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广州最大的中药博物馆明年全面建成.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药二级博物馆名录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关于中医药的二级博物馆名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药二级博物馆,供你参考:
1. 中国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是中国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展示了中医药的历史、理论、实践和文化。
2.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是中国重要的中医药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上海地区的中医药文化。
3. 广州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内重要的中医药博物馆,展示了广东地区的中医药文化。
4. 成都中医药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是四川省内重要的中医药博物馆,展示了四川地区的中医药文化。
5. 南京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南京市,是江苏省内重要的中医药博物馆,展示了江苏地区的中医药文化。
6. 杭州中医药博物馆,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内重要的中医药博物馆,展示了浙江地区的中医药文化。
7. 重庆中医药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是重庆地区重要的中医药博物馆,展示了重庆地区的中医药文化。
这些中医药博物馆通过展示中医药的历史文化、传统理论、药材和药物等方面的内容,向公众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请注意,以上仅列举了部分中医药二级博物馆,实际上还有其他地区的中医药博物馆,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进一步搜索和了解。
中药博物馆研学作文
朋友们!今天我去了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中药博物馆。
这一趟研学之旅,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一走进博物馆,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中药世界。
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摆
在展柜里,有的我认识,有的我连听都没听过。
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
睛都不够看啦!
我们先看到了一些常见的中药,比如枸杞、红枣、山药。
我心里还在想,
这些东西平时家里都有,也算中药啊?导游姐姐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别小看这些东西,它们可都是有药用价值的宝贝呢!”
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药材。
有长得像小虫子的地龙,有像
石头一样的石膏,还有看起来毛茸茸的鹿茸。
我忍不住摸了摸展示柜,心里想着:“这些东西能治病,真是太神奇了!”
博物馆里还有一个中药炮制的展示区,那里摆放着各种工具,有碾子、药杵、药锅。
看着这些工具,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药师们辛苦劳作的场景。
最让我兴奋的是,我们还亲自体验了一把中药香囊的制作。
我把各种各样
的中药粉末装进香囊里,闻着那股独特的香味,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这次中药博物馆的研学之旅,让我对中药有了全新的认识。
原来,中药不
仅仅是一碗苦苦的药汤,它背后还有着这么多的学问和故事。
我决定回去以后,
要好好跟爸爸妈妈讲讲我今天的收获,说不定还能给他们露一手,用中药知识照顾家人的健康呢!
怎么样,我的这趟中药博物馆之行是不是很有趣?你们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去看看哦!。
广州中医药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前些日子,我去了一趟广州中医药博物馆,那可真是一次特别又有趣的经历!
一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被那古色古香的氛围给吸引住了。
身边的游客们也都跟我一样,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
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中药材,有的长得像小树枝,有的像干瘪的果子,还有的像奇形怪状的石头。
这时候,旁边一个小朋友扯着妈妈的衣角问:“妈妈,这都是啥呀?能吃吗?”他妈妈笑着回答:“宝贝,这可不能随便吃,得医生开了方子才行。
”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针灸模型的区域。
一个大爷凑过来,跟旁边的人说:“嘿,这针灸可厉害啦,我之前肩膀疼,就是扎了几针好的。
”另一个大妈接话道:“真的呀?那我这腰疼能扎好不?”大爷笑着说:“那得看医生咋说咯。
”
在一个中药炮制工具的展示台前,我遇到了一群学生,他们正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看,这个碾子我在电视剧里见过!”“这个药壶也太有年代感了吧!”“不知道古人是怎么用这些做出药来的。
”
逛完博物馆,我心里满是感慨。
那些古老的医术和药材,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心血,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这神奇的中医药文化!
