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无锡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20)正文:----------------------------------------------------------------------------------------------------------------------------------------------------无锡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00年5月26日无锡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0年6月30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04年5月26日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无锡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10月20日无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15年12月4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无锡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0年10月29日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无锡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无锡市粮油流通安全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立管理第三章执业管理第四章扶持与保障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社会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社会医疗机构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举办的社会医疗机构,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社会医疗机构,是指社会力量依法举办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面向社会服务的各类医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无锡市社会求助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无锡市社会求助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锡政办发〔2013〕133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因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市政府决定调整无锡市社会求助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调整后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赵志新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副组长:邹士辉市政府副秘书长盛卫中市公安局副局长成员:刘永平市级机关纪工委书记商明市文明办副主任张宁冶市应急办主任刘军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惠增一市经信委纪检组长符菊成市教育局副局长许麟秋市监察局副局长马益宝市民政局副局长刘益良市司法局副局长吴迎春市财政局副局长褚一波市人社局副局长包军市国土局副局长李亚东市建设局纪委书记宋良栋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季永东市水利局副局长何丽梅市农委副主任刘基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胡建伟市卫生局副局长凌晓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王晓栋市环保局副局长荣福民市住保房管局副局长朱震峻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方毅军市城管局副局长钱志伟市安监局副局长薛钦市粮食局副局长徐叶市物价局副局长任蔚青市旅游局副局长王进辉市民防局副局长朱玮市气象局副局长伍建平市地震局副局长邵鹤鸣无锡工商局副局长朱晋达无锡市国税局副局长李檬无锡地税局副局长顾高浪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调研员周建辉无锡质监局副局长柳高远无锡邮政局副局长蒋刚市盐务管理局副局长范光耀市烟草专卖局副局长韩民江阴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何晓进宜兴市副市长言国强锡山区副区长陈金良惠山区副区长殷毅滨湖区副区长陈红升崇安区副区长赵雪松南长区副区长朱刚北塘区副区长祝君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健市妇联副主席王印廷市双拥办副主任董湘波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寇沪闽无锡广电集团调研员项卿无锡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邹易风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罗一民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黄念伦中国联通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蒋永平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副院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蒋祖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盛银桂、陈国樑、张维强、叶伟清、昝浩、张晓凡同志任副主任。
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XX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XX发(20XX)XX 号)、《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X省医疗救助办法〉的通知》(XX政办发(20XX) 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医疗救助是基本医疗三重保障的兜底保障制度,通过政府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住院医疗救助和门诊医疗救助,最大限度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第三条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有效衔接、形成合力;公开、公平、公正、便民。
第四条各级各部门职责如下:(-)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实施本地区医疗救助工作。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医疗救助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公示、基础资料审核和上报等工作。
(三)市医疗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制定医疗救助具体政策,加强对各区县(市)医疗救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各区县(市)医疗保障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救助的核定、审批及救助对象的参保登记、医疗救助资格登记和医疗救助待遇结付等工作。
(四)民政部门负责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重度残疾人的认定,做好低收入人口的监测,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和相关信息共享,支持慈善救助发展。
(五)财政部门负责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监督管理。
(六)乡村振兴部门负责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监测和基础信息共享。
(七)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础信息的确认。
(A)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残疾人残疾类别、等级的认定和基础信息的确认。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民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14•【字号】锡政办发[2010]119号•【施行日期】2010.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民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119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民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无锡市民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415 号)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锡委发〔2009〕81 号),设立市民政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取消承办涉外、涉港澳台婚姻登记。
