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一调模拟考试试题2-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0.00 KB
- 文档页数:5
易错点十一电离平衡模拟题训练小题快练1.(2018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知:25℃时H2C2O4的pK a1=1.22,pK a2=4.19,CH3COOH 的pK a=4.76 (电离常数K的负对数-1gK=p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浓度均为0.1mol·L-1NH4HC2O4和CH3COONH4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B. 0.1 mol·L-1KHC2 O 4溶液滴加氨水至中性: (NH4+)<c(C2O42-)C. 0.1 mol·L-1K2C2O4溶液滴加盐酸至pH=1.22: C(H+)-c(OH-)=c(Cl-)-3c(HC2O4-)D. 0.1 mol·L-1CH3COONa 溶液中滴加KHC2O4溶液至PH=4.76;c(K+)>c(Na+)>c( HC2O4-)>c(C2O42- )>c(CH3COO-)2.(2018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元月调研考试)室温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0.10mol·L-1的H2A 和NaOH 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Na+)=0.10mol·L-1 的溶液中,c(A2-)-c(H+)=c(H2A)-c(OH-)B. pH=4 的溶液中,c(HA-)=c(H2A)+c(A2-)C. pH=7的溶液中,c(Na+)=c(A2-)+c(HA-)D. K1(H2A)的数量级为10-53.(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25℃时,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 >c(CH3COO-)>c(OH-)>c(H+)B. 含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溶液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3COOH)>c(CH3COO-)>c(H+)>c(OH-)C. 0.1mol/LCH3COONa溶液与0.1mol/LHCl溶液混合至pH=7:c(Na+) =c(Cl-)>c(OH-)=c(H+)D. 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 =3[c(CO32-) +c(HCO3-)+ c(H2CO3)]4.(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在25℃下,稀释HA、HB 两种酸溶液,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V1表示稀释前酸的体积,V2表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a点时,HB溶液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A、HB都是弱酸B. 加水稀释过程中,δ(B )减小C. NaB溶液中,c(Na+)=c(B-)+c(OH-)D. 曲线上b、c两点c(B-)/[c(HB)·c(OH-)]相等5.(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25℃时,有下列几种浓度均为0.1mol/L 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L NaHSO3溶液的pH=4,则水电离出的c(H+)=10-4mol/LB.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和NaHCO3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2c(OH-)-2c(H+)=3c(H2CO3)+c(HCO3-)-c(CO32-)C. pH=a的NaClO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后,溶液pH<aD. 等体积等浓度的稀H2SO4溶液、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6.(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A. 加入少量冰醋酸B. 加水稀释C. 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D.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7.(2018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常温下,0.1 mol·L -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
试卷类型A2018届高三模拟试题理科综合化学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l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l2 N 14 0 16 Na 23 Mg 24 S 32 Cu 64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能够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有防腐保鲜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应限量使用C.雾霾是由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偏高所致D.煤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碳、苯、二甲苯等,可通过煤的千馏将它们分离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和Na2O2组成元索相同,化学性质也完全相同B.向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会出现先沉淀后完全溶解的现象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和CH3COONH4溶液中的c(NH4+)相等D.高纯度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光导纤维,当光导纤维遇强碱时会“断路”9.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为正整数)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定为强碱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D.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Y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发生反应l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NO中混有的NO2: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水,然后用CaCl2干燥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Fe(NO3)2溶液:将一定量的Fe(NO3)2溶于适量硝酸中,再加入水稀释至指定浓度C.向足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pH变大D.工业上分别用电解熔融Al2O3、MgO、NaCl的方法制取Al、Mg、Na11,在100mL混台溶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1L-⋅、0.1mol1L-⋅,向混合溶液中加入1. 92g铜粉,并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是A,0.01mol1⋅ B.0.15mol1L-⋅L-C.0. 225 mol1L-⋅D.0. 30 mol1L-⋅12.某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一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核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 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3.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m<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保持某一确定值不变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 处4.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 ,小球从圆心O 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将落在圆弧上的a 点,若初速度为,将落在圆弧上的b 点,已知Oa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A.B.C.D.5.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 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太空.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则该过程中( )A. 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向后运动的B. 飞船应该直接发射到“天宫二号”运行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加速追上并对接C. 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D. 对接过程中,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大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6.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 、PQ 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 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 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 t=0之后射入电场的粒子有可能会打到极板上C. 所有粒子在经过电场过程中最大动能都不可能超过2E k0D. 若入射速度加倍成2v 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的侧向位移与v 0相比必定减半二、多选题7.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kg ,m=0.2kg 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p=10.8J 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 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B. 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 的冲量大小为1.8N•sC. 球m 从轨道底端A 运动到顶端B 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sD.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 从B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8.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用长为L 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且未离开转台的过程中A. 物块受转台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轴B.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sin2mgL θμC.D. 细绳对物块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第II 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9.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 处固定一光电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 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测得P 、O 间的距离为x .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 .完成下列填空:(1)P 、O 间的距离x 、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遮光片的宽度d 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______cm ,(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 间的距离x ,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利用所得数据作出2d x t ⎛⎫- ⎪∆⎝⎭图线如图3所示: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 2;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 、斜面的长度L=100.00cm ,取g=9.80m/s 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______.10.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
