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89.50 KB
- 文档页数:10
暖通计算公式范文暖通计算是指对建筑物内部进行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等系统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过程。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相关公式,能够合理预测房间的热平衡、空气质量等指标,以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效益。
本文将介绍暖通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
1.热负荷计算公式:(1)空气传热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U×A×δT其中,U为单位面积传热系数,A为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差。
(2)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Qs+Qv+Qr其中,Qs为传感热负荷,Qv为通风换热负荷,Qr为负辐射热负荷。
2.换气量计算公式:(1)基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的换气量计算公式:V=(0.2-0.1×θ)×Vv+Vm其中,θ为烟雾因子,Vv为持续通风量,Vm为瞬时通风量。
(2)基于人数的换气量计算公式:V=0.35×N其中,V为换气量,N为室内人数。
3.装置风机功率计算公式:(1)风箱功率计算公式:P=p×V×F×δP其中,p为空气密度,V为风量,F为风机效率,δP为风压。
(2)其他风机功率计算公式:P=p×Q×δP其中,Q为风量。
4.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1)常用热负荷计算公式:Q=C×V×δT其中,C为换热系数,V为空气流量,δT为温度变化。
(2)高级热负荷计算公式:Q=1.163×C×W×δT其中,W为湿度变化。
5.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1)无压损计算公式:Q=A×v其中,Q为水流量,A为管道横截面积,v为流速。
(2)有压损计算公式:Q=K×A×v×√(2h)其中,K为系数,h为压力损失。
以上是暖通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暖通系统所需的参数和能耗,从而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当然,不同的项目和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建筑设计师和暖通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1 冷负荷的计算: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故空调房间冷负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外围护结构的瞬变传热(外墙,窗,屋顶,地面,玻璃幕墙);②窗的日射得热;③人员散热;④照明散热和其他散热。
若邻室为非空调房间,则需考虑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问题。
各部分计算方法具体介绍如下:1.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上式计算;当邻室与空调区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应按下式计算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
()ls N CL FK t t =-ls wp ls t t t =+∆式中:CL ——内墙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内墙的面积,(㎡);K ——内墙的传热系数,(w/㎡·℃);t 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ls t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的差值,(℃)。
2. 外墙冷负荷:根据已知外墙体的构造,查《空调冷负荷专刊》表3-1(外墙结构类型表)中查得本设计中此类外墙体做法属于与Ⅲ型,k=0.7w/㎡·℃。
再由表3-3(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l t 表)查得Ⅲ型的逐时l t 值。
可按下式计算:()l n CL FK t t =- 式中:CL ——外墙墙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外墙的面积,(㎡);K ——外墙的传热系数,(w/㎡·℃); lt——外墙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 n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3. 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已知屋面的构造,查《空调冷负荷专刊》表3-2(屋面结构类型表)中查得本设计中此类屋面做法Ⅳ型,k=0.45w/㎡·℃。
再由表3-4(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l t 表)查得Ⅳ型的逐时l t 值。
可按下式计算:()l n CL FK t t =- 式中:CL ——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屋顶的面积(㎡);K ——屋顶的传热系数(w/㎡·℃);l t ——屋顶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 n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2-1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 ≯0.3m/s 。
空调负荷主要计算公式:1.人体冷负荷:由显热散热造成的冷负荷 = 群集系数 *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的显热散热量 * 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由潜热散热造成的冷负荷 = 群集系数 *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的潜热散热量 * 人体潜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2.人体湿负荷:湿负荷 = 0.001 * 群集系数 * 空调房间人数 *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散湿量3.灯光冷负荷:白炽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 * 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的荧光灯的冷负荷 = 1200 * 同时使用系数*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 * 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的冷负荷 = 1000 * 反射通风系数*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 * 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其它冷负荷 = 1000 * 照明实际散热量 * 照明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4.设备冷负荷:电热设备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利用系数 * 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 * 通风保温系数 * 设备安装总功率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输入功率系数* 设备安装总功率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输入功率系数 * 设备安装总功率 * ( 1 - 电动机效率 )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输入功率系数 * 设备安装总功率 * 电动机效率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其它冷负荷 = 1000 * 设备散热量 * 设备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5.新风冷负荷:新风全冷负荷Qq = md * 新风量 * (iw - in) / 3.6其中: md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13kg/m^3)iw --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6.