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百分数的应用——比多比少问题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3.88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苏教版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97页至第99页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概念。
2. 学会使用公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3. 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情景一: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80元,书店搞活动打8折,小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2. 情景二:小华有20个苹果,他给了小明5个苹果,小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例题一:小明有100元,他花了30元买了一本书,小明还剩下多少钱?求小明剩下的钱是原来的百分之几?2. 例题二:小华有20个苹果,他给了小明5个苹果,小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求小华剩下的苹果是原来的百分之几?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练习一:小红有50元,她花了20元买了一本书,小红还剩下多少钱?求小红剩下的钱是原来的百分之几?2. 练习二:小丽的苹果有30个,她给了小明8个苹果,小丽还剩下多少个苹果?求小丽剩下的苹果是原来的百分之几?四、教学难点与重点讲解(10分钟)1. 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 强调公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 (大数小数)/ 小数× 100%五、板书设计(5分钟)1. 黑板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2. 黑板内容:例题一:100 30 = 70,70 / 100 = 0.7,0.7 × 100% = 70%例题二:20 5 = 15,15 / 20 = 0.75,0.75 × 100% = 75%六、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百分数第4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
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提高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知识链接】1.只列式不解答。
(1)苹果有50个,梨有40个,苹果比梨多多少个?苹果比梨多的是梨的百分之几?(2)苹果有50个,梨有40个,梨比苹果少多少个?梨比苹果少的是苹果的百分之几?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合作探究】一、探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1.怎样理解“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大家有什么办法?思考:(1)单位“1”的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我发现:(1)因为“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所以此题把()的造林面积看做单位“1”。
第六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练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一、预习方向标——“仙”人一步!⒈⑴修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0%,还剩下全长的 %没有修。
照这样,还剩下900m 没有修,全长应该为 米。
⑵鸡的只数是鸭的125%,鸡比鸭多 %,鸭比鸡少 %。
⑶白兔的只数比灰兔的多8%,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 %。
⑷九月份用电量是八月份的80%,九月份的用电量比八月份节约 %。
⑸大洋公司今年的产值是去年的125.5%,今年比去年增产 %。
⑹一件衣服现在的价格降低了25%,现在的价格是原来的 %。
⒉算一算。
⑴5m 是8m 的 % 8m 是5m 的5m 比8m 少 % 8m 比5m 多 %⑵5m 是 的62.5% 是8m 的62.5% 5m 比 少37.5% 比5m 多60%⒊动力发动机公司原计划一月份生产发动机2000台,实际上半月生产发动机1160台,下半月生产1000台。
全月超产了百分之几?(用两种方法解答)直 击 教材魂二、与课堂同行——“圣”人一绝!⒋先找准单位“1”,再计算:一件大衣原价200元,现价150元,⑴现价是原价的_______%;⑵原价是现价的_______%;⑶现价比原价便宜_______%;⑷原价比现价贵_______%。
三、当日练兵场——“快”人一刻!⒌⑴2021年巴西世界杯的主球场,计划投资500万元,实际投资了600万元。
百分数应用题(一)科目:六年级数学执笔人:王燕燕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联系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会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能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预习):出示例10、马山粮库要往外地调运一批粮食,已经运走了60%,还剩48吨。
这批粮食一共有多少吨?1、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需解决的问题。
2、把课本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3、找出单位“1”4、分析数量关系(1)已经运走的吨数= 。
(2)剩下的吨数= 。
5、方法一:列方程解决问题方法二:算术法二、课堂反馈1、课本103页练一练第1题。
2、课本103页练一练第2题。
三、当堂检测1、谷丰旅游公司去年上半年的营业额是230万元,下半年的营业额是全年的54%,去年全年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2、(1)一桶油,用去25%,正好用去2.5千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2)一桶油,用去25%,还剩7.5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3、桃树和梨树一共有96棵,根据下面的条件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1)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3倍。
(2)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1/3.4、育新苗圃柏树树苗的占地面积是松树苗的80%,两种树苗共占地9公顷。
两种树苗各占地多少公顷?5、同学们种蓖麻的棵树是种向日葵棵树的75%。
(1)向日葵和蓖麻一共种了147棵,向日葵和蓖麻各有多少棵?(2)种的向日葵比蓖麻多21棵,向日葵和蓖麻各有多少棵?四、拓展提高小星看一本课外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两天一共看了33页。
这本书有多少页?百分数应用题(二)科目:六年级数学执笔人:王燕燕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联系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会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能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预习):出示例题11、钱大伯培育了480棵树苗,比原计划多20%,原计划培育松树多少棵?1、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需解决的问题。
《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1及相关习题。
教材简析:认识百分数这一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一方面百分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的数概念之一,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既是学生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备知识,又是分析与解答有关实际问题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有关求百分率,以及纳税、利息、折扣等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分数等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本课时,教材安排1个例题,例1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从怎样比较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入手,帮助学生感受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同时又沟通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百分数这个概念离学生很近又很远,它虽然在生活中很长常见,但是由于没有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还停留在较浅的阶段,经验的积累也比较单薄。
