员、仓库管理员以上人员共同验收,新油须经分析合格后方可验收入库,对取样过程、油的色泽、牌号、数量、供应商进行确认后,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
分析不合格的新油须及时进行退货处理。
2.2 散装油到货后,由设备专工和分厂设备技术员和仓库管理员共同验收,分批次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库,验收单由仓库保管。
3 润滑油的管理3.1 新入库润滑油专桶专用,标明牌号及到货时间,分类储存。
3.2 润滑油储存超过半年的,仓库送样重新分析,合格后方发货。
3.3 回收的废油存放在仓库指定的地点,废油桶设立明显标志,不得与新油桶及其它种类的油桶混用。
3.4 回收油重新利用,须重新送样分析合格,并书面申请报分厂厂长批准。
回收油不得用于重要运转设备上。
4 润滑的管理4.1 各车间制定本车间润滑管理制度,并在《润滑记录本》上设置《润滑点统计表》;4.2 带专用油的重要运转设备换油时,在《润滑记录本》上记录,分厂设备技术员签字确认。
4.3 有分体专用油的润滑油,须在一年内至少使用滤油机滤油一次,包机人在《润滑记录本》上记录,工段设备技术员签字确认。
4.4 新投用的运转设备,使用一个月后,更换润滑油并清洗滤网。
4.5车间对运转设备加油后,在岗位上的《润滑记录本》上记录。
4.6 包机人对静止设备的螺栓、螺母、阀门丝杆应及时均匀涂油脂保护。
4.7 油润滑系统的滤网确须更换型号时,包机人须书面请示分厂厂长同意后方可更换。
4.8 设备日常润滑加油工作由各分厂完成,检修后的设备润滑加油由维修工完成。
5 本标准由设备部负责解释、考核,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重要运转设备润滑记录表注:加油量必须为可操作的明确度量,若出现周期缩短或加油量变化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未按换油周期进行换油应以油质分析数据为依据。
设备润滑管理标准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减少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动能消耗,特制定《设备润滑管理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及检查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2.引用文件、资料《设备工程实用手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编著3.术语、符号、代号3. 1润滑“五定”3.1.1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及润滑点。
3. 1. 1. 1各种设备都要按给油脂卡规定的部位或润滑点加、换润滑剂。
3. 1. 1. 2设备操作工人、润滑工人必须熟悉有关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3. 1. 2定质:根据设备技术性能、工况条件确定润滑点所用润滑材料品种、牌号。
3. 1. 2. 1必须按照油脂卡规定的润滑材料品种、牌号加、换润滑剂。
3. 1. 2. 2力□、换润滑材料时必须使用清洁的器具,以防污染。
3. 1. 3定量:确定各润滑点所用润滑材料的每次添加量,日常保持量,一次换油量及每台设备每年所需各种润滑材料的总数量。
3. 1. 3. 1日常加油点要按照日常注油定额合理加油,既要做到保证润滑,又要避免浪费。
3. 1. 3. 2按油池油位油量的要求补充。
3. 1. 3. 3换油要按油池容量,循环系统要开机运行,确认油位不再下降后补充至油位。
3. 1. 4定时:按给油脂卡规定确定设备加油周期、换油周期、取样检测周期。
3. 1.4. 1设备操作之前操作工人必须按润滑要求检查设备润滑系统,对需要日常加油的润滑点进行注油。
3. 1.4. 2设备的加油、换油要按规定时间检查和补充,按计划清洗换油;3. 1.4. 3大型油池要按时间制定取样检测计划;3. 1.4. 4关键设备按监测周期对油液取样分析。
3. 1. 5定人:明确有关人员对设备润滑工作应负有的责任。
3. 1. 5. 1当班操作工人负责对设备润滑系统进行日常检查,确认润滑正常后方能操作设备;3. 1. 5. 2当班操作工人负责对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实施班前和班中加油润滑;3. 1. 5. 3由操作工人负责对润滑油池的油位进行检查,不足时及时补充;3.1.5. 4由检修工人负责,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油池按计划清洗换油;3. 1. 5. 5由维修工人负责对设备润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并负责治理漏油;3. 1. 5. 6由维修电工负责对电动机轴承部位的润滑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润滑油脂。
阜康热电厂设备润滑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发生设备事故的必要条件;润滑可减少机体磨损,延长设备部件使用寿命;润滑可减少摩擦阻力,降低动能消耗,提高和保持生产效能。
