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测定土壤有机质
- 格式:doc
- 大小:550.00 KB
- 文档页数:3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基础理化43项检测主要使用仪器设备1.pH计:用于测量土壤pH值,判断土壤酸碱性。
2.电导仪:用于测量土壤电导率,反映土壤盐分含量和离子活动性。
3.颜色比色计:用于测定土壤颜色,反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氧化状态。
4.懒人水分计:用于测定土壤含水量,判断土壤的湿度和水分状况。
5.光度计:用于测定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反映土壤中的氮素供应状况。
6.热导仪:用于测定土壤热导率,反映土壤的保温性能和导热性能。
7.热膨胀仪:用于测定土壤热膨胀系数,判断土壤的热胀冷缩性能。
8.重量比草:用于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评估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9.静态水分计:用于测定土壤持水能力,评估土壤水分储存和水分利用能力。
10.水分插入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判断土壤的干湿程度。
11.差异性热量扫描仪:用于测定土壤热差异,反映土壤的热状况和传热能力。
12.红外光谱仪:用于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判断土壤类型和质量。
13.电子载重仪:用于测量土壤的密度和容重,反映土壤的紧实度和通气性。
14.离子色谱仪:用于测定土壤中常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含量,反映土壤中的可交换离子和养分状况。
15.化学分析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用于分析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和有机物成分。
16.气相色谱仪:用于分析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评估土壤的环境污染程度。
17.液相色谱仪: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和重金属含量,评估土壤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状况。
18.电导率计:用于测试土壤中的电导率,反映土壤的盐碱性。
19.水分平衡仪:用于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判断土壤的干湿程度。
20.红外水分仪:用于测定土壤中土壤含水率,评估土壤的湿润程度。
21.粘度计:用于测量土壤中的粘度,判断土壤的土壤流变特性。
22.扩孔仪:用于测定土壤的孔隙度和孔隙分布,反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以上是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基础理化检测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在土壤普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评估土壤质量和环境状况,为土壤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为主体的常规化验室方建安(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下称工作站)是由PC机(包括笔记本电脑)、工作站主机和20应用软件等组成。
具有下列特点:1. 组合式 在不做分析时,不影响PC机原有的一切功能。
2. 光机电一体化 工作站是将所有的电子电路、光电电路与机械部分都安装在同一个体积较小的机箱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PC机与工作站之间用RS232串行通讯来进行握手。
3.多功能 只有一个硬件部分,在不同的应用软件支持下实现多种测量功能。
因此,工作站具有多种分析仪器的功能,如与光度法仪器的联机功能,微机化pH和离子计功能,微机控制滴定仪(包括电位、光度、电流和卡尔-费休自动控制滴定等),微机化温度-电导仪, 微机化温度-溶氧仪。
4.自动化,智能化 传统分析仪器中一切功能调节钮被软件所代替。
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仪器的分析精度。
5.输出多样化 能自动显示与打印测定结果和各种曲线, 改变了以往分析仪器只显示结果的单调局面。
6.标准曲线和测定结果可以存入硬盘 这可提供进一步利用数据库软件输出测试报告和利用绘图软件绘制相应的曲线。
工作站是一种新型的常规微机化多功能自动分析仪器,可利用工作站组建各种常规实验室。
下面以土壤肥力测定化验室和水质测定化验室为例说明工作站的应用。
(一)土壤肥力测定化验室测定元素 测 定 方 法 使 用 仪 器氮 酸碱中和滴定法(标准法) 工作站离子电极法 工作站磷 分光光度法(标准法) 工作站与722或721分光光度计联用或专用光度传感器钾 火焰光度计法(标准法) 工作站与6400A火焰光度计联用离子电极法 工作站有机质 氧化还原滴定法(标准法) 工作站微量元素 分光光度法(标准法) 工作站与分光光度计联用其它元素 离子电极法与滴定法 工作站(二)水质测定化验室(均为标准法)测定元素 测 定 方 法 使 用 仪 器温度 温度传感器 工作站电导率 电导法(电导电极) 工作站pH 电位法(pH玻璃电极) 工作站Eh 电位法(铂电极) 工作站溶解氧 伏安法(氧电极) 工作站浊度 光度法 工作站与光度法仪器或专用传感器联用铵离子 电位法(氨电极) 工作站氰离子 电位法(氰电极) 工作站硝酸根 电位法(硝酸根电极) 工作站COD 氧化还原滴定法 工作站耗酸量 电位或光度滴定法 工作站耗碱量 电位或光度滴定法 工作站酚类 分光光度法(510和495nm) 工作站与分光光度计联用甲醛 分光光度法(425nm) 工作站与分光光度计联用微量元素 分光光度法 工作站与分光光度计联用注:凡是用电位法,分光光度法(可见光,紫外,红外),原子吸收法, 电位滴定法和光度滴定法等来测定水质指标的,都可以用工作站进行测定。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将涉及大量分析检测与仪器配置等。
其中对于设备设施的要求:应配备数量充足,且技术指标符合所申请普查样品制备或检测任务要求的仪器设备设施,仪器设备设施完好。
