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远程教育平台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doc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2
302020年34期总第526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精读在线教学交互模式构建——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文/何小香一、引言“互联网+”时代为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但面对教学环境、教学媒介、教学手段和模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教师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来自网络教学的挑战转变为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契机,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经过前期的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实践,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其重点在交互模式的构建,建立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学习者和指导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互,建立科学的课堂管理机制,促进不同空间中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其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交互模式国内研究者沿用Moore的概念,指出教学中的交互主要是指“发生于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其中包括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各种物化资源之间的各种交流和作用”。
当然,也有一部分研究者把教学过程中的交互界定为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在线学习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研究证明,在网络教学实践中,交互模式的构建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产生明显的影响,它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同时,交互模式的构建也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并促使他们在交互的过程中积极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和行为。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网络教学实践,从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者与指导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三个方面来设计课程,构建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模式。
三、交互模式的构建在网络教学试行阶段,笔者试用了腾讯课堂、钉钉直播和QQ课堂等直播平台,但很难达到与学习者方便快捷的交流,很难保证屏幕前的学习者能随着教学进程专心致志地学习。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模式创建探讨作者:李发娟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13期自开始实行网络云教学后,国内的MOOC线上教学模式实现了飞速的发展。
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线上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革命,具有明显的互联网标签的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引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
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模式展开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以云计算为基础进行SPOC英语教学,适合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模式利用图像、视频、音频等手段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们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选择感兴趣且有用的课程,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一、 MOOC概述及SPOC教学的特点所谓MOOC就是慕课,其全程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起源于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具有开放、免费、规模大等特点。
这种教学模式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起的,目前已经在我国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综合近几年来的学习情况,虽然MOOC的注册率比较高,但是实际完成率较低,并且学生们在线学习的真实性也难以保证。
针对目前MOOC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OOC负责人阿曼多.福克斯教授又提出了SPOC的教学模式,其全称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SPOC将学生的规模限制在几百人左右,同时对参与学习的人设置了相应的条件,是一种小众化、精致的课程类型。
本文对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当前SPOC的基本教学流程为:授课老师利用相关课程的MOOC资源获取高质量的教学视频,然后将这些视频上传给学生,让学生们自行下载学习,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再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教学,最后就是要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检验学习效果。
网络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在线教育研究摘要: 我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发展迅猛,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认识、授受双方的研究及实践现状的分析,探讨我国实现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和网络辅助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在线教育网络英语教学网络英语教学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转变创新的一种趋势。
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英语”课程从2004年起就成为该校“人才培养模式核心建设课程”,迄今已有八年历史。
其中课程建设最为关键的,就是借助网络平台辅助学生进行大学英语的学习。
学校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实验室的建设,网络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努力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目前,课程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也获得一些难能可贵的经验。
一、网络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英语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在某些方面具有优越性,但传统课堂外语教学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全新的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的教学中心角色向多元角色转变,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学生学习的协助者。
网络英语教学涉及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人机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以及传统英语教学的所有因素,它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复杂。
因此,需要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保证这一新的教学情境和模式的效果。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英语教学的潜力越来越大,网络英语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与传统课堂英语教学并行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要对这个新型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必须借鉴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学和英语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只依赖其中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取得科学有效的研究成果。
因此,网络英语教学也应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这是当前网络英语教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二、网络英语教学二要素的研究在实际的网络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授受双方,即学习者和教师。
3论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袁 斐(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6)摘 要: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促进了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和互动特点,把课堂英语教学与网络英语教学相结合,推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网络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327-0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袁 斐(),女,江苏苏州人,南昌工程学院助教,从事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环境。
Interne t 的高速发展为优化外语教学和学习环境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希望,其优势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在于为英语学习者开辟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切磋的广阔天地。
通过网络的应用,使英语教学真正做到了走出课本、跨出课堂、走向世界,使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直观性、趣味性等立体化教学模式发展。
一、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1.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互联网上有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它包含了新颖、广泛、生动、实用的英语素材,能够带你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让你教好英语或学好英语。
英语教学网站提供了听力、语法、写作等各项训练,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信息、参加讨论、语言即时测试、写作训练等手段进行学习。
电子出版物是专门面向英语教学的在线电子杂志,除了提供各个层次的阅读、写作、听力测试、综合测试和各种语言学习资料外,还包括学术文章、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指导等,学习者每天都能从网上学习到新的知识。
打开著名的V OA 、CN N 、BBC 等网站,教师和学生就可在网上收看到最及时的新闻报导,了解世界动态,同时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提高了语言运用技能。