2017-2018学年度枣庄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下列与之相悖的是()A.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D.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以减少碳、氮氧化物的排放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 L 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氧原子总数为0.3 N AB.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C.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20N AD.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 N A3.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B.H2O、Na2O2、HClO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HF、NH3、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因此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4.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42-、NO3-B.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C.b点对应的溶液中:Al3+、Fe3+、NO3-、Cl-D.d点对应的溶液中:Fe2+、Na+、Cl-、NO3-5.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几种:K+、NH4+、Ba2+、SO42-、I-、AlO2-。
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A.K+ B.SO42- C.Ba2+ D.NH4+6.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2CrO42-(黄色)+2H+。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一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注意: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B. 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D. 神舟10 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等,而煤焦油经蒸馏又可得到苯、二甲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经气化、液化可得到甲醇等清洁能源,A正确;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这样将CO2转化为可降解塑料,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B正确;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被氧化,C项错误;D、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环境以及材料的有关判断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g CH4O 中含有的C-H 键数目为N AB. 25℃时,100mL pH=8 的氨水中NH4+的个数为9.9×10-8N AC. 56g Fe 和64g Cu 分别与1mol S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 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Cl2 溶于水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 N A【答案】B【解析】A、8g CH4O(即0.25mol甲醇),所含有的C-H 键数目为0.75N A,故A错误;B、25℃时,pH=8 的氨水中c(H+)水=1.0×10-8mol/L=c(OH-)水,由K w可求得溶液中的c(OH-)总=1.0×10-6mol/L,则由NH3·H2O电离出的c(OH-)一水合氨=c(OH -)总-c(OH-)水=1.0×10-6mol/L-1.0×10-8mol/L=9.9×10-7mol/L=c(NH4+),则NH4+的数目为9.9×10-7mol/L×0.1L×N A=9.9×10-8N A,所以B正确;C、由于S的氧化能力弱,所以铁和铜与S反应时都生成低价化合物,即铁显+2价,铜显+1价,所以56g Fe (即1mol)与1mol S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S,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64g Cu (即1mol)与1mol S 反应生成0.5molCu2S,S过量,则转移的电子数为N A,故C 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 LCl2(即0.1mol)溶于水后仍有部分以Cl2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则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小于0.2 N A,则D错误。
2021届山东省枣庄三中2018级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K39 P31 Mn55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北宋沈括《梦溪笔淡》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B. 水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 《本草经集注》对“硝石”的注解如下:“……如握雪不冰。
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
这里的“硝石”指的是高锰酸钾D.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答案】C【详解】A.硫酸铜溶液蒸发得到硫酸铜晶体,从溶液中获取晶体,属于蒸发浓缩结晶操作,A正确;B.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是利用胶体粒子带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的性质,即胶体的电泳现象,B正确;C.这里的“硝石”指的是硝酸钾,而不是高锰酸钾,C错误;D.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D正确;故答案为:C。
2.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B. KMnO4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答案】D【详解】A.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氯水易挥发出氯气,所以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A正确;B.KMnO4具有强氧化性,其稀溶液仍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可用于消毒,B正确;C.蒸发皿是耐热的仪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正确;D.金属钾燃烧生成过氧化钾等,能与泡沫灭火器产生的CO2及水蒸气反应生成O2,又能促进金属钾的燃烧,所以不能用来扑灭金属钾的的失火,D错误;故选D。
枣庄三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学试题测试时间2017.10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 .定的位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共54分)注意事项:1. 第I卷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N: 14 O; 16 S: 32 Fe: 56 Cu:64 Al: 27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3分,满分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走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B. 燃放烟花是利用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 潮湿环境中的铁制品生锈,铁制品中的Fe与空气中的6直接反应生成Fe2O3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 Na2O. Fe2O3> AI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3. 设必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6 8的“02与204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必B. 23gNa与足量出0反应完全后可生成M个局分子C. 标准状况下,IL2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必D. 1.0 L 1.0 mol L的H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纵4. 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如下反应:3Fe3O4+28HNO3 =9Fe(NO3)x+N0T+14H2O,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Fe(NO3)x中的x为2B. 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C. 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D. 反应中每还原0.3mol氧化剂,就有0.9mol电子转移5. 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正确,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正确的是()6.A. Fe与稀HNO)、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B. 足量的Fe在C12中燃烧生成FeCI2和FeCI3C. 先后将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分别溶于同一稀盐酸时无气体放出D・FezOs凹凹FeCb(aq)亠无水FeCl3,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实现转化7.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 • .■ ■ • 1 2R(OH)3+3ClO_+4OH_=2RO;"4-3CF+5H20,则ROf 中R 的化合价是()A. +3B. +4 ・C. +5 D・ +6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n.OI •址询欣的btfUftggl&iR9.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 2Na2O24-2Cu2++2H2O=4Na+4-2Cu(OH)2l+O2tB. 向NazSiCh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SiOf+ C0?+ H2O=H2SiO31+ COfC. 向A1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 H2O: A13++4NH3 H2O=[A1(OH)4]'+4NH:D. 向稀HNO3 中滴加Na?SO3 溶液:SOr+2H+=SO2t + H2O10.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B. Na2O. NazCh组成元素相同,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也相同C. 电子工业中,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印刷线路板,该过程发生了电化学腐蚀D・过量的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也生成氯化亚铁11.选项实验操作现彖结论A 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h溶Fe”能与淀粉发生显液,浴液变蓝色反应B将小块Na放入CuSOj溶液中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溶液中有红色沉淀生成金属Na比Cu活泼C 向含厂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l2D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 溶液,再滴加出02溶液加入H26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RhOI髓俶 -咬标IIL卜HOZNuNOj12.如图W. 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W X Y zA s so2SO3H2SO4B Na Na2O2NaOH NaClc Fe FeClj Fe(OH)2FeCl2D Al AICI3Na[AI(OH)4]A12(SO4)313.某溶液可能含有Cl乙SO42\ CO32\ NH4\ Fe叭A产和KS取该溶液lOO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 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b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上学期期末)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环境、生活、技术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过才能实现B. 光化学烟雾主要与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有关C.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形成和温室气体的排放D. 工业上用电解其相应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备钠、镁、铝【答案】B【解析】海水晒盐即为物理变化,A错误;高温下,生石灰与二氧化碳不反应,C错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D错误;正确选项B。
2.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胆水炼铜是中国古代冶金中一项重要发明,发生了分解反应B. 古语:“雷雨发庄稼”,是因为发生了自然固氮C.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来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答案】A【解析】胆水炼铜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A错误;放电情况下,氮气与氧气反应变为NO,然后被O2氧化为NO2,NO2溶于水变为硝酸随雨水落入地面,相当于给庄稼施肥,这是自然固氮,B正确;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主要应用了Na2CO3与NaHCO3的溶解度的差异,C正确;明矾中铝离子水解显酸性,与铜锈中主成分碱式碳酸铜反应,D正确;正确选项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小B.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将碘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一定量的硝酸亚铁晶体溶于适量稀硝酸中,加水稀释至指定体积配制硝酸亚铁溶液D. 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溶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
