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1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
- 格式:doc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0
经济学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重点(5)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1、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就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
货币供给量的长期增长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2、货币中性原理断言,货币量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近似地描述了长期中的经济行为。
3、政府可以简单地通过印发货币来为自己的一些支出付款。
当国家主要依靠这种通货膨胀税时,结果就是超速通货膨胀。
4、货币中性原理的一个应用是费雪效应。
根据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利率等量上升,因此,实际利率仍然不变。
5、许多人认为,通货膨胀使他们变穷了,因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他们所买东西的成本。
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通货膨胀也提高了名义收入。
6、经济学家确定了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与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与更频繁地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性加剧,由于税规非指数化引起的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由于计价单位变动引起的混乱和不方便性以及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在超速通货膨胀时期,这许多成本都是巨大的,但温和通货膨胀的这些成本大小并不清楚。
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课程〔实验〕名称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汇率〕任课教师脱文娟授课时数3课时授课周次第15周授课班级本章教学目的: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2.IS-LM-BP模型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内容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1.国际收支平衡表:1〕定义:是一套衡量一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所有经济交易的账户,采用标准的复式簿记程序。
其主要内容包括经常帐户、资本和金融帐户、官方储藏、误差与遗漏四项〔2〕借方和贷方国际收支平衡表将每笔交易记作“+〞或“-〞,其根本会计原那么是:第一,如果一笔交易为本国赚得外汇,即贷方工程,是正值;第二,如果一笔交易要花费外汇,记为借方工程,是负值;第三,一般而言,出口为贷方,进口为借方。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①经常账户包括:商品(进出口);劳务,如运输、保险、旅游、技术专利使用费及其他劳动;投资收益,如利息、股息、利润;国际间单方转移,如宗教、慈善、教育事业赠予、侨汇、非战争赔款等。
②资本和金融账户1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与债券交易等。
③官方储藏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外汇储藏等的变动。
如果一国贷方大于借方,那么这一项会增加,否那么这一项会减少。
④误差与遗漏表示未记录的交易如走私和其他资本流动所产生的过失。
2.国际收支失衡〔1〕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记账原那么,使国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
这种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
实际中,国际收支却经常存在不平衡,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即存在国际收支失衡。
〔2〕原因①结构性失衡: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致的;②周期性失衡:经济开展周期的变化使一国总需求、进出口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③收入性失衡:一国收入变化而导致的;④货币性失衡:一国币值变化所引发的。
〔3〕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①持续性逆差会导致外汇储藏大量流失,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②持续性逆差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就业;③持续性逆差可能是一国陷入债务危机;④持续性顺差破坏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影响经济增长;⑤持续性顺差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国内市场将会被外商占领。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试说明对外净投资与贸易余额的关系。
答:对外净投资是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 I -。
贸易余额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般用NX 表示。
对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关系分析如下: 由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 C I G NX =+++,可以得到:Y C G I NX --=+同时,S Y C G =--,因此,S I NX =+,即S I NX -=。
这个等式表明了国家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本流动()S I -与国家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之间的关系。
国外净投资对应该恒等式的()S I -部分,它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余额。
在开放经济中,国内储蓄无须和国内投资相等,因为投资者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贷出或借入资本。
贸易余额对应恒等式NX 部分,它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
这样,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国家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和国家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名义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在现实中看到的一般是名义汇率,它随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它不能反映两种货币实际价值的变化。
实际汇率有时被称为贸易条件,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购买力水平,并可用来衡量两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的比率,即()/e P P ε*=⨯,其中ε是实际汇率,e 为名义汇率,P 为国内物价水平,P *是外国物价水平。
第1章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答: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之一。
2.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其中,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和实际GDP答: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宏观问题,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的研究来说明一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宏观经济学围绕经济运行的四大目标展开:①提高经济增长;②降低失业率;③降低通货膨胀率;④平衡国际收支。