(三)增加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职责。
(四)增加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职责。
(五)增加促进社会工作发展,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相关志愿者队伍建设职责。
(六)加强社会救助职责,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主要职责(一)起草或参与起草有关民政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和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拟订全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市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
(二)拟订全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办法,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承担依法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和执法监察责任。
(三)拟订全市优抚政策、标准和办法,承担由民政部门管理的伤残人员伤残抚恤管理工作,承担追认革命烈士的审核报批和革命烈士褒扬工作。
组织和指导拥军优属工作,承担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具体工作。
无锡市退休医保政策无锡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在医疗保障方面一直秉持着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
为了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福利,无锡市制定了一系列的退休医保政策,以确保退休人员能够获得合适的医疗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锡市退休医保政策的相关内容。
一、医疗保险待遇标准根据无锡市政府的规定,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以外的医疗保险待遇。
这意味着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到与在职人员相同的医疗待遇。
具体待遇包括住院医疗、门诊医疗、慢性病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救助等。
在住院医疗方面,退休人员享受的政策包括基本住院费用、附加住院费用、个人起付线等。
无锡市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高达80%以上,有效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
在门诊医疗方面,退休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一定金额的门诊费用报销。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慢性病的治疗,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到更高比例的报销。
二、医保参保条件为了能够享受到无锡市的退休医保政策,退休人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退休人员需要在无锡市缴纳过医疗保险,并已达到退休年龄。
其次,退休人员需要在退休后申请参加退休医保,并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相应的医疗保险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市政府对于退休人员的医保参保费率进行了明确规定。
退休人员医保费率不高于在职人员的费率,并且根据个人的缴费能力进行浮动调整。
这一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无锡市政府对于退休人员的关爱和保障。
三、医保服务便利化为了方便退休人员办理医保相关手续,无锡市政府通过建立医保自助服务终端、推行网上办医疗保险服务等方式,大大提高了退休人员办理医保业务的便利性。
退休人员可以通过医保自助服务终端查询个人参保信息,办理医保卡挂失与解挂,查询参保缴费明细等。
同时,通过网上办医疗保险服务,退休人员可以实现在线参保、网上缴费以及线上报销等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四、医保维权机制无锡市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医保维权机制,以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退休人员如遇到医保报销问题,可以向所在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医院或者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和咨询。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锡政办发〔2015〕227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2月30日无锡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救急功能,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江苏省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苏政办发〔2015〕101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第三条临时救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应救尽救,救助及时;(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救助;(三)坚持适度救助,解决基本生活困难;(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五)坚持与其他保障救助制度相衔接;(六)坚持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相结合。
第四条临时救助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市(县)区以上民政部门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临时救助工作。
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民政部门负责起草和修订临时救助制度,指导和监督临时救助工作,以及实施本级临时救助。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0.20•【字号】锡政办发[2010]275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275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第一条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105号)和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苏民保〔2009〕11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保障基本医疗需求,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衔接社会保险制度;(三)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救助,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提供方便快捷医疗服务;(四)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资源共享,注重实效。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救助对象是具有本市户籍,参加本市社会医疗保险的城乡困难对象。
困难对象是指经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总工会和残联部门认定的下列人员:(一)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二)患有12种慢性病(重症)或患有门诊特殊病种(见附件),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1.5倍以内的社会特困对象;(三)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四)领取伤残抚恤金、定期抚恤金和生活补助金的重点优抚对象(含“两参人员”);(五)持有县级以上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登记为一级、二级的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视力残疾的无业重度残疾人员;(六)市总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七)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