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Na2SO3已部分被氧化【答案】D【解析】不水解的盐,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pH不变,A错误;碘的苯溶液密度小于水,在水的上层,从上口倒出,B错误;亚铁离子易被硝酸氧化为铁离子,C错误;Na2SO3能被部分氧化为Na2SO4,足量的盐酸与Na2SO3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D正确;正确选项D。
2018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掲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2.(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盒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A.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D.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3.(6分)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保持某一确定值不变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4.(6分)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小球从圆心O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v a,将落在圆弧上的a点,若初速度为v b,将落在圆弧上的b点,已知Oa、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A.B.C.D.5.(6分)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 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太空.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则该过程中()A.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向后运动的B.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C.飞船应该直接发射到“天宫二号”运行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加速追上并对接D.对接过程中,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大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6.(6分)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kg,m=0.2kg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 p=10.8J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既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B.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的冲量大小为1.8N•sC.球m从轨道底端A运动到顶端B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s D.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从B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7.(6分)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用长为L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且未离开转台的过程中()A.物块受转台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轴B.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μmgLsinC.物块能在转台上随转台一起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D.细绳对物块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8.(6分)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 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A.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t=0之后射入电场的粒子有可能会打到极板上C.所有粒子在经过电场过程中最大动能都不可能超过2E k0D.若入射速度加倍成2v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的侧向位移与v0相比必定减半二、实验题9.(3分)利用图甲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一光电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P、Q间的距离为x,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完成下列填空:(1)P、Q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d=cm;(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间的距离x,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利用所得数据作出()2﹣x图线如图丙所示: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m/s2;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g取9.80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10.(3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1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R1(300Ω)④定值电阻R2(10Ω)⑤滑动变阻器R3(0~1000Ω)⑥滑动变阻器R4(0~20Ω)⑦干电池(1.5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图2).(3)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4)根据I2﹣I1图(图3)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三、计算题11.如图所示为一种“电磁天平”的结构简图,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线圈未通电时天平两臂平衡;已知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匝数为N=800,线圈的下底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方向沿顺时针,大小可在0﹣2A范围内调解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解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该“电磁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12.如图(a)所示的xOy平面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X轴平行,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周期为T,变化图线如图(b)所示,E为+E0时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有一带正电的粒子P,在某一时刻t0以某一速度v沿Y轴正方向自坐标原点O射入电场,粒子P经过时间T到达的点记为A(A点在图中未画出).若t0=0,则OA连线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45°,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的比荷;(2)若t0=,求A点的坐标;(3)若t0=,求粒子到达A点时的速度.【物理选修】13.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方向平行于纸面且与场区边界垂直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场区宽度为L.在紧靠电场右侧的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未知,圆形磁场区域半径为r.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在M点离开电场,并沿半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然后从N点射出,O为圆心,∠MON=120°,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求:(1)粒子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粒子从A点出发到N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2018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掲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解答】解: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止,从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掲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故B正确;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故C错误;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恒量,故D错误.故选:B2.(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盒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A.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D.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解答】解:选物体与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0=(M+m)v所以:v=v0v方向与v0同向,即方向水平向右.故选:D3.(6分)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保持某一确定值不变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解答】解:A、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当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B、下滑过程中,两物体都有水平方向的位移,而相互作用力是垂直于球面的,故作用力方向和位移方向不垂直,故相互作用力均要做功,故B错误;C、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与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与弹簧接触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故C错误;D、小球在槽上下滑过程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球与槽分离时两者动量大小相等,由于m<M,则小球的速度大小大于槽的速度大小,小球被弹簧反弹后的速度大小等于球与槽分离时的速度大小,小球被反弹后向左运动,由于球的速度大于槽的速度,球将追上槽并要槽上滑,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与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由于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水平向左,球滑上槽的最高点时系统速度相等水平向左系统总动能不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h,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故D正确;故选:D4.(6分)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小球从圆心O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v a,将落在圆弧上的a点,若初速度为v b,将落在圆弧上的b点,已知Oa、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A.B.C.D.【解答】解:设圆弧MN的半径为R.对a,根据Rcosα=gt12得,t1=,则v a==Rsinα.对b,根据Rcosβ=gt22得,t2=,则v b==Rsinβ.解得=故选:D5.(6分)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 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太空.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则该过程中()A.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向后运动的B.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C.飞船应该直接发射到“天宫二号”运行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加速追上并对接D.对接过程中,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大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解答】解:A、交会对接时“神舟11 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相对静止,即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静止不动的,故A错误;BC、同一个轨道飞船的角速度相等,离地面越近飞船的角速度越大,故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故B正确,C错误;D、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故D错误;故选:B6.