新风湿负荷:新风湿负荷Qq = md * 新风量 * (dw - dn) *0.001 (kg/h)其中: dw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dn --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7.渗透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新风冷负荷8.渗透湿负荷: 计算方法同新风湿负荷9.外墙和屋面冷负荷:冷负荷 CL = F * K( (tl + td) * Ka - tn )其中: F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K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tl-- 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d--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单位:度Ka-- 温度的由于外表面放热系数不同引起的温度修正系数无因次 tn-- 室内设计温度10.外窗和天窗冷负荷:该冷负荷可分为三部分: 直射冷负荷散射冷负荷传热冷负荷直射冷负荷 CL = Fz * Cz * Dj max * Ccl其中:Fz -- 窗玻璃的直射面积Cz --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Dj max --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Ccl -- 冷负荷系数散射冷负荷 CL = Fs * Cz * Dj max * Ccl其中:Fs -- 窗玻璃的散射面积传热冷负荷 CL = F * K( tl' - tn )11.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注:内围护结构包括: 内门内窗内墙楼板>冷负荷 CL = F * K * Tls其中 Tls -- 邻室温差查找基本气象参数(项目所在地)空调负荷的计算表(样例)。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2-1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 ≯0.3m/s 。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热负荷(Heat Load)热负荷是指建筑物所需的供暖能力,用于维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它主要包括传热负荷、透过负荷和内部负荷。
传热负荷是建筑物与外界之间的能量交换导致的热量损失,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传热负荷根据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计算,通常使用热传导率和表面积。
对流传热负荷是空气流动导致的热量传递,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和空气流速计算。
辐射传热负荷是建筑物表面的辐射能量损失,根据表面温度和辐射率计算。
透过负荷是建筑物外部热量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空间的热负荷。
透过负荷的计算取决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包括墙壁、窗户、门等。
根据构件的材料热传导系数、面积和温度差,可以计算出透过负荷。
内部负荷是建筑物内部产生的热量,包括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照明设备的热量、电子设备的热量等。
内部人体负荷可以根据人口密度和每个人的代谢产热率计算。
照明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热量可以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计算。
冷负荷(Cooling Load)冷负荷是指建筑物所需的制冷能力,用于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冷负荷的计算和热负荷类似,但考虑了建筑物的制冷需求。
传热负荷、透过负荷和内部负荷的计算方法与热负荷类似,但输入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传热负荷需要考虑室内设计温度和室外设计温度差。
透过负荷需要考虑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光照和日射照度等因素。
湿负荷(Humidity Load)湿负荷是建筑物所需的湿气控制能力,用于维持室内湿度在舒适范围内。
湿负荷的计算主要基于室内外的湿度差和空气流动的速度。
湿负荷的计算可以使用经验公式或基于热湿传递原理的数学模型。
经验公式通常根据建筑物类型、人口密度、工作类型和湿度要求等因素来估计湿负荷。
数学模型可根据空气流动速度、湿空气的热湿传递特性来计算湿负荷。
在实际应用中,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通常是同时计算的,以确保建筑物在供暖、制冷和湿气控制方面具有足够的能力。
计算的结果将用于选择适当的供热、制冷和湿气控制设备,并帮助设计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1. 热负荷计算1.1 热负荷计算的概念热负荷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建筑物所需要的热量。
在暖通空调领域,热负荷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精准程度直接影响着设计方案的质量。
1.2 热负荷计算的方法热负荷计算的方法主要分为传统计算法和现代计算法两种。
传统计算法传统计算法主要依据经验公式或者查表法来计算热负荷,这种方法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适合于一些建筑物的初步设计。
现代计算法现代计算法则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软件,可以做到更加精准的热负荷计算。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才能应用。
1.3 热负荷计算的要点要做好热负荷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建筑物的环境分析,包括气象条件、周边建筑物、设备情况等等;2.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手段;3.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4.对计算结果进行反复核对和修正,确保精度。
2. 冷负荷计算2.1 冷负荷计算的概念冷负荷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建筑物需要的冷量。
冷负荷计算是设计空调系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准确性关系到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和使用效果。
2.2 冷负荷计算的方法冷负荷计算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传统计算法和电脑计算法两种。
传统计算法传统计算法主要是基于经验公式或者查表法进行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建筑物和初步设计。
但是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的设计需求。
现代计算法现代计算法则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计算精度高,可以应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设计项目中。
2.3 冷负荷计算的要点冷负荷计算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做好建筑物的环境分析,包括气象条件、周边建筑物、变化规律等等;2.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手段;3.参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4.对计算结果进行反复核对和修正,确保精度。
3. 湿负荷计算3.1 湿负荷计算的概念湿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分量。
湿负荷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用于确定恰当的空气湿度,实现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1、冷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2、热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温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湿量称为湿负荷。
4、正确确定冷热湿负荷的意义: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设计的依据,关系到环境指标保证设备畜量大小、方案确定,系统管道大小等。
