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铁碳相图-Fe3C-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特选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43
做热处理的人都要知道的金相组织图搞热处理和材料这么多年,下面这15个金相组织搞不清楚,等于白混了!!1.奥氏体定义: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特征:奥氏体是一般钢在高温下的组织,其存在有一定的温度和成分范围。
有些淬火钢能使部分奥氏体保留到室温,这种奥氏体称残留奥氏体。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
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
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可趋向平直化。
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是珠光体逆共析转变而成。
当钢中加入足够多的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化学元素时,Ni,Mn等,则可使奥氏体稳定在室温,如奥氏体钢。
2.铁素体定义: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特征: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3.渗碳体定义: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特征:渗碳体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白亮色,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
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态很多,在钢和铸铁中与其他相共存时呈片状、粒状、网状或板状。
•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过共析钢冷却时沿Acm线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渗碳体)呈网结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铁碳合金冷却到Ar1以下时,由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在二次渗碳体上或晶界处呈不连续薄片状4.珠光体定义: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特征: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度。
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
•在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
•在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从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只有放大1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
最全的铁碳相图首先,想要了解铁碳合金、铁碳相图,则需要一些准备知识,比如合金、相、组元成分的概念等,基本如下:合金:一种金属元素与另外一种或几种元素,通过熔化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同一化学成分、同一聚集状态,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金属化合物:合金的组元间以一定比例发生相互作用儿生成的一种新相,通常能以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铁碳合金相图实际上是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基本组元也应该是纯铁和Fe3C。
铁存在着同素异晶转变,即在固态下有不同的结构。
不同结构的铁与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体,Fe—Fe3C相图上的固溶体都是间隙固溶体。
由于α-Fe和γ-Fe晶格中的孔隙特点不同,因而两者的溶碳能力也不同。
在铁碳合金中一共有三个相,即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
1.铁素体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F”(或α)表示,体心立方晶格;虽然BCC的间隙总体积较大,但单个间隙体积较小,所以它的溶碳量很小,最多只有%(727℃时),室温时几乎为0,因此铁素体的性能与纯铁相似,硬度低而塑性高,并有铁磁性。
δ=30%~50%,A KU=128~160J,σb=180~280MPa,50~80HBS.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多边形等轴晶粒,在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白色块状分布,但当含碳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因量少而呈断续的网状分布在珠光体的周围。
2.奥氏体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或γ)表示,面心立方晶格;虽然FCC的间隙总体积较小,但单个间隙体积较大,所以它的溶碳量较大,最多有%(1148℃时),727℃时为%。
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1.1. 铁素体:碳与α-F 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F 表示。
强度和硬度低,塑性和韧性好。
纯铁由液态结晶为固态后,继续冷却到1394℃及912℃时,先后发生两次晶格类型的转变。
金属在固态下发生的晶格类型的转变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同素异构转变伴有热效应产生,因此在纯铁的冷却曲线上,在1394℃及912℃处出现平台。
铁的同素异晶转变如下:温度低于912℃的铁为体心立方晶格,称为α-F e ;温度在912~1394℃间的铁为面心立方晶格,称为γ-F e ;温度在1394~1538℃间的铁为体心立方晶格,称为δ-F e 。
1.2. 奥氏体:碳与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A表示或γ表示,其最大溶解度为2.11wt%C ,发生于1148℃,碳多存在于面心立方γ结构的八面体空隙。
奥氏体与γ-Fe 均具有顺磁性,高温组织,在大于727℃时存在。
塑性好,强度和硬度高于F,在锻造、轧制时常要加热到A ,提高塑性,易于加工。
碳的原子半径较小,在α-Fe 和γ-Fe 中均可进入Fe 原子间的空隙而形成间隙固溶体。
碳在α-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ferri te ),常用符号F 或α表示,其最大溶解度为0.0218wt %C,发生于727℃,碳多存在于体心立方α结构的八面体空隙。
铁素体与α-F e 在居里点770℃以下均具有铁磁性。
2 铁碳合金状态图1.3. 渗碳体: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硬度高,脆性大。
用Fe 3C 表示A11.4. 珠光体:F与F e3C混合物。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介于两者之间。