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安排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出示学校篮球队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统计表,提出“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比较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可以算出每场比赛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
明确方法后,接着要求学生算出相应数据,并进行比较。
在此过程中,由于3个分数通分后的分母正好是100,学生也容易想到这种方法,自然就引入了分母是100的分数,进而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第二层次,可以顺势告诉学生:“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并让学生把3个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同时也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第三层次,在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揭示百分数的概念,辨析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进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多个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用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来描述百分数表示的意思,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一、基本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这种问题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
百分数:百分数是百分数基数与百分数符号%的乘积,常用于表示数量关系、比例关系等。
例如,70%表示70/100,也就是0.7。
百分比:百分比是两个数的比值,即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并将商乘以100得到的结果,常用于表示比例关系。
例如,24/80的百分比为30%,表示有30%的物品符合条件。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比例关系来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步骤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求解:步骤一:确定基数和比例首先,我们要确定所求的基数,即我们要比较的两个数中的一个,通常为较小的那个数。
比例则是这两个数之间的比值,即要求的百分比。
步骤二:转化百分比为小数将所求的百分比转化为小数,即将百分数除以100,得到的结果为一个小数。
步骤三:求解所求数值将较小的数乘以转化后的百分比,得到的结果即为所求数值。
步骤四:验证答案将所求数值加上基数,得到的结果应该等于较大的那个数,否则需要重新计算。
三、实例解析例如,A、B两个人共有100个水果,其中A有30个水果,现在要求B的水果比A的水果多30%。
根据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基数:30•比例:30%根据解决问题的步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步骤一:确定基数和比例基数为30,比例为30%。
步骤二:转化百分比为小数将30%转化为小数:30% ÷ 100% = 0.3。
步骤三:求解所求数值B的水果比A的水果多30%,即B的水果个数为:30 + 30% × 30 = 39因此,B共有39个水果。
步骤四:验证答案A与B共有100个水果,其中A有30个,B有39个水果,是否满足B的水果比A的水果多30%的要求呢?我们可以进行如下验证:(39 - 30)÷ 30 × 100% = 30%因此,B的水果比A的水果多30%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百分数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意义。
2.学习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或小数。
3.练习百分数的运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把百分数转换为分数或小数。
2.熟练掌握百分数的四则运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百分数应用题练习册。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百分数的概念:一百分之一表示为1%。
举例,1%的意思是将一个整体分成100份后,取其中的1份。
然后,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市场上的打折、银行存款利率)解释百分数的意义。
第二步:讲授内容1.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或小数。
教师通过黑板演示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或小数。
比如,将40%转化为分数,则需将40除以100,得到40/100=2/5。
2.百分数的四则运算。
(1)加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演示加法运算的具体步骤。
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2)减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演示减法运算的具体步骤。
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3)乘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演示乘法运算的具体步骤。
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4)除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演示除法运算的具体步骤。
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第三步:巩固练习1.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对百分数的应用理解。
2.教师通过个案呈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合理解决题目。
第四步:课堂总结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总结完毕后,可以辅助学生梳理和归纳,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
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学生在练习册中,完成部分单元练习题和复习题。
2.让学生自己设想两个百分数应用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入手,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让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百分数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百分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百分数》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但同时,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实际的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和理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百分数的规律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百分数的练习题目,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品打折、考试成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百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初步了解百分数,并激发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百分数的例子,如25%、50%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教师解释百分数的意义,即百分之几,以及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百分数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百分数的转换和计算方法,并进行解答和讲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6单元百分数 5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第2课时(苏教版)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含义。
•能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求解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了解“百分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学习前,对以下词汇进行复习:百分数、百分之、比例、倍数。
•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学习过程1. 概念解释比如说,小李那年数学考试得了80分,小张得了60分,那么小李得到的分数比小张多多少呢?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求解:•先用小李得到的分数减去小张得到的分数,得到20分。
•然后将20分除以小张得到的分数60分,得到1/3。
