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3
- 格式:wps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A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卡上把相应的字母涂黑(每题1分,共70分)。
1、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导致心脏的A、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B、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C、右心室压力负荷增加D、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E、双心室压力负荷增加2、左心衰的表现是A、颈静脉怒张B、肝肿大C、水肿D、肺底部湿罗音E、胸骨左缘第3-4肋间舒张期奔马律3、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人,因感冒后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坐位休息后可缓解,平时稍事活动即可出现心悸、气短,其心功能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4、上述病人后因呼吸困难加重,经休息不缓解而自服氨茶碱3天,呼吸困难较前减轻,但出现腹胀,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此时应考虑A、氨茶碱治疗有效B、二尖瓣狭窄的程度减轻C、在左心衰基础上合并了右心衰D、合并了二尖瓣关闭不全E、合并了主动脉病变5、上述病人入院后第二天感心悸,头昏,查:脉搏86次/分,节律不等,心率110次/分,节律不整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此时应考虑病人可能有A、窦性心动过速B、早搏C、阵发性心动过速D、房室传导阻滞E、心房颤动6、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至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首选药物是A 利多卡因B 苯妥英钠和钾盐C 美西律D 普鲁卡因胺E 维拉帕米7、下列那项不是心绞痛的诱因A 寒冷B 激动C 用力大便D 吸烟E 长期卧床8、男性,50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此次在活动后突然出现胸骨中段后的疼痛,呈压窄样,放射至左肩,2小时仍未缓解,应考虑A 高血压危象B 高血压脑病C 心绞痛D 心肌梗塞E 心力衰竭9、在心尖部闻及响亮、粗糙、高调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应考虑A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B 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C 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 风心病三尖瓣狭窄E 风心病三尖瓣关闭不全10、有关心包炎,下列哪项不对?A、急性者可伴渗液B、脉搏在吸气时增强C、以结核性心包炎多见D、可出现心前区疼痛E、Kussmaul征可阳性11、右心衰最早出现的体征是:A、奔马律B、奇脉C、紫绀D、颈静脉充盈E、双下肢浮肿12、确定肾小球病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须手段是A、血常规检查B、尿蛋白检查C、肾功能检查D、免疫球蛋白检查E、肾活检13、有助于判断肾小球源性的血尿的是A、肉眼血尿B、镜下血尿C、变形红细胞血尿D、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对称E、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呈双峰1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是A、肾小囊内新月体形成B、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C、肾小球节段性纤维素性坏死D、IgG呈光滑线条状分布于肾小球血管壁E、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沉积15、能较快促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功能恶化的临床表现是A、血尿B、蛋白尿C、水肿D、高血压E、管形尿16、凡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多少时间以上,无论有无肾损害均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A、3个月B、半年C、1年D、1年半E、2年17、尿路感染中最常见的至病菌是A、绿脓杆菌B、变形杆菌C、葡萄球菌D、粪链球菌E、大肠杆菌18、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易感因素是A、泌尿系统畸形B、尿路器械的使用C、尿道口周围炎症D、机体抵抗力差E、尿路复杂情况所致尿流不畅19、尿路感染的最有价值的确诊手段是A、大量白细胞尿B、脓尿C、尿涂片镜检细菌D、亚硝酸盐试验E、尿细菌定量培养20、男性,28岁,间歇颜面水肿5年。
第二章问诊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第三章症状学症状:是指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是指病人主观感受的不适或异常的感觉)第一节发热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比较恒定,一般保持在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而且受机体内、外因素影响稍有波动。
发生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3~38℃;②中等发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
[考] 第四节腹痛√临床表现:1.部位;2.性质和程度;3.诱发因素;4.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考]第四章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的检查器具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资料。
第一节基本检查法√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五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考]视诊:是通过视觉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诊法。
√叩诊音:清音、过清音(正常人不会有)、鼓音、浊音、实音。
听诊:是医生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在被检查者体表听取身体各个部位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嗅诊:是用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的方法,嗅诊往往能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线索。
第二节一般检查√生命征(※组成、正常值):是标志生命力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
包括:①体温:正常值36~37℃;②呼吸:13~18 次/分;③脉搏:60~100 次/分;④血压≤140/90mmHg。
[考]体型分:①无力型②正力型③超力型[考]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主要是:化痰止咳,多从四点入手:对因、对症、一般治疗、中医治疗。
