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质量检测考试化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430.56 KB
- 文档页数:17
秘密★启用前枣庄三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学情调查化学试题10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Cl 35.5 Fe 56 Ag 108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放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g)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3.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HSO4(固体) B.Na2SO4溶液 C.CuSO4(固体) D.NaCl(固体)4.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 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增大压强同时充入NO6.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ΔH>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0500 1 000 1 500c(N2O5)/mol/ L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 000 s时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T2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1>K3,则T1>T3 7.如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装置图。
2024届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枣庄三中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2、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氧化反应②加成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加聚反应⑤取代反应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3、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t1=15s, A 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 mol·L-1·s-1B.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放出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ΔH=-50a kJ·mol -1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D.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且A 的转化率为60%4、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疾病不能选用青霉素治疗的是A .肺炎B .脑膜炎C .胃痛D .外伤感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升降C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 .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3、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NaB .MgC .PD .Cl4、某溶液中只含有K +、Al 3+、Cl -、2-4SO 四种离子,已知K +、Al 3+、Cl -的个数比为2:2:3,则溶液中 Al 3+和2-4SO 的个数比为 A .4:5B .1:3C .2:3D .1: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温度时,1LpH = 6的水溶液,含1.0×10-6molOH -离子B .含10.6g Na 2CO 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等于0.1molC .用TiCl 4制备TiO 2:TiCl 4 +(x+2) H 2O (过量)= TiO 2·xH 2O↓+ 4HClD .用弱酸溶液滴定强碱溶液时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6、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A .a 、b 、c 三点溶液的c(CH 3COO -):a >b >cB .a 、b 、c 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 b > a >cC .a 、b 、c 三点溶液用等体积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钾溶液浓度:a >b >cD.若使b 点溶液中的pH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稀释溶液或加入醋酸钠晶体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①甲基的电子式②Cl-的结构示意图:③乙烯的分子式:CH2=CH2Cl④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17⑤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⑥氯乙烷的结构式A.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8、下列各组酸中,酸性依次增强的是A.H2CO3、H2SiO3、H3PO4 B.HNO3、H3PO4 、H2SO4C.HI、HCl、H2S D.HClO 、HClO3、HClO4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T2B.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C.W点的反应体系从T2变到T1,达到平衡时增大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断裂一定要吸收能量B.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才能发生C.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11、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常温下,测定饱和CH3COONa和NaNO2溶液的pH pH(NaNO2)<pH(CH3COONa)HNO2酸性大于CH3COOHB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固体溶液颜色变浅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 向10 mL 0.1 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2滴0.01 mol/L NaCl,再滴加2滴0.01 mol/ LNaBr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产生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Br)D把固体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白色固体变黄AgCl溶解度小于AgIA.A B.B C.C D.D12、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纤维的是()A.聚乙烯B.尼龙C.棉花D.涤纶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的ΔH<0C.2SO2(g)+O2(g)2SO3(g)ΔH=-QkJ·mol-1(Q>0),则将2molSO2(g)和1mol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D.含1molNaOH的稀溶液分别和等浓度的含1molCH3COOH、1molHNO3的稀溶液反应,后者比前者的ΔH小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与氢氧化钠反应⑦与碳酸氢钠反应A.②③④B.①④⑥C.③⑤⑦D.只有⑦15、下列表示水泥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中不正确的是()A.3CaO·SiO2B.2CaO·SiO2C.3CaO·Al2O3D.2CaO·Al2O31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常用药﹣羟苯水杨胺,其合成路线如图。
枣庄三中高二年级10月阶段检测考试化学试题2022.1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Si 28 Ti 48 Ag 108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 .金(Au ):“虽被火亦未熟”B .石灰(CaO ):“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 .石硫黄(S ):“能化……银、铜、铁,奇物”D .石钟乳(3CaCO ):“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221S g O g SO g H +∆;()()()222S s O g SO g H +∆,则12H H ∆<∆B .已知()()()22HI g 1/2H g 1/2I s + 126.5kJ mol H -∆=-⋅,由此可知1mol HI 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 的热量C .101kPa 时,()()()12222H g O g 2H O g 571.6kJ mol H -+-∆=-⋅,则2H 的摩尔燃烧焓为1285.8kJ mol -⋅.D .常温下,反应()()()232242Na SO s O g 2Na SO s +能自发进行,则0H ∆>3.航天飞船可用肼()24N H 做燃料,其反应方程式为242222N H 2H O N 4H O +↑+,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化学反应均伴随能量变化B .该反应过程中的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为()kJ b a -D .该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4.在恒温、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2CO 和3mol 2H ,发生反应:()()()()2232CO g 3H g CH OH g H O g ++ 0H ∆<。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 破坏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耍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C. 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 △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系数无关【答案】B【解析】A项,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不相等,故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A错误;由题意得,形成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C项,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故C正确;D项,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有关,同一个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变化,△H的数值同比例变化,故D错误。