江苏省无锡市一至六级残疾退役军人医疗保障办法一、为什么要制定办法?办法印发前,残疾退役军人医疗保障工作的政策规定较为分散。
一级至六级残疾退役军人的医疗保障工作主要依据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执行,七级至十级残疾退役军人的医疗保障工作主要依据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执行。
为更好保障残疾退役军人医疗待遇,办法在上述两个文件的基础上,将残疾退役军人医疗保障政策调整重塑,健全完善“保险+救助+补助+优待”的医疗保障体系,以更好保障残疾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二、残疾退役军人如何享受医疗保险?一级至六级残疾退役军人按照属地原则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七级至十级残疾退役军人按照属地原则相应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鼓励残疾退役军人参加其他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
有工作单位的一级至六级残疾退役军人随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费;无工作单位的一级至六级残疾退役军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所在单位无力参保和无工作单位的一级至六级残疾退役军人由统筹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统一办理参保手续。
其单位缴费部分,经统筹地区医疗保障、退役军人事务、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后,由残疾退役军人户籍所在地财政安排资金。
一级至六级残疾退役军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由残疾退役军人所在单位帮助解决;所在单位无力解决和无工作单位的,经统筹地区医疗保障、退役军人事务、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后,由残疾退役军人户籍所在地财政安排资金。
有工作单位的七级至十级残疾退役军人,随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费。
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应当督促残疾退役军人所在单位按规定缴费参保,所在单位确有困难的,各地应当通过多渠道筹资帮助其参保。
未就业的七级至十级残疾退役军人,可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其中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残疾退役军人,由其户籍所在地医疗保障部门通过医疗救助基金等对其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医疗救助省补资金分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民政厅•【公布日期】•【字号】苏财社[2008]142号•【施行日期】2008.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医疗救助省补资金分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财社[2008]142号)为规范城乡医疗救助省级补助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充分发挥省级补助资金的扶持、激励和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推动我省经济薄弱地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105号)要求,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基本原则(一)城乡医疗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同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医疗救助责任。
(二)省级补助资金重点向经济薄弱地区大重病人员倾斜。
(三)充分发挥省级补助资金的激励作用,省级补助资金的分配与地方工作绩效挂钩。
二、补助范围、方式及救助对象(一)补助范围为省定经济薄弱县(市、区)。
(二)补助方式,采用因素法确定补助金额,省补助资金用于充实省补地区医疗救助资金。
省根据省补地区对医疗救助对象中大重病患者的救助情况及工作绩效等因素,分别确定大病补助金额和以奖代补金额。
(三)救助对象范围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临时生活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重点优抚对象、市县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等困难群众。
三、补助资金来源(一)中央和省财政预算内安排;(二)中央和省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三)社会捐赠及依法取得的其他资金。
四、补助资金核定省补助资金=大病补助资金+奖励补助资金(一)大病补助资金。
大病补助资金占省补助资金的70%,省根据省补地区对医疗救助对象中大重病患者实施医疗救助等情况确定省补助金额,体现对大重病救助对象进行重点救助的工作导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无锡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8.30•【字号】锡政办发[2002]127号•【施行日期】200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无锡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锡政办发[2002]127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制订的《无锡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八月三十日无锡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2002年7月31日)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江苏省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1]7号),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公务员医疗补助水平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保证国家公务员原有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并随经济发展有所提高;医疗补助办法要与我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
第三条医疗补助范围。
符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经国家人事部或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或省委、市委批准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以及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其他单位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上述单位其他原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可以参照国家公务员的医疗补助办法,实行医疗补助。
社会医疗救助与慈善捐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需求,合理利用社会医疗救助和慈善捐赠资源,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本院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的社会医疗救助和慈善捐赠管理工作。
第二章社会医疗救助管理第三条审查和认定1.社会医疗救助的申请人应提交相关证明料子,包含但不限于贫困证明、疾病诊断证明等。
2.医院将构成专业审查团队,审核申请人的资格和符合条件程度。
3.审查团队需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和本院标准,对申请人进行认定。
第四条救助资金1.医院将设立专项救助资金,用于支持社会医疗救助工作。
2.救助资金来源重要包含政府补助、社会捐赠等。
3.救助资金将依照肯定比例划拨给符合条件的社会医疗救助申请人。
第五条优先级1.社会医疗救助资金将优先用于疑难重症、特殊疾病和尚未纳入医保范围的治疗支持。
2.依据资金余额和紧急程度,优先级可进行调整。
1.医院将设立社会医疗救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社会医疗救助工作进行审核和监督。
2.委员会将定期对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七条申请和申诉1.社会医疗救助申请人应依照规定流程提交申请,并供应真实有效的资料。
2.对于未通过救助认定的申请人,有权提出申诉,医院将组织特地小组进行复核并予以解释。
第三章慈善捐赠管理第八条捐赠资金管理1.医院将成立慈善救助基金,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
2.捐赠资金应当专款专用,用于支持低收入患者的医疗救助。
3.医院将建立捐赠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捐赠款项的安全、透亮和有效使用。