对检测结果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计量检定或校准,并保持其在有效期内使用。
辅助仪器设备应进行功能核查。
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托普云农公司。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理化性状检测仪器设备清单。
2024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备考试题库-下(填空、简答题:匚总)填空题1 .土壤的监测项目分为常规项目、()和选测项目.答案:特定项目2 .专门用于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要求,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是()或具有()的标准物质。
答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I有证标准物质I溯源性3 .《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HJ962-2018)中规定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值为()个pH单位.答案:0.34 .实睑室使用新标准、新方法实施检测前,应从()、()()等条件具备方面予以睑证或确认,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答案:仪器设备I环境条件I人员技术5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在可见光区使用的光源为()灯,用的棱腕和比色皿的材质可以是();在紫外光区使用的光源为()灯,用的棱镜和比色皿的材质必须是(). 答案:铝I玻璃或石英I氢或气I石英6.ICP-OES法测定时,()法是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校正干扰的数学法,多数ICP光谱仪软件中采用这种方法.15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对现场测试或采样的场所环境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和环境条件等。
答案:电力供应I安全防护设施I场地条件16 .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在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的时限是()h内.答案:117 .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答案:红色18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是要建立()、()、()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答案:独立I权威I高效19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是用K1.()和()试剂配制而成,且两者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答案:HgCIZ(或Hg1.2)∣KOH2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O-2O11)规定,通常监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用()表示。
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与火焰光度计联用测定土壤钾张连第(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 分析意义与方法原理钾素是植物生长三要素之一,土壤中钾主要存在于含钾矿物,亦有少量呈交换态或水溶态(如某些盐土)存在。
分析土壤全钾可以了解土壤供钾潜力,还可以了解主要矿物类型及矿物风化分解的程度。
不但是土壤肥力的参考指标,也是土壤发生分类研究的重要依据。
土壤全钾测定也和全磷测定一样,分为样品分解和测定两步,样品分解方法较多,一般也可分为碱熔和酸溶两大类,目前测定钾大部分用仪器分析(火焰光度法),尽量避免引入大量盐类,所以多采用HF —HClO 4消化法。
此法消化溶液可以测定多种元素,如Fe 、Al 、Ca 、Mg 、K 、Na 、P 、Mn 、Ti 及多种微量元素。
这里主要介绍HF —HClO 4消化、火焰光度法(6400型火焰光度计)测定土壤全钾。
含钾硅酸盐矿物与HF 作用,硅酸盐则被分解,硅成为Si F 4挥发,蒸干赶去多余HF ,用HCl 溶解,钾和其他元素一起成氯化物进入溶液,溶液中钾用火焰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将待测液导入火焰光度计的火焰中燃烧;钾则被激发产生特征光谱,通过特制的滤光片照射到光电管上,产生电讯号,经过放大,在灵敏mV 表上读出读数,在一定范围内,其读数与溶液中含钾浓度成正相关,这样可以在同样条件下测定的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浓度,并计算样品含钾百分数。
10010%6××××=Κm tsV ρ式中,ρ为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浓度,V 为测定时定容体积;ts 是吸取体积与原制备溶液体积之比;m 为样品重量(g)。
106将微克换算成克。
以往都是用手工一个个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从表头上读取读数,在手工划出的标准曲线上查出溶液浓度,再计算成含量百分数。
现将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与火焰光度计(6400型)联用,可以自动采集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打印出溶液浓度并计算出样品含量百分数,简化了记取读数,划曲线、查曲线、计算百分数等手续,不但加快测定速度,提高精度,而且扩大了测定浓度范围。
FJA-1工作站与分光光度计联用测定土壤中磷张连第(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 土壤全磷的测定1. 分析意义及方法选择土壤全磷含量即磷的总贮量,大部分以迟效态存在,土壤有效磷与全磷含量并不相关,全磷含量高时并不显示磷素供应充足,而土壤全磷量低于某一水平(P 2O 5在0.05—0.10%以下)时,则往往意味着磷素供应不足。
