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PPT课件 (2)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5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目标一、(1)通过学习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戚继光抗倭图》等图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
通过分析图表,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与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1)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难点解决方法:试图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课型与课时安排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首先我们来听首音乐。
播放《七子之歌》(学生会唱的可一起唱)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和词作者吗?(《七子之歌》,闻一多著名学者、诗人)该诗写于1925年3月,是闻一多有感于西方列强侵占我国领土而作。
共分七个部分,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诗人将七处地方喻为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对祖国的眷念。
所以说在这优美动人的旋律背后蕴藏了一段悲怆的历史,那么,这首歌所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处地方被列强霸占?(澳门)澳门是被西方哪个国家强占的?(葡萄牙)葡萄牙人是如何侵占我国澳门的?明代的中外关系中,还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的思维穿越历史时空,共同探讨明朝时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contents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目录01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23通过设立驻藏大臣、颁布法律和实施改革,强化了对*的管理和保护。
清朝对*的治理吞并*后,实施了军屯、民屯等制度,确保了*的稳定和发展。
清朝对*的治理通过册封、联姻等方式,加强了与蒙古的联系和团结,防止了蒙古的分裂和独立。
清朝对蒙古的治理农业的发展清朝时期,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改进推动了农业的繁荣。
工商业的兴盛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增长,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海外贸易的扩大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得到了大力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繁荣文学艺术的繁荣清朝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词、书画、戏曲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兴盛学术研究的拓展在学术研究方面,清朝的经学、史学、考据学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学术的进步。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在宗教信仰方面,清朝时期各种宗教得到了自由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宗教信仰格局。
02社会的危机•清朝中期,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各级官员贪污受贿,致使国家无法有效治理。
•社会阶级矛盾激化,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民不聊生。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清朝时期,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外来侵略与民族危机社会的危机03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与冲突18世纪中期闭关锁国政策01为了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渗透,清朝实行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