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5
锋面的概念、类型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变化特点。
能够理解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
掌握由于气候变化要采取的适应对策懂得水圈的构成与特点。
关系及影响。
记水循环具体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河流水的各种补给形式及特点要因素。
掌握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熟识“世界洋流分布图”分布。
能够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质。
特征量与水资源数量的关系掌握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懂得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能说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了解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成过程的地质作用。
皱山的概念。
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态的影响。
第二章3、4节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懂得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能说出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地形倒置的成因地质构造规律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实践意义了解河流地貌成因分类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初步懂得河谷的形成过程。
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能说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形式。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过程。
理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理。
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的整体性。
明确地理环境差异的绝对性。
熟悉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
自然带与气候带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为题地理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高考中,地理作为一门文科科目,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重。
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概念和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高考地理知识的双向细目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以便于学习者全面了解相关知识点。
对于高考地理而言,双向细目表包括了知识的学科性和教材性两个方面。
在学科性方面,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思维方法:了解地理思维方法对于理解地理概念和解决地理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空间思维、系统思维、比较思维等。
2. 地理信息技术: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地理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
3. 大地和勘测地理:了解地表的地貌、构造、地球物理现象等内容,以及勘测地理的相关内容。
4. 气候与气象:掌握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布规律。
例如,气候类型、气象要素等。
5. 水文与水资源:了解地球水循环、水资源分布规律等。
例如,地下水、河流、湖泊等。
在教材性方面,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自然地理:了解中国的地貌、地理环境和地理资源。
例如,中国的山地、平原、高原等。
2. 世界自然地理: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貌、地理环境和地理资源。
例如,北美洲的大草原、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等。
3.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分布和流动、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城市化进程、城市结构等。
4. 区域可持续发展: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状况。
例如,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地区等。
5.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了解全球化进程对地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全球产业链、文化多样性等。
通过学习双向细目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字数限制,本文只能对双向细目表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内容需要考生自行查询相关教材和学习材料。
南山中学2023年秋季高一10月月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考试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选择35×2分,非选择题15×2分)题组序号题号题型考查内容
第一组题1选择题读图获取信息
2选择题公转规律
3选择题地球的特性(与其他行星比)第二组题4选择题读材料获取信息
5选择题各类天体的特点
第三组题(改编)6选择题光伏发电板的布局7选择题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8选择题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
第四组题(改编)9选择题太阳能资源的多少与天气的关系10选择题太阳能热水器的布局
11选择题太阳能的优缺点
第五组题12选择题太阳活动产生的位置
13选择题太阳黑子周期
14选择题太阳黑子周期
15选择题太阳活动的影响
第六组题(改编)16选择题生物的演化17选择题读图获取信息18选择题读图获取信息
第七组题(改编)19选择题生物、环境的演化20选择题化石的分布及圈层结构21选择题出露地表的化石形成过程22选择题根据化石推测古地理环境
第八组题23选择题地层的判读
第八组题24选择题不完整地层的形成过程第九组题25~27选择题圈层结构及特点
第十组题第十二组(改编)28~30
33~35
选择题各大气层的特点
第十一组题(改编)31~32选择题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自然人为原
因
(原创)36非选择题内部圈层结构
(原创)37非选择题各大气层特点及现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