•最后,将1/3转换为百分数,约为33.33%,就是小李得分比小张高的百分之几。
那么,“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指的就是这样的计算方法,而计算的结果可以是正数或负数。
再来看一个问题:班里有45个学生,其中男生有20个,女生有多少个?我们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求解:•先求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20:25,再根据比例推断出女生的人数为25个。
•直接用男生的人数减去总人数,得到25个女生。
不难发现,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求解这个问题,但本质上都是应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2. 应用举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题1小明过去一年的成绩是300分,今年的成绩是360分,那么今年的成绩比去年的成绩高了百分之几?解: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得到今年的成绩比去年的成绩高了20%。
例题2某商场服装的销售金额是500万元,其中女装占70%,那么女装的销售金额是多少?解:我们可以先求出女装占全部销售金额的比例,即70%。
然后再用这个比例乘以总销售金额,得到女装的销售金额是350万元。
例题3某城市的面积是8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是60%,那么这个城市的森林面积是多少?解:我们可以先求出森林覆盖的面积,也就是800平方公里乘以60%,得到480平方公里。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 5 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质问题班级组名姓名书写等级自我评论学习1、我能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所对应的量。
目标2、我能把分数转变为小数,再转变为百分数。
教学要点:“单位1”所对应的量要做除数。
重难难点:找出题目中的两个量,并用除法计算,算出最后的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点知识把1、 1 、5改写成百分数。
链接5 3 9第一步:独学1、下表统计的是学校田径队的王红、李芳、和林小刚在一礼拜里参加长跑训练所跑的行程王红李芳林小刚5千米4千米7千米李芳跑的行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先找出“单位1”是:(),再找出“单位1”对应的量是()千米。
找出另一个量是:(李芳跑的行程),再找出这个量对应的量是(4)千米用 4÷()=()%答:李芳跑的行程是王红的。
小结:找出两个量,“单位 1”对应的量做除数。
2、我来试一试王红跑的行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先找出“单位1”是:(),再找出“单位1”对应的量是()千米。
找出另一个量是:(),再找出这个量对应的量是()千米()÷()=()%答:王红跑的行程是林小刚的。
第二步、对学1 、对子学习第 1 题,谈谈如何找出“单位 1”。
2 、对子学习第 2 题,谈谈如何把计算的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第三步、群学1 、议论找“单位 1”的方法,并找出“单位1”对应的量。
2、议论达成:学校有学生 1500 人,此中 900 人是男生,男生人数占全校的百分之几?找出“单位 1”和它对应的量。
找出另一个量和它对应的量。
计算:。
答:男生人数占全校的第四步:展现展现群学部分1、2 题。
准时定量规范化练习讲堂作业:练习十五:1、4盛泽改革教育公司六年级数学上册导教案主编张泽丰审查:使用日期月日第 6 课时:求百分率的实质问题班级组名姓名书写等级自我评论学习目标1、我能说出:出勤率、出粉率、出油率、优异率等百分率的实质意义。
2、我能学会计算百分率的方法,并算出正确的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百分数应用题(四)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个单元——百分数。
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基本知识以及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本节课中,将进一步学习关于百分比的应用题目,并且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了解百分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使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一节应用题课,主要内容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百分数的基本知识、百分比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在这个万分之一的世界中2.盼望排队等候3.企图降低捐赠标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应用问题的意思,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并且能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
2.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通过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且找出其中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类似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涉及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提炼,找到其中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1.课前活动1.老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2.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教学环节(1)引入新课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引导学生两个问题:•“当你每天吃饭时,你有没有考虑过食物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多少脂肪、多少碳水化合物?”•“当你去学校上课时,你有没有考虑过上课的价值?”(2)教学内容1.在这个万分之一的世界中老师出示一份数据,进行一次实物展示,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数据。
然后,通过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数据。
2.盼望排队等候本课的第二个例子是有关等待未来的期望。
老师用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学习理论知识的,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精神上的期望,第三个例子是关于物质上的期望。
3.企图降低捐赠标准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来了解企图降低捐赠标准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比的含义;2.学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3.1 百分比的含义1.讲解什么是百分比,并举例说明;2.让学生自己输入数字,然后计算出这个数字的百分之几。
3.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1.讲解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并介绍计算公式;2.在黑板上写出多个实际问题,如“小明的数学成绩比小李高10%,小明的成绩是多少?”,让学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3.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给出一道实际问题,如“商品A的价格为150元,商品B比商品A多15%,商品B的价格是多少?”,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求解;2.讲解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百分比的含义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2.演示法:在黑板上写出实际问题,并让学生逐一解决,帮助学生理解应用技巧;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对百分比的理解和计算方法是否掌握;2.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求解;3.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黑板、白板等;2.教学PPT。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际问题,以便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需要适当调整讲解方式和实际问题的难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主要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分类、比较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百分数的内涵,会正确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为高中学段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sixth-grade students have already learned about fractions and decimals, which provides a good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percentages. However, they may st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grasp the concept of percentages and apply them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efully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 the use of percentages.