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第二课时咏柳》
- 格式:pptx
- 大小:9.04 MB
- 文档页数:26
咏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咏、碧、妆、丝绦、裁剪”这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碧、绿”。
2、理解“碧玉、一树、丝绦”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悟“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理解难点词意。
2、通过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七个生字,会认会写五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绿”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情景感悟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1.师生对背关于“春”的诗句。
(出示课件)如:人面不知何处去,天街小雨润如酥,桃花依旧笑春风。
草色遥看近却无。
等闲识得东风面,草长莺飞二月天,万紫千红总是春。
拂堤扬柳醉春烟。
师:咱们刚才对的诗都和什么季节有关?(春天)【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来唤醒学生头脑中的诗文储备,让学生在诗词的美妙音律中,在经典诗句的美好意境中,走进生机勃勃的春天,为下面新诗的学习做好热身准备。
】2.揭题,齐读课题。
(播放音乐,出示“柳树”课件)每年春天,柳树是最先发芽、变绿的。
柳芽的嫩绿,象征着生命和活力,是初春时节最美的颜色。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被这柳枝的嫩绿、柔美所陶醉,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也是如此,他写下了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咏柳》(板书课题)3.解题①认读“咏”,读准后鼻音。
(生字卡片)②要记住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③“咏”是一个形声字,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想想它应该与什么有关?那“咏柳”什么意思?④举一反三,运用“咏”:那赞美春天怎么说?赞美梅花呢?过渡:很好,这就叫举一反三,学生字,我们不仅要理解它的意思,还要学会运用。
《古诗两首》——咏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咏柳》这首古诗的作者、创作背景、诗歌形式、内容及意境,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及意境。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柳树,引导学生思考柳树的特点。
(2)介绍古诗《咏柳》的作者贺知章及其创作背景。
2. 学习古诗《咏柳》(1)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诗歌的形式,包括格律、押韵等。
(3)分析诗歌的内容,包括柳树的形象描绘、诗人对柳树的感情表达等。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句子所传达的意境。
3. 深入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如“碧玉妆成”、“绿丝绦”等,以及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2)展示讨论成果:让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组的讨论成果,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或质疑。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仿写一首关于柳树的古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让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柳树的古诗词,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5. 总结归纳(1)总结本课所学的古诗《咏柳》的内容、形式、意境等方面。
(2)强调古诗的价值,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四、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古诗《咏柳》,了解了诗歌的形式、内容及意境。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古诗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掌握更多的古诗词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1.古诗二首第二课时《咏柳》教案教学目标:学习如何抓字词读懂诗意,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关键词了解诗意。
设计思路:本节微课的设计主要学习《咏柳》一课,学习如何抓字词读懂诗意,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并运用此法迁移到其它古诗的学习中去。
主要构思是先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然后找出诗中的关键字词,读懂诗句的意思,最后回顾重点并小结。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来一起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
初春的早晨,当你漫步在公园的小湖边,看到眼前长出嫩叶的柳树,你会热河赞美它呢?让我们来听听唐代诗人贺知章对柳树的赞美吧!二、授导过程1、简介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少年就以文章出名。
他的诗今存有19首,其中写景的诗,文字通俗,意境清新,代表作有《回乡偶书》更是妙趣横生,传诵至今。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
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很多,古诗《咏柳》(出示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题目中就出现了一个生字“咏”,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咏是歌颂、赞美,咏柳的意思就是歌颂春天的柳树。
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3、如何读懂诗句的意思那春天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我们怎样来读懂诗句的意思?基本方法就是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部形象的转化。
古诗下面有字或词的注解。
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来读懂诗句。
请同学们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想一想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春天柳树的美?抓住关键词、句。
翻译古诗。
4、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诗的大致意思基本都清楚了,在刚才的学习中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5、除了贺知章的咏柳,有关大自然美景的诗有很多,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收集并积累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
三、学习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咏柳》,理解了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抓关键字词,领悟诗意的方法,进一步感悟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热爱。
《古诗二首》咏柳注释译文赏析1、《古诗二首》咏柳解释译文赏析《咏柳》1.字词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2.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
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解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