为加强热电厂设备润滑管理工作,提高设备润滑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润滑的定义: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两相互接触物体的摩擦面上,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第三条润滑的作用:控制摩擦,减少磨损,降温冷却,防止摩擦面锈蚀,具有冲洗、密封、减震等作用。
第四条润滑的形式: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半干摩擦、半液体摩擦。
第五条设备润滑管理基本准则:“五定”、“三级过滤”。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热电厂设备润滑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七条机械动力处职责:(一)机械动力处是热电厂设备润滑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制订、修订,并检查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二)负责核查各部门润滑油(脂)的需求、采购计划、贮存、保管、发放与使用情况,对各部门润滑用具与润滑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根据集团公司《设备润滑管理规定》,编制热电厂《设备润滑手册》,推广有关润滑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与时处理和解决设备润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负责汇总各类设备的润滑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各车间提交的新增润滑点逐步对《设备润滑汇总表》进行完善。
(五)负责组织热电厂各类油品的入库验收工作。
(六)负责检修车间收集的设备废油的联系处理工作。
(七)负责对各部门生产运行设备润滑工作的的检查、考核工作。
第八条生产运行处职责:对电厂汽轮机、磨煤机、给水泵、引风机、送风机、油站等进行巡视检查,根据设备的出力情况,定时组织化学专业抽取相应的油品送检验室进行分析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通知机械动力处,由机械动力处通知检修车间对油品进行滤油或更换油品等,并提供加注的具体数量反馈运行车间做好记录。
第九条安全环保处职责:在日常巡检期间,有权对设备的润滑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设备润滑工作不到位的地方,与时反馈给车间与机械动力处,由机械动力处实施相应的监督考核。
设备润滑标准一、润滑“五定”(一)定点“定点”是指首先明确每台设备的润滑点,它是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要求。
“定点”工作要求做到:1、各种设备都要按润滑图标规定的部位和润滑点加、换润滑剂。
2、设备的操作工人、润滑工人必须熟悉有关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二)定质“定质”是指要确保润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
它是保证设备润滑的前提。
要根据润滑卡片或润滑图表的要求加、换质量好的润滑材料。
“定质”要求做到:1、必须按照润滑卡片和图表规定的润滑剂种类和牌号加、换。
2、加、换润滑材料时必须使用清洁的器具,以防污染。
3、对润滑油实行“三过滤”的规定,保证油质洁净度。
“三过滤”是指: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和加油过滤。
(三)定时(定期)“定时”是指要按润滑卡片和图表所规定的加、换油时间加油和换油,对大型的油池按周期取样检验。
定时的要求是:1、设备工作之前操作工人必须按润滑要求检查设备润滑系统,对需要日常加油的润滑点进行注油。
2、设备的加油、换油要按规定时间检查和补充,按计划清洗换油。
3、大型油池要按时间制定取样检验计划。
4、关键设备按监测周期对油液取样分析。
(四)定量“定量”是指按规定的数量注油、补油或清洗换油。
定量的要求是:1、日常加油点要按照注油定额合理注油,既要做到保证润滑,又要避免浪费。
2、按油池油位油量的要求补充。
3、换油要按油池容量,循环系统要开机运行,确认油位不再下降后补充至油位。
(五)定人“定人”是指要明确有关人员对设备润滑工作应负有的责任。
定人的要求是:1、当班操作工人负责对设备润滑系统进行日常检查,确认润滑正常后方能操作设备。
2、当班操作工人负责对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实施班前和班中加油润滑。
3、由操作工人负责对润滑油池的油位进行检查,不足时及时补充。
4、由润滑工负责,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油池按计划清洗换油。
5、由维修钳工负责对设备润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并负责治理漏油。
6、由维修电工负责对电动机轴承部位的润滑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润滑脂。
