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格式:docx
- 大小:23.51 KB
- 文档页数:7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科学知识要点复习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借助(简易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风是由(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3.旗帜招展、柳枝摆动,我们就知道了(风)的存在。
4.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长)。
5.(皮球)、(水枪)、(轮胎)等都是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6.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质量)。
7.如图是小明自制的天平,此时天平左右两端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一些豆子,处于平衡状态。
当往皮球中继续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向皮球这边倾斜)。
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全部放掉,这时,天平又将(向豆子这边倾斜)1. 8.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挥动几次,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这时,,塑料袋内装满了(空气)。
9.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将一个空瓶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置水中,发现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
1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
12水和空气的共同点的是(会流动)。
13.一般情况下,空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4.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特征?15.杯子应该(竖直倒扣)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
16.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17.能弹得很高的篮球里的气体是(压缩的空气)。
18.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19.做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如果将活塞往下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活塞压下去后会弹回一点)。
20.当天平达到平衡后,给一端的皮球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天平会向(皮球一端倾斜)。
21.拍打篮球时,篮球能蹦得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具有弹性)。
22.在使用自制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的(平衡)。
23.一个充入20筒空气的气球的质量与(1)个乒乓球、(5 )颗绿豆、(1 )枚回形针的质量相当。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下册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4、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6、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第二单元:1、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依靠阳光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4、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6、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等。
7、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有:(1)萝卜不能运动,兔子可以运动(2)萝卜依靠阳光独立生活,兔子所需营养由外部供给。
第三单元:1、(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人体(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76%)的水,一条鱼(85%)是水,蔬菜中(90%)是水。
3、神奇的水:会“爬”的水、会“团结”的水、会“喷射”的水、会“托举”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
4、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5、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6、物体放入水中,如果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会(沉)下去。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梳理易混易错 分析易混点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任意的选择,即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比如判断公交车是否运动,要以地面或路边静止的建筑物、大树为参照物,如果以公交车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么公交车是静止的。
例:两辆并排行驶的汽车甲和乙,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 )的。
A 、向前运动B 、静止C 、向后运动解析:由于两辆车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可以把两辆车当作一个整体,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静止的。
答案:B易错点一 描述物体的位置通常我们用方向各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看所要描述的物体在参照物的哪个方向,距离参照物有多远,用××在参照物的××方向××米处来描述。
例: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请以学校为参照物,描述书店和商场的位置。
解析:描述位置时,先确定参照物,本题中的参照物是学校。
其次确定方向,根据图示,上方为北方,则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最后确定距离,书店距离学校900米,商场距离学校1200米。
答: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900米处,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1200米处。
北易错点二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方式。
滑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如滑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或滚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例:下列运动中,属于滑动的有(),属于滚动的有()。
A、行驶中汽车的车轮B、玩滑梯C、雪橇在冰上运动D、皮球从斜坡落下解析: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处于转动状态,是滚动;玩滑梯时,人体与滑梯的接触面没有改变是滑动;雪橇在冰上运动方式是滑行,属于滑动;皮球是球体,从斜坡落下时,会滚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1.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
仙人柱喜温暖向阳环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
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