怎么样,这趟中医药博物馆之旅是不是挺有意思?。
中医药博物馆介绍中医药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医药文化和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中国某大城市的市中心,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中医药博物馆分为四个主要展区:藏品陈列区、中医文化展示区、中草药种植区和中医草药药膳馆。
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中医药文物和实物,是中医药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基地。
藏品陈列区是中医药博物馆的核心展示区,展示了各个时期的中医药文物。
一进入这个区域,观众就可以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古代中医器械和药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明代医生使用的铜针,这是我国中医手法的重要工具,也是许多中医师的专业标志。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木雕人像,展示了中医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医文化展示区是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区域。
这个区域以多媒体展示为主,通过影像、声音和文字等手段,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展示区内有一个专门的角落,用于展示各种中医常用的草药和草药的制备过程。
观众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这些珍贵的草药,并了解到它们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中草药种植区是展示中医草药种植技术的区域。
这个区域以园林式景观布置,同时种植了各种常见的中草药植物。
观众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中草药的种植过程,并学习到一些中草药的基本知识。
此外,中草药种植区还设置了一些互动性质的活动,如让观众在指导下亲自去采摘中草药,以增强体验感。
最后,中医草药药膳馆是一个提供中医草药药膳的餐厅。
这里提供各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健康餐品,如中药炖鸡汤、药膳煲仔饭等。
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身体健康有益。
中医草药药膳馆的开设,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品尝中药材的机会,并促进了中药材的应用。
中医药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一些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医药大讲堂、中药巡展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医药爱好者和专家学者前来参与,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医药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观众。
博物馆的成立,不仅满足了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平台。
全国最大中药炮制研究中心建成
徐子叶
【期刊名称】《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年(卷),期】2003(5)2
【总页数】1页(P61-61)
【作者】徐子叶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我国最大的微藻开发研究中心建成 [J], 中水
2.秦陵博物馆十年内建成将成为国内最大史料最丰富的秦史研究中心 [J], ;
3.北京建成现代化中药炮制研究中心 [J],
4.浙江杭州建成全国最大智慧公交充电站 [J], 富岑滢
5.中国电信在成都建成全国最大规模5G应用示范网并开通全国首条5G精品环线[J], 蒲晓蒂;过鑫;朱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介绍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
该博物馆于1995年建立,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中医药博物馆之一。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展览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中医药历史馆、中草药植物园、中医药文化馆、中医药艺术馆和中医药养生馆。
其中,中医药历史馆主要展示中医药的源流、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中草药植物园展示各种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和用途;中医药文化馆展示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中医药艺术馆展示中医药相关的书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医药养生馆则重点介绍了中医药的保健养生知识和技巧。
中医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中医药文物和器具,如古代医学典籍、传统药材、药瓶、针灸器具等。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通过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体会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兴盛。
让我们让我们总结一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作为一处集中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不仅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生动体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学习,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游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的作文嘿!你知道吗?我最近去了一个超级神奇的地方 —— 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那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神秘洞穴,只不过这些宝藏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中医药这个古老而神秘世界里的奇珍异宝。
刚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把拉进了历史的长河。