(6分)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kg,m=0.2kg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 p=10.8J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既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B.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的冲量大小为1.8N•sC.球m从轨道底端A运动到顶端B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s D.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从B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A、释放弹簧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12+Mv22=E P代入数据解得:v1=9m/s,v2=3m/s;即M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3m/s,m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故A错误.B、弹簧弹开小球的过程,对m,由动量定理得:弹簧对m的冲量大小为:I=△p=mv1﹣0=0.2×9=1.8N•s;故B正确.C、球m从A到B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12=mv1′2+mg•2R解得:m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v1′=8m/s;球m从轨道底端A运动到顶端B的过程中,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球m所受合外力冲量I=﹣mv1′﹣mv1=﹣0.2×(8+9)=﹣3.4N•s,故C正确.合D、设圆轨道的半径为r时,球m由A到B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12=mv1′2+mg•2rm从B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则:2r=gt2,x=v1′t联立得水平距离x=当81﹣40r=40r时,即r=m=1.0125m时,x为最大,最大值为x max=4r=4.05m 当0<r<1.0125m,x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当r>1.0125m,x随着r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故选:BC7.(6分)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用长为L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且未离开转台的过程中()A.物块受转台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轴B.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μmgLsinC.物块能在转台上随转台一起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D.细绳对物块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解答】解:A、由题可知,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所以开始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定有一部分的分力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A错误;B、对物体受力分析知物块离开圆盘前,沿轴线方向的合力:F=f+Tsinθ=①N+Tcosθ=mg②根据动能定理知W=E k=③当弹力T=0,r=Lsinθ④由①②③④解得W=fLsinθ≤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μmgLsinθ,故B错误;C、当N=0,f=0,由①②知ω0=,所以当物块的角速度增大到时,物块与转台间恰好无相互作用,故C正确;D、有几何关系可知,物体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绳子的拉力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始终垂直,所以细绳对物块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故D正确;故选:CD8.(6分)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 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A.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t=0之后射入电场的粒子有可能会打到极板上C.所有粒子在经过电场过程中最大动能都不可能超过2E k0D.若入射速度加倍成2v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的侧向位移与v0相比必定减半【解答】解:A、B、D、粒子在平行极板方向不受电场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所有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t=0时刻射入电场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电场,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说明竖直方向分速度变化量为零,根据动量定理,竖直方向电场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故运动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故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由于t=0时刻射入的粒子始终做单向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分位移最大,故所有粒子最终都不会打到极板上;故A正确,B错误;C、t=0时刻射入的粒子竖直方向的分位移最大,为;根据分位移公式,有:=由于L=d故:v ym=v0故最大动能E K′=m(v02+v2ym)=2E K,故C正确;D、若t=0时刻的粒子入射速度加倍成2v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间减半的侧向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侧向位移与原v0相比必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一;故D错误;故选:AC.二、实验题9.(3分)利用图甲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一光电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P、Q间的距离为x,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完成下列填空:(1)P、Q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d=0.500cm;(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间的距离x,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利用所得数据作出()2﹣x图线如图丙所示: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3.92m/s2;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g取9.80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0.25.【解答】解:(1)由于遮光片的宽度很小,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由v2=2ax得,.(2)游标的刻度是20,其精确度为0.05 mm,d=0.5 cm+0×0.05 mm=0.500 cm;(3)①由知,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2a,由图丙可得2a=,解得a=3.92 m/s2;②设斜面的夹角为θ,则sinθ=,cos θ=0.8,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θ=ma,由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μ=0.25.故答案为:(1),(2)0.500,(3)①3.92,②0.25.10.(3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1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R1(300Ω)④定值电阻R2(10Ω)⑤滑动变阻器R3(0~1000Ω)⑥滑动变阻器R4(0~20Ω)⑦干电池(1.5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应选③,滑动变阻器应选⑥.(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图2).(3)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4)根据I2﹣I1图(图3)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r1=(k﹣1)R1.【解答】解:(1)器材选择:定值电阻要和待测电流表内阻接近,因为电流表G2的量程是待测电流表G1的2倍;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要太大.故定值电阻选③,滑动变阻器选⑥.(2)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4)根据并联分流公式I G2=I G1又=,解得r1=(k﹣1)R1,式中r1即r G1.故答案为:(1)③,⑥;(2)如图;(4)r1=(k﹣1)R1三、计算题11.如图所示为一种“电磁天平”的结构简图,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线圈未通电时天平两臂平衡;已知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匝数为N=800,线圈的下底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方向沿顺时针,大小可在0﹣2A范围内调解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解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该“电磁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解答】解:由于天平平衡,故安培力为:F=mg,又F=NBIL,联立解得:m=;当I=2A时,m最大,算得最大称量质量为:m==8kg;答:该“电磁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为8kg.12.如图(a)所示的xOy平面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X轴平行,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周期为T,变化图线如图(b)所示,E为+E0时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有一带正电的粒子P,在某一时刻t0以某一速度v沿Y轴正方向自坐标原点O射入电场,粒子P经过时间T到达的点记为A(A点在图中未画出).若t0=0,则OA连线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45°,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的比荷;(2)若t0=,求A点的坐标;(3)若t0=,求粒子到达A点时的速度.【解答】解:(1)粒子在t0=0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轴方向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y=vT粒子沿x轴方向在0~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x1,末速度为v1,则:v1=a粒子沿x轴方向在~T内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x2,则:粒子沿x轴方向的总位移为x,则:x=x1+x2粒子只受到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由题意OA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45°,则:y=x解得:(2)粒子在t0=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轴方向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y=vT粒子沿x轴方向在~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x3,末速度为v2,则:v2=a粒子沿x轴方向在~T内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为x4,末速度为v3,则:粒子沿x轴方向在T~内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为x5,则:粒子沿x轴的总位移为x′,则:x′=x3+x4+x5解得:x’=0则A点的坐标为(0,vT)(3)粒子在t0=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轴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不变;沿x轴方向在~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末速度为v4,则:v4=a粒子沿x轴方向在~T内做匀变速运动,末速度为v5,则:粒子沿x轴方向在T~内做匀变速运动,末速度为v6,则:解得:v6=0则:粒子通过A点的速度为v.答:(1)求粒子的比荷为.(2)若t0=,A点的坐标为(0,vT).(3)若t0=,粒子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v.【物理选修】13.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方向平行于纸面且与场区边界垂直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场区宽度为L.在紧靠电场右侧的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未知,圆形磁场区域半径为r.