国开电大临床医学概论(重庆)作业三参考答案题目1.格列本脲的作用特点是()a.增强胰岛素的作用b.直接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c.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答案】:直接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题目2.能诱发乳酸性中毒的药物是()a.美吡达b.优降糖c.二甲双胍d.D860【答案】:二甲双胍题目3.下列除哪一种因素外,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诱因()a.感染b.多食c.精神创伤d.过度疲劳【答案】:多食题目 4.女性,28岁,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缓解,而甲状腺肿大反而加重,应采取的措施是()a.减小抗甲状腺药物剂量b.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片c.改用131I治疗d.加大抗甲状腺药物剂量【答案】: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片题目5.不属于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是()a.雌激素类b.阿仑磷酸钠c.糖皮质激素d.依替膦酸二钠【答案】:糖皮质激素问题6.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的目标为(a.甲床裂片样出血b.下肢皮肤慢性溃疡c.关节肿胀d.晨僵显著,持续时间长【答案】:晨僵显著,持续时间长题目7.系统性红斑狼疮面部典型皮肤损害的特征为a.斑丘疹b.环形红斑c.盘状红斑d.蝶形红斑【答案】:蝶形红斑问题8.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首发症状每每是(a.关节肿痛b.蝶形红斑c.胸闷、气促d.发热【答案】:发热)))(问题9.能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是()a.肼苯哒嗪b.环磷酰胺c.强的松d.氯喹【答案】:肼苯哒嗪题目10.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最主要药物是()a.环磷酰胺b.环孢素c.雷公藤总苷d.糖皮质激素【答案】:糖皮质激素问题11.氯丙嗪引发的迟发性运动停滞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宜选用的药物是a.氯普噻吨b.氯氮平c.氟哌啶醇d.三氟哌多【答案】:氯氮平题目12.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抗抑郁药物的是()a.西酞普兰b.马普替林c.多奈哌齐d.XXX【答案】:多奈哌齐)(题目13.男性,20岁,在大街行走时突然尖叫一声,立即跌倒,四肢抽搐,口吐血沫,小便失禁,10分钟后病人呈昏睡状态,首先考虑()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b.癔病c.癫痫d.晕厥【答案】:癫痫问题14.帕金森病以下的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通例辅佐搜检无非凡发觉b.首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缓慢、肌强直c.多在中老年期发病d.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治愈【答案】:初期发觉,初期治疗可治愈问题15.急性阑尾炎腹痛肇端于上腹部或脐周的缘故原由是()a.胃肠功用紊乱b.内脏神经反射c.壁层腹膜受到刺激d.消化道反射性痉挛【答案】:内脏神经反射题目16.少年病人,先发热39℃,出现右下腹痛,有腹泻3~4次/日但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人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是( )A.4000-10000/mm3B.4000-90000/mm3C.5000-10000/mm3D.5000-90000/mm32.成人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窦性心律频率超过( )A.80次/minB.90次/minC.100次/minD.110次/min3.高血压急症治疗宜选用( )A.氢氯噻嗪B.硝普钠C.β阻滞剂D.钙拮抗剂4.乙型肝炎主要经( )A.呼吸道传播 B.生殖道传播C.肠道外传播D.肠道传播5.端坐呼吸主要见于( )A.呼吸衰竭 B.急性左心衰竭C.支气管哮喘D.脑部严重感染6.发热( )A.是一种症状B.是一种体征C.是症状又是体征D.不是症状也不是体征7.消化性溃疡的确诊可依靠( )A.内窥镜检查B.B超C.胃液分析D.粪便潜血试验8.麻疹的病原体是一种( )A.病毒B.支原体C.衣原体D.细菌9.急性肾小球肾炎轻者仅有( )A.水肿B.高血压C.少尿D.镜下血尿10.病毒性肝炎治疗原则应以以下哪一方法为主?( )A.休息、营养B.抗病毒药物C.免疫调节剂D.护肝药物11.预防病毒性肝炎首先应( )A.注射丙种球蛋白B.注射甲肝疫苗C.注射乙肝疫苗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12.艾滋病病毒特异性侵犯( )A.嗜碱性白细胞B.嗜酸性白细胞C.中性粒细胞D.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13.急性阑尾炎最常见而且最重要症状是( )A.腹痛B.腹泻C.发热D.呕吐14.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可概括为下列四字( )A.痛、泻、热、胀B.痛、吐、胀、闭C.痛、泻、热、闭D.痛、泻、吐、胀15.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可靠依据是测定( )A.血脂肪酶B.胰淀粉酶C.胰蛋白酶D.尿脂肪酶16.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用( )A.雌激素B.孕激素C.雄激素D.雌激素和孕激素17.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下列_________脏器并发症( )A.心、肝、肾B.心、肝、脑C.心、脑、肾D.肝、肾、脑18.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数小时内出血量超过( )A.800mlB.1000mlC.1200mlD.1500ml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临床医学概论第一章,症状学一、发热:临床上常见的热型:1、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C左右,一天之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C,且持续时间长可延续多日不退,多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弛张热:一般为39°C以上高热,一日间的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C,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急骤上升达39°C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
经数小时或数日的间歇又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浪热: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温度曲线是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等。
5、回归热:高热持续一定时间后退热,高热又再次出现,如此反复数次,见于回归热、淋巴瘤、周期热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二、水肿的原因:1、钠和水的潴留;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5、淋巴循环受阻。
