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1色彩的情感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44 MB
- 文档页数:33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7课《色彩的情感》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7课《色彩的情感》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是在三年级学习三原色知识之后的再一次色彩学习。
在了解色彩冷暖、深浅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色彩的知识。
不同的色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
这些联想,是人们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材中出示了詹建俊、蒙克、马蒂斯等艺术家的作品,意在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上,观察艺术家是怎样运用色彩的,体会艺术家在绘画时如何运用色彩表达主题、升华情感。
通过分析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表现力,为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观察、动手能力较为全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点、线、以及面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还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通过分析、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让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3、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色彩世界的美妙,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运用能力。
四、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片学生:纸张、水彩笔、油画棒等。
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音乐《喜洋洋》、《二泉映月》。
2、提问:听音乐,说一说你的感觉是什么?可以尝试着用点和线把你听到的感觉画出来吗?3、展示图片《春夏秋冬》、《酸甜苦辣》4、学生欣赏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画了什么,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表现画面?5、教师小结。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色彩的情感》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颜色对情感的影响。
•掌握颜色的基本分类。
•学会将颜色运用于情感表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颜色对情感的影响。
•颜色的基本分类和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颜色运用到情感表达之中。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1.课堂问答:请同学们指出生活中有哪些颜色能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2.呈现画作:请同学们观察一幅画作,然后通过想象描述出感受到的情感体验。
第二部分:学习重点和难点1.讲解颜色对情感的影响。
2.讲解颜色的基本分类。
3.讲解如何将颜色运用于情感表达,并与同学们互动讨论。
第三部分:实践与展示1.分组实践:将同学们分为小组,让他们在自己的空白画纸上运用颜色表达某种情感。
2.展示作品: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团队互动交流。
教学方法1.PPT讲解法:通过使用图文并茂的PPT,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画作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互动探究法:通过分组实践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颜色对情感的影响,讲解颜色的基本分类。
第二课时:分组实践,将颜色运用于情感表达的实践,并且进行展示交流。
五、课堂评估教师评估教师将以以下方面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估:1.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能力。
2.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同学评估同学们将对小组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估:1.沟通协作能力。
2.认真负责的态度。
3.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六、教学资源•画笔和颜料。
•课件PPT。
•画作展示资料。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颜色的情感,运用颜色表达情感,通过提问和互动探究的方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小学美术《色彩的情感》学习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七课《色彩的情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1课时确定目标:运用“五步转化法”确定四年级下册第七课《色彩的情感》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明确“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确定学习水平和中心词。
《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标: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分解内容标准第二步:教材分析构建概念体系分析要素特征。
《色彩的情感》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七课,本课以“造型.表现”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学习第三课的“用装饰色彩来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色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
这些联想,是人们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材中出示了詹建军、蒙克、马蒂斯等艺术家的作品,意在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上,观察艺术家是怎样运用色彩的,体会艺术家在绘画时如何运用色彩表达主题、升华情感。
教学中要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色彩和体验色彩,从中认识和感受色彩的魅力。
并学习运用点、线、面、色彩等比较抽象的表现性语言来表现主观情感。
由此分析得出本课要学习的具体内容为:1.看看,认识、说出“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
2.感受色彩影响情感、理解色彩情感表达。
3.大胆地绘画表现“主观情感世界”体验抽象造型活动的乐趣。
第三步:根据教材进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色彩基础知识,所以本课对色彩的产生及原理不作重点介绍。
本堂课将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色彩情感的应用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第四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