第九条捐赠项目优先级1.捐赠项目的优先级将由医院慈善捐赠管理委员会依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排序。
2.优先级将考虑资金的用途、受益人群和紧急程度等因素。
第十条捐赠者权益保障1.捐赠者有权了解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医院将定期向捐赠者供应相关信息。
2.捐赠者有权提出建议和看法,并参加慈善捐赠项目的决策和评估。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无锡市卫生健康委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正文:----------------------------------------------------------------------------------------------------------------------------------------------------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无锡市卫生健康委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锡卫规发〔2019〕3号各市(县)区卫生健康委、新吴区民政卫健局、经开区社事局,委各直属单位,委机关各处室: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卫生健康领域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建设,提高法治建设水平,根据《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省政府令54号)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对截止至2019年7月31日我委行政发文的9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认真清理。
经清理,决定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67件,继续作为我委开展相关行政工作的依据;决定废止或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32件,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不再继续作为我委开展相关行政工作的依据。
市卫生健康委将密切关注现行行政规范性文件效力,对因情况变化需要废止、宣布失效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或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行的文件,做到及时清理,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附件:1.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决定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决定废止或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12月25日附件1,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align: center;">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决定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名称制定时间及文号1关于免收70岁以上老年人就诊挂号费的通知锡卫财费〔2000〕35号2关于印发《无锡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锡计生〔2002〕51号3关于一发《无锡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基本要求(试行)》等的通知锡卫医〔2003〕44号关于一发《无锡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治预案》的通知锡卫医〔2003〕50号5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的意见锡卫医〔2003〕65号6关于印发《无锡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置规范》的通知锡卫医〔2005〕15号7关于印发《无锡市公民用血互助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医〔2005〕69号8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的处理意见锡卫基妇〔2005〕0012号关于印发《无锡市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锡卫疾控〔2005〕12号10关于印发《无锡市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免减费药物治疗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锡卫疾控〔2005〕44号11关于印发《无锡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解释口径》的通知锡人口计生〔2005〕38号12关于印发《无锡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中若干具体情况的解释口径》的通知锡人口计生〔2005〕54号13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锡卫医〔2006〕61号关于印发《无锡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的通知锡爱卫〔2006〕10号15关于大力开展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专项工作的通知锡卫基妇〔2007〕21号16关于启用《同意施行妊娠14周以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证明》的通知锡人口计生〔2007〕43号17关于开展市级专科护士培训(进修)基地认定管理的通知锡卫医〔2007〕56号18无锡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锡人口计生〔2008〕1号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机构便捷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锡卫医〔2008〕69号20关于印发《无锡市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锡卫应急〔2008〕3号21关于印发《无锡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合作机制》的通知锡卫应急〔2008〕5号22关于印发《无锡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锡卫医〔2010〕55号23关于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全面开展禁控烟工作的通知锡爱卫〔2010〕2号无锡市关于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的实施意见锡人口计生规发〔2011〕1号25关于印发各类健康促进场所建设标准规范的通知锡健康办〔2012〕1号26关于加快推进健康步道建设的通知锡健康办〔2012〕3号27关于印发《无锡市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调整》的通知锡卫基妇〔2012〕0022号28关于印发《无锡市护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的通知锡卫医〔2012〕118号关于印发《无锡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锡卫法监〔2012〕0071号30关于落实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的意见锡人口计生规发〔2012〕1号31关于进一步深化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锡卫监督〔2013〕38号32关于印发《无锡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预案(2013第1版)》的通知锡卫医〔2013〕37号33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锡人口计生规发〔2013〕1号无锡市人口计生委关于简化和规范计划生育证件办理工作的通知锡人口计生规发〔2013〕2号35关于印发《无锡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特色科室建设工作试行方案》的通知锡卫基妇〔2013〕36号36关于印发《无锡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分类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锡卫基妇〔2013〕37号37关于在卫生行政许可过程中实行“容缺预审”制度的通知锡卫法规〔2013〕4号38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化社区妇保门诊评估标准(试行)》和《无锡市现代化社区儿保门诊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锡卫基妇〔2013〕0015号39关于印发《无锡市危重孕产妇救治预案》的通知锡卫基妇〔2013〕0017号40关于印发《无锡市危重新生儿救治预案》的通知锡卫基妇〔2013〕0021号41关于印发《无锡市名医