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在M点离开电场,并沿半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然后从N点射出,O为圆心,∠MON=120°,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求:(1)粒子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粒子从A点出发到N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解答】解:(1)设粒子经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qEL=mv2解得:(2)粒子在磁场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部分圆运动,设其半径为R,因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有qvB=由几何关系得所以(3)设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时间为t1,在磁场中偏转的时间为t2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由于∠MON=120°,所以∠MO'N=60°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2=所以粒子从A点出发到N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t=t1+t2=+=.答:(1)粒子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为;(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为;(3)粒子从A点出发到N 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为.。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核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 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 ,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0mv M m,方向水平向右 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0mv M ,方向水平向右 16.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m<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保持某一确定值不变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 处17.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 ,小球从圆心O 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a v ,将落在圆弧上的a 点,若初速度为b v ,将落在圆弧上的b 点,已知Oa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A .sin sin αβBCD .cos cos βα 18.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1日7时30分,神舟11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天空,并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则该过程中( )A .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向后运动的B .飞船应该直接发射到“天宫二号”运行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加速追上并对接C .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D .对接过程中,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大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1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kg ,m=0.2kg 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p=10.8J 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 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B .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 的冲量大小为1.8N •sC .球m 从轨道底端A 运动到顶端B 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 •sD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 从B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20.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用长为L 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且未离开转台的过程中A .物块受转台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轴B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sin 2mgL θμC D .细绳对物块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 21.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 、PQ 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 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 .t=0之后射入电场的粒子有可能会打到极板上C .所有粒子在经过电场过程中最大动能都不可能超过2E k0D .若入射速度加倍成2v 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的侧向位移与v 0相比必定减半22.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 处固定一光电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 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测得P 、O 间的距离为x .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 .完成下列填空:(1)P 、O 间的距离x 、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遮光片的宽度d 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___cm ,(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 间的距离x ,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利用所得数据作出2()d x t-∆图线如图3所示: 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___m/s 2;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 、斜面的长度L=100.00cm ,取g=9.80m/s 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___.23.实际电流表是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R1(300Ω);④定值电阻R2(10Ω);⑤滑动变阻器R3(0~1000Ω);⑥滑动变阻器R4(0~20Ω);⑦干电池(电动势为1.5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_______.(3)补全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端_______(填“左”或“右”);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4)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24.如图所示为一种电磁天平的结构简图,等比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线圈未通电时天平两臂平衡;已知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匝数为N=800,线圈的下底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方向沿顺时针,大小可在0-2A范围内调解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解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 2,试求:该“电磁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25.如图(a )所示的xoy 平面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x 轴平行,电场强度E 随时间t 变化的周期为T ,变化图线如图(b )所示,E 为+E 0时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有一带正电的粒子P ,在某一时刻t 0以某一速度v 沿Y 轴正方向自坐标原点O 射入电场,粒子P 经过时间T 到达的点记为A (A 点在图中未画出).若t 0=0,则OA 连线与Y 轴正方向夹角为45°,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的比荷;(2)若04T t =,求A 点的坐标; (3)若08T t =,求粒子到达A 点时的速度. (二)选考题33.【物理选修】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方向平行于纸面且与场区边界垂直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场区宽度我L ,在紧靠电场右侧的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未知,圆形磁场区域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A 点由静止释放后,在M 点离开电场,并沿半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然后从N 点射出,O 为圆心,∠MON=120°,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求:(1)粒子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3)粒子从A 点出发到N 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34.【物理选修3-4】略参考答案14B 15C 16D 17B 18C 19BC 20CD 21AC22、(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d v t=∆; 根据运动学公式,那么P 、O 间的距离x 、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遮光片的宽度d 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2()2d ax t ∆=;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mm ,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0×0.05mm=0.00mm ,所以最终读数为:5mm+0.00mm=5.00mm=0.500cm ;(3)①根据作出2()d x t -∆图线,结合2()2d ax t∆=,则有:k=2a ; 那么227.841/ 3.92/122a m s m s k ==⨯=; ②滑块受到重力、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分解,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则有:h mg mg ma L μ-=;解得:6010 3.921000.258010100μ⨯-==⨯; 23、(1)待测电流表G 1,内阻约300Ω,电流表G 1并联的电阻应选:③定值电阻R 1(300Ω);保护电阻应选用:⑥滑动变阻器R 4;(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3)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4)由电路图可知:11211111I r r I I I R R =+=+() I 2-I 1图象斜率11r k R =+,()11r k R =-; 24、由于天平平衡,故安培力为:F mg =,又F NBIL =,联立解得:NBIL m g =; 当I=2A 时,m 最大,算得最大称量质量为:8000.520.1810m kg ⨯⨯⨯==; 25、(1)粒子在t 0=0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 轴方向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y vT =粒子沿x 轴方向在02T ~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x 1,末速度为v 1,则:2111()222T T x a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2T T ~内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x 2,则:221()1222()T T x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的总位移为x ,则:12x x x =+粒子只受到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a =由题意OA 与y 轴正方向夹角为45°,则:y x =,解得:04q v m E T=(2)粒子在04T t =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 轴方向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y vT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42T T ~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x 3,末速度为v 2,则:2321() 244T T x a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2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为x 4,末速度为v 3,则:242()1222()T T x v a =-,322T