2.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 △H =-297.23 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S(g)+O2(g)=SO2(g) △H =-Q,Q值大于297.23 kJ·mol-1 ②S(g)+O2(g)=SO2(g) △H =-Q,Q值小于297.23 1 kJ· mol-1 ③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与1molO2的键能总和④1mol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与1molO2的键能总和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物质由气态转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所以S(g)+O2(g)=SO2(l)的反应热的绝对值大于297.23kJ•mol-1,故①正确,②错误;由于反应热=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现反应热△H=-297.23kJ/mol<0,故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O2的键能总和,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枣庄三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学情调查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地位。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44分)留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绝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Cl 35.5 Cu 64 Fe 56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需1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有关叙说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需求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必然是吸热反应C.物资的化学能可以在必然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利用D.吸热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没有益用价值2. 关于以下各安装图的叙说中,不正确...的是:A.用安装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用安装①进行电镀,镀件接在b极上C.安装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D.安装③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B.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反C.已知:①2H2(g) +O2(g) =2H2O(g) △H=-a kJ·mol-1,②2H2(g)+O2 (g)= 2H2O(1) △H=-b kJ·mol-1,则a>bD.已知:①C(s,石墨)+O2 (g)=CO2(g) △H=- 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 △H=- 395.0 kJ·mol-1则C(s,石墨)=C(s,金刚石) △H= -1.5 kJ·mol-1 4.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安装。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第1~25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空格里,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第26~32题为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2分/小题,共50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没有物质的变化,不可能有能量的变化2、白磷和红磷都是磷的单质,已知把红磷完全转化为白磷时,要吸收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比红磷稳定B.等质量时白磷的内能比红磷的内能低C.白磷转化为红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的能量一样多3、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A.+184.6kJ·mol-1B.―92.3kJ·mol-1C.―369.2kJ·mol-1D.+92.3kJ·mol-14、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Mg2+、Al3+、Br-、SO42-B.加入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Fe2+、K+、Cl-、NO3-C.0.1 mol/L NaHCO3溶液:K+、Ba2+、OH—、Cl—D.常温下,c(H+)/c(OH-)=1010的溶液:Na+、NH4+、ClO-、I-5、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ω。
十月阶段性考试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单选题1. 金属原子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 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有延展性B. 熔点和沸点较低C. 最外层电子个数少,容易失去D.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2. 化学行业中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
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A. 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B. 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C. 制造保险丝—硬度大D. 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3OH-→Al(OH)3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D. FeCl2溶液与Cl2反应:2Fe2++Cl2→2Fe3++2Cl-4.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①加足量氯水②加少量KMnO4溶液③加少量KSCN溶液A. ③①B. ③②C. ①②D. ①③5. FeCl3、CuCl2混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A. 加入KSCN的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 溶液中一定含Fe3+C. 溶液中可能含Cu2+D. 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6. 下列反应中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的是()A. 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混合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几滴烧碱溶液C. 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D. 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7. 能用铝作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是因为()A. 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B. 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 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较前面D. 铝具有还原性,发生铝热反应时放出大量热8.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A. 加入铝粉可以产生H2的溶液中:Al3+、K+、SO42-、Cl-B. 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Mg2+、NO3-、HSO3-C. 在酸性溶液中:Cu2+、I-、NO3-、Na+D. 在中性溶液中:Mg2+、NO3-、Cl-、SO42-9. 为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 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 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 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0. 下面是对Na2O2和Na2O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 Na2O2和Na2O都能与CO2、H2O发生化合反应B. 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C. Na2O2和Na2O分别与H2O反应都有NaOH生成D. Na2O2是漂白剂,而Na2O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11.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①MgSO4溶液②饱和NaCl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④Ca(HCO3)2溶液⑤CuSO4溶液⑥NaCl稀溶液A. ①④⑤⑥B. ③④⑤⑥C. ②④⑤⑥D. ①②③④12. 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 HClB. K2SO4C. 稀NaOH溶液D. 饱和NaOH溶液13. 将1.12g铁粉加入25mL2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 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 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血红色C. 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4. 已知氧化性Br2>Fe3+。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最新】高三10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B.燃放烟花是利用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潮湿环境中的铁制品生锈,铁制品中的Fe与空气中的O2直接反应生成Fe2O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6g的Na2O与N2O4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B.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C.标准状况下,11.2 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D.1.0 L 1.0 mol·L-1 H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4.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3Fe3O4+28HNO3= 9Fe(NO3)x+ NO↑ +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Fe(NO3)x中的x为2B.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C.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D.反应中每还原0.3mol氧化剂,就有0.9mol电子转移5.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正确,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正确的是A.A B.B C.C D.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B.足量的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C.先后将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分别溶于同一稀盐酸时无气体放出D.Fe2O3FeCl3(aq) 无水FeCl3,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实现转化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观察Fe(OH)2的生成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 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SiO32-+CO2+H2O=H2SiO3↓+C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 Al3++4NH3·H2O=[Al(OH)4]-+4NH4+D.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也相同C.电子工业中,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印刷线路板,该过程发生了电化学腐蚀D.过量的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也生成氯化亚铁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中按 W X Y Z 的顺序)A.S SO2 SO3 H2SO4B.Na Na2O2 NaOH NaClC.Fe FeCl3 Fe(OH)2 FeCl2D.Al AlCl3 NaAlO2 Al2(SO4)312.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