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系统仿真—— 模型的校核、验证与认可 PPT——已校正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100
第六章建模与仿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由于仿真技术具有的优越性——可操纵性、可重复性、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且又不受环境条件和空域场地的限制,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它本身的准确性和置信度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建模与仿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Verification,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VV A)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的。
VV A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和保证仿真置信度,降低由于仿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模型不准确和仿真置信度水平低所引起的风险。
本章介绍VV A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对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6.1 VV A技术建模与仿真的正确性和置信度是仿真的生命线,没有一定置信度的仿真和仿真系统,其结果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
建模与仿真的校核、验证和确认技术的应用是保证和提高仿真置信度的有效途径。
校核的目的和任务是证实模型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具有足够的精确度;验证是从预期应用的角度来确定模型表达实际系统的准确程度,其目的和任务是根据建模和仿真的目的和目标,考察模型在其作用域内是否准确地代表了实际系统;确认是一项相信并接受某一模型的权威性决定,它表明决策部门已确认该模型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目的。
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模型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概念和方法性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以美国为例:例如美国国防部成功地对“爱国者”导弹半实物仿真模型进行了确认,还有BGS(Battle Group Simulation)、LDWSS(Laser Designator/Weapon System Simulation)等武器仿真系统都经过了确认和验证;美国宇航局(NASA)对TCV(Terminal Configured Vehicle)仿真系统进行了专门的确认;美国国防部对“星球大战”计划及其后续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中的仿真项目都拟订并实施了相应的VV A计划。
建模与仿真的校核与验证技术1引言近年来, 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军事、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与生成的各个部门, 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装备论证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 人们对建模与仿真 (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 S) 的正确性和可信度也越来越关注。
校核、验证与确认( Verification, 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VV&A)的核心问题就是为M&S应用于特定目的的可信度评估提供依据, 并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减少开支、增加用户对模型与仿真的信心。
校核 ( Verification) 是确定仿真模型和有关数据代表开发者的概念描述和技术要求准确程度的过程。
验证(Validation) 是从模型的应用目的出发, 确定模型和有关数据代表真实世界正确程度的过程。
确认( Accreditation) 是官方正式地接受一个模型、仿真以及有关数据应用于特定目的。
校核、验证与确认的共同目标是提高模型与仿真的可信度。
校核与验证的技术与方法是指在建模与仿真过程中为完成V&V工作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的总称。
建模与仿真融合了建模技术、系统科学、信息技术、软件工程和其它有关专门领域知识, 因此对建模与仿真的校核与验证应该充分吸收有关领域成功的测试与评估方法。
美国国防部公布的VV& A 建议实践指南中归纳了75种校核与验证技术和方法, 分为非正规技术、静态技术、动态技术和正规技术四大类。
尽管这些类包含了一些相同的特点, 而且个别 V&V 技术可能与其它技术存在重叠, 但其复杂性、数学和逻辑上的正规性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
2非正规校核与验证技术非正规 V&V 技术使用比较普遍。
之所以称为非正规, 是因为这种技术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更加依赖于人主观的推理和评估, 而不是严谨的数学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