v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54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为x 5,则:253()1424()T T x v a =+ 粒子沿x 轴的总位移为x ′,则:345x x x x '=++解得:x ’=0则A 点的坐标为(0,vT ) (3)粒子在08T t =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 轴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不变;沿x 轴方向在 82T T ~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末速度为v 4,则:438T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2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末速度为v 5,则:542T v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98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末速度为6v ,则658T v v a =+,解得60v =,则:粒子通过A 点的速度为v .33、(选做题)(1)设粒子经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212qEL mv =,解得v =(2)粒子在磁场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部分圆运动,设其半径为R ,因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有2mv qvB R =由几何关系得tan 30rR =︒,所以B =(3)设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时间为t 1,在磁场中偏转的时间为t 2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1t ==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22R mT v qB ππ==由于∠MON=120°,所以∠MO'N=60° 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260136063mt T T qB π︒===︒所以粒子从A 点出发到N 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12t t t =+==.。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核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 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3.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m<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保持某一确定值不变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 处4.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 ,小球从圆心O 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将落在圆弧上的a 点,若初速度为,将落在圆弧上的b 点,已知Oa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A.B.C.D.5.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1日7时30分,神舟11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天空,并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则该过程中( )A. 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向后运动的B. 飞船应该直接发射到“天宫二号”运行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加速追上并对接C. 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D. 对接过程中,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大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6.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 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 t=0之后射入电场的粒子有可能会打到极板上C. 所有粒子在经过电场过程中最大动能都不可能超过2E k0D. 若入射速度加倍成2v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的侧向位移与v0相比必定减半二、多选题7.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kg,m=0.2kg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p=10.8J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B. 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的冲量大小为1.8N•sC. 球m从轨道底端A运动到顶端B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sD.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从B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8.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用长为L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且未离开转台的过程中A. 物块受转台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轴B.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sin2mgLθμC.D. 细绳对物块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9.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一光电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P、O间的距离为x.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完成下列填空:(1)P、O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 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______cm,(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间的距离x,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利用所得数据作出2dxt⎛⎫-⎪∆⎝⎭图线如图3所示: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2;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取g=9.80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______.10.实际电流表是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R1(300Ω);④定值电阻R2(10Ω);⑤滑动变阻器R3(0~1000Ω);⑥滑动变阻器R4(0~20Ω);⑦干电池(电动势为1.5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__________.(3)补全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端__________(填“左”或“右”);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4)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四、解答题11.如图所示为一种电磁天平的结构简图,等比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线圈未通电时天平两臂平衡;已知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匝数为N=800,线圈的下底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方向沿顺时针,大小可在0-2A 范围内调解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解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该“电磁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12.如图(a)所示的xoy平面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x轴平行,电场强度E随时间t 变化的周期为T,变化图线如图(b)所示,E为+E0时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有一带正电的粒子P,在某一时刻t0以某一速度v沿Y轴正方向自坐标原点O射入电场,粒子P经过时间T到达的点记为A(A点在图中未画出).若t0=0,则OA连线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45°,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的比荷;(2)若,求A点的坐标;(3)若,求粒子到达A点时的速度.13.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方向平行于纸面且与场区边界垂直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场区宽度为L.在紧靠电场右侧的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未知,圆形磁场区域半径为r.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在M点离开电场,并沿半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然后从N点射出,O为圆心,∠MON=120°,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求:(1)粒子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粒子从A点出发到N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物理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选项A错误;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掲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选项B正确;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选项D错误;故选B.考点:物理学史【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一调模拟考试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核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 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 ,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0mv M m,方向水平向右 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0mv M ,方向水平向右 16.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m<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保持某一确定值不变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 处17.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 ,小球从圆心O 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a v ,将落在圆弧上的a 点,若初速度为b v ,将落在圆弧上的b 点,已知Oa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A .sin sin αβB .cos cos βα 18.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1日7时30分,神舟11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天空,并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则该过程中( )A .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向后运动的B .飞船应该直接发射到“天宫二号”运行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加速追上并对接C .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D .对接过程中,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大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1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kg ,m=0.2kg 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p=10.8J 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 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B .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 的冲量大小为1.8N •sC .球m 从轨道底端A 运动到顶端B 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 •sD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 从B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20.