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检查记录.doc
- 格式:doc
- 大小:19.03 KB
- 文档页数:2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 根分叉 ) M (松动度)BI (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B(颊侧) L(舌侧) PLI (菌斑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 FI, 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 法I 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 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 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 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 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 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PLI 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 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 6 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 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 B(颊侧)L(舌侧)PLI(菌斑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PLI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1—2;mm为II度松动2mm已上为III度松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I(牙龈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临床意义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I(牙龈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临床意义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B(颊侧)L(舌侧)PLI(菌斑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
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
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PLI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 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R(牙龈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 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III 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临床意义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检查记录范文一、患者个人信息:患者姓名:XXX性别:XX年龄:XX岁职业:XXX主诉:牙龈出血、牙周炎、口臭二、病史:患者没有重大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慢性病史。
三、口腔检查:1.口腔外观检查:患者的面部无明显畸形,皮肤色泽正常,无肿胀、疼痛等症状。
2.牙齿检查:患者共有28颗恒牙,所有牙齿无明显龋齿,牙釉质无明显缺损,牙齿排列整齐,无明显偏斜。
检查时患者反应正常,咬合稳定。
3.牙龈检查:检查发现患者上下颌牙龈红肿,有牙石堆积,可见黄色或棕色的牙石,牙石表面有菌膜覆盖。
患者左侧上下颌牙龈有出血现象,可见牙龈间隙增宽。
4.牙周袋检查:使用牙周探针对患者牙周袋进行检查,发现左上颌磨牙区有牙周袋深度达到4mm,右下颌前牙区牙周袋深度达到5mm。
牙周袋表面有牙石和菌膜附着。
5.牙齿松动度检查:通过轻轻晃动牙齿,发现患者右上颌第三磨牙有轻微松动度。
6.牙齿敲击痛感检查:在接触到患者的每颗牙齿时,患者无明显痛感。
7.咬合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咬合关系,发现患者左右侧牙齿咬合平衡良好,无明显偏斜或错颌情况。
四、诊断:根据患者口腔检查结果,我给予以下诊断:1.患者牙周炎,上下颌牙龈红肿,有牙石和菌膜附着。
2.患者左上颌磨牙区有牙周袋深度达到4mm,右下颌前牙区牙周袋深度达到5mm。
3.患者右上颌第三磨牙有轻微松动度。
五、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牙周检查结果,我制定了下列治疗计划:1.口腔卫生教育:向患者详细解释了牙周炎的原因,以及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卫生的方法,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洗牙:对患者的牙齿进行超声洗牙,去除牙石和菌膜,清洁牙齿表面,减少牙齿表面的细菌生长,降低口腔炎症程度。
3.牙周治疗:针对患者的牙周袋,使用牙周探针和洁治器具,深入清理牙周袋内的牙菌斑和牙石,恢复牙龈结构和降低牙周袋深度。
4.定期复查:制定复查计划,定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检查,跟踪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六、注意事项:1.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口腔卫生护理,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
牙周检查记录牙周检查表包含内容:FI (根分叉)M(松动度)BI (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I(牙龈指数)PLI(菌斑指数)B(颊侧) L (舌侧)FI根分叉病变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
病因;菌斑微生物,颌创伤。
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层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H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义齿宽度的1/3.W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完全暴皿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
露于口腔。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仁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仁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3mm。
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W 度 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完全暴 □度颊舌向及近远向均有 川度垂直松动 2mm 为口度松动,2mm 以上为川度松动 0=龈缘区无菌斑 仁牙面有薄菌斑,看不见,探针刮有菌斑 2=龈缘或临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大量软垢B 颊侧L 舌侧1mm 为I 度松动,PLI 菌斑指数。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I( 根分叉) M (松动度)BI (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I( 牙龈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 法I 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 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 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 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 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 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 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 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 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临床意义PD 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 6 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 牙齿的松动度I 度颊舌向动II 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 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 为I 度松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B(颊侧)L(舌侧)PLI(菌斑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X 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
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
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PLI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检查记录
牙周检查表包含内容:FI(根分叉)M(松动度) 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 GI(牙龈指数) PLI(菌斑指数) B(颊侧) L(舌侧)
FI根分叉病变
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
病因;菌斑微生物,颌创伤。
临床表现:Glick'man法
Ⅰ度病变早期,分层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Ⅱ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义齿宽度的1/3.
Ⅲ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
Ⅳ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完全暴露于口腔。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
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
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
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
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
5=自动出血
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
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
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
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
PD:牙周探诊深度
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3mm。
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M:义齿的松动度Ⅰ度颊色向动
Ⅱ度颊舌向及近远向均有
Ⅲ度垂直松动
1mm为Ⅰ度松动,2mm为Ⅱ度松动,2mm以上为Ⅲ度松动PLI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
1=牙面有薄菌斑,看不见,探针刮有菌斑
2=龈缘或临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大量软垢
B颊侧
L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