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4〕1号42关于印发《无锡市名中医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4〕2号43关于印发《无锡市大气重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预案》的通知锡卫医〔2014〕2号44关于印发《无锡市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预案(2014年第1版)》的通知锡卫医〔2014〕59号45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康复、双向转诊工作的意见锡卫医〔2014〕8号46关于印发《无锡市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锡卫应急〔2014〕4号47关于印发《无锡市名中医评选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锡卫中医〔2014〕7号48关于印发《无锡市产科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锡卫基妇〔2014〕23号49关于调整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部分事项的通知锡人口计生〔2014〕16号50关于印发《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血液保障应急预案》的通知锡卫医〔2015〕1号51关于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锡卫医〔2015〕22号52关于印发无锡市中东呼吸综合征医疗救治预案(2015版)的通知锡卫医〔2015〕36号53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的通知锡卫基妇〔2015〕20号54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锡卫规发〔2015〕2号55关于印发《无锡市产前筛查技术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6]2号56市爱卫会关于印发《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锡爱卫〔2016〕2号57关于印发《无锡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版)》的通知锡爱卫办〔2016〕6号58关于印发《无锡市市级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6〕4号59关于印发《无锡市中医重点专科管理办法(2016版)》的通知锡卫规发〔2016〕5号60关于印发《无锡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6〕3号61关于印发<无锡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7〕2号62关于印发《无锡市市级护理临床重点专科管理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7〕3号63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机构执业失信“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锡卫规发〔2017〕4号64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机构执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锡卫规发〔2017〕5号65关于印发《无锡市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设置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锡卫规发〔2018〕1号66关于印发《关于建立无锡市药品、医用耗材及医用设备供应商不良记录及“黑名单”的规定(试行)》的通知锡卫规发〔2018〕2号67关于印发《无锡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工服务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9〕1号附件2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决定废止或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制定时间及文号1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医疗保险转诊管理的意见锡卫医保〔1997〕0002号2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锡卫发〔2003〕0017号3关于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的实施意见锡卫发〔2003〕0018号4关于加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锡卫发〔2004〕14号5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锡卫发〔2010〕22号6关于下发无锡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的通知锡卫基妇〔2000〕18号7关于调整新生儿疾病筛查收费标准及对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实施治疗救助的通知锡卫基妇〔2006〕5号8关于印发《无锡市妊娠糖尿病筛查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锡卫基妇〔2008〕15号9关于印发《无锡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意见》的通知锡卫基妇〔2010〕7号10关于印发《无锡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锡卫基妇〔2010〕8号11关于印发《关于实行市级公立医院与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对口协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锡卫基妇〔2010〕11号12关于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均等化实施工作的通知锡卫基妇〔2010〕22号13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锡卫基妇〔2010〕33号14关于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锡卫基妇〔2010〕36号15关于转发《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加强高值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锡卫规财〔2014〕9号16转发《关于做好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锡卫规财〔2015〕12号17关于加强办公用房管理的通知锡卫规财〔2015〕30号18关于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采购管理的通知锡卫规财〔2015〕51号19关于印发《无锡市卫生计生委机关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锡卫规财〔2016〕23号20关于印发《无锡市二级口腔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试行)》的通知锡卫医〔2010〕97号21关于印发《无锡市公安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工作预案》的通知锡卫医〔2005〕36号22关于印发《无锡市医院评审和复核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锡卫医〔2008〕37号23关于印发《无锡市振兴中医杏林奖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锡卫医〔2008〕27号24关于印发《无锡市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实施方案(2015-2017年度)》的通知锡卫中医〔2015〕8号25关于奖励《荣誉证书》获得人员的通知锡计生〔2004〕35号26关于印发《无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办法》的通知锡人口计生〔2009〕14号27关于印发《无锡市市级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锡人口计生〔2009〕6号28关于印发《无锡市部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住院护工服务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锡人口计生规发〔2014〕1号29关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设置许可和执业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锡卫规发〔2015〕1号30关于印发《无锡市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的通知锡卫规发〔2016〕1号31关于发布无锡市卫生计生委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锡卫规发〔2016〕6号32关于印发<无锡市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供应配送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锡卫规发〔2017〕1号——结束——。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0.15•【字号】锡政发[2010]156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锡政发〔2010〕156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月十五日无锡市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整合,根据《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锡委发〔2009〕80号),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以外的下列人员:(一)市区各类学校(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幼托机构,下同)的在校学生;(二)市区户籍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三)市规定的其他人员。