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用长为L 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且未离开转台的过程中A .物块受转台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轴B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sin 2mgL θμC D .细绳对物块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 21.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 、PQ 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 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 .t=0之后射入电场的粒子有可能会打到极板上C .所有粒子在经过电场过程中最大动能都不可能超过2E k0D .若入射速度加倍成2v 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的侧向位移与v 0相比必定减半22.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 处固定一光电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 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测得P 、O 间的距离为x .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 .完成下列填空:(1)P 、O 间的距离x 、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遮光片的宽度d 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___cm ,(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 间的距离x ,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利用所得数据作出2()d x t-∆图线如图3所示: 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___m/s 2;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 、斜面的长度L=100.00cm ,取g=9.80m/s 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___.23.实际电流表是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 1内阻r 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 1(0~5mA ,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G 2(0~10mA ,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R1(300Ω);④定值电阻R2(10Ω);⑤滑动变阻器R3(0~1000Ω);⑥滑动变阻器R4(0~20Ω);⑦干电池(电动势为1.5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_______.(3)补全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端_______(填“左”或“右”);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4)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24.如图所示为一种电磁天平的结构简图,等比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线圈未通电时天平两臂平衡;已知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匝数为N=800,线圈的下底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方向沿顺时针,大小可在0-2A范围内调解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解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该“电磁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25.如图(a )所示的xoy 平面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x 轴平行,电场强度E 随时间t 变化的周期为T ,变化图线如图(b )所示,E 为+E 0时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有一带正电的粒子P ,在某一时刻t 0以某一速度v 沿Y 轴正方向自坐标原点O 射入电场,粒子P 经过时间T 到达的点记为A (A 点在图中未画出).若t 0=0,则OA 连线与Y 轴正方向夹角为45°,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的比荷;(2)若04T t =,求A 点的坐标; (3)若08T t =,求粒子到达A 点时的速度. (二)选考题33.【物理选修】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方向平行于纸面且与场区边界垂直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场区宽度我L ,在紧靠电场右侧的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未知,圆形磁场区域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A 点由静止释放后,在M 点离开电场,并沿半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然后从N 点射出,O 为圆心,∠MON=120°,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求:(1)粒子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3)粒子从A 点出发到N 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34.【物理选修3-4】略参考答案14B 15C 16D 17B 18C 19BC 20CD 21AC22、(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d v t=∆; 根据运动学公式,那么P 、O 间的距离x 、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 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2()2d ax t ∆=;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mm ,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0×0.05mm=0.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5mm+0.00mm=5.00mm=0.500cm ;(3)①根据作出2()d x t -∆图线,结合2()2d ax t∆=,则有:k=2a ; 那么227.841/ 3.92/122a m s m s k ==⨯=; ②滑块受到重力、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分解,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则有:h mg mg ma L μ-=; 解得:6010 3.921000.258010100μ⨯-==⨯; 23、(1)待测电流表G 1,内阻约300Ω,电流表G 1并联的电阻应选:③定值电阻R 1(300Ω);保护电阻应选用:⑥滑动变阻器R 4;(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3)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4)由电路图可知:11211111I r r I I I R R =+=+() I 2-I 1图象斜率11r k R =+,()11r k R =-;24、由于天平平衡,故安培力为:F mg =,又F NBIL =,联立解得:NBIL m g =; 当I=2A 时,m 最大,算得最大称量质量为:8000.520.1810m kg ⨯⨯⨯==; 25、(1)粒子在t 0=0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 轴方向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y vT =粒子沿x 轴方向在02T ~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x 1,末速度为v 1,则:2111()222T T x a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2T T ~内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x 2,则:221()1222()T T x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的总位移为x ,则:12x x x =+粒子只受到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a =由题意OA 与y 轴正方向夹角为45°,则:y x =,解得:04q v m E T=(2)粒子在04T t =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 轴方向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y vT =粒子沿x 轴方向在42T T ~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x 3,末速度为v 2,则:2321() 244T T x a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2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为x 4,末速度为v 3,则:242()1222()T T x v a =-,322T v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54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为x 5,则:253()1424()T T x v a =+ 粒子沿x 轴的总位移为x′,则:345x x x x '=++解得:x’=0则A 点的坐标为(0,vT )(3)粒子在08T t =时刻射入电场,粒子沿y 轴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不变;沿x 轴方向在 82T T ~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末速度为v 4,则:438T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2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末速度为v 5,则:542T v v a =- 粒子沿x 轴方向在98T T ~内做匀变速运动,末速度为6v ,则658T v v a =+,解得60v =,则:粒子通过A 点的速度为v .33、(选做题)(1)设粒子经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212qEL mv =,解得v =(2)粒子在磁场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部分圆运动,设其半径为R ,因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有2mv qvB R =由几何关系得tan 30r R =︒,所以B = (3)设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时间为t 1,在磁场中偏转的时间为t 2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1t ==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22R mT v qB ππ==由于∠MON=120°,所以∠MO'N=60° 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260136063mt T T qB π︒===︒所以粒子从A 点出发到N 点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12t t t =+==.。
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B D C D 非选择题除标明1分外,每空2分
26.(14分)
(1)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1分)
(2)c (1分)
(3)草酸分解 生成的Mn 2+对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4)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8H 2O 滴入一滴KMnO 4溶液后,锥形瓶中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5) 1000mmVV 267VV 1 (6)偏高
27.(14分)
(1)SiO 2+K 2O 700℃
K 2SiO 3 矸石颗粒有微孔,与酸溶液接触面积较大 (2)降低产品的溶解度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Ti (或钛) 3 Fe 3++ Al(OH)3 =Fe(OH)3+ Al 3+
28.(15分)
(1)CaWO 4+2HCl=H 2WO 4↓+CaCl 2 H 2WO 4 灼烧WO 3+H 2O
(2)ΔH 1+ΔH 2+ΔH 3+ΔH 4 K 1K 2K 3K 4
(3)① 62.5 4.6 ② > =(1分)
35.(15分)
(1)3s 23p 3(1分) 5
(2)<(1分) BBr 3为非极性分子而PBr 3为极性分子 (
3)
sp 3
(4)12 63√38dd 3NN AA (12,12,0)[或(0,12,12)(12,0,1
2),1分] 36.(15分)
(1)碳碳三键(苯环可不写)
(2)NaOH 溶液(1分) 加成(或还原)反应
(3)
(4)16