1.5. 莱氏体:A与F e3C混合物硬度高,塑性差。
在HJ B 水平线(1495℃)发生包晶转变:转变产物是γ。
此转变仅发生在含碳0.09~0.53%的铁碳合金中。
ECF 水平线(1148℃)发生共晶转变:转变产物是γ和Fe3C 的机械混合物,称为莱氏体(le deb uri te),用符号L d或L e表示。
600700800900
F 温度/
℃Fe-Fe 3C 合金相图
Fe K
D
1、铁素体:碳在α-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符号F 或α表示。
碳在α-Fe 中的溶解度很低,因此,铁素体的机械性能与纯铁相近,其强度、硬度较低,但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
2、奥氏体: 碳在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符号A 或γ表示。
3、渗碳体: 渗碳体是一种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Fe 3C ,渗碳体既是组元,又是基本相。
4、珠光体:用符号P 表示,它是铁素体与渗碳体薄层片相间的机械机械混合物。
5、莱氏体:用符号Ld 表示,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
特性点符号 温度/℃ ωc (%)含义
A 1538 0熔点:纯铁的熔点
C 1148 4.3共晶点:发生共晶转变L4.3→Ld(A2.11%+Fe3C 共晶)
D 1227 6.69熔点:渗碳体的熔点
E 1148 2.11碳在γ-Fe 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G 912 0同素异构转变点
S 727 0.77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A0.77%→p(F0.0218%+Fe3C 共析)P 727 0.0218碳在α-Fe 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Q 室温 0.0008室温下碳在α-Fe 中的最大溶解度。
奥氏体铁素体三次渗碳体
奥氏体、铁素体和三次渗碳体是钢的不同组织结构形态。
奥氏体是一种由面心立方结构组成的组织,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适合用于制造可塑性产品。
铁素体是一种由体心立方结构组成的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合用于制造强度要求较高的产品。
三次渗碳体是一种形成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之间的组织,在钢材中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钢材的组织结构在冷却和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不同的组织结构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钢材的组织控制和调控是确保钢材品质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知识,铁碳合金组成及相图知识讲解
一、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表示在缓慢冷却(或缓慢加热)的条件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状态或组织随温度变化的图形。
二、铁碳合金中的成分与组织
1、铁素体(F)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F 表示,显微组织如下图所示。
2、奥氏体(A)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表示。
显微组织如下图所示。
3、渗碳体(Fe3C或Cm):渗碳体是含碳量为6.69%的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
显微组织如下图所示。
4、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用符号P表示。
显微
组织如下图所示。
5、莱氏体(Ld)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用符号Ld表示。
显微组织如下图所示。
三、铁碳合金相图的分隔线
四、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及性能分析
成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性能,随含碳量变化,组织随之变化过程为
其性能变化: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硬度越高,而塑性、韧性越低,这在钢经过热处理后表现尤为明显。
第三章铁碳相图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1、从相变的角度来看,钢与铸铁是按________来区分的,钢与工业纯铁是按________来区分的。
答案:有无共晶转变、有无共析转变2、碳溶解在________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奥氏体的力学性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不高,但具有良好的________。
答案:γ-Fe、A、强度、硬度、塑性3、渗碳体是铁和碳的化合物,常用________表示;渗碳体的含碳量为6.69%,具有复杂的晶格,它的________很高,脆性很大,而________和________几乎等于零。
C、硬度、塑性、韧性答案:Fe3C相图,它由三个典型的二元合金相图组合而成,即________、________和4、统观Fe-Fe3________。
答案:匀晶(型)相图、共晶(型)相图、包晶(型)相图5、铁碳合金在固态下的基本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答案:铁素体(F)、奥氏体(A)、渗碳体(Fe3C)6、在钢中,由于铁与碳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四种基本组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铁素体(F)、奥氏体(A)、渗碳体(Fe3C)、珠光体(P)7、Fe-FeC相图中,根据E点(含碳量为________)可将铁碳合金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3两大部分。
答案:2.11%、(碳)钢、铸铁8、在铁碳合金的基本相中,属于固溶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金属间化合物的有________。
答案: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9、含碳量为4.3%的铁碳合金叫________,在1148℃以上为________,缓冷至1148℃时发生________反应,继续冷却到727℃时发生________转变,其室温组织为________。
答案:共晶铸铁、液相、共晶、共析、变态莱氏体10、在钢中,铁与碳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_和________。
铁碳合金相图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之我见摘要:铁碳相图是研究钢和铸铁的基础,实际应用中对于钢铁材料的应用以及热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的制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铁和碳可以形成一系列化合物,如Fe3C、Fe2C、FeC等, 有实用意义并被深入研究的只是Fe-Fe3C部分,通常称其为 Fe-Fe3C相图,相图中的组元只有Fe和Fe3C。