土壤全磷测定,首先要求把土壤中无机磷全部溶解,同时把有机磷氧化成无机磷,使均成正磷酸盐进入溶液,然后对溶液中磷进行定量测定。
所以土壤中全磷的分析一般分为样品分解和溶液中磷的测定两步。
土壤全磷样品分解方法较多,一般分为碱熔和酸溶两大类,碱熔又有Na 2CO 3和NaOH 两种,Na 2CO 3融熔温度高(920℃)分解完全,是全磷分解的经典标准方法,可以作为仲裁方法,但融熔时需用铂坩埚,一般不适于常规分析,NaOH 融熔法分解亦较完全,接近Na 2CO 3法,不需很高的温度(720℃),可在银或镍质坩埚中融熔,所得溶液可同时测定全磷和全钾。
酸溶法也有H 2SO 4—HClO 4法和HF—HClO 4法,H 2SO 4—HClO 4法对钙质上分解率较高,对酸性土分解不易完全,分解率在97%左右,HF—HClO 4法亦称酸的全分解法,可在铂或聚四氟乙烯坩埚中进行,其特点是溶液中引入其他盐类元素较少,溶液组成分简单,适于全磷全钾及其他元素的系统分析。
以上分解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要求及条件选用。
溶液中磷的测定方法也较多,一般有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随着仪器分析发展,目前一般多用比色法,比色法又有钼黄法和钼蓝法,钒钼黄法适应浓度高范围广,灵敏度较低,多用于植物、肥料等含磷较高的样品分析。
钼蓝法根据还原剂不同又可分为氯化亚锡还原、抗坏血酸还原及1、2、4有机酸还原法等。
氯化亚锡还原法虽然灵敏度较高,但对显色酸度、温度、时间等要求都较严格,1、2、4酸法也很少有人应用,现在多采用钼酸铵酒石酸锑钾抗坏血酸法测定磷,简称钼锑抗比色法。
土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环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监测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农业和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
传统的土壤监测主要依靠地面调查、取样、实验室化学分析,这种采样分析的方式,周期长、成本高、过程复杂、实时性差、需消耗大量人力,很难进行大范围、高频率的土壤信息调查。
同时,实验室分析所消耗的化学药品最后部分将以污染物形式进入环境。
而采用土壤检测仪器,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方式进行土壤检测会更快速、时效性更强,而且数据地统计分析也会更加方便。
以下便是关于各种土壤检测仪器的汇总介绍:一、土壤管式剖面水分仪仪器型号:TPGSQ-4仪器用途:多段深度土壤管式剖面水分仪可直接测量土壤中的水分、温度。
能够同时测量不同深度的相关土壤参数并通过4G/2G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
该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抗旱监测、土壤研究、智能灌溉、农产预测和山体滑坡。
功能特点:1、采用全密封结构,防水IP67,PVC外壳,可长期放置于田间、土地中进行不间断测量;2、不同深度土壤参数同时监测,监测深度最深达2米,深度可以定制;3、长度根据检测段位需求确定;智能定位防盗,内置GPS,实时经纬度地理位置信息通过4G/2G网络方式发送到后台;4、通讯方式灵活,可选4G/2G或RS485通讯方式;5、开放数据接口,便于根据需要获取数据;6、低功耗设计,三种外部供电方案:太阳能供电、220V供电及内置长效锂电池持续供电;7、振动防盗:内置振动传感器,当设备发生振动、移除等外力操作时设备立即自动向APP 端推送报警信息;8、标配四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传感器;9、自带数据管理云平台和APP,可通过网页或手机查看数据。
管理云平台功能:1、自带管理云平台和APP移动平台系统,无论身在何处,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网页在线查看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
有APP报警功能。
专业土壤检测仪器有哪些
小编希望专业土壤检测仪器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土壤检测仪器按照检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专业土壤检测仪器有哪些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其中在样品制备以及样品分析的时候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下面带您了解一下相关的设备。
1.土壤前处理
土壤取样器、土壤振筛仪、环刀、土壤筛、土壤溶液取样器
2.土壤养分
1)土壤EC计、土壤养分速测仪、台式近红外土壤养分速测仪、手持式土壤养分速测仪、尼龙筛、定氮仪、离子计、PH计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铭空心阴极灯、乙块钢瓶、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测汞仪、滴定仪
3)气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电导率仪、土壤盐分测定仪
3.土壤水分
1)便携式土壤水分速测仪、定时定位土壤水分速测仪、便携式土壤墒情测定仪、。
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及仪器试剂一、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1.仪器:油浴消化装置(包括油浴锅和铁丝笼)、可调温电炉、秒表、自动控温调节器2.试剂及配制:(1)0.008mol·L-1(1/6K2Cr2O7)标准溶液。
称取经130℃烘干的重铬酸钾(K2Cr2O7,GB642-77,分析纯)39.2245g溶于水中,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2)H2SO4。
浓硫酸(H2SO4,GB625-77,分析纯)。
(3)0.2mol·L-1FeSO4溶液。
称取硫酸亚铁(FeSO4·7H2O,GB664-77,分析纯)56.0g溶于水中,加浓硫酸5mL,稀释至1mL。
(4)指示剂①邻啡罗啉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GB1293-77,分析纯)1.485g)与FeSO4·7H2O0.695g,溶于100mL水中。
