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396.50 KB
- 文档页数:15
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是高校计算机和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计算机和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所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
这门课通过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建立起程序设计的概念。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知识、C 语言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程序结构、数组、指针、其他数据类型、函数、文件等,通过对大量实例进行分析,力求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有配套辅导教程《程序设计基础实训指导教程——C语言》(科学出版社出版),引导读者学习和巩固各章节内容。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结构清晰、内容精练、概念清楚、实例丰富、深入浅出,对读者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易混淆概念作了详细的阐述。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和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参加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者的自学用书。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第3课时教学设计二、课程标准及目标分析(一)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1. 本课时对应课标的内容要求掌握选择结构的基本知识,使用选择结构实现简单算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的求解过程,选择恰当的分支语句实现程序设计。
2. 本课时对应的学业要求A4: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A6 :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
(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A10: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计算思维)A11: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思维)3. 本课时的地位和作用1本课时将带领学生学习“选择结构”的教学内容,本课时是在学习了顺序结构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选择结构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为之后学习循环结构打下基础。
本课时继续围绕项目学习完成教学,以小组自主开展项目活动、协作完成项目方案、最终实现项目实施为根本。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本课时对应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在解决项目问题时,选择恰当的数字化学习工具;能够将数据和信息的特征,灵活的运用到项目设计中;关注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节点;有意识的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计算思维:借助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完成项目活动;运用选择结构设计项目方案,运用单分支if 语句、双分支if...else...语句、 if...elif...else 语句完成项目实施。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针对“设计购买学习用品的最佳方案”,运用数字化学习的相关知识,完成项目活动;关注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使用更多元化更创新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信息社会责任:在进行项目活动时,保护好自己的项目成果,也不抄袭和泄露他人的项目方案。
信息活动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正视网络、不可过度依赖和沉溺。
深入浅出程序设计基础篇pdf版《深入浅出程序设计基础篇》是一本非常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教材,该书的作者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础概念和技巧。
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在《深入浅出程序设计基础篇》中,作者首先从“什么是程序设计”这个基本问题开始入手,通过生动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阐述了程序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他强调了良好的程序设计是确保一个软件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才能确保程序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接下来,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例如模块化设计、面向对象编程、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他详细解释了每个概念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了它们的运用。
不仅如此,作者还特别强调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的重要性,教导读者如何编写干净、可读性强的代码。
除了对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之外,《深入浅出程序设计基础篇》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在书中加入了大量习题和实践项目,引导读者逐步实践所学知识,巩固理论基础。
同时,他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源,如编程工具、书籍推荐和在线学习资源,帮助读者扩展知识面、提高技能。
总之,《深入浅出程序设计基础篇》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编程教材。
它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帮助读者掌握良好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实践能力。
无论是想要入门编程,还是想要深入了解程序设计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匪浅。
阅读并实践其中的内容,相信读者可以在编程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1.2 学时:40学时1.3 课程性质:必修课1.4 先修课程:无1.5 课程目标:-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能够设计、编写和调试简单的程序;- 培养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程序设计基础概述- 程序设计的定义和分类- 程序设计基本流程- 编程语言的选择和特点2.2 程序设计语言基础- 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基本数据类型和变量- 运算符和表达式- 控制流程: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等2.3 程序设计实践- 程序设计环境的搭建- 开发工具的使用- 程序编写和调试技巧- 常见的程序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法2.4 程序设计案例分析- 常见的程序设计场景和应用案例- 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工程实践中的程序设计技巧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介绍和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言和技巧。
3.2 实践操作:通过编写程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编码能力和调试技巧。
3.3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讨论程序设计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3.4 课后作业:布置编程任务,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
4.2 课程项目:完成课程设计和编程实践任务。