三. 教学目标1.Knowledge objectives:(1)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percentage, and know thatpercentage is a way to express the ratio of a part to a whole, with thewhole being 100%.(2)Learn the rules for writing percentages and underst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ntages and fractions or decimals.2.Ability objectives:(1)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calculate percentages and co nvertbetween percentages, fractions, and decimals.(2)Enable students to apply percentages to solve real-lifeproblems.3.Emotional objective:Foster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and their confidence in solving problems.四. 教学重难点1.Key point: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percentage and knowing how to calculate and apply it.2.Difficult point:Converting between percentages, fractions, and decimals, and applying percentages to solve real-life problems.五. 教学方法1.Teaching methods:(1)Case teaching: Use real-life examples to help students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percentage.(2)Tutorial teaching: Guide students in exploring and discoveringthe rules for converting between percentages, fractions, and decimals.(3)Practice teaching: Provide ampl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forstudents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2.Learning methods:(1)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tosolve problems.(2)Inquiry-based learning: Guide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ndseek answers through exploration.六. 教学准备1.Prepare teaching materials: Textbook, teaching slides, and real-life examples.2.Prepare teaching tools: Projector, whiteboard, and markers.3.Arrange classroom setup: Ensure that each student has a math workbook and a pen.七. 教学过程1.Introduction (5 minutes)a.Review previous knowledge: Ask students to briefly recall thedefinitions and uses of fractions and decimals.b.Present a real-life example: Show a discount advertisement,and ask students to calculate the discounted price.2.Presentation (15 minutes)a.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percentage: Expln that percentage is away to express the ratio of a part to a whole, with the whole being 100%.b.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ntages, fractions, anddecimals: Use slides to demonstrate the conversion betweenpercentages and fractions or decimals.3.Practice (10 minutes)a.Provide exercises for students to calculate percentages, andconvert between percentages, fractions, and decimals.b.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and guide them todiscuss their solutions.4.Consolidation (10 minutes)a.Present real-life problems: Give students several real-lifescenarios, such as calculating the tip in a restaurant or the discount on ashopping bill, and ask them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using percentages.b.Discuss solutions: Encourag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solutionsand explanations with the class.5.Extension (10 minutes)a.Introduce compound percentages: Expln that compoundpercentages refer to situations where the percentage is applied multipletimes.b.Provide examples and exercise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and apply compound percentages.6.Summary (5 minutes)a.Ask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boutpercentages in their own words.b.Teacher reinforces key concepts and points out any commonmistakes students might make.7.Homework (5 minutes)a.Assign exercises for students to complete at home,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丨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百分比的应用。
我们将会求出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这是我们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七节的内容,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六章第七节。
这一节主要讲述如何求出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具体内容包括如何理解百分比的概念,如何计算百分比,以及如何应用百分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百分比的概念,掌握计算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计算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百分比的概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百分比的概念,我将准备一些图片和实际例子。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购物时打折、考试分数等,引入百分比的概念。
2. 讲解:我会用图片和实际例子,讲解百分比的概念,并展示如何计算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用板书展示百分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答案:20的30%等于6,50的70%等于35。
2. 小明考试得了80分,比及格线多20%,请问及格线是多少分?答案:及格线是80÷120%=66.67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百分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我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百分比的概念。
百分数的应用——比多比少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预习方向标——“仙”人一步!