四大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四大目标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基础性目标。
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一般研究四个层次的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理论、总需求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2)宏观经济模型主要包括各个流派建立的基本模型及其数理形式,如长期模型、短期模型、模型的扩展、开放经济模型等。
(3)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在总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的三大宏观经济问题:通货问题、经济周期问题、失业问题。
(4)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应、宏观经济政策运用。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角度①如何衡量宏观经济——衡量是认识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笔记一、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包括总供给、总需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1.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即有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充分。
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稳定。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稳定、收缩和复苏之间循环。
经济周期会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
三、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政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政府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总需求。
3.产业政策:政府通过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来影响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保护环境。
4.汇率政策:政府通过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
汇率上升会使本国产品更具竞争力,促进出口;汇率下降则会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昂贵,鼓励进口。
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值。
以下是几个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通常来源于创新、研发和教育等方面。
2.投资:投资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投资通常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等。
3.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经济运行的研究,包括对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的下降2.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3.衰退:实际GDP的减少不严重的时期4.萧条:实际GDP的减少很严重的时期5.模型: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其目的就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6.内生变量:模型要解释的变量7.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8.市场出清: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9.有伸缩性和粘性的价格:价格能否对供求变动作出即时的调整,长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伸缩性,短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粘性10.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第二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消费物价指数CPI:一个典型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某个基年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3.失业率: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4.国民收入核算: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5.存量:衡量一个给定时点上的数量;流量:衡量每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数量6.增加值: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7.估算值:对于一些不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没有市场价格,对其使用价值的估算8.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9.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10.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Y=C+I+G+NX)11.消费: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12.投资: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
(投资是新资本的创造,不包括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的资产购买)a)企业固定投资:企业购买的新工厂和设备b)住房固定投资:家庭和房东购买的新住房c)存货投资:企业产品存货的增加13.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一早关键概念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彖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冋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冇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牛•产总值(GNP):—国居民拥有的牛: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 GNP与GDP关系:GNP二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索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 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是以现实价格作为衡量产品和服务价值量的标准)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是以不变的价格为标准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木。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12、未来值:未来值二现值+利息。
二复习思考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耍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CHAPTER 10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着Y 和r 的唯一组合点,该点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LM 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