5、冷、热、湿负荷计算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需求保持的参数。
§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指在负荷计算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参数。
(2)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按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规定的计算参数,见附录2-1。
(3)我国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基本原则:按不保证天数法即全年允许有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内温湿度标准,若必须全年保证时,参数需另行确定。
(4)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分类: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确定原则:《规范》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也同样。
历年平均:指1950〜1980三十年平均。
用途: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①空调因围护结构传热负荷计算原理: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因此,须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②逐时温度:t十t o.m砰汕t —逐时温度°Ct 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C,见附录2-1。
1 —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td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C 按附录2-1或下式计算t°.s - t o.m-t d0-52 式中t o.s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①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的用途:在冬季利用空调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均用此温度。
1、冷负荷: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单位时间内需要向房间供的冷量。
热负荷:为了补偿房间失热,在单位时间内向房间供应的热量。
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的相对湿度,在单位时间内需从房间去除的湿量。
也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2、
膨胀水箱
1 2 3 4 5
1是溢流管:用于排出水箱内超过规定水位多余的水
2是信号管:用于监督水箱中的水位
3是补水管: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将向水箱补水
4是膨胀管:它将系统中水因加热膨胀所增加的体积转入膨胀箱
5是循环管:在水箱和膨胀箱可能发生冻结时用来使水循环
7、水力失调:实际流量分配偏离所要求的流量
热力失调:供热量或室内温度偏离设计要求
9、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管路末端阻力大,水力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水力失调
双管热水采暖系统,易产生竖向水力失调。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1、冷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2、热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温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湿量称为湿负荷。
4、正确确定冷热湿负荷的意义: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设计的依据,关系到环境指标保证设备畜量大小、方案确定,系统管道大小等。
5、冷、热、湿负荷计算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需求保持的参数。
§2-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指在负荷计算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参数。
(2)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按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规定的计算参数,见附录2-1。
(3)我国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基本原则:按不保证天数法即全年允许有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内温湿度标准,若必须全年保证时,参数需另行确定。
(4)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分类: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确定原则:《规范》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也同样。
历年平均:指1950~1980三十年平均。
用途: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①空调因围护结构传热负荷计算原理: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因此,须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②逐时温度:d m t t t ∆+=βτ.0τt —逐时温度 ℃m t .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见附录2-1。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按附录2-1或下式计算52.0.0.0ms d t t t -=∆ 式中s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①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的用途:在冬季利用空调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均用此温度。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52.0..mo s o d t t t -=∆ 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相对湿度 40%-65%:风速≯0.3m/s。
冬季:温度 18-22℃;相对湿度 40%-60%(采暖不要求);风速≯0.2m/s(采暖不要求)。
设计手册中推荐了各种建筑的室内计算参数,见表2-2、表2-3。
⑵对于工艺性空调应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2.2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建筑物采暖设计的热负荷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应根据建筑物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房间内获得热量(1)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2)热物料在车间内的散热量;(3)热管道及其它热表面的散热量;(4)通过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5)人体散热量;(6)照明灯光散热量;(7)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热量。
2.房间内散失热量(1)通过围护结构两边的温差传出的热量;(2)由门窗缝隙渗人的室外空气吸热量;(3)由外门、外墙的孔洞等侵入的室外空气吸热量; (4)由外部运人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吸热量; (5)机械排风的排热量; (6)水分蒸发的吸热量;(7)通过其它途径散失的热量。
2.2.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在稳定传热条件条件下,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为α)(.Wo R j j j t t K A Q -=& (2-3) 式中 jQ&--j 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A j --j 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 2;K j --j 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 t R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 O.W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见表2-4。