4.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程序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5.1 主教材:- 《程序设计入门》第2版,张海龙,清华大学出版社- 《C语言程序设计导论》第3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Eric Matthes,人民邮电出版社5.2 参考书目:- 《程序设计艺术》第1卷,Donald E. Knuth,中国电力出版社- 《Java核心技术》卷1,Cay S. Horstmann, Gary Cornell,机械工业出版社六、学习建议6.1 多动手实践:掌握编程语言和技巧需要不断实践和练习。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程序设计基础是面向计算机科学和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思维、算法设计和调试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科学素养。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任务。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2. 掌握常见的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语句;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排序、查找、字符串处理等;4.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编程语言基础:介绍常见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语句,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2. 算法设计:介绍基本的算法思想,如分治、贪心、动态规划等,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算法实现;3. 调试技巧:介绍常见的调试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程序中的常见问题;4. 综合项目:鼓励学生分组完成简单的项目,提高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技能;5. 编程规范:强调良好的编程习惯和代码风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比30%;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比7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4. 线上线下融合: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程序设计基础》XXX出版社;2. 参考书目:《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Java编程思想》等。
七、课程学时与学分总学时:XX学时;总学分:X学分。
本课程建议学生修读XX个课时,分配到理论和实验教学中。
《程序设计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程序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理解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定义和作用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常见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例如:高级语言、低级语言、脚本语言)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程序设计案例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程序设计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编写简单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第二章:C语言基础2.1 教学目标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理解C语言的特点和优势2.2 教学内容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规则(例如: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C语言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C语言的控制语句(顺序、选择、循环)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规则编程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程序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C语言程序案例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C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课后作业:编写C语言程序,巩固所学知识第三章:算法和逻辑结构3.1 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常用的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学会使用逻辑结构表示算法3.2 教学内容算法的定义和特点(精确性、有穷性、可行性)算法设计方法(列举法、递推法、分治法、动态规划法)逻辑结构表示算法(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算法案例编程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现算法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实现简单的算法,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章:数据结构基础4.1 教学目标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学会使用编程语言实现基本数据结构4.2 教学内容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线性表(顺序表、链表)栈和队列(栈的定义和应用、队列的定义和应用)树和图(树的基本概念、图的基本概念)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编程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现基本数据结构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数据结构应用案例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据结构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实现基本数据结构,巩固所学知识第五章:C语言高级编程5.1 教学目标掌握C语言的高级编程技术学会使用函数、指针和数组理解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5.2 教学内容函数的定义和声明(函数的参数、返回值)指针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指针的声明、指针的运算、指针数组)数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一维数组、多维数组)面向对象编程(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C语言高级编程技术的基本概念编程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现高级编程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高级编程技术应用案例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C语言高级编程技术的理解课后作业:实现高级编程技术,巩固所学知识第六章: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6.1 教学目标理解软件开发过程和原则掌握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学会使用版本控制系统6.2 教学内容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软件开发方法(面向过程、面向对象、敏捷开发)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版本控制系统、调试工具)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软件开发过程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软件开发案例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使用开发工具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软件开发方法的理解课后作业:使用开发工具完成小项目,巩固所学知识第七章: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7.1 教学目标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项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学会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7.2 教学内容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项目生命周期、工作分解结构、甘特图)项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任务分配、时间管理、资源调度)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冲突解决、会议管理)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角色扮演法:模拟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场景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团队协作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项目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中的表现第八章:数据库基础8.1 教学目标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8.2 教学内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表的设计、索引的使用)SQL语言的基本操作(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完整性约束)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编程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数据库应用案例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据库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使用SQL语言完成数据操作,巩固所学知识第九章:网络安全基础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掌握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策略学会分析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9.