或 (5) O CH O OH COOH OH。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一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核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 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方向水平向右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方向水平向右3.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m<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以后的运动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保持某一确定值不变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 处4.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 ,小球从圆心O 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一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B. 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D. 神舟10 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等,而煤焦油经蒸馏又可得到苯、二甲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经气化、液化可得到甲醇等清洁能源,A正确;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这样将CO2转化为可降解塑料,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B正确;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被氧化,C项错误;D、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环境以及材料的有关判断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g CH4O 中含有的C-H 键数目为N AB. 25℃时,100mL pH=8 的氨水中NH4+的个数为9.9×10-8N AC. 56g Fe 和64g Cu 分别与1mol S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 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Cl2 溶于水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 N A【答案】B【解析】A、8g CH4O(即0.25mol甲醇),所含有的C-H 键数目为0.75N A,故A错误;B、25℃时,pH=8 的氨水中c(H+)水=1.0×10-8mol/L=c(OH-)水,由K w可求得溶液中的c(OH-)总=1.0×10-6mol/L,则由NH3·H2O电离出的c(OH-)一水合氨=c(OH -)总-c(OH-)水=1.0×10-6mol/L-1.0×10-8mol/L=9.9×10-7mol/L=c(NH4+),则NH4+的数目为9.9×10-7mol/L×0.1L×N A=9.9×10-8N A,所以B正确;C、由于S的氧化能力弱,所以铁和铜与S反应时都生成低价化合物,即铁显+2价,铜显+1价,所以56g Fe (即1mol)与1mol S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S,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64g Cu (即1mol)与1mol S 反应生成0.5molCu2S,S过量,则转移的电子数为N 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 LCl2(即0.1mol)溶于水后仍有部分以Cl2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则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小于0.2 N A,则D错误。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一调模拟考试试题7.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D.神舟10 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8.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g CH4O 中含有的C-H 键数目为NAB.25℃时,100mL pH=8 的氨水中NH4+的个数为9.9×10-8NAC.56g Fe 和64g Cu 分别与1mol S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 NAD.标准状况下,2.24 LCl2 溶于水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 NA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滴定管、冷凝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B.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洗净后均可放在烘箱中烘干C.蒸发、蒸馏、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D.液溴保存:用带玻璃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液溴上加一层水,放在阴凉处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
工业常用惰性电极电解亚硫酸氢钠的方法制备连二亚硫酸钠,原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电极应该接电源的负极B.装置中所用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电路中每转移1mole-消耗SO2的体积为11.2LD.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 S2O42-+2H2O12.短同期主族元素X、Y、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 倍,Y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在自然界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X、Z、W 均可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C.元素X、Y、W的最高化合价均与其族序数相等D.离子半径:W>2>Y1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下图是某同学用0.1mol/L K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 的HCl和CH3COOH 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0.1mol/L KOH 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曲线②代0.1mol/LKOH 溶液滴定HCl溶液的滴定曲线B.在相同温度下,C点水电高的c (H+) 大于A点水电离的c(H+)C.在A 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 (H+)=0.05mol/LD.在B 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26. (14分)ClO2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水处理剂。
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废水的处理:某实验兴趣小组通过下图装置,利用稀硫酸、KClO3和草酸溶液制备ClO2,并用它来处理含Mn2+的工业废水。
①A 装置的名称是,C装置的作用为。
②B 中反应产物有ClO2、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装置D中除去Mn2+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Mn2+转化为MnO2)(2) ClO2易溶于水。
用水吸收ClO2得到ClO2溶液。
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mL,稀释成100.00mL 试样:量取V1mL 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 晶体,静置片刻;步骤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mol·L-1Na2S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①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②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g/ L (用步骤中的字母代数式表示)。
③若实验中使用的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因被氧气氧化而变质,则实验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7.(14 分) 元素铬及其化合物工业用途广泛,但含+6 价铬的污水会损害环境,必须进行处理。
某工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1) N2H4的电子式为。
(2)下列溶液中,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N2H4的是。
(填选项序号)A. FeSO4溶液B.浓HNO3溶液C.酸性KMnO4溶液D.Na2SO3溶液(3)己知加入N2H4的流程中,N2H4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在实际的含铬废水处理中,还可采用直接沉淀的方法,处理成本较低。
①已知含铬酸性废水中存在着Cr2O72-和CrO42-相互转化的平衡,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反应;②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加入沉淀剂BaCl2溶液之前还要加入一定量的NaOH,这样有利于沉淀的生成,则生成的沉淀为 (写化学式)。
(5) 工业上可用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
具体方法是首先通过电解制得还原剂,然后还原剂冲Cr2O72-还原为Cr3+,最终转化成Cr(OH)3沉淀而除去。
如图为电解装置示意图(电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
①装置中b 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填“铁”或“石墨”)。
②上述处理过程中,Cr2O72-被还原成Cr3+的离子方程式为。
28.(14分)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火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胼(CH3)2N-NH2,氧化剂是液态四氧化二氮。
二者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同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
已知室温下,1g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为42.5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98K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N2O4(g) ∆H=-akJ·mol-1(a>0)。
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①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c.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深,C浅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l,n(N2O4)=1.2mol,则此时V(正) V(逆) (填“>”、“<”或“=”)。
(3) 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
现向100mL0.1mol·L-l的NH4HSO4 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 溶液,得到的溶液pH 与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e五个点,①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②其溶液中c(OH-)的数值最接近NH3·H2O 的电离常数K 的数值是;③在c 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35.【化学选修】(16分)(1)请用下列10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O2 ②H2 ③NH4NO3 ④K2O2 ⑤Ba(OH)2⑥CH4 ⑦CO2 ⑧NaF ⑨NH3 ⑩I2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
(2)X、Y 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 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若XY2为共价化合物时,其结构式为。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190℃,但在180℃就开始升华。
据此判断,氯化铝是 (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
(4)现有a~g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A.c和fB.b和gC.d和gD.b和e②写出a~g7 种元素形成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任意一种分子的分子式。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略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分×7=42分)7C 8B 9D 10A 11D 12B 13B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26.(14分)(每空2分)(1)①分液漏斗防倒吸②H2C2O4+H2SO4+2KClO3=K2SO4+2CO2↑+2C lO2↑+2H2O③2ClO2+5Mn2++6H2O=5MnO2↓+2Cl-+12H+(2)①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②135cV2/V1 ③偏高27.(14分)(每空2分)(1) (2)AD (3)2:3(4)①Cr2O72-+H2O2CrO42-+2H+ ②BaCrO4(5)①铁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28.(14分) (每空2分)(1)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l) ∆H=-2550kJ·mol-1(2)①6.67L·mol-1 ②d ③<(3)①b ②d ③c(Na+)>c(SO42-)>c(NH4+)>c(OH-)=c(H+)35.(16分)(每空2分)(1)④③⑤(2) S=C=S(3)共价化合物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4)①B ②CCl4(或P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