雪松耐阴抗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分布范围广,可生活在高山上。
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
水瓶树的树干里储存水,抗干旱能力强,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
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长受季风影响。
椰子喜光,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生长在热带沿海。
3.叶子有正面和反面,表面光滑,颜色更深的一面,为叶片的正面。
大叶黄杨树叶比杨树树叶厚,光滑,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
杨树靠(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过冬,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蜡质减少蒸发)过冬。
4.沙漠植物主要有仙人球,沙棘,骆驼刺,梭梭树,胡杨,仙人掌,沙葱,沙芦草,复活草。
沙漠中的植物的茎长得特别肥大,帮助植物储存充足水分,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为植物吸收更多水分。
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5.仙人掌储水秘密的秘密是: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且茎表面有(蜡质)覆盖,水的蒸发量极少。
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
6.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
7.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有大量孔洞。
原因: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8.观察金鱼藻的特点:搅动水槽里的水茎随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整体漂浮。
原因: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
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
9.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氧气的需求。
红树能在海边茁壮成长,是因为从主干上长出了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物的稳定,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伸出地面,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在观察活动中,能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4)对不知情况的树洞,不能随意用手去掏。
2、蜗牛的特点:生活在地面潮湿之处,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和眼睛,吃菜叶等食物,会排泄,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用铅笔轻轻碰它的身体,会缩回壳里。
3、蜗牛的壳顺时针旋转的叫右旋,逆时针旋转的叫左旋。
身体分为(头、腹、壳)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前对短后对长,长触角上有(眼睛),有牙齿。
和蜗牛相似的软体动物有:(田螺、扇贝)等。
4、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爬行时身体像微小的波浪,并留下痕迹。
它可以在线上、吸管上、树枝上、玻璃、圆珠笔上爬行,但不能在沙土上爬行。
、蜗牛的壳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6、蜗牛休眠了,可以将蜗牛放入水中让其醒来。
7、蜗牛用气孔呼吸。
8、怎样饲养蜗牛?A、在饲养箱和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们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B、每天傍晚用青瓜和菜叶给蜗牛喂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残渣处理干净。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9、我们观察的蜗牛是用肺来呼吸的,在水中一般不会淹死。
0、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但不宜长时间在水中。
1、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爬行时,身体伸缩式前进。
2、和蚯蚓相似的环节动物有:沙蚕、蚂蟥。
蚯蚓的环带是(生殖器官)。
3、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4、蚂蚁属于昆虫。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时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
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
第2课时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第3课时蚕长大了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试题第二单元:动物一、填空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 1 )、( 2 )的环境中。
2.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蜜蜂、( 3 )、( 4 )、( 5 )等小动物。
3.蜗牛靠宽大的( 6 )行走,蜗牛的壳由左旋的,也有( 7 )的。
4.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鸟是( 8 ),最高的动物是( 9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 10 ),寿命最长的动物是( 11 ),在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是( 12 )。
5.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爱护小动物,( 13 );保持动物栖息地的( 14 ),保护它们的( 15 );注意( 16 ),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6.蜗牛利用( 17 )爬行,是像波浪一样前进的。
爬过以后会留下( 18 )。
7.蜗牛的身体分为(19 )( 20 )( 21 )三部分,有两对( 22 ),眼睛长在( 23 )。
8.蚂蚁的身体分为( 24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25 ),胸部有三对( 26 ).9.蚂蚁窝一般建在( 27 )的地方,你知道的蚂蚁的食物主要有( 28 )等,蚂蚁靠(29 )传递信息。
10.池塘、小河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30 )11.金鱼身体表面有( 31 ),用( 32 )游泳,用( 33 )呼吸。
12.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我发现小动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 34 )、(35 )(36)(37)等13.观察蚯蚓的身体,我们会发现它有( 38 )。
14.昆虫是用( 39 )呼吸的,( 40 )和( 41 )组成的气管系统,( 42 )相当于他们的鼻孔。
二、选择题。
1.观察就是()A看看B有目的看C有目的看并记录D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2.蜗牛的牙齿是()A坚硬的骨头B肉质小牙C不存在的3.蜗牛不能在()上爬行。
A玻璃B绳子C圆珠笔D砂土4.在蜗牛赛跑活动中,要想取胜,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用鞭子驱赶蜗牛B在蜗牛前面撒土C用苹果引诱5.在观察蚂蚁时,为了不让蚂蚁到处乱跑,可以( )A把蚂蚁用胶水粘住B把蚂蚁放在水中的盖子上C把蚂蚁放在树叶上D把蚂蚁淹死6.观察完蚂蚁后,我们应该( )A把蚂蚁放回家,并观察它是怎么找到家的B把蚂蚁扔掉C把蚂蚁的腿弄下来,看它怎样D把它养起来7.在水盆中用三个瓶盖和三块小木片给蚂蚁搭座桥,蚂蚁会()A原地不动B在三个瓶盖上来回走C在三个瓶盖上走一圈就不动了D跳到水里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相互交流信息主要是靠()A.头上的触角 B 声音 C舞蹈9.找蝗虫时,以下地点正确的是…………………………………()A.春天的花丛中 B. 夏天的草丛中C. 秋天的树林中D. 冬天的雪地里10.蜗牛的眼睛长在身体的()A头部 B尾部 C触角上 D腹部11.蜗牛爬行是用身体的()A触角B尾部C腹足D外壳12.蜗牛喜欢生活在()A潮湿的地方B干燥的地方C有水的地方D判断不准13.蜗牛爬过的地方()。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有物质构成的,都是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