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信息加密、认证、篡改、泄露)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VPN、加密算法)网络安全策略和最佳实践(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漏洞管理)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安全事件和案例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配置网络安全设备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安全概念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网络安全实践中的表现第十章:软件测试和维护10.1 教学目标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和技巧学会软件维护和升级策略10.2 教学内容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目标(验证和验证、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和技巧(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自动化测试)软件维护和升级策略(修改策略、版本控制、兼容性测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软件测试案例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软件测试10.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软件测试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完成软件测试实践,巩固所学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补充说明:程序设计原则如模块化、抽象化、逐步求精等,是提高程序质量的关键。
《程序设计基础(Java)》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 帮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
二、教学内容1. Java语言简介:介绍Java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2. Java基本语法: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数组和字符串。
3. 面向对象编程:类与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
4. 常用Java类库:ng、java.util、java.awt等。
5. 编程实践: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如计算器、排序算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编程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编程案例,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编写Java程序,提高编程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编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Java语言简介及基本语法。
2. 第3-4课时:面向对象编程。
3. 第5-6课时:常用Java类库。
4. 第7-8课时:编程实践。
5. 第9-10课时:总结与复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编程作业:评估学生编写的Java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Java编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Java程序设计基础》2. 课件:教师自制的PPT课件3. 编程环境:Eclipse、IntelliJ IDEA等4. 在线编程平台:LeetCode、牛客网等5. 教学视频:网易云课堂、慕课网等提供的Java编程教程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Java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结合课件,讲解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编程概念。
《JAVA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软件工程方向、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网络技术方向,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的通信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有Java 基本语法、Java 基本语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线程技术、异常处理机制、Windows 环境编程、Java 网络编程等等,其目标是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提供有关Java 的基础知识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所必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Java 语言的运行环境有许多特性,对图形用户界面(GUIs)、多线程和网络的支持,是当今应用最广的一门网络语言。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讯技术类专业的应用学科,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数据结构》,后续课程有《Java Swing 图形界面设计》、《JAVA 模式设计》。
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二、课程目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Java 语言的主要特性,并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2.掌握Java 语言的运行环境和Java 的基本语句及编程;3.理解并学会使用异常处理机制和多媒体技术;4.掌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和事件处理机制;5.学会开发多线程Java 应用程序和Java applets 小应用程序;6.理解TCP/I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并掌握Java 网络编程和数据库编程。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本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明白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知识进行编程。
学会——是指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验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四、课程实施JAVA 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类选修课;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3 课时,共54 课时,其中讲授 40 课时、实验 14 课时。
《程序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与部分解析第1章 C 语言概述一、填空a) C源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
b) 一个C程序中至少应包括一个main函数。
c) 在C语言中,输出操作是有库函数printf( )函数完成。
二、单选题1、A2、C3、B解析:第1题答案:A 。
因为一个C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的,而不论main函数在程序中的位置。
且到main函数结束。
第2题答案:C 。
因为main函数没有限制必须位于程序的最前面。
C程序书写自由,一行内可写几个语句。
在对一个 C 程序进行编译的过程中,无法检查注释当中的拼写错误。
不过C语言本身并没有输入输出语句,输入输出是由函数完成的。
第3题答案:B。
因为一个C语言程序是由若干个函数组成的。
但至少包含一个main 函数,且main函数的位置不限。
三、编程题1、编写一个输出“Welcome to C!”信息的小程序。
解: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main( ){printf(“Welcome to C!”) ;}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试用海轮公式编程求其面积。
海伦公式为:S△= ,其中s= (a+b+s)/2 ;解:程序如下#include “math.h”#include “stdio.h”main( ){int a , b , c ; /* a ,b,c 3个整型变量表示三角形的3条边。
*/float s ,s1 ; /* s1作为面积变量,s 作为中间变量是都应该是实形*/a=3 ; b= 4; c=5 ;s= (a+b+c)/2.0 ;s1= sqrt(s*(s-a)*(s-b)*(s-c)); /* sqrt函数完成开平方根功能。
*/printf(“area=%f\n”,s1);}第2章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C2、A3、C4、A5、C6、C7、D8、C9、D 10、A 11、D 12、A 13、C 14、C 15、B A16、B 17 D解析:1.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