()()Y C Y T I r G=−++(,)M P L r Y =r Y 1CHAPTER 10政策制定者能够借助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宏观经济变量•财政政策:G 和/或T •货币政策:M可以利用IS-LM 模型分析这些政策的影响效果。
()()Y C Y T I r G=−++(,)M P L r Y =rCHAPTER 10导致产出和收入上升1.IS 曲线向右移动Δ−11MPCG2.进而增加了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3.…结果导致投资减少,因此,Y 的最终增加量小于:11MPCG Δ−及其副产品CHAPTER 10 6CHAPTER 10Y 由于消费者将减税额的一部分(1−MPC)储蓄起来,因此初始产出的增加会小于ΔT ,同时小于支出ΔG 时引起的初始产出增长…此时,IS 曲线的移动量MPC 1MPCT−Δ−1.…因此,在同样的ΔT 和ΔG 变化量下,ΔT 对r 与Y 产生的影响要小于ΔG 。
2.CHAPTER 10 11.90%29.10%United States24.90%27.70%Japan27.10%33.50%United Kingdom35.20%45.40%Italy 42.70%42.70%Turkey 8.10%25.70%Ireland 18.60%29.50%Switzerland 11.00%29.00%Iceland 42.40%47.90%Sweden 39.90%50.50%Hungary 33.40%39.00%Spain 39.20%38.80%Greece 23.20%38.30%SlovakRepublic 26.60%36.20%Portugal 42.10%43.60%Poland 29.60%37.30%Norway 14.50%20.50%New Zealand 29.10%38.60%Netherlands 18.20%18.20%Mexico国会增加G ,IS 曲线将向右移动如果美联储保持M 不变,则LM 曲线不移动。
第六章总需求理论1.假定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并且整个银行体系不存在超额准备金,某人向央行出售的10000元债券获得现金存入银行,试用T形账户写出前三家的存款情况。
答:假定某人将向央行出售的10000元债券所得款项,以支票形式存人第一银行,交易结束后第一银行的T形账户如下:第一银行第一银行在提取10%的法定准备金后,其余9000元全部用于贷款,按照假定借款者会将9000元款项全部存入银行。
假设存入第二银行,则第一银行、第二银行的T形账户为:第一银行第二银行同理,假设第二银行根据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取准备金后,将其余8100元全部用于贷款,借款者将8100元全部存入第三银行,则第二银行与第三银行的T形账户为:第二银行第三银行2.如果一经济体在一年内,经济中的货币存量为10万亿元,货币的流通速度为10次,试求名义国民收入。
答:根据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产出=名义国民收入,所以名义国民收入为100万亿元。
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同货币数量论在论述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时有何区别?答: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中决定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的是货币收入水平,而决定投机动机的是利率的高低。
在短期内,货币收入是相当稳定的,因此决定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是利率的变化。
利率的变化是经常的,所以对货币的需求量不稳定。
弗里德曼则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是恒久性收入,因此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很小,而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因为恒久性收入是指人们在长期中的正常收入,这种收入的稳定,决定了货币需求的稳定。
4.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有何区别?它们之间是否有共通之处?答:(1)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区别①对实际经济变量与利率的关系的分析不同。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货币供求解释利率决定。
他认为货币是一种最具有流动性的特殊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取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的报酬。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开放经济概述1.国际收支平衡(1)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差额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或者国际账户来表示。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国与其他国家交易进行概括的一组账户,其中国际收支差额被分成两个部分,即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
经常账户中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和进口、投资收入以及净转移支付。
资本账户包括净资本流动等,还包括统计误差或者错误与遗漏项目。
(2)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对总支出的影响由净出口来衡量,出口减去进口称为贸易余额。
国际收支差额是外汇市场上对一国货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差额。
如果供给的货币总额等于需求总额,国际收支差额为零。
当外汇市场对货币的需求超过供给时,出现国际收支盈余。
2.汇率及其决定(1)汇率的概念汇率是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价格,是把国家间资本流动和商品流动联系起来的机制。
名义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
实际汇率是两国商品的相对比价,也称为贸易条件,表示在两国进行贸易时,商品是按什么比例交换的。
计算实际汇率的公式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本国商品价格/外国商品价格现实中实际汇率一般按照两国间一般价格水平来决定,如果用e 表示名义汇率,P 表示本国的物价水平,*P 表示外国的物价水平(以外币计),则实际汇率/eP P ε*=。
因此,实际汇率相当于以外国商品表示的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由于/eP P ε*=,名义汇率取决于实际汇率与两国的价格水平,所以有:**////e e P P P P εε∆=∆+∆+∆用*π和π分别表示外国和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则:()//e e εεππ*∆=∆+-因此,名义汇率的变化率取决于实际汇率的变化率加上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外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本国的通货膨胀率,那么本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上升。
3.对外净投资与净出口进入一国进行投资的货币叫做资本流入,进入其他国家的货币叫做资本流出。
资本流入减去资本流出称为资本净流入,也就是对外净投资。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总支出为:Y C I G NX =+++可见,净出口等于本国总产出减去本国总支出。
如果总产出大于总支出,净出口为正;反之,净出口为负。
其中,出口取决于外国人的收入,而与出口国的收入状况无直接关系,净出口随收入上升而下降。
主要是汇率变动也影响出口。
在公式Y C G I NX --=+中,等式左边为国民储蓄,用T 表示税收,国民储蓄相当于私人部门储蓄(Y T C --)与公共部门储蓄(T G -)之和,用S 来表示,则:S I NX =+。
所以,S I NX -=,等式左边是本国的对外净投资,是私人储蓄超过国内私人部门投资的部分,等式右边是净出口也被称为贸易余额。
这是一个会计恒等式,表示一国的对外净投资等于净出口,是国际资金流动和产品流动的自然反映。
一般而言,一国的进口不会恰好等于出口,因为本国与外国居民的偏好在不断变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变化。
长期来看,贸易应该是平衡的,现在的净出口等于将来的净进口,否则国际贸易就变成了一种单方面的掠夺或者不对等交换。
二、长期开放模型1.小国经济的长期开放模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投资者可以到世界资金市场贷出和借入资金,实际利率由国际金融市场决定的外生变量。
因为一个小国的可贷资金数量与整个世界的资金总量相比微不足道,因而只能是国际市场既定利率水平的被动接受者,面临的是水平的资金供给曲线。
