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第4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单元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91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和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1.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大家认识这些野生动物吗?【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讨论能回答出是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
师:同学们真棒。
这些都是我国湿地的珍稀野生动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师:说说你们从表中都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鸟类有271种,爬行类有122种,哺乳类有31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学情预设】有——师:观察统计表,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情预设】预设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3:我国湿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师: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表现非常不错。
这些问题都与今天我们要重点探讨的三位数加法有关。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1)]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单调的计算赋予了活力,为引出新课提供了背景,能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去,进而引出课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梳理+专项练习)1.千以内的连加【知识点归纳】1、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求几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计算连加算式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比如说205+152+141,要先算205+152=357,再算357+141=498.2、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1)列两个竖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所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2)用一个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连加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数加起,个位数加起来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方法总结】写连加的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从左往右算。
2.千以内的连减【知识点归纳】1、连减计算的含义:连减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比如764﹣303﹣181。
2、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算式时,也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列竖式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将两个竖式连写成一个竖式,但不能用一个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减。
【方法总结】遇到退位减法时,要向前一位借1;2、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1当10进行计算。
3.千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1、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2、计算加减混合的算式(无括号)时也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3、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加减混合运算是指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遇到能简便计算的,可以简便计算。
4.千及以上数的加减法【知识点归纳】1、(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丶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
法的笔算方法。
单元知识构成:(1)信息窗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的二次进位和二次退位,即一般加减计算。
(2)信息窗 2:被减数中间末尾有 0 的连续退位和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即整数加减法中的重点和难点。
(3)
信息窗 3:解决比多和比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解决位数不同的计算问题。
一、作业设计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内容有:不连续进位加法,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生活中的数学,整理和复习。
二、作业设计类型单元课时作业三、作业设计目标通过作业,全面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具体包括: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作业设计方案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体现合理性,层次性原则。
五、设计理念阐述1、作业设计理念一:变枯燥为趣味“数学来源于生活。
”而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因为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题的能力。
真正的数学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数学并不是复杂的数字计算和转换,它有着充分贴近生活的背景,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它是“活”的,是灵活多变的,要将学生熟悉的数学和自己生活的实际相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完成数学学习的意义。
数学课后作业和实际充分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双向深层了解。
比如在本次作业设计中设计了“生活数学”我会解这样的题目小学生是有主动性的,所教的事物要足够符合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兴趣才能高效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在作业设计上,我们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自身的实际经验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的过程。
2、作业设计理念二:变封闭为开放开放就是问题答的方法方式不一样,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的情况。
我们在课前充分挖掘知识中的一些潜在的因素,通过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延伸,巧妙、合理地根据学生的情況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比较强的作业,学生通过完成对题的解答,促进对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创新过程。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通常都会产生一些定势思维,比如在学习乘法时,认为今天的课后一定要用乘法来解决,在学习完分数分母过后,又认为今天的作业一定要用分子分母的知识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