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北、东北、西北朝向: 0 东、西朝向: -5%东南、西南朝向: -10%~-15% 南向: -15%~25%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及辐射强度的大小。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0~1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
(2)风力附加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热负荷附加5%~10%。
(3)外门开启附加为加热开启外门时侵入的冷空气,对于短时间开启无热风幕的外门,可以用外门的基本耗热量乘上按表2-5中查出的相应的附加率。
阳台门不应考虑外门附加。
(4)高度附加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
因此规定:当房间净高超过4m 时,每增加1m ,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15%。
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进行风力、朝向、外门修正之后的耗热量)的总和上。
2.2.2 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由于缝隙宽度不一,风向、风速和频率不一,因此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量很难难确计算。
《规范》规定,对于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以及生产辅助建筑物按下式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m t t c Ll Q WO R p ao i )(278.0.-=ρ& (2-4) 式中 iQ&--为加热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耗热量,W ; L--经每m 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量,m 3/(h ·m),根据冬季室外平均风速,由表2-6查得; l --门窗缝隙长度,m ;ao ρ--室外空气密度,kg/m 3;p c --空气定压比热,p c =1kJ/(kg ·℃);m --冷风渗透量的朝向修正系数,见表2-7。
空调建筑室内通常保持正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对于有封窗习惯的地区,也可以不计算窗缝隙的冷风渗入。
2.3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3.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Rc c t t AK Q -=ττ& (2-5) 式中 )(τc Q&--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 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由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t R --室内计算温度,℃;)(τc 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 注意对)(τc t 的修正。
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⑴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公式(2-5)计算;⑵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作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按下式计算:)(.)(R a m o i i c t t t K A Q -∆+=τ& (2-8) 式中 K i --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W/(m 2.℃);A 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 2;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a t ∆--附加温升,可按表2-10选取。
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Rc w w c t t K A Q -=ττ& (2-9) 式中 )(τc Q&--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 K 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 2.℃),可由附录2-7和附录2-8中查得;A W --窗口面积,m 2;)(τc t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附录2-10中查得。
✧ 注意对K w ,地点的修正t d 。
2.3.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1.日射得热因数采用3mm 厚的普通平板玻璃作“标准玻璃”,在i α=8.7W/(m 2K)和o α=18.6W/( m 2K)条件下,得出夏季(以七月份为代表)通过这一“标准玻璃”的日射得热量q t 和q a 值,令a t j q q D +=,称j D 为日射得热因数。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LQ j i S W a c C D C C A C Q max )(=ψ& (2-13) 式中 A W --窗口面积,m 2;C a --有效面积系数,由附录2-15查得;C 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3查得;C 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4查得;D jmax —最大日射得热因数,由附录2-12查得;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由附录2-16至附录2-19查得。
注意:C LQ 值按南北区的划分而不同。
南北区划分的标准为:建筑地点在北纬27°30′以南的地区为南区,以北的地区为北区。
2.4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室内热源散热主要指室内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和人体散热三部分。
室内热源散热包括:显热和潜热。
2.4.1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LQs c C Q Q &&=)(τ (2-14) 式中 )(τc Q&--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 sQ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 LQ C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附录2-20和附录2-21中查得。
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时,则LQ C =1.0。
1.电动设备显热散热量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η/1000321N n n n Q S =& (2-15) 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N n n n Q S 3211000=& (2-16) 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N n n n Q S ηη-=11000321& (2-17) 式中 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 ;η--电动机效率; n 1--利用系数;n 2--电动机负荷系数; n 3--同时使用系数。
2.电热设备散热量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N n n n n Q S 43211000=& (2-18) 式中 n 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
3.电子设备散热量计算公式同(2-16),其中系数n 2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对计算机可取1.0,一般仪表取O.5-0.9。
2.4.2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当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不随时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