那古色古香的氛围,就像武林高手的内功一样,深厚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古老的中医药典籍,那些泛黄的纸张、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们千年的故事。
我凑过去看,感觉那些字都像是小虫子一样在书页上爬来爬去,好像在说:“嘿,小家伙,你看得懂我们吗?” 我还真有点看不懂呢,不过没关系,这种神秘的感觉才是最吸引人的。
再往前走,就是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中药标本啦!哇哦,这里简直就是一个 “中药联合国”。
有长得像小树枝的,有像干枯花瓣的,还有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
我看到了人参,那家伙,就像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躺在盒子里,仿佛在说:“我可是大补呢,别小瞧我。
” 旁边还有灵芝,那形状就像一把五彩斑斓的小扇子,我都怀疑是不是仙女下凡的时候不小心掉下来的。
我还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有一些中药的名字超级好玩,什么 “王不留行”,这名字一听就霸气,感觉就像是古代战场上勇往直前的将军,谁也别想拦住它。
接着,我来到了展示中医药器具的区域。
那些稀奇古怪的家伙可把我给看呆了。
有一个超级大的药碾子,我试着推了一下,好家伙,这玩意儿比我想象中重多了,感觉就像是在推一座小山。
我仿佛看到古代的药童们,哼哧哼哧地推着这个大家伙,把药材碾碎。
还有那些精致的小药秤,就像一个小巧玲珑的天平,我想当年的药师们用它称量药材的时候,一定得小心翼翼,就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
这里的每一个器具都像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向我们讲述着中医药炮制的历史。
在博物馆的一个角落里,还有一些关于中医药名人的介绍。
看着那些古代名医的画像和事迹,我感觉他们就像是中医药世界里的超级英雄。
华佗、李时珍,这些名字如雷贯耳。
参观中医药博物馆观后感前段时间,我有幸参观了中医药博物馆,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博物馆内陈列着多种中药植物的标本、各种中药制剂、古代医疗工具等,让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世界。
进入中医药博物馆的大厅,我便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大厅内摆放着一座座古铜鼎,这些鼎是古代炼药和煎药时使用的工具,它们的设计精巧,制作精良,让人不禁对古代医药技术和智慧感到敬畏。
展览厅内陈列着有关中药植物的标本,每一株植物都经过精细的加工和展示,标本上还标注着功效和用途,让人一目了然。
我看到了枸杞、黄芪、当归、人参等众多耳熟能详的中草药,这些植物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观博物馆还了解到了中药制剂的多样性。
展览区内陈列着煎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各种制剂样品,每一种制剂的制作方法都精确、繁复。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古代的煎剂制作过程。
煎剂是中药最常用的制剂方式之一,制作过程需要时间和技巧。
展览厅内安排了一台大型的煎药器,工作人员正在演示煎药的过程。
他们按照一定的比例、顺序放入各种草药,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火慢慢煎煮,直至药液浓缩变为煎剂。
这些草药的煎煮时间、火候等都需要有经验的医师精确掌握,这才能保证药性的最大发挥。
在博物馆的展示区还有一些古代医疗工具,它们显露出古代中医医生智慧和勇敢。
例如,一把折断脱臼的扁担,这是古代医生用来重置骨折的器械之一;还有一些治疗皮肤病的工具,通过“毒刺皮”的方法,将药物通过去皮的方式融入皮肤,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些工具看上去粗糙简陋,但却是中医古老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医医术的珍贵遗产。
通过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我不仅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作为我国古老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这种传统医学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珍视和传承。
同时,中医药也需要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见识罕见的断肠草39健康网报道:全国首家集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历史及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开放式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本月30日将在广州揭开神秘面纱。
据悉,这是广东省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广州建设中医药强市之后的首个落地项目。
本报记者日前有幸独家密探正在紧张收尾工作中的神农草堂,并在堂中目睹了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能解情花之毒的断肠草的真实面目。
据悉,神农草堂建成之后,将向全社会开放,并且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知识等传统文化教育阵地。
浮雕记录中医药7000年文化神农草堂是一个集中医药历史、文化及中草药种植于一体的半开放式现代中医药博物馆。
该堂由我省首家与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合资的中药企业——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为响应建设中医药强省号召、弘扬中医药文化而建。
神农草堂位于广州之肺——白云山脚下,进入神农草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神农氏的巨大雕像。
神农氏即炎帝,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全球中医药界之公认鼻祖。
进入草堂之后,就是一幅巨大的影壁墙,墙上雕着《落书》和《河图》。
据悉,这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起源,我国中医药文化中的原理就由此延伸的。
然后按照逆时针方向走下去,便看到一个长99米,高3.3米的巨型医史文化浮雕。
别看这短短的99米,却将我国中医药文化7000多年的历史都描述在其中,展示中医药历史长河于一瞬。
据悉,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展示中医药历史的浮雕。
参观浮雕的时候切莫忘记俯首看脚下石板!原来神农草堂的设计人员将地板砖上都印着药材的名字、图像和简单功用介绍,记者看到有桂枝、薄荷、枸杞、麦冬等不少图文并茂的地板砖,图像生动、介绍简练。
除了地板砖上的“死”药材之外,神农堂中最让人意外的是,园里还种植了许多“活”的药材。
如两面针、丹参、板蓝根、麦冬等,连曼陀罗都种上了。
据李楚源介绍,堂中展示的药材共有365种南方和北方的药材。
“见血封喉”将毗邻断肠草而在365种药材中,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断肠草了。