2.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3.动物有基本的生存需要:事务,空间和应激性。
4.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5.动物的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第一课寻访小动物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笔筒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能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持动物的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3.哪些场所影藏着危险?如树洞,草丛,地上的小洞等。
那些小动物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如,蛇,蜈蚣,蝎子等。
那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用手摸看不清的洞,或是用手跑到茂盛的草丛等第二课蜗牛1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的外面有贝壳(或者已经退化),都极有外套摸。
由于软体动物一般都具有贝壳,因此通常把软体动物也叫贝类。
我们熟悉的软体动物有田螺,螺丝,河蚌,牡蛎,蛤,乌贼,鱿鱼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场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4.不同的蜗牛,壳有两种螺线旋转方向,一种壳上螺线旋转方向是从里向外顺时针。
另一种螺线旋转方向是从里向外逆时针的。
壳逆时针转的在我国比较少见5.蜗牛的身体:有腹,头,壳,触角,眼睛,口。
触角有两对,长的触角顶部有眼,短的一对触角上没有眼。
6会运动是动物区别与植物的一项重要特征,动物怎么样运动,又体现了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体现了动物的多样性。
7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平湖市实验小学张老师设计一.知识展示台(1)蚕是从 ( 卵 ) 开始它的生命。
蚕卵的颜色有 ( 淡黄 ) 、 ( 玫瑰色 ) 、( 紫灰色 ) 等。
(2)蚕卵在适宜的 ( 温度 ) 和 ( 湿度 ) 下才能孵出小蚕。
(3)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 蜕皮 ) ,每次蜕皮之前都要 ( 停食而眠 ) 。
(4)蚕的外形可以分为 ( 头 )( 胸 )( 腹 ) 三部分。
(5)茧里面是 ( 蛹 ) ,茧能起到 ( 保护 ) 的作用。
(6)蚕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变得 ( 粗壮 )( 发黄 )( 发亮 ) 。
(7)蚕茧里钻出来的动物叫( 蚕蛾) ,蚕蛾身体分为( 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 1 )对触角,胸部有( 3 )对足,( 2)对翅。
(8) 蚕的一生经历了 ( 卵)、(幼虫)态。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65 )天。
(9)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 )蛹)(成虫、( 繁殖)()四种形死亡)四个阶段。
(10)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 变态 ) ,如 ( 蜻蜓 )( 蝴蝶 )( 青蛙 )( 蟾蜍 )( 蚕蛾)等。
(1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 ( 出生 ) 、( 生长发育 ) 、( 繁殖 )( 死亡 ) 四个阶段。
(12)人的一生中有 ( 2 ) 副牙齿,一副是 ( 乳牙 ) ,一副是 ( 恒牙 ) 。
2.对错审判厅(1)我们观察到蚕卵的大小比米粒要大得多。
( × )(2)保存蚕卵和新鲜桑叶的方法是冷藏。
( √ )(3)刚孵出的小蚕像蚂蚁一样,所以叫蚁蚕。
(√ )(4)头很小,头上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
( √ )(5)蚕的胸部有3对足,小而尖,可以帮助身体运动。
(×)(6)蚕身上有环节,身体两侧有小黑点,它是蚕呼吸的地方,叫气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归类
整理
本文档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的复归类整理,旨在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一、植物的繁殖
1. 有性生殖
植物通过花粉传递和卵细胞进行有性生殖。
其中包括以下过程:- 授粉:花粉传递到雌蕊柱头上
- 授精:花粉管生长到卵细胞,与之融合形成种子
2. 无性生殖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位进行无性生殖。
以下是常见的无性
生殖方式:
- 茎的结实:茎部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 叶的繁殖:叶片上生出新的小植物
- 地下茎的繁殖:地下茎上生出新的植株
二、水的性质和运动
1. 水的性质
水具有以下特点:
- 无色、无味、无臭
- 密度大,重量重
- 三态转变:液态、固态、气态
2. 水的运动
水具有以下运动方式:
- 流动:水会沿着斜面或管道自上而下流动
- 蒸发:水蒸发成水蒸气,升华成气体
- 冻结:水在低温下形成冰晶固态
三、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1. 空气的存在
空气对物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空气对物体的支持作用:空气可以支撑物体,使其浮在空中- 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作用:空气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
2. 空气的压力
空气具有压力,对物体产生以下影响:
- 压力传导:空气压力可以传导到物体表面
- 压力变化: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以上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的复习归类整理,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
如需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或与老师进行进一步交流。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鸡、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鸡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宝宝一生共蜕皮4次.蚕的一生共蜕皮6 次6、在蚕要吐丝前,它不怎么吃叶子,且身体开始发黄发亮.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7、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每只雌蛾大约产400-500粒卵。
8、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蚕、蛹和蚕蛾四种形态。
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蚕蛾的头上长着1对触角,胸部长着2对翅、3对足.像蚕蛾这样的小动物我们称它为昆虫,我还知道蚂蚁、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苍蝇、蜻蜓等都昆虫。
10、刚出生的蚕宝宝像黑色的小蚂蚁,所以称它为蚁蚕。
11、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称为变态。
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
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12、动物:卵生:从卵孵化而来。
如鸡、蝴蝶、鸟、蜻蜓、鱼……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