②2-羧基代二苯胺(O-phenylanthranilicacid,又名邻苯氨基苯甲酸,C13H11O2N))指示剂:称取0.25g试剂于小研钵中研细,然后倒入100mL小烧杯中,加入0.18mol·L-1NaOH溶液12mL,并用少量水将研钵中残留的试剂冲洗入100mL小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水浴上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到250mL,放置澄清或过滤,用其清液。
(5)Ag2SO4。
硫酸银(Ag2SO4,HG3-945-76,分析纯),研成粉末。
(6)SiO2。
二氧化硅(SiO2,Q/HG22-562-76,分析纯),粉末状。
二、电砂浴加- K2Cr2O7 容量法1、仪器:电砂浴;分析天平;滴定台;25ml酸式滴定管;150毫升三角瓶;小漏斗(曲颈3cm);温度计200~300℃;500毫升塑料洗瓶。
2、试剂及配制:试剂同上三、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试剂及配制(1)1mol·L-1(1/6K2Cr2O7) 溶液。
准确称取K2Cr2O7(分析纯,105℃烘干)49.04g,溶于水中,稀释至1L。
关于氧化还原电位(ORP、Eh)去极化测定法的二十个问题方建安(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南京传滴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经常有人打电话或网上发Email于我,询问有关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特别是ORP去极化测定法的有关问题,为此把问题与答复集中成文,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一氧化还原电位是指什么?氧化还原电位,简称ORP(是英文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的缩写)或Eh,作为介质(包括土壤、天然水、培养基等)环境条件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已沿用很久,它表征介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程度。
二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方法是什么?长期以来氧化还原电位是采用铂电极直接测定法。
即将铂电极和参比电极直接插入介质中来测定。
ORP电极是一种可以在其敏感层表面进行电子吸收或释放的电极,该敏感层是一种惰性金属,通常是用铂和金来制作。
参比电极是饱和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
三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法有什么特点?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法十分简单,它由ORP复合电极和mV计组成。
但达到平衡电位值的时间较长,特别在测定弱平衡体系时,由于铂电极并非绝对的惰性,其表面可形成氧化膜或吸附其它物质。
影响各氧化还原电对在铂电极上的电子交换速率,因此平衡电位的建立极为缓慢,在有的介质中需经几小时甚至一、二天, 而且测定误差甚大,通常40-100mV。
因此通常在ORP测定中人为规定一个读数时间,如5分钟,或者10分钟,或者30分钟------等。
在发表文章或上报数据时,必须标识读数时间。
四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相对精确的测定结果?如果充分考虑了铂电极的表面性质和电极电位建立的动力学过程,对复杂的介质,如果采用了去极化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在较短时间2分钟内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这个结果相当于传统测定方法平衡48小时的电位,通常两者小于10mV或更好。
五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测定法?将极化电压调节到600-750mV,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辅助电极,铂电极接到电源的正端,阳极极化(极化时间5-15秒中自由选择),接着切断极化电源(去极化时间在20秒以上自由选择),去极化时监测铂电极的电位(对甘汞电极)。
《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测定土壤有机质方建安 张连第(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测定的意义与方法原理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某些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
因此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的耐肥、保墒、透水、缓冲性、耕性、通气状况、土壤温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土壤分析必做的常规分析项目。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通常是采用中国土壤学会推荐的常规分析方法,即先测定有机碳,然后再计算机质的方法[1]。
用H 2SO 4—K 2Cr 2O 7溶液氧化有机碳,再用FeSO 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K 2Cr 2O 7。
根据标准溶液FeSO 4的耗用量求出有机质的含量。
有机质的百分含量用下式计算:1001.1724.1003.0)(%0⨯⨯⨯⨯-⨯=mV V c 有机质 式中,c 为FeSO 4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V 0为10mL 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消耗的硫酸亚铁的毫升数;V 为滴定等当点时滴定剂硫酸亚铁的耗用量(Ml);0.003为1/4C 摩尔质量(g);1.724为土壤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换算系数;1.1为校正常数;100为换算成百分含量;m 为样品重量(g)。