据史书记载,当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误尝断肠草而死。
白云山和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简介白云山和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简称“神农草堂”)位于白云山南麓,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创意设计并设于其厂区内,已被认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神农草堂”是全国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体的半敞开式中医药博物馆,突破传统博物馆以室内展示为主的固定模式,采用园林式设计,将中医药历史文化陈列展示与原生态中草药种植有机结合起来。
一期工程——中华医药园和二期工程岭南医药园,总占地25300平方米,综合运用了浮雕、景墙、实物标本、仿真药具、生态种植、仿真硅胶人、半景画、多点触摸电子书等多种表现手法,已建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文化自然山水园林和社会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游客可在此享受到淋漓尽致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一、门票:免费二、开放时间:1.周一闭馆2.周二—周五:8:00-15:003.周末及节假日:9:00-17:00三、交通路线可乘坐246、808、884在白云山中药厂站下车,还可乘坐201、72路在犀牛角和天健广场总站下车沿沙太北路北行约200米即到。
四、主要流程:1.介绍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展厅:用时约15分钟2.参观神农草堂一期工程——中华医药园,用时约30分钟3.参观神农草堂二期工程——岭南医药园,用时约45分钟五、参观注意事项:1.请至少提前一天提出参观预约(特殊情况除外),预约电话:87100314。
预约时需说明人数、到达时间等事项。
2.进入园区请爱护中草药植物、雕塑浮雕作品,请勿采摘、攀爬。
3.进入园区请注意人身安全,请勿追跑打闹,请勿影响药厂正常生产工作。
4.毒草区有断肠草、见血封喉等剧毒草药,请切勿触摸、采摘。
5.由于园区依山而建台阶较多,上下台阶需小心谨慎,以防摔伤。
中医药博物馆策划方案1. 引言中医药博物馆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策划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而深入的展示方式,通过策划与设计中医药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展示手段和互动体验,打造一个让游客能够全面了解、体验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理想场所。
2. 目标•建立一个具有教育、文化、科研和旅游功能的中医药博物馆。
•强调中医药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提供互动体验,使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
•传承中医药知识和技艺,培养中医药人才。
3. 展览内容与布局3.1 固定展览•首层设立中医药历史展厅,展示中医药的起源、发展及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第二层展示中医药经典著作和医书文化。
•第三层展示中医药在不同地域的发展情况和中医诊所的特色。
•第四层是中医药技艺展览,演示和陈列中医药的临床技能和诊疗方法。
•最顶层是中医药研究及中医药现代发展展区,介绍中医药的现代化应用和研究成果。
3.2 临时展览每季度或每半年更换一次主题临时展览,展示中医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4. 展示手段与互动体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中医药文化带入现代生活。
•设置互动展示区域,游客可以亲自尝试一些中医药手法和技艺。
•提供互动游戏、手工制作和赛事,增加游客的参与度。
•设立中医药体验区,提供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如中医药治疗、药膳烹饪等。
•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解说、讲座和培训课程。
5. 教育与科研功能•提供中医药知识的研究和教育交流平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讲座。
•设立中医药图书馆和学术资源中心,方便学者和研究人员查阅文献。
•开展中医药研究项目,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与国内外中医药机构合作,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研究。
6. 建设与管理•筹建专业团队,包括中医药专家、博物馆策划师和展示设计师。
•设立专门的博物馆筹建小组,负责博物馆建设与管理。
•寻找适合的场地,符合博物馆要求的建筑和环境。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博物馆的日常运行,包括安全管理、文物保护等方面。
广州中医药博物馆观后感作文English:After visiting the Gu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useum,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rich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The museum is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legacy of TCM and it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healthcare worldwide.中文:参观广州中医药博物馆后,我对中国传统医学(TCM)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传承印象深刻。
该博物馆是对TCM持久遗产的证明,也是其对全球医疗保健做出重大贡献的体现。
English:As I walked through the exhibits, I learned about the evolution of TCM over thousands of years.The museum showcases a vast array of artifacts, including ancient medical texts, herbs, and pharmaceutical tools.It was fascinating to see the progression from traditional practices to modern applications of TCM.中文:漫步于展览之中,我了解到了TCM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包括古代医学文献、草药和制药工具。
看到TCM从传统实践到现代应用的演变过程,真是令人着迷。