62018年20期总第408期ENGLISH ON CAMPUS充。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显性知识的传授,提高自己显性教学意识,将语言学习看作一个认知的过程,传授学生分析、推理和学习语言规则的技能。
3.根据个体差异,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式教学。
Zimmerman和Bandura(1994)把自主学习理解为:学习者能够激发内在的动机,能够应用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学习方法,能够定时而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
然而,Vygotsky在承认学习过程中有自我差别的同时,却认为与他人的互动是知识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
因此,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式,它们以对话的范式、对话教学、对话课堂及课堂互动等形式将社会因素与认知因素纳入到学习的发展过程当中。
为了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必须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这有利于学习者的独立性、主动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得以构建和发展。
五、结语造成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因素不仅有情感方面的,还有个体认知方面的因素。
个体的语言认知能力是一种内在机制,外在表现依赖于各种语言形式和技能。
个体语言学能的差异带给英语教学的反思和启示是:要在教学上体现和尊重这种差异;结合学习者年龄因素多开展显性教学;重视对显性知识的教学,提高显性教学的意识;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促进学习过程中社会因素与认知因素的融合。
参考文献:[1]William,M.&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Zimmerman,B.J.&A.Bandura.Impact of self-regulatory influences on writing course attainment[J].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1994(31).[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109.[4]刘润清,刘思.语用习得的认知特性和影响因素述评,2005(3): 218-225.[5]顾伟勤.重谈语言学能——外语学习中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构成[J].中国外语,2008(6):62-67.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英语SPOC 教学模式构建文/倪丹萍 朱凡 罗利芳【摘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课堂的深层改革。
远程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刘春宏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18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之下,远程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当中,远程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新的发展前提下,积极推进远程教育转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文章将主要结合高校英语教学在远程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和探讨。
【总页数】2页(P122-123)
【作者】刘春宏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开放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高校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应对策略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转型——评《“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学优化与创新实践研究》
4.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转型——评《"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学优化与创新实践研究》
5.信息化教育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进研究——评《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校园英语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研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黄敏【摘要】MOOC挑战传统教学权威的同时也带来机遇。
特别是其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给在慕课这一教育革新风暴和自身生态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地方院校的涅槃重生提供了契机。
xMOOC和cMOOC一体化的大学英语知识整合与共享模型,使专业互动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协调并举,增强地方院校学术辐射能力,突破高校文化区域化困境。
【关键词】MOOC模型 大学英语 知识整合与共享一、引言知识传承的目的在于推陈出新。
创新即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质变。
是对旧有零散、杂乱的知识加以整合、共享和交互之后的新的发展思路和创造发明,是事物前进的根本途径。
MOOC来袭,使处于教育金字塔中下圈层的地方院校的教学事业岌岌可危,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非得来一次划时代的大变革不可。
高校是知识资源密集的组织机构,但地方院校所以在这场个性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的原因,在于其所占有的知识资源零散单一,体系陈旧,质素较差,创新能力薄弱。
MOOC发根并兴起于西方,MOOC在中国的推广普及也大都与英语语言学习和对英语世界国家文化传播相关。
因此对于地方院校而言,以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作为MOOC资源整合和共享模式的耦合对象,在整合和共享自身英语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对该模式进行自适应研究,对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和带动区域教育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MOOC主要特征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在线课程。
它由加拿大人提出,在美国乃至整个应语言世界得到巨大发展。
2012年开始大规模席卷全球,其接地气的教学理念给统学校教育和旧式网络远程教育以颠覆式的进攻,并给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前沿方向。
2013年1月开始,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南大等国内顶尖大学纷纷投身其中,以求获得了解,并生发出应对之策。
MOOC风暴,一时无两。
“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协作学习理论实践探索 --以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国际化网络协作学习教学设计为例【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使教育不再受到地域、经济等条件的制约。
近年来兴起的线上协作学习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讨论和互动,符合学生和教学发展的需求。
我国始终将国际教育信息化作为教学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更是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和教学发展的深度融合。
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实践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探索如何利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开展国际化网络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国际化网络协作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案例1.引言我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要求高等教育为国家输送国际化、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1。
无论是海外留学还是国内合作办学,其费用都远高于国内普通教育,给学生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受到教育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等条件的制约,在我国接受国际化教学的学生还是少数。
近十年,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了远程开放教育转型和虚拟国际化,在形式增加了跨越国界的慕课,催生了诸多相关概念,如全球互联学习(globallynetworked learning)、虚拟交换(virtual exchange)、远程协作(telecollaboration)、线上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online learning)和虚拟跨国教育(virtual transnational education,TNE)等(Guth,2013)。
这些远程的、开放性的、无国界的学习,满足了全球化需求的同时,给大众提供了接受国际教育的机会(亚列尔·孔达奇,伊莱夫·埃尔伯克,肖俊洪,2021)。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急需将这些成本低、不受地域限制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教学案例,实践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国际化网络协作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广泛应用。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较为狭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实时互动,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效率。
研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方式、效果评价、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探讨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二是总结不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混合式教学活动;三是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四是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五是展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通过上述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深化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解,为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通过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和教学方法创新,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等学校网络化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摘要:借助信息技术建构网络平台,并将教师和学生的博客、QQ 空间与高校图书馆、实验室等链接为一个整体,才能在英语课程的具体实施中体现出网络所具有的无限共享和任意链接等特点。