纳入离休干部和一至六级(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医疗费用统筹对象的人员除外。
第三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遵循以下原则:(一)保障待遇和筹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相结合;(三)定点就医,属地管理;(四)医疗保险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第四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保局)负责市区居民医保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工作。
市卫生部门负责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市教育部门负责宣传、组织和发动所管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参加居民医保,并指导和督促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市财政部门负责居民医保参保补助资金的筹集和基金的监督管理。
市民政部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和市总工会负责本规定资助对象的身份确认和证明提供,并督促其参保。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0.01.08•【字号】苏财社〔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社〔2020〕2号各设区市、县(市)财政局、医保局: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城乡医疗救助省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9〕142号)、省医保局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苏医保发〔2019〕120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1月8日附件江苏省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城乡医疗救助省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9〕142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苏发〔2019〕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35号)、省医保局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苏医保发〔2019〕120号)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是指省统筹中央补助用于补充经济薄弱地区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资金,纳入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范围。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残疾人保障和救助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6.08•【字号】锡政办发〔2020〕24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残疾人保障和救助办法的通知锡政办发〔2020〕2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残疾人保障和救助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6月8日无锡市残疾人保障和救助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无锡市残疾人保护条例》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锡委发〔2020〕45号)精神,结合无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户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对象,通过申请、公示、审批等程序,并办理有关手续,可享受有关保障和救助。
第二章基本生活保障第三条低保家庭内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8%发放生活补贴;低保家庭内的非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5%发放生活补贴。
将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第四条低保家庭外的无固定收入的视力、肢体、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00%发放生活补贴。
对有固定收入,但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上述重度残疾人,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补足生活补贴。
第五条低收入家庭的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0%发放生活补贴。
第六条低保家庭外的无固定收入的精神、智力非重度残疾人,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发放生活补贴。
无锡低保标准无锡市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发达的城市,无锡市的低保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低保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无锡市的低保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无锡市对于低保对象的认定是比较严格的。
主要包括无正当生活来源、生活困难、家庭贫困等情况的城乡低收入居民。
在认定低保对象时,无锡市会结合家庭人均收入、家庭财产、家庭支出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确保低保对象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其次,无锡市的低保标准主要包括生活补助和医疗保障两部分。
对于生活补助,无锡市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对于医疗保障,无锡市实行了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结合的政策,确保低保对象在医疗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无锡市还注重对低保对象的帮扶和服务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低保对象档案管理制度,及时了解低保对象的生活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帮扶和服务。
同时,还加强对低保对象的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重新融入社会。
最后,无锡市还加大了对低保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了低保对象的知晓率和申请率。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低收入居民了解到低保制度的政策和具体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申请低保,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综上所述,无锡市的低保标准在认定对象、补助标准、医疗保障和帮扶服务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和安排,为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无锡市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让更多的低收入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共同享受城市的发展成果。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6.29•【字号】锡政发[2003]149号•【施行日期】2003.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锡政发[2003]149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规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所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原户籍为城市的居民户,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实行救助的制度。