通常都采用普通玻璃滴定管和化学指示剂进行手工滴定测定土壤有机质,但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滴定速度和变色不明显等影响,使分析产生较大的误差。
在现代分析中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质含量,以白金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克服了由于终点变色不明显等造成的测量误差。
尤其采用微机控制的电位自动滴定系统测定有机质含量时,使分析速度和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
微机控制的电位自动滴定系统应用程序适用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络合滴定等具有S 型滴定曲线的滴定。
可以进行单终点或多终点滴定。
二、试剂及仪器设备1.试剂(1)K 2Cr 2O 7—H 2SO 4溶液:39.225克 K 2Cr 2O 7(GB642—77)溶于1升水中,再缓缓加入1升浓H 2SO 4(GB625—77)。
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访问量:830次更新时间:2008-1-22 18:25:46土壤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试剂:0.4N重铬酸钾—硫酸溶液(称取化学纯重铬酸钾20.00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缓缓加入化学纯浓硫酸500毫升于重铬酸钾溶液中,并不断搅动,冷却后定容至1000毫升,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0.2N硫酸亚铁溶液(称取硫酸亚铁(FeSO4·7H2O)56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浓硫酸5ml,然后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升,贮于棕色瓶中,用时需标定)、邻菲啰啉指示剂(称取此指示剂1.49g与FeSO4·7H2O 0.695g溶于含100ml水溶液中。
此指示剂易变质,应密闭保存于棕色瓶中。
)、0.1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经130℃烘1.5h的优级纯重铬酸钾(4.1)9.807g,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移入1L容量瓶内,加水定容。
)操作步骤:准确称取通过0.25毫米筛孔的土样0.1000~0.5000克,土样数量视有机质含量多少而定。
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称土样0.2克以下,4~5%的称0.3~0.2克,3~4%的称0.4~0.3克,2~3%的称0.5~0.4克,小于2%则称0.5以上。
由于土样数量少,为了减少称样误差,好最用减量法。
将土样放入干燥的硬性试管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0.4N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10毫升(先加入3毫升,摇动试管,使溶液与土混匀,然后再加其余的7毫升),在试管上套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的水汽,把试管放入铁丝笼中。
将装有试管的铁丝笼(每笼应有1~2个试管做空白试验,用灼烧过的土壤代替土样,其他手续均相同)放入温度为185~190℃的油浴锅中,要求放入后油浴锅温度下降至170~180℃左右,以后必须控制温度在170~180℃,当试管内液体开始沸腾(溶液表面开始翻动,有较大的气泡发生)时记时,缓缓煮沸5分钟,取出铁丝笼,稍冷,用纸擦净试管外部的油液。
大家都知道,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不过据相关数据表明,2019年内我国净减少耕地面积约10.73万公顷,且现有土地侵蚀总面积294.9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
由此可见,保护我国土地资源十分重要。
而在土壤研究领域以及农业生产中,要想更好的了解土壤,对土壤参数指标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土壤物理检测指标有很多,如土壤pH、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土壤盐分、土壤温度、土壤团粒、土壤重金属、土壤水势、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等,那么,在检测这些土壤参数指标时需要用到什么仪器设备呢?托普云农给大家整理了一套土壤检测仪器设。
土壤检测中常用的仪器
在土壤检测中常用的仪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 pH计:用于测量土壤的pH值,即土壤酸碱度,可以帮助
了解土壤的酸碱情况。
2. 电导率计:用于测量土壤的电导率,即土壤中电解质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土壤的盐碱化程度。
3. 有机质测定仪:用于测量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可以判断土壤的肥力和质地。
4.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可以通过测量土壤中的溶解氧、温度、浊度等多种参数来评估土壤的水质。
5. 氮磷钾测定仪:用于测量土壤中的氮、磷、钾等重要养分的含量,可以判断土壤的肥力和营养状况。
6. 重金属测定仪:可以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的含量,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7. 颗粒分析仪:用于测量土壤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可以了解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8. 水分仪:用于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可以帮助判断土壤的湿度和润湿性。