高校英语教师理应致力于实践型英语校本课程的环境建设,以及网络化读写互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关键词:高等学校;网络化;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高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高校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校外力量的合作,采用优选、改编、精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教学以及建立内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性活动[1]。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问题,目前在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
相对而言我国起步比较晚,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还处于探索阶段。
只有及时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未来走向,主动开辟英语教育新的发展空间,才能跟上甚至超越全球化语境下课程改革的脚步。
为此,本文就高等学校网络化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一探讨。
一、基于网络的“大整合”课程形态及其特征基于网络的高校英语课程形态,有“小整合”形态和“大整合”形态之分。
“小整合”形态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为: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传统英语课程加以校本化处理,在课程实施层面进行网络化教学,其基本特点是停留于英语课程的实施层面,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媒介,将英语远程教育作为传统英语教学的补充。
因其未将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方位融入英语课程体系之中,“小整合”所固有的一些消极面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而“大整合”形态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全方位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高校英语课程体系中,使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及实施等融为一体,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英语课程目标。
从课程资源的组合方式来说,“大整合”课程形态目前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专题式组合,就是以英语学习的某些专题为主要内容,设计若干门类的英语校本课程,使学生从中选择现实需要或是较为感兴趣的某一门具体课程;二是分级式呈现,就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可以无限分级呈现的优势,有机地组织起英语校本课程的信息网络[3]。
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学习英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成为了学习者的首选。
本文将探讨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一、个性化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注重个性化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的机会。
通过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内容设置,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固定进度和统一教学内容。
二、多媒体辅助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材中融入了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多种学习元素,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帮助学习者提升英语技能。
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三、交互性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强调学习者与教材之间的交互性。
学习者可以通过教材中的练习和任务进行实践,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平台,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等方式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实践性教学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真实场景和实际案例的呈现,使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中的实践任务和案例分析,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英语素养。
五、灵活性和便利性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教材的网络化特点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室和教学时间。
这样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综上所述,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材以其个性化学习、多媒体辅助、交互性学习、实践性教学以及灵活性和便利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它不仅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基于远程教育平台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诸多领域与国际直接接轨,人才国际趋势日益显著。
为此,高校如何培养英语综合运用高效的大学生,己经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得教育从传统单一的课堂延伸到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当中。
【关键字】远程教育自主学习视频会议系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僵化,教材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重语法轻交际,教学评价片面,导致学生学习成效低下。
据调查了解,83.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极不平衡,出现“费时.低效”的情况。
1、教学方法僵化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文念一句,翻译-句,学生则在下面安分地听与记。
课堂教学似乎成为了一场“独角戏”。
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
学生由于缺乏对语言的训练与实践,其听说能力也就很难提高,从而出现“哑巴英语气
2、词汇学习未能结合情境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地基打得牢,大厦才能盖得高。
学生平时背诵的单词数量不在少数,早在高中毕业时词汇量就己达1800个左右,但对词汇的理解深度和灵活度还不够,往往只知其意,而不懂得运用。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条件限制下,学生学习词汇未能在语言情境中进行。
专家表示,一个单词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5-16次,学习者才能记住并运用。
3、未能区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由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
生习惯以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英文写作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中式英语”:"The fans rushed into the rest room trying to take photos with Kylie Minogue.,,因此,为了实现学生思维上的转变,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应该扩大到教学大纲以外的关于人文、地理、科学、文化生活等课外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广度。
4、教学评价欠佳
传统教学中,英语考试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笔试,着重测试学生的语法知识和阅读能力,听力所占比例不多,不考口语。
到了学期末,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价值判断往往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
总评=阶段作业x30%+出勤x!0%+期末考试x60%
这种评价手段未能反映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态。
为此,有待英语教育者对其进行继续改进。
二、改进策略:远程教育平台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对时空分离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
这种教育模式更能发挥其教学功能及优势,适应教学的需要,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设计理念:
(1)学生就是“上帝”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重视开发学习者的自我潜能,注重“情感”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在网络课堂中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2)“人机合一”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都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它们本身并不能单独起作用,只有当它们被人合理利用,与人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发展时,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3)“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学习大学英语要充分考虑“人”、“语言”、“社会”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
的关系,开拓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视野,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中,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实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者人格素质的同步提升。
2、需求分析
为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有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或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需要。
然而他们的英语水平总体上趋于低层次,学习时遇到的困难较多,主要体现在:语法结构复杂,单词在不同语境的意思难以区分;词汇运用较吃力;对英语文化背景了解不够;英语口语说得少;听力困难;翻译有难度;写作偏向于中式英语等等。
这些差距都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去跟进。
3、学习者分析
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拥有电脑,并具备基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能自主利用互联网学习;学生的英语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较明确,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听、说、写、读、译”等个方面的能力。
4、学习内容分析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规定,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视听说教程》、《阅读教程》、《快速阅读教程》、《写作教程》。
网络教程中,我们把各教程的内容融合到“单元学习”主模块中,再分散到“预习”、“课文学习”、“实时课堂”、“阶段作业”、“复习”这五个具体子模块中(如下图所示)。
整合后的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兼顾学生兴趣,贴近日常生活,体现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
5、学习目标的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