第三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二)属地管理的原则;(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四)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原则。
第四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市、市(县)、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应当保证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劳动和社会保障及经贸部门、工会应当配合民政部门共同做好各项保障措施的衔接工作;统计、物价、审计、人事、教育、卫生、公安、房管、公用事业、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团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市(县)、区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申报、审批及管理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承担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网络,为民政部门、街道、镇和社区居委会配备必要的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无锡低保标准无锡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无锡也面临着一定数量的低收入人群。
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无锡市制定了相应的低保标准,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障。
首先,无锡市对于低保对象的认定范围是比较明确的。
低保对象主要包括城市困难家庭、农村五保户、特困人员等。
对于这些人群,无锡市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认定,确定其是否符合低保对象的资格。
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低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其次,无锡市对于低保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文件,无锡市的低保标准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包括基本生活费、住房租金、医疗费用等方面,而农村低保标准则包括生活补助、医疗救助、住房补助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能够有效地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无锡市还对于低保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低保资金主要由财政部门拨款,由民政部门负责具体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同时,无锡市还建立了健全的低保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于低保资金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低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开透明。
总的来说,无锡市的低保标准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明确的认定范围、合理的低保标准和严格的资金管理,无锡市能够有效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无锡市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改进和完善低保制度,为更多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障。
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2010年11月02日 17时19分 47主题分类: 食品医药“医疗救助”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275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无锡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第一条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105号)和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苏民保[2009]11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保障基本医疗需求,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衔接社会保险制度;(三)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救助,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提供方便快捷医疗服务;(四)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资源共享,注重实效。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救助对象是具有本市户籍,参加本市社会医疗保险的城乡困难对象。
困难对象是指经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总工会和残联部门认定的下列人员:(一)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二)患有12种慢性病(重症)或患有门诊特殊病种(见附件),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1.5倍以内的社会特困对象;(三)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四)领取伤残抚恤金、定期抚恤金和生活补助金的重点优抚对象(含“两参人员”);(五)持有县级以上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登记为一级、二级的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视力残疾的无业重度残疾人员;(六)市总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七)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
第四条对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医疗救助对象,到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居民医疗保险结付的基础上,按下列标准予以救助:(一)对普通患者门诊医疗费用年累计在500元(含)以内、12种慢性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年累计在1500元(含)以内、个人自负部分给予全额救助;(二)对普通患者、12种慢性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年累计在10000元(含)以内,个人自负部分给予70%的救助。
(三)对门诊特殊病种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年累计在10000元(含)以内,其个人自负部分给予全额救助;年累计在10000元以上、50000元(含)以内,个人自负部分给予70%的救助。
(四)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年累计超过居民医疗保险结付封顶线以上、个人自负50000元(含)以内部分给予70%的救助。
第五条对医疗救助对象以及参加本市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统筹医疗的困难对象,上年度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金额的,给予分类分档一次性医疗救助。
具体标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每年初会同财政、民政、卫生、社保中心等,根据医疗救助资金的收支情况制定。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医疗费用是指符合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诊疗服务项目和设施范围的医疗费用。
