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
- 格式:pdf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10
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08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和其他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包括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其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六条行政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一)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二) 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三)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五)负责与本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并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第七条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一)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账卡管理、维护保管、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三)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四)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国有资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豫政办[2010]137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12.14【实施日期】2011.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10〕137号)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行为,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防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行为。
财政差额供给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参照本办法执行。
其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需要配备的固定资产,包括:办公与业务用房、公务车辆、办公设备、办公家具、教学科研设备和体育器材等。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资产配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证履行职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购置、建设、调拨、调剂、租赁和接受捐赠等方式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五条省财政厅负责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统一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批准资产购置计划,监督和规范资产配置工作。
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佚名
【期刊名称】《《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总页数】3页(P43-4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徐春玲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J],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J],
4.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J], ;
5.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27•【字号】豫政[2006]97号•【施行日期】2006.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豫政〔2006〕97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保证。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好用好行政事业资产,对于稳固政权基础,促进事业发展,公平财政分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行政资源和政府财力的使用效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等意义重大。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二、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部门是代表政府行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
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承担资产安全使用、有效运转和资产保全的责任。
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标准(试行)(豫财资[2011]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行为,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按照《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08号令)和《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豫政办[2010]137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行为。
临时办公机构国有资产配置参照此标准执行。
第三条本标准所称资产主要是指办公用房、公务车辆、办公家具、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空调设备等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办公需要配置的资产。
第四条本标准主要是根据省编办核定的内设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内实有人数,确定资产配置数量限额;按照办公自动化要求,确定办公自动化设备基本配置标准,并参照主流设备市场价格,综合确定资产配置价格限额;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资产折旧的相关规定和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确定资产更新标准。
第五条本标准是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数量、面积、价格等上限标准,以及最低使用年限标准。
第六条因工作需要,确需超过本标准配置资产或者未达到更新标准需要更新资产的,按照从严控制的原则,经主管部门同意,报省财政厅审核批准后,进行配置或者更新。
第二章办公用房装修第七条公用部分:包括大厅和公共走道。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水电管线、灯具等。
按照建筑面积,大厅装修费用不超过2000元/㎡,公共走道不超过1000元/㎡。
第八条会议室。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电路管线、灯具、网络线路等。
按照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1500元/㎡。
第九条办公室。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电路管线、灯具、网络线路等。
按照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900元/㎡。
第十条卫生间、茶水间。
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标准(试行)(豫财资[]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行为,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按照《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第号令)和《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豫政办[]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行为。
临时办公机构国有资产配置参照此标准执行。
第三条本标准所称资产主要是指办公用房、公务车辆、办公家具、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空调设备等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办公需要配置的资产。
第四条本标准主要是根据省编办核定的内设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内实有人数,确定资产配置数量限额;按照办公自动化要求,确定办公自动化设备基本配置标准,并参照主流设备市场价格,综合确定资产配置价格限额;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资产折旧的相关规定和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确定资产更新标准。
第五条本标准是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数量、面积、价格等上限标准,以及最低使用年限标准。
第六条因工作需要,确需超过本标准配置资产或者未达到更新标准需要更新资产的,按照从严控制的原则,经主管部门同意,报省财政厅审核批准后,进行配置或者更新。
第二章办公用房装修第七条公用部分:包括大厅和公共走道。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水电管线、灯具等。
按照建筑面积,大厅装修费用不超过元㎡,公共走道不超过元㎡。
第八条会议室。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电路管线、灯具、网络线路等。
按照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元㎡。
第九条办公室。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电路管线、灯具、网络线路等。
按照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元㎡。
第十条卫生间、茶水间。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水电路管线、灯具、卫生洁具等。
《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实施意见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第19号令发布的《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规定》第二条所称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是指:1、流动资产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低值易耗品、库存材料、零配件、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燃料及应收款、暂付款等。
2、长期投资指用于投资、合资、入股、联营等的各类资产。
3、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价在200元以上(含200元),专用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含500元),且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实物形态的资产。
具体包括:房屋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文物和陈列品;其他。
4、无形资产指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合法权利、科技发明、著作权、商标、商誉等。
5、其他资产指除上述(1)—(4)类以外的资产。
二、《规定》第三条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国家行政单位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按照我国现行行政事业编制分类,行政事业单位分为以下四类:1、行政党团机关。
包括国家权利机关,即我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政府机关,即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机构;我省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机关;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常派组织机构和列入国家行政编制的社会团体。
2、事业单位。
包括农林牧水利气象事业单位、工业交通建设事业单位、商业粮食贸易事业单位、文教科学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以及列入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
3、社会团体。
包括除上述(1)、(2)两类列入国家行政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外的属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各类社会团体。
4、附属营业单位。
指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设立,领取了《营业执照》,但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营业单位。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国有资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洛政[2008]48号【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4.02【实施日期】2008.04.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洛政〔2008〕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2007年7月,省政府颁布了《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办法》的颁布实施,对于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办法》落到实处,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切实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办法》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具体管理,从而建立起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办法》的要求,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办法,依照工作职能和管理权限,切实履行好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
二、切实贯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各级、各部门要从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出发,更新国有资产管理观念,转变国有资产管理方式,认真贯彻落实资产管理与预算管。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04•【字号】郑政文[2008]102号•【施行日期】2008.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郑政文〔2008〕1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结合我市实际,现将需重点做好的工作通知如下: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对促进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资源共享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保证《管理办法》在我市的落实。
二、明确分工,密切协同,履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责根据郑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市国资委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宏观监管,市财政局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日常管理。
市财政局在每季度末将资产变化情况以报表形式报市国资委备案;重大国有资产(主要是不动产)的处置由市国资委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市国资委要及时将处置情况书面告知市财政局。
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继续管理目前代管区域的单位资产,每半年将资产动态变化情况报市财政局备案。
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及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与本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并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最新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最新版」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下面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最新版】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
第六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第七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豫政办〔2010〕135号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总页数】5页(P18-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暂行办法的通知 [J],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J],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J], 无;
4.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J],
5.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6号《河南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已经2020年4月8日省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尹弘2020年8月19日河南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是指使用预算安排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活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
第三条政府投资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前款规定的领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政府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
第四条政府投资应当遵循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注重绩效、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政府投资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相适应,量力而行、统筹平衡。
加强对政府投资资金的预算约束,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违法违规举借债务筹措政府投资资金。
第六条政府投资资金按项目安排,以直接投资方式为主;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也可以适当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
直接投资,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资资金投入非经营性项目,并由政府有关机构或者其指定、委托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等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组织实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