关键词:相图分析结晶应用一、铁碳合金基本相1、铁素体δ相高温铁素体:C固溶到δ-Fe中,形成δ相。
α相铁素体(用F表示):C固溶到α-Fe中,形成α相。
F强度、硬度低、塑性好(室温:C%=0.0008%,727度:C%=0.0218%)。
2、奥氏体γ相奥氏体(用A表示):C固溶到γ-Fe中形成γ相)强度低,易塑性变形3、渗碳体 Fe3C相(用Cem表示),是Fe与C的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的熔点高,机械性能特点是硬而脆,塑性、韧性几乎为零。
渗碳体根据生成条件不同有条状、网状、片状、粒状等形态, 对铁碳合金的机械性能有很大影响。
二、Fe-Fe3C相图分析1、相图中的点、线、面三条水平线和三个重要点(1)包晶转变线HJB,J为包晶点。
1495摄氏度,C%=0.09-0.53% L+δ→A(2)共晶转变线ECF, C点为共晶点。
冷却到1148℃时, C点成分的L发生共晶反应:L →A(2.11%C)+Fe3C(6.69%C,共晶渗碳体)共晶反应在恒温下进行, 反应过程中L、A、Fe3C三相共存。
共晶反应的产物是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共晶混和物, 称莱氏体, 以符号 Le表示。
(3)共析转变线PSK,S点为共析点。
合金(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冷)却到727℃时, S点成分的A发生共析反应:A →F(0.0218%C)+Fe3C(6.69%C、共析渗碳体)—P(珠光体)。
共析反应在恒温下进行, 反应过程中, A、F、Fe3C三相共存。
共析反应的产物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混合物, 称珠光体, 以符号P表示。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贝氏体、魏氏组织,一文识尽!现代材料可以分为四大类——金属、高分子、陶瓷和复合材料。
尽管目前高分子材料飞速发展,但金属材料中的钢铁仍是目前工程技术中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材料,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钢铁材料的霸主地位呢。
下面就为金粉们详细介绍吧。
钢铁由铁矿石提炼而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钢铁又称为铁碳合金,是铁(Fe)与碳(C)、硅(Si)、锰(Mn)、磷(P)、硫(S)以及其他少量元素(Cr、V等)所组成的合金。
通过调节钢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四把火:淬火、退火、回火、正火),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金相组织,从而使钢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
将钢材取样,经过打磨、抛光,最后用特定的腐蚀剂腐蚀显示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称为钢铁的金相组织。
钢铁材料的秘密便隐藏在这些组织结构中。
在Fe-Fe3C系中,可配制多种成分不同的铁碳合金,他们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织各不相同,但由几个基本相(铁素体F、奥氏体A和渗碳体Fe3C)组成。
这些基本相以机械混合物的形式结合,形成了钢铁中丰富多彩的金相组织结构。
常见的金相组织有下列八种:1. 铁素体碳溶于α-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属bcc结构,呈等轴多边形晶粒分布,用符号F表示。
其组织和性能与纯铁相似,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而强度与硬度较低(30-100 HB)。
在合金钢中,则是碳和合金元素在α-Fe中的固溶体。
碳在α-Fe 中的溶解量很低,在AC1温度,碳的最大溶解量为0.0218%,但随温度下降的溶解度则降至0.0084%,因而在缓冷条件下铁素体晶界处会出现三次渗碳体。
随钢铁中碳含量增加,铁素体量相对减少,珠光体量增加,此时铁素体则是网络状和月牙状。
2. 奥氏体碳溶于γ-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为高温相,用符号A表示。
奥氏体在1148℃有最大溶解度2.11%C,727℃时可固溶0.77%C;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塑性和韧性良好,并且无磁性,具体力学性能与含碳量和晶粒大小有关,一般为170~220 HBS、 =40~50%。
第四章 铁碳合金及Fe-Fe 3C 相图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铁素体:2.渗碳体:3.奥氏体:4.珠光体:5.莱氏体:6.α-Fe :7.Fe -Fe3C 相图:8.同素异构转变:9.Fe -α、Fe -γ、Fe -δ:(提示:铁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即具有同素异构转变)10. 变态莱氏体:二、填空题:1.根据含碳量和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可分为三种,分别为 、 、 。
2.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符号,铁素体: ,奥氏体: ,珠光体: ,渗碳体: ,高温莱氏体: ,低温莱氏体: 。
3.在铁碳合金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 ,属于金属化合物的 ,属于机械混合物的有 和 。
4.一块纯铁在912℃发生α-Fe →γ-Fe 转变时,体积将发生 。
5.F 的晶体结构为 ;A 的晶体结构为 。
6.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其组成相是。
7.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若估算其中的珠光体含量为80%,则此钢的碳含量为。
三、判断题:1.所有金属都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现象。
()2.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3.纯铁在780°C时为体心立方晶格的Feδ。
()-4.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故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5.铁素体的本质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相。
()6.20钢比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7.在退火状态(接近平衡组织),45钢比20钢的硬度和强度都高。
()8.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Wc=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四、选择题:1.C-相图上的共析线是(),共晶线是()。
FeFe3a.ABCD;b.ECF;c.HJB;d.PSK。
2.碳的质量分数为()%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析钢。
a.0.0218%;b.0.77%;c.2.11%;d.4.3%。
3.亚共析钢冷却到PSK线时,要发生共析转变,由奥氏体转变成()。
a.珠光体;b.铁素体;c.莱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