第七条对医疗救助对象在本市医疗机构就诊,享受以下医疗收费减免待遇:(一)在街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免收门诊挂号费、门诊诊查费,减半收取手术费、住院空调费、住院诊查费和床位费。
对特困职工及家庭成员仍按《市卫生局市总工会关于印发〈无锡市特困职工医疗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锡卫基妇[2008]34号)执行。
(二)在市慈善医院就诊,免收门诊挂号费、门诊诊查费,减半收取手术费、CT检查费、血液透析费、住院空调费、住院诊查费、床位费。
(三)在其他公办医疗机构就诊,仍按《关于贯彻落实省物价局等部门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减免问题的通知精神的意见》(锡价费[2002]212号)、《关于对享受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的通知》(锡卫财[1999]21号)执行。
第八条市区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渠道:(一)市、区两级财政安排;(二)福利彩票公益金当年留成部分的10%;(三)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和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上年度结余部分,按不高于5%的比例划转;(四)慈善医疗专项救助资金及增值部分;(五)残联、工会扶助基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六)其它资金。
第九条市区医疗救助资金统一纳入市级财政专户,实行专户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当年结余部分结转下一年度使用。
第十条依托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平台,完善医疗救助结报系统,对医疗救助对象实行实时核报、即看即补。
第十一条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救助费用,直接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保经办机构按月结算。
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划拨社保经办机构。
年终由民政、总工会、残联等部门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一次会审。
第十二条每年1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符合一次性救助条件的困难对象进行审核审批,并由社保经办机构按标准予以发放。
医疗救助金由财政部门与社保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第十三条经批准转外居住的医疗救助对象,在外地就诊后发生的医疗费用,按规定应由医疗救助金支付部分,凭有效票据到社保经办机构结报。
第十四条为切实加强对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民政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人保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总工会、市残联、国联集团分管领导任成员。
并在市民政局下设办公室,负责医疗救助日常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职责为:民政部门负责医疗救助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以及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对象、三无对象、社会特困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年度一次性救助和医疗救助结报系统建设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做好为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服务工作,负责病种的鉴定、对定点医疗机构落实减免优惠政策和医疗服务实行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医疗救助资金,确保救助金足额到位,并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总工会负责对特困职工的认定工作;残联负责对重度残疾人的认定工作;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医疗救助相关事务的经办工作;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医疗救助工作。
第十五条民政、总工会、残联应每年对医疗救助对象进行一次重新审核,并于8月30日前分别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提供变动人员花名册,进行更新医疗救助对象信息数据库。
第十六条医疗救助对象不得将本人社会保障卡转借他人使用。
对转借给他人使用的,由社保经办机构追回医疗救助结算报费用,并通报有关部门,取消其享受医疗救助的资格,且3年内不得申请医疗救助。
第十七条医疗救助相关部门及经办人员因工作失职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造成医疗救助资金流失的,应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办法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原《无锡市市区城镇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锡政办发[2007]204号)、《无锡市农村医疗救助管理办法》(锡卫基妇[2005]18号)同时废除。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市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江阴、宜兴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本暂行办法制定相应规定。
附件:无锡市对十二种慢性病(重症)和门诊特殊病种鉴定标准及程序附件:无锡市对十二种慢性病(重症)和门诊特殊病种鉴定标准及程序一、十二种慢性病(重症)标准符合各病种所列条件中任意一条者,认定为十二种慢性病(重症):(一)糖尿病:1.酮症酸中毒导致昏迷或合并严重感染;2.导致失明、截肢、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
(二)高血压病:1.急进型高血压,血压高达200/120mmHg以上或在原有基础上升高并出现心衰、肾衰、功能障碍;2.合并有心功能3—4级或伴有尿毒症者。
(三)慢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1.严重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严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3.严重肝性脑病(肝昏迷Ⅱ度以上);4.肝肾综合症(肾衰表现)。
(四)恶性肿瘤:1.需要手术的病人;2.晚期肿瘤出现转移。
(五)心脏病:1.急性心肌梗塞的救助限定在6个月以内;2.不稳定性心绞痛救助限定在6个月以内;3.冠心病合并心衰;4.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达到3—4级。
(六)帕金森氏病:1.颈肌与躯干肌强直(形成曲屈体态);2.行走困难成慌张步态;3.卧床不起(肌肉强直引起),伴有痴呆。
(七)脑中风(脑血管意外):1.患病二年以内;2.肢体瘫痪、肌力小于三度(卧床不起);3.意识障碍,伴有痴呆;4.急性中风、肢体瘫痪、肌力小于二度,不能吞咽,大小便障碍,意识障碍,继发性癫痫在二年以内。
(八)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阻塞性肺气肿,不动则喘,哮喘处持续状态,生活不能自理;2.发生呼吸衰竭Ⅰ型或Ⅱ型;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失代偿,呼吸衰竭、心衰,感染不能控制,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呕血、便血、睡眠倒错、广泛出血、MOA心肌酶谱异常)。
(九)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贫血6g以下。
(十)系统性红斑狼疮:1.肾功能衰竭;2.严重感染;3.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
(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4级,日常生活自理和参与工作能力均受到限制。
(十二)再生障碍性贫血:1.血色素5g以下,贫血;2.白细胞低,经常发热;3.出血。
二、门诊特殊病种标准符合各病种所列条件中任意一条者,认定为门诊特殊病种:(一)尿毒症:需要血透的。
(二)恶性肿瘤:经开刀手术后,需要放疗、化疗的(限定二年内)。
(三)器管移植:进行器管移植后需抗排异药物治疗的。
(四)血友病:合并广泛出血的。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1.血色素4g以下,严重贫血;2.白细胞低,经常发热,有诸多合并症;3.广泛出血;4.严重感染。
三、鉴定程序凡患有十二种慢性病(重症)和门诊特殊病种的医疗救助对象须到指定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市三院、市四院、市中医院、市传染病院、一○一医院,经有关专科副主任医师以上或科主任检查、确诊。
由就诊医院医务科审核盖章出具相关证明后,到户籍所在地社区(村)申请医疗救助。
对患有十二种慢性病(重症)和门诊特殊病种的医疗救助对象,每年需重新审核一次,并由医疗救助对象提供相关医疗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