English:One of the most captivating aspects of the museum was the display of medicinal herbs.Row upon row, the herbs were meticulously labeled with their names, properties, and uses.It was a visual feast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botanical aspect of TCM.中文:博物馆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是药用植物的展示。
参观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观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参观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观后感1有朋友告诉我新建成的广东省博物馆有新意,有特色,去那里可以感受到广东的历史、风土、民俗和文化,应该去看看。
这次来广州,好多次去海心沙,知道在花城广场东面的新建成的广东省博物馆外观像个宝盒,也经常看到好多人在排队参观,就是没有进去参观过。
朋友的告知,激起了我的参观愿望。
于是在参观了海心沙亚运公园后,我也排队参观了位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东面的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新博物馆展馆包括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3大部分和临展馆。
我去的这一天人不太多,我是随着肇庆一群小学生排队领票进馆参观的。
进馆后乘坐电梯上了四层,在解说员导引下依次参观了自然馆中的地质地貌、动植物、矿物、古生物等,这个展馆展示了广东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美的孜孜追求,以强化人们的生态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还参观了艺术馆里的“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精品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和“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览”部分。
近2个多小时的参观下来,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班的观看,我是一路边听讲见边用数码相机左摄右拍,试图补充记忆。
这里的内容有一些比较熟悉,感觉到最为震撼的是自然资源展厅的新颖展示方式。
我们步入到展厅,往上看,一条条钢丝吊着一只只鲸鱼模型,蓝色的灯光照映着它们,似乎是1个奇异的海洋,许许多多的鱼在海洋看快乐地玩耍着。
此时,我似乎也来到这美丽的海洋里遨游。
再看下面,有两只高达十多米的巨大的恐龙化石,高大的身躯稳稳地立在那里,真是壮观!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则是我所喜欢的祖国的中草药,即馆内“岭南本草——中草药馆”。
该馆通过百余件各类标本,展示了作为全国中医药材主产区之一的.广东所拥有的岭南道地药材和民间药材,使观众初步了解何首乌、巴戟、沉香、春砂仁、广陈皮、广佛手、广藿香、穿心莲和化州橘红等独具特色的“南药”,并通过广东医事、百草堂等场景使观众了解广东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以及广东中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反映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中药材博物馆观后感一脚踏进那中药材博物馆的大门,哇哦,瞬间感觉自己像穿越到了古代的神秘药房。
那古色古香的调调,简直太有范儿了。
扑入眼帘的是一个超级大的中药材展示区。
嘿,那里面的玩意儿可真多,有我认识的,也有我瞅半天都叫不出名儿的。
看着那些奇奇怪怪形状、花花绿绿颜色的中药材,我就琢磨着,这大自然可真够神奇的。
这些小不点儿药材,咋就有那么大的本事呢?我凑到一个展示柜跟前,瞪大眼睛瞅着里面的人参。
哎呀妈呀,人参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宝贝啊!听说能大补元气,就跟给人打了一针超级能量剂似的。
看着那一根根粗壮的人参,我脑袋里就开始幻想它们在深山老林里撒欢儿生长的模样,嘿,心里那叫一个敬畏。
我又瞧见了一些灵芝。
哇,灵芝那可是“仙草”级别的存在呀!长得就像一把把可爱的小伞。
我听说这玩意儿能抗肿瘤、调免疫力啥的,这也太牛了吧!在这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好多其他熟悉的中药材,像黄芪、当归、枸杞等等。
这些家伙平时老听人说起,可真正看到实物,还是把我给震得一愣一愣的。
这博物馆可不光是摆药材,还有好多关于中药材的历史和文化介绍呢。
嘿,原来我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用中药材治病啦。
这漫长的历史里,中药材就像个不断升级的大宝贝,慢慢形成了超厉害的中医药文化。
我瞅见一些古代的医书和药方,上面写着各种中药材的用法和功效。
哎呀呀,这可都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呀,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在博物馆的一个小角落里,我还看到了一些中药材的制作工具。
有碾药的石磨、切药的刀具、熬药的砂锅啥的。
这些玩意儿虽然看着挺简单,可一想到它们见证了中药材制作的历史,就觉得它们老有故事了。
看着那些古老的工具,我就好像看到古代的医生们忙得脚不沾地地制作中药材,给病人治病的场景。
他们就靠着自己的聪明脑袋和勤劳的双手,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希望,太牛啦!参观完这博物馆,我算是彻底被中医药文化给征服了。
这些小小的中药材,那可真是蕴含着大能量啊!它们不但能治病,还能把我身体的小毛病都给调理好,提高免疫力。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解说文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大学城东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内,是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
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史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落实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负责中医药文物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典藏及开发利用;负责中药标本采集、制作和展示研究;开展中医药(医史)文化研究、科技成果展览、科普教育及对外宣传与学术交流等工作。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我国首座中医药综合类国家二级博物馆,并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示范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广州市科普经典游推荐景点、广州滨海金游廊示范景区、广佛肇同城旅游一卡通观光站、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2010年广州地区首届"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2009-2010年度"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30余项基地称号。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室内展厅8000平方米,另有室外中草药种植园区55000平方米。