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呕血定义咯出从肺或气管支气管系统出来的血或带血的分泌物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出血部位多见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肺脓肿、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咯出血的颜色鲜红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数日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四、呼吸困难的类型:呼气型、吸气型、混合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ND):病人入睡后1-2h因阵性憋气或呼吸困难而惊醒。
第二部分、内科常见疾病:一、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医学概论》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脑死亡:指包括端脑、间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停止。
2.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良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3.水肿:组织间隙液体增多的现象,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
4.蛋白尿: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二、填空题1. 疾病的转归有康复和死亡两种形式。
2. 常见热型有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不规则热、回归热3. 全身水肿常见病因有_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_、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因所致的水肿。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现病史的内容( C )A. 生育史B. 习惯与嗜好C. 本次发病到就诊为止的经过D. 曾患过的疾病E. 职业及工作条件2. 问诊时应避免下列哪项(E )A. 医生态度要陈恳友善B. 先从易回答问题开始C. 先进行过渡性交流D. 按时间顺序询问E. 使用医学术语3. 稽留热见于( D ) A. 风湿热 B. 败血症 C. 结核病 D. 肺炎球菌性肺炎 E. 疟疾4. 空腹痛常见于(C ) A. 胃溃疡 B. 胰腺炎 C. 十二指肠溃疡 D. 胃炎 E. 胆囊炎5. 金属音调咳嗽见于( E ) A. 喉癌 B. 支气管扩张 C. 肺炎 D. 百日咳 E. 支气管肿瘤6. 贫血是外周血单位容积中( D )A. RBC低于正常B. PCV低于正常C. RBC、Hb低于正常D. RBC、Hb、PCV低于正常E. 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7.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D )8.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400ml E. <800ml8. 重度贫血的Hb含量为( B ) A. <90g/L B. <70g/L C. <60g/L D. <50g/L E. <40g/L9.下列哪项反映肝损害最为灵敏( B ) A. AFP B. ALTC. ASFD. γ-GTE. ALP10.阻塞性黄疸,大便性状为(B ) A. 脓血便 B. 白陶土样便 C. 柏油样便 D. 鲜血便 E. 米泔样便四、简答题1.脑死亡与植物人的植物状态有什么区别?答:⑴脑死亡指包括端脑,间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停止。
临床医学概论形成性作业(三)说明:本次作业涉及第8~10章内容,建议同学在学习的基础上做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贫血: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
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4.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5.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 C )。
A.铁的摄入不足B.铁的吸收不良C.慢性失血D.铁的需要量增加E.骨髓造血功能不良2.我国最常见的贫血为( C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E.恶性贫血3.对血液病患者最应警惕发生的情况是( E )。
A.皮肤、黏膜血肿B.呼吸道出血C.消化道出血D.泌尿生殖道出血E.颅内出血4.铁的吸收主要在( C )。
A.胃B.十二指肠球部C.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D.空肠下段E.回盲部5.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 B )。
A.铁剂治疗B.病因治疗C.少量输血D.增加营养E.补充维生素6.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抗生素是( A )。
糖尿病
CDEDA DDBAD CAABE EABAB
1.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
B.易发生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C.自身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破坏
D.早期常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E.大部分有体重超重或肥胖
2.1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特点下列哪项不妥
A.多发生于青少年
B.起病较急
C.症状重
D.起病缓慢
E.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3.IFG是指:
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
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减低
E.空腹血糖过高
4.IGT是指:
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
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减低
E.空腹血糖过高
5.病因学将糖尿病分成的四大类型是:
A.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GDM
B.自身免疫,特发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
C.正常葡萄糖耐量,IGT,IFG,糖尿病
D.正常血糖,IGT,IFG,妊娠糖尿病
E.1型,2型,IGT,IFG
6.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发生消瘦的原因是
A.口渴多饮
B.脂肪合成增多
C.无氧糖酵解增加
D.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多及失水
E.促进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
7.胰岛素抵抗是指:
A.机体对胰岛素超常反应
B.机体对胰岛素超常敏感
C.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增高
D.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降低
E.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
8.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
A.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
B.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C.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
D.胰岛B细胞遗传性缺陷