本国的意愿投资和其他经济变量也会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如图11-1所示,横轴代表投资(I )或储蓄(S ),纵轴代表利率r 。
用r 表示小国的利率水平,用*r 表示国际市场的利率水平,于是*r r =。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NX Y C Y T G I r =----,()*NX S I r =-。
世界市场的均衡利率的影响是:*c r r >,小国会出现贸易顺差[图11-1(a )];*c r r <,小国会出现贸易逆差[图11-1(b )]。
图11-1 小国开放经济的储蓄与投资假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或者税收减少,导致净出口下降,使一国贸易出现赤字。
假定外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则各国的储蓄普遍下降,世界市场的资金供给减少,导致均衡利率*r 上升。
因此,本国投资下降,净出口上升,最终带来贸易顺差。
2.大国经济的长期开放(资本不完全流动)模型大国与小国的一个关键区别是对外净投资(NFI )和利率的关系。
如图11-2(a )所示,小国是利率的被动接受者,其NFI 曲线为平行线。
而大国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会影响世界市场可贷资金的数量。
如果本国利率较高,流入本国的资金就会较多,对外净投资就会下降。
如图11-2(b )所示,对外净投资与本国实际利率水平负相关,NFI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图11-2 小国与大国对外净投资与利率在可贷资金市场,构成供给的是国民储蓄,构成需求的是本国私人投资与对外净投资之和。
国民储蓄与利率无关,本国私人投资与对外净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因此,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为:()()S I r NFI r =+。
国内投资与对外净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如图11-3(a )所示,可用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表示这种负相关关系。
在净出口商品市场,大国开放模型与小国模型是一样的,如图11-3(b )所示,NX S I =-,是实际汇率的函数,()NX NFI ε=,假设NFI 与ε无关,由此,向下倾斜的净出口曲线与垂直的NFI 曲线决定了均衡的实际汇率水平*ε。
图11-3 大国经济的长期开放模型三、短期开放模型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模型假定①经济中的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
②货币是非中性的。
③商品和资本可以在国际完全自由流动。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内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般形式:()()()()*/,Y C Y T I r G NX e M P L r Y r r =-+++==其中,产出等于各项需求之和,这说明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由于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实际货币余额仅同货币存量有关,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与收入正相关。
求解均衡的收入水平、实际利率和名义汇率,得到如下IS 和LM 曲线方程:()()()()::/,IS Y C Y T I r G NX e LM M P L r Y =-+++=如图11-4所示,交点E 点决定的汇率*e 为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时的利率。
图11-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提供了分析开放经济的一个基本工具,能够考察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的同时均衡。
2.小国经济的短期开放开放经济中经济政策的作用与汇率制度密切相关,汇率制度一般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下,名义汇率被固定在一个政府或者中央银行选择的水平上。
如果汇率不受政府干预,而是由供求关系确定,则称为弹性或者浮动汇率制度。
(1)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果①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和减税,汇率上升而产出不变。
在图11-5中,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 曲线由1IS 右移到2IS ,汇率由1e 提高到2e 。
因此,在浮动汇率制下,旨在刺激需求的财政扩张政策并不能导致产出或收入的增加。
因为财政扩张政策导致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导致净出口下降,恰好抵消了财政扩张政策所创造的需求。
图11-5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扩张②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意味着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如图11-6所示,货币供给增加,导致LM 曲线右移,这会使名义汇率由1e 下降到2e ,收入由1Y 增加到2Y 。
这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结论是一致的。
但是,二者的传导机制不同。
在小国开放经济中,当货币资金增加使本国利率面临下降压力时,本国资金将流向国外资金市场,进而阻止本国利率下降。
同时,资金流向国外将增加外汇市场对本币的供给和对外币的需求,使得名义汇率下降,本币贬值,从而使进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净出口增加,并导致产出增加。
图11-6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扩张③贸易政策在图11-7中,如果政府采取关税或者进口配额限制进口,会使净出口曲线向右移动,由NX 右移,导致汇率上升到2e ,但产出不会增加。
同时,由于利率不变,投资也不变,因而净出口不变。
这与对长期情况的分析是一致的。
因为限制进口同时限制外汇市场对外币的需求,本币汇率相对上升,使净出口下降,抵消了限制进口政策的作用。
图11-7 浮动汇率制下的贸易保护(2)固定汇率制下的政策效果①财政政策如图11-8所示,当政府增加支出和减税时,导致IS 曲线右移,使得名义汇率面临上升压力,于是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抛出本币,购入外币,导致货币供给增加,LM 曲线右移到2LM ,使均衡的汇率水平稳定下来,产出也由1Y 增加到2Y 。
由于央行的货币供给完全服从于稳定汇率的目标,财政政策引起的本币升值或贬值的压力使货币供给自动发生变化。
图11-8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扩张②货币政策如果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就意味着中央银行要抛出债券,回收货币,从而导致LM 曲线左移,这会使名义汇率面临上升压力。
因此,必须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币,购入外币,使LM 曲线向右移动,回到原来的起点。
可见,货币政策无效。
③贸易政策如图11-9(a )所示,政府采取关税或进口配额限制,会使净出口曲线右移到2NX 。
在图11-9(b )中,净出口的增加,使IS 曲线右移,名义汇率面临上升压力。
因此,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出本币,导致LM 曲线右移到2LM ,使均衡汇率固定不变,产出水平由于净出口增加而增加,由1Y 增加到2Y 。
图11-9 固定汇率制下的贸易保护3.大国经济的短期开放(1)利率差异在现实中,国际利率水平存在差异,这是由于风险程度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此外,汇率差异也会导致国际的利率差异。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考虑风险因素,可以得到:*r r θ=+其中,θ为风险贴水系数,取决于世界市场上的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当世界市场的风险较大,则θ为负,本国利率小于世界市场的利率;反之,本国利率大于世界市场的利率。
求解带有风险系数的均衡收入水平、实际利率和名义汇率,得到IS 和LM 曲线方程:()()()()**::/,IS Y C Y T I r G NX e LM M P L r Y θθ=-++++=+图11-10中,一国风险增加,利率将上升,使投资下降,产品市场均衡的产出Y 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