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怨词
- 格式:ppt
- 大小:414.50 KB
- 文档页数:8
古诗怨词二首其一翻译赏析《怨词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崔国辅。
其古诗全文如下: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着。
【前言】《怨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写女主人公发现前朝皇帝赐予的旧罗衣,回忆青春往事,感叹年华变换、晚景凄凉,揭示了宫女见弃、朝不保夕的悲惨命运;第二首诗写女主人公见眼前桃李疏,芙蓉落,导致思绪繁乱,织锦难成,反映了古代社会女子的可怜遭遇。
这两首诗通篇都是一个女子睹旧物而生哀怨的语气,都是采用以物喻人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女子的可悲命运及这一制度的腐朽和罪恶,也是作者借写怨词感慨个人身世。
【注释】⑴罗衣裳: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⑵秦王:唐太宗李世民在唐初封秦王。
这里泛指古代君王,非确指。
⑶着:穿。
【翻译】我有一件轻罗质oRG地的衣裳,还是秦王在世的时候制作。
多少次在春风中翩然起舞,秋季到来天凉不能再穿着。
【赏析】这首诗很像戏剧的独白。
它能使人想象到比诗句本身更多的情景:女主人公大约刚刚翻检过衣箱,发现一件敝旧的罗衣,牵惹起对往事的回忆,不禁黯然神伤,开始了诗中所写的感叹。
第一句中的“罗衣裳”,既暗示了主人公宫女的身份,又寓有她青春岁月的一段经历。
封建宫廷的宫女因歌舞博得君王一晌欢心,常获赐衣物。
第二句说衣裳是“秦王在时”所作,这意味着“秦王”已故,又可见衣物非新。
唐诗中常以“汉宫”泛指宫廷,这里的“秦王”也是泛指帝王。
后两句紧承前两句之意作感慨。
第三句说罗衣曾伴随过宫女青春时光,几多歌舞;第四句语意陡然一转,说眼前秋凉,罗衣再不能穿,久被冷落。
两句对比鲜明,构成唱叹语调。
“不堪”二字,语意沉痛。
表面看来是叹“衣不如新”,但对于宫中舞女,一件春衣算不了什么,向来是“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白居易《缭绫》)。
可见这里有许多潜台词的。
刘禹锡的《秋扇词》,可以作这两句诗的注脚:“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
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可见诗中对罗衣的悼惜,句句是宫女的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