以上仪器主要用于土壤检测中常见的参数测量,通过这些仪器的使用,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酸碱度、盐碱化程度、有机质含量、重金属污染等情况,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测定土壤有机质
方建安 张连第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测定的意义与方法原理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某些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
因此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的耐肥、保墒、透水、缓冲性、耕性、通气状况、土壤温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土壤分析必做的常规分析项目。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通常是采用中国土壤学会推荐的常规分析方法,即先测定有机碳,然后再计算机质的方法[1]。
用H 2SO 4—K 2Cr 2O 7溶液氧化有机碳,再用FeSO 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K 2Cr 2O 7。
根据标准溶液FeSO 4的耗用量求出有机质的含量。
有机质的百分含量用下式计算:
1001.1724.1003.0)(%0⨯⨯⨯⨯-⨯=m
V V c 有机质 式中,c 为FeSO 4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V 0为10mL 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消耗的硫酸亚铁的毫升数;V 为滴定等当点时滴定剂硫酸亚铁的耗用量(Ml);0.003为1/4C 摩尔质量(g);1.724为土壤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换算系数;1.1为校正常数;100为换算成百分含量;m 为样品重量(g)。
通常都采用普通玻璃滴定管和化学指示剂进行手工滴定测定土壤有机质,但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滴定速度和变色不明显等影响,使分析产生较大的误差。
在现代分析中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质含量,以白金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克服了由于终点变色不明显等造成的测量误差。
尤其采用微机控制的电位自动滴定系统测定有机质含量时,使分析速度和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
微机控制的电位自动滴定系统应用程序适用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络合滴定等具有S 型滴定曲线的滴定。
可以进行单终点或多终点滴定。
二、试剂及仪器设备
1.试剂
(1)K 2Cr 2O 7—H 2SO 4溶液:39.225克 K 2Cr 2O 7(GB642—77)溶于1升水中,再缓缓
加入1升浓H 2SO 4(GB625—77)。
边加边搅拌,必要时用水冷却。
溶液浓度为
c (1/6K 2Cr 2O 7) = 0.4mol/L 。
(2)FeSO 4溶液:56克FeSO 4 •7H 2O(GB664—77)溶于600mL 水中,加H 2SO 4
(GB625—77)5 mL 。
加水至1升,用标准K 2Cr 2O 7标定浓度。
2 仪器设备
(1)油浴锅、试管等消化有机质的设备;
(2)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技术服务中心研制与生产)
(3)微机滴定应用程序(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技术服务中心提供)[2]。
三、分析过程
1.样品前处理
称土0.1—0.5克于硬质试管中,准确加入K 2Cr 2O 7—H 2SO 4溶液10mL ,摇匀,在油
浴上170—180℃消化5分钟,冷却后用水洗入100 mL 烧杯中,体积约为50mL 。
2. 微机滴定操作
将准备好的溶液放在滴定台上,以白金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机械搅拌的情况下,以FeSO4为滴定剂,进行微机控制的电位自动滴定。
滴定程序启动后,首先进行人机对话,输入必要的参数、测量方式和滴定条件。
在作样品定分析时,不再打入上述参数,只要打入样品号和初绐体积(视滴定剂用量
大小来确定,这样可以加快滴定速度),就能自动滴定,直至滴定到终点。
如图所示。
也可以打印曲线和储存与打印测定结果。
四、结果与讨论
1.用FJA-1型常规分析仪器工作站(永停终点法)和手工滴定法以FeSO4标准溶液对K2Cr2O7进行六次平行滴定,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用FeSO4滴定K2Cr2O7的结果
用微机电位自动滴定系统和手工滴定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样品进行了对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工作站(永停终点法)和手工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结果比较
标本号工作站滴定法手工显色滴定法
(有机质%)(有机质%)
1 0.57 0.57
2 0.47 0.45
3 0.51 0.48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微机控制的电位滴定具有较高的测定精度和好的重现性。
在滴定剂的耗用量在17mL左右时,变异系数小于0.2%。
两种滴定方法对样品的对比测定其
结果完全符合要求。
2.微机控制的电位自动滴定不但能打印出滴定结果,同时还能绘出滴定曲线和等当点在
曲线上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3.整个滴定过程全部自动化,不需要操作者参与。
因此在滴定时,操作者可以做其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理化分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2]、方建安、王敖生、杨坤玺、分析仪器,(2),(26)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