如山羊、狗、熊猫……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太大。
如蜻蜓、蝴蝶、蟾蜍……不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不大。
如鸡、山羊、熊猫、鱼……13、人的周期:15岁以前都叫儿童(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一15岁的为少年);16岁一35岁为青年;35岁一60岁为中年;60岁以后为老年。
蚕的外形: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有咀嚼式口器.胸部有3个体节,各有一对胸足。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一)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共29题)1、植物的生命过程中要经历()、()、()、()、()的过程。
2、植物从一粒()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
3、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方法有()和()。
4、有些植物用()、()、()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大多用()繁殖后代。
5、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来看。
6、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
7、一年之计在于(),春天是()的好季节。
凤仙花播种的季节是()。
8、凤仙花在花盆中的播种方法有4步:①、()。
要挑选那些()的、没有()的种子;②、准备好()和(),把一块()放在花盆的()上,然后放入()的();③、用()在土中按2~3个(),深度约(),每个小坑放()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盖上;④往花盆中()适量的(),使()湿润,将它放在()的地方。
9、除了在花盆中播种凤仙花,我们还可以到校园的()中播种凤仙花。
10、要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可以用这个办法:①、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②、把种子放在()和()的中间,也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都放置种子;③、往土壤中浇适量的(),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11、种植植物是一项()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和()等多项工作。
除在()的过程中,每天记录()次()的长度外,从()出土开始,每()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观察叶的()和(),并记在()上。
还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记录。
12、从土壤中连根拔出一棵树是()的,这是因为植物的根有()作用。
13、种子萌发先(),再(),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14、植物根的作用是:①、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②、将植物()在土壤中。
15、种子播种后,我们先看到了(),后来种子又变成了(),()越长越高,最后开花和()了。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复习题(含答案)(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复题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和()。
2.()和()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3.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4.30摄氏度写作();摄氏度写作()。
5.声音是由()产生的,它可以在()()和()中传播。
6.植物的形态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7.()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
它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底距离地面()米。
8.纸片、木片、塑料、铁片这四种材料中吸水性最好的是(),韧性最好的是(),硬度最好的是()。
9.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六部分。
二、判断题1.在不同的地方所测量的温度是相同的。
()2.纸非常便宜,我们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3.声音可以在任何地方传播。
()4.水里的植物不需要呼吸。
()5.水瓶树适合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地方。
()6.塑料成品既有长处也有缺点。
()三、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用来描绘春季的是()。
A.硕果累累B.白雪皑皑C.含苞待放2.刮风时,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A.相反的B.相同的C.相交的3.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是因为()。
A.瓷砖防水性能好B.物美价廉C.好打扫4.不属于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的是()。
A.耐旱B.抗病C.根系发达5.我们常吃的玉米粒、黄豆、花生仁是这些植物身体上的部分(A.根B.茎C.果实四、连线题给材料分类陶瓷棉花天然材料玻璃纸人造材料布料黏土五、填图题1.请在下图中标出箭头所指的风向。
六、XXX答题。
)1.下雨对人类出产、糊口有什么长处?2.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净化”的方法有哪些?七、实验题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在模拟实验中,平铺的纸张模拟的是(),卷起来的纸张模拟的是(),蜡纸模拟的是()。
通过实验,我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答案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一、填空题。
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 1 )毫米,厚约( 0.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天~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3、养蚕窍门: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生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要把它刷到(桑叶)上;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撒杀虫剂。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的一生要蜕(六)次皮。
5、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6、蚕适于在温度范围为( 22℃——29℃)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合的温度为( 27℃)左右。
7、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8、蚕的外形是(白)色,(圆筒状),有(头)(胸)(腹)三部分。
在吐丝前就(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
9、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蚕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10、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蚕蛾交配后会产大量的卵。
刚产下的卵是(白)色的,后来又变成了(浅黄色)色。
11、蚕蛾分(雄)和(雌),(雄)和(雌)交配后,(雌)产卵繁殖后代。
12、蚕蛹被(茧)包裹,(茧)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13、蚕蛹经过( 10天——15天)天,会变成蚕蛾。