⒈比较下面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⑴甲有书120本,乙有书40本:
甲比乙多 本,反过来,乙比甲少 本。
我发现:在整数问题中,甲比乙多几,反过来,乙就比甲 ,正反 同 ⑵①甲有书120本,乙有书40本:
甲的书是乙的 倍,反过来,乙的书是甲的( )( )
②甲与乙书的本数比是3:5,反过来甲与乙书的本数比是 ③甲书的本数是乙的35
,反过来乙书的本数是甲的( )( )
我发现:在分数问题中,甲是乙的n m
,反过来乙却是甲的( )( )
,正反
同
⒉阅读课本P 93例题,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是将 的公顷数当标准看作“1”的。
直 击 教材魂
⒊阅读课本P 93“试一试”,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现在与例题相反,是将 的公顷数当标准看作“1”的。
我发现:⑴实际比计划多 hm 2,反过来,实际却比计划少 hm 2,正反结果是 同的;⑵实际比计划多 %,反过来,实际却比计划少 %,正反结果是 同的。
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二、与课堂同行——“圣”人一绝!
⒋看图搞清“1”,再用两种方法解答,并比一比(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 ) hm 2
计划
实际 ( ) hm 2
“1”
比计划多?hm 2
方法二:
⑴先求实际比计划多....?hm 2
⑵再求实际比计划多百分之几?
实际
计划
( ) hm 2
( ) hm
是计划的?%
方法一:
⑴先求 是. 的.
百分之几? ⑵再求计划比实际少...
百分之几?
实际
计划 ( ) hm 2
( ) hm
“1”
比实际少? hm 2
方法二:
⑴先求 比. 少.
?hm 2
⑵再求计划比实际少...
百分之几?
一定要特别注意哟!
⑴ ⑵
我发现:猕猴桃比火龙果少 ,火龙果比猕猴桃多 。
结果 同。
⒌请先画线段图,再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并比一比: 中欣“天文探索组”有男生100人,女生80人。
⑴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⑵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我发现:⑴女生比男生少 人,反过来,男生比女生多 人,正反结果是 同的;⑵女生比男生少 %,反过来,男生比女生多 %,正反结果是 同的。
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三、当日练兵场——“快”人一刻!
⒍⑴故事书本数相当于科技书的130%,这是将 本数当标准看作100%, 的本数就是130%, 本数比 本数多的占 本数的(130%-100%)= %。
⑵故事书本数相当于科技书的80%,这是将 本数当标准看作100%, 的本数就是80%, 本数比 本数少的
300kg
比猕猴桃多? %
占 本数的(100%-80%)= %。
⒎学校舞蹈组有男生25人,女生40人。
⑴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人,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 )
,也就是多 %
男生人数比女生少 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少( )( )
,也就是多 %
⑵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 )
( ),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 ),也就是多 %。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
( ),男生人数比女生少( )( )
,也就是少 %。
⒏⑴苹果与梨重量的比是4:5
苹果看作 份,梨就是 份,苹果比梨少( )( )
,梨比苹果多( )( )
⑵苹果重量是梨的45
苹果看作 份,梨就是 份,苹果比梨少( )( )
,梨比苹果多( )( )
四、挑战华罗庚——“悠”进一步!
⒐⑴光头强岁数比熊大大40%,也就是光头强比熊大大( )( )
熊大的岁数是“1”可看作 份,光头强比熊大多 份,也就是 份 所以反过来,熊大岁数比光头强小( )( )
,也就是约等于 %
⑵熊二比熊大小40%,也就是熊二比熊大小( )( )
熊大的岁数是“1”可看作 份,熊二比熊大少 份,也就是 份 所以反过来,熊大岁数比熊二大( )( )
,也就是约等于 %
⒑鸡与兔只数的比是3:5(除不尽的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⑴鸡占总只数的 %,兔占总只数的 %; ⑵鸡只数相当于兔的 %,鸡比兔多 %; ⑶兔只数相当于鸡的 %,兔鸡比少 %。
⒒ 今年比去年增产25%
↓
今年比去年增产)
() (
↓ 今年产量是去年的)
() ( 你注意到这正反演变的过程了吗?将百分数、分数与比,以及份数都联系到一块儿了,很有趣吧! 你能进行推理吗?
爸爸岁数比妈妈大12.5%,那么妈妈比爸
↓
今年产量与去年的比是( ) ↓
去年的产量是今年的)
() (
去年产量比今年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