设备润滑标准设备润滑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设备润滑标准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因此,制定合理的设备润滑标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设备润滑标准应明确润滑周期。
不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其润滑周期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结合设备制造商的建议,确定合理的润滑周期,以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其次,设备润滑标准还应规定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不同的设备在润滑方面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润滑剂,如润滑脂、润滑油等。
在选择润滑剂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工作温度、工作负荷等因素,以确保选用的润滑剂能够满足设备的润滑需求。
同时,还需要规定润滑剂的使用方法,包括润滑部位、润滑量、润滑频次等,以确保润滑剂能够有效地到达设备的摩擦部位,发挥良好的润滑效果。
另外,设备润滑标准还应包括润滑管理的要求。
润滑管理是设备润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设备润滑记录、润滑设备的维护保养、润滑工具的管理等内容。
在设备润滑标准中,应规定润滑记录的要求,包括对润滑周期、润滑剂使用情况、润滑效果等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还需要规定润滑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包括对润滑设备的清洁、润滑部位的检查、润滑部件的更换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规定润滑工具的管理要求,包括对润滑工具的清洁、存放、更换等内容,以确保润滑工作能够按照标准进行。
最后,设备润滑标准还应包括润滑工作的监督和验收要求。
为了确保设备润滑工作能够按照标准进行,需要对润滑工作进行监督和验收。
在设备润滑标准中,应规定润滑工作的监督要求,包括对润滑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润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规定润滑工作的验收要求,包括对润滑效果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润滑状态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设备润滑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维护、保养手册一、设备保养润滑基本标准:1.所有设备的润滑部位,必须使用本工作手册规定的润滑油,不得使用其它规格、牌号的润滑油;不得将不同规格的润滑油混合使用;不得注入使用不清洁、已变质、带腐蚀性的润滑油。
2.清洗更换润滑油标准:将设备内残存的污油清除干净,用柴油或汽油清洗机械部件和轴承,然后再加入新润滑油。
残存污油经检验后,品质符合要求时,污油必须经清理过滤,才能继续使用。
3.初次使用的新设备,运转使用15天左右,必须更换润滑油。
4.使用润滑油的部位,润滑油注入量为部位容积的1/3-1/2:低速运转的,加润滑脂量为2/3;高速运转的,加润滑脂量为1/2。
5.六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设备,在重新开机使用前,其润滑部位必须更换润滑油。
6.加油时间和责任工作标准:6.1 每班接班后两小时内为当班加油时间,由设备操作工负责加油。
6.2 每天白班上午8点至10点为当天的加油时间,由设备操作工负责加油。
6.3 小修时的设备加油或更换润滑油工作,由设备操作工负责。
二、通用设备的保养润滑标准:1.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润滑:1.1 润滑油选用32#机械油。
1.2 润滑油注入量为减速机容积的1/3-1/2,经常观察油位,高度不足时,补充相同牌号的润滑油。
1.3 每天连续运行10小时以上者,每3个月(中修时)更换润滑油一次;每天连续运行不足10小时者,每年(大修时)更换滑油一次。
1.4 带油泵的减速机应润滑油面高度和油泵转向,油泵不工作时应立即停止减速机运行。
2.齿轮变速箱的润滑:2.1 采用浸油润滑,润滑油为齿轮油。
冬季(10月至4月)用HZ-20齿轮油,夏季(5月至9月7日)用HZ-30型锂基脂润滑。
2.2 运转时,轴承温升不超过40℃,最高温升不超过60℃,保持润滑油油位在刻度线左右。
2.3 每三个月(中修时)检查一次润滑油的质量,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润滑油:每克油中酸值超过5mgkoH时,水份超过2%时,油中机械杂质超过0.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