14、(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
远在( 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制品。
15、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16、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56 )天。
17、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8、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9、动物可分为(变态)动物和(不变态)动物20、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21、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22、观察、测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二、判断题。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3、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4、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5、这个过程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6、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相同的。
(×)7、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8、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9、自然界中没有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10、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
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短短的 1年零六个月,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
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20岁间。
(√)三、选择题1、人和动物通过( C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出生B、生长发育C、繁殖D、死亡2、蚕是一生要蜕(D )次皮。
A、一B、四C、八D、六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B )天。
A、30B、56C、65D、3654、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B)的;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D )的。
A、变态B、完全变态C、不变态D、不完全变态5、蚕最喜欢吃(A )。
A、桑叶B、白菜叶C、莴苣笋叶6、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是(A )。
A、卵-幼虫-蛹-成虫B、幼虫-卵-蛹-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成虫-蛹7、下列动物那种是变态动物( A )。
A、蚕B、袋鼠C、猫8、下面的动物中幼年期和成年期变化很大的动物是( C )。
A、袋鼠B、鸡C、蚂蚁9、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长:( B )A、猫B、乌龟C、蝴蝶10、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短:( A )A、蜻蜓B、山羊C、鱼11、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与蚕不同:( A )A、鸡B、蝴蝶C、飞蛾12、蚕蛾的胸部长有( C )足和( B )翅膀。
A、1对B、2对C、3对四、问答题1、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什么?答:呼吸用的气门。
2、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答:腹足和尾足。
呈波浪式重复前行。
3、蚕怎样吃桑叶?答:胸部三对足把持桑叶,坚硬的上腭把桑叶切断。
蚕的口器是咀嚼式。
4、刚孵出的小蚕什么样?答:很小,黑色,像小蚂蚁,叫蚁蚕5、蚕的幼虫蜕四次皮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这说明什么?答:它要吐丝结茧了。
6、、蚕要吐丝了,我们要做什么?答: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让它在那里结茧。
7、蚕怎样吐丝?答: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8、吐完丝的蚕有什么变化?答:身体变小,藏在茧内变成蛹。
9、把茧剪开后,茧内有什么?答:蚕吐完丝后蜕下来的皮,蛹。
10、蛹什么样?它还活着吗?答:纺缍形,外皮黄褐色,硬。
一节一节的,一端粗,一端尖,粗的一端是头。
长出了复眼和触角、翅。
活着,它一般不动,但受到外界刺激时它会动。
11、蚕茧什么样?答:椭圆形,白色或黄色,和红枣差不多大小。
12、怎样把蚕茧上的丝抽出来?答: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圈绕在纸板上。
13、一条蚕吐的丝大约有多长?答:大约1500米14、蛹在蚕茧里还变吗?答:变,变成蚕蛾。
15、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区别?答:雌蛾:体大触角颜色浅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颜色深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16、蚕蛾、蚂蚁、蜻蜓有什么相同之处?答: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它们都是昆虫。
17、你会为动物分类吗?答:(1)根据动物的一生中是否经历变态分为两类:一类是变态动物,一类是不变态动物。
什么叫变态?答:有些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举例:如蚕,蝴蝶,苍蝇,蚊子,蝉、蜻蜓等;这变态还得看它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就是完全变态,如蚕,蝴蝶,苍蝇,蚊子等,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的是不完全变态,如蝉、蜻蜓等;有的动物一生中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不变态的动物。
如狗,猫,鸡等。
(2)根据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卵里孵化而来的,也就是卵生,如鸡,鸭、鹅、龟等;一类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也就是胎生,如狗,猫,猪、马等。
18、人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按年龄段怎样分组?牙齿生长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成年人有多少颗牙齿?答:人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按年龄段分为儿童(15岁以前);青年(16---35岁);中年((35----60岁);老年(60岁以后)。
牙齿生长过程可分乳牙阶段、混合牙阶段、恒牙阶段。
成年人有28——32颗十九、你想长寿吗?那就得学会健康生活。
我们该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准备?答:充足的睡眠,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二十、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答:环境因素五、填表1、蚕的一生2、各年龄段人的身体变化特点外形特征行动食物时间(天)卵圆形,黑紫色,像小米粒大小不会动不吃食物得到蚕卵的第2天~第5天就孵出蚁蚕蚕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白色,从约1毫米长到8厘米左右爬行吃桑叶,随着身体身体不断长大,食量也逐渐增大33天~35天蛹椭圆形、酱色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会动不吃食物10天~13天蚕蛾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长出翅不会飞,能振动双翅不吃食物6天~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