馆藏文物万余件,5931件文物收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药标本20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
现开辟有医史展区、中药展区、大型液浸标本展区等室内展区和科普互动区;室外除"药王山"、"时珍山"等中草药种植园区外,还有中医药文化广场、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塑等景点。
游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的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我去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游玩的奇妙经历。
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一个神秘的中医世界。
那种氛围,有点古老又有点新奇,就像翻开了一本巨大的、充满故事的中医药宝典。
博物馆的布局特别有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展示。
哇塞,那些药材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安安静静地待在玻璃柜子里。
有长得像小树枝一样的桂枝,我当时就在想,这普普通通的小树枝居然是能治病的药材,中医可真是神奇。
还有那胖嘟嘟的茯苓,看起来就像一块白色的小馒头,要不是旁边有介绍,我还真以为是个能吃的点心呢。
我看到了海马,这小家伙长得像个袖珍版的小龙,弓着身子,在药材堆里显得特别独特。
旁边还有鹿茸,那一对角就像小小的树枝王冠,据说这可是很珍贵的东西呢。
再往里走,就是中医器具的天下啦。
有那种古旧的药碾子,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药师在那里一下一下地碾着药材,就像在给药材做按摩一样,把它们变成治病救人的粉末。
还有针灸用的小银针,一排排地摆放着,看着那些细细的针,我心里直发毛,不过又很佩服中医能用这么小的东西来调节人体的气血。
最让我觉得好玩的是那个煎药的罐子,又大又圆,感觉能煮出一大锅神奇的药水。
博物馆里还有一些互动体验的区域。
我试着去摸了摸脉象模拟器,按照旁边的提示把手放上去,感受着那模拟的脉象,一会儿像小珠子滚动,一会儿又像小溪流水,我才知道原来中医通过脉象就能知道身体的很多秘密,这可真是门高深的学问。
逛完整个博物馆,我对中医的认识那可真是大大地改变了。
以前觉得中医就是喝苦苦的中药,现在才知道中医是一个包含了药材、器具、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超级丰富的体系。
这个博物馆就像一个大宝藏,把中医的智慧都藏在里面,等着我们去发现。
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
我想,以后我再看中医的时候,一定会对那些草药和中医大夫们多一份敬意呢。
这就是我在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的一次超有趣的游玩经历啦,朋友们,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去看看哦!。
广州博物馆的历史文物介绍
广州博物馆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
综合性博物馆,与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同时启动,成为继广州碑
林之后的又一文化地标。
广州博物馆有“华南第一馆”之称。
它坐落于繁华的广州市
商业中心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共5层,有展厅6个,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学术交流中心及
展览厅等用房共5000多平方米。
一楼是文物库房,面积达2300多平方米。
二楼主要展出了古代书画、古代玉器、古代陶瓷、明清家具
以及近现代文物等。
三楼是专题展厅,有“广州历史文化展”、“海丝文化展”等
展览。
四楼是学术报告厅,有“广东省考古五十年成果展”和“广
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展”等展览。
五楼是展览厅,主要展出了广州博物馆近年来的部分新藏品。
它的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
共
4层,以古代书画、古代玉器、明清陶瓷及近现代文物为主要展
出内容,具有岭南风格和特色。
— 1 —。
中药,广州最大的中药博物馆明年全面建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预计明年建成,并作为广州科普基地向公众开放。
该馆将收藏广州中医药大学现有的所有中医药标本、医史等藏品,可望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药博物馆。
展示手段现代化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设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属大学城二期工程。
新馆位于该校区教学区正对主校门的综合楼,其中博物馆拥有独立的楼梯,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共6层。
首层架空,二层设多媒体放映室等,三层为校史区,四层为医史博物区,五层为中药标本区,六层为学校重大成果展示区、科普活动区。
博物馆的展示手段将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馆内外互动。
如中药标本区建立2个模拟生态园,用音像等手段展示华南地区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种群分布等,并配有文字说明、屏幕电影、录音解说等。
参观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馆藏内容。
现有资源丰富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有关专家介绍说,目前省内高校中具备组建博物馆资源的只有中山大学和中医药大学两所学校。
目前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中心包括中药馆和两个药圃。
早在院校前身———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便有中药标本馆。
目前中药馆分道地药材展区、中成药展区、贵重药材展区等,馆内存展各类标本2000多种,腊叶标本148份,浸制药物标本236瓶,药用图片330张。
而由于受到场地限制,目前该校还有4000多件医史文物、3000多件医药标本没能拿出来展览过,而这些都将在新博物馆内向公众展示。
药圃分为盆栽和落地栽种两种,品种有700多种,是岭南药物最集中的苗圃。
在大学城新校区,该校将保留校区内两个原始山头,将土地翻整后,培植各类药材植物,建成岭南最集中的展示药圃。
同时,该校区所有的绿化植物都将采用药材植物。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