E.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9.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症状+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A.随机≥11.1 mmol/L或空腹≥7.0 mmol/L或OGTT中2 h≥11.1 mmol/L
B.随机≥7.8 mmol/L或空腹≥7.0 mmol/L
C.随机≥11.1 mmol/L或空腹≥7.8 mmol/L
D.随机≥6.1 mmol/L或空腹≥7.0 mmol/L
E.随机≥6.1 mmol/L或空腹≥7.8 mmol/L
10.病程>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C.脑血管意外
D.糖尿病肾病肾衰竭
E.心血管事件
11.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是
A.脑血管意外
B.冠心病
C.糖尿病肾病
D.肾动脉狭窄
E.下肢坏疽
12.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病变
B.脑血管意外
C.白内障
D.青光眼
E.虹膜睫状体病变
13.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A.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炼
B.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C.胰岛素治疗
D.胰腺移植
E.胰岛细胞移植
1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
A.低血糖症
B.腹胀和腹泻
C.下肢水肿
D.乳酸性酸中毒
E.充血性心力衰竭
15.双胍类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机制为
A.促进餐后胰岛素的分泌
B.促进基础胰岛素的分泌
C.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D.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因子受体
E.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
16.关于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正确的是
A.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较适宜用胰岛素治疗
B.1型糖尿病患者可不用胰岛素治疗
C.清晨高血糖而半夜有饥饿感、出冷汗的糖尿病患者应增加胰岛素剂量
D.因感染发热而厌食的糖尿病患者应将胰岛素剂量加倍
E.经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可产生胰岛素抗体
17.糖尿病“理想”控制的目标血浆葡萄糖值(mmol/L)空腹非空腹分别为:
A.4.4~6.1 4.4~8.0
B.6.0~7.0 8.0~10.0
C.4.0~8.0 7.0~10.0
D.4.4~6.2 6.2~8.0
E.6.0~8.0 8.0~10.0
18.女,30岁,妊娠5个月,空腹血糖8.3mmol/L,治疗上应考虑
A.饮食治疗+体育锻炼
B.胰岛素+饮食控制
C.磺脲类药物
D.胰岛素
E.饮食治疗+体育锻炼+二甲双胍
19.男,50岁,肥胖,2型糖尿病5年,口服二甲双胍250mg,每日3次,5个月前因外伤
发生左足溃疡至今未愈,空腹血糖7.2mmol/L,三餐后血糖分别为9.2 mmol/L,
8.7 mmol/L,8.6 mmol/L。
控制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应选择
A.加用胰岛素制剂
B.增加二甲双胍剂量
C.加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D.加用α-葡糖糖苷酶抑制剂
E.加用噻喹酮类药
20.55岁,女。
体重76kC,身高160cm,因多饮、多尿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饮食治疗和
运动锻炼,2个月后空腹血糖为8.8g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0mmol/L。
进一步治疗应
A.加磺口脲类降血糖药物
B.加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C.加胰岛素治疗
D.加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
E.维持原饮食治疗和运动
神经系统疾病
ACADB DABBC ADE
1.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B.脑外伤
C.糖尿病
D.血液病
E.颅内动脉瘤
2.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在:
A.小脑
B.脑室
C.基底节
D.桥脑
E.脑叶
3.高血压脑出血最易发生在
A.内囊
B.中脑
C.桥脑
D.延脑
E.小脑
4.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的破裂血管是
A.大脑中动脉
B.颈内动脉
C.颈外动脉
D.豆纹动脉
E.基底动脉
5.诊断脑出血最迅速、最可靠的检查是:
A.脑脊液检查
B.头颅CT扫描
C.脑血管照影
D.脑电图检查
E.头颅MRI检查
6.脑出血临床表现的下列哪项表达是正确的
A.多在65岁以上发病
B.均出现偏瘫
C.脑脊液均为血性
D.头部CT显示圆形或卵圆形高密度病灶
E.均有脑膜刺激征
7.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A.动脉粥样硬化
B.风湿性心脏病
C.高血压
D.颅内动脉瘤
E.高脂血症
8.脑梗死患者的头颅CT改变为:
A.发病24小时内就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B.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C.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异常高密度影
D.发病3天后才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E.发病后就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9.目前脑缺血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是:
A.4小时内
B.6小时内
C.8小时内
D.12小时内
E.16小时内
10.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用尼莫地平的目的主要是:
A.降低血压
B.防止再出血
C.防止脑血管痉挛
D.预防抽搐发作
E.减轻心肌的损伤
11.男,65岁,有糖尿病史9年,中午睡觉醒后发现右侧肢体无力,10小时后仍在加重。
体查,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上肢和面部感觉减退,血压135/80mmHg,心电图示房性早搏,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出血
C.脑栓塞
D.颅内硬膜外血肿
E.脑炎
12.男,25岁,突发头部剧烈疼痛,随即出现意识丧失,伴抽搐,醒后仍头剧烈疼痛并呕
吐。
体检:神志清楚,瞳孔右3mm,左6mm,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左侧眼底玻璃体下片状出血。
体温37℃,血压145/85 mmHg。
根据以上资料,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膜脑炎
C.原发性癫痫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血管性头痛
13.男性,25岁,突发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继之神志不清。
检查:体温36.8℃,颈抗,
肺无异常,肢体无偏瘫,您考虑为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肿瘤
D.脑栓赛
E.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