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三届教育发展改革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申报表
- 格式:docx
- 大小:16.46 KB
- 文档页数:3
四川阿坝教育申报课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而阿坝地区作为四川省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阿坝地区教育的发展需求,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能的课题申报方向。
一、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
阿坝地区是一个地理条件复杂、资源分布不均的地区,不同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可以申报一个课题,研究如何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研究资源分配模型、调查学校资源利用情况等方法,找到解决资源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方式和措施。
二、构建阿坝地区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教育发展需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评估和指导,因此建立阿坝地区教育发展的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套适合阿坝地区的教育发展指标,以测量和评估阿坝地区教育的质量和进展情况。
三、推进阿坝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
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一直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阿坝地区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可以申报一个课题,探索推进阿坝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研究现有的农村学前教育经验,制定一套适合阿坝地区的发展策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
阿坝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可以申报一个课题,研究如何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和政策,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总之,以上是几个可能的课题申报方向,通过研究和实施这些课题,可以促进阿坝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31•【字号】泸市府发〔2005〕55号•【施行日期】2005.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的通报泸市府发〔2005〕5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遵照《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151号)和《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省政府令第92号)的精神,为了贯彻落实《泸州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市政府令第17号),鼓励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和教改探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市开展了泸州市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评奖活动。
经过基层申报,区、县推荐,市专家评审组公正、客观、认真地评审和市评审领导组审核,经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已评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7项。
现对60项获奖项目进行通报表彰。
附件:泸州市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获奖项目二〇〇五年八月三十一日附件泸州市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获奖项目一等奖(9项,排名不分先后)1.成果名称:小学生“我育我学”教育实践完成单位:泸州市实验小学主研人员:周崇伦、刘诗珍、童敏、吴远玲、马小芳2.成果名称:农村非常态家庭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培养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望龙镇中心校主研人员:张小林、赵芳、牟德良、成守芳、李水平3.成果名称:农村地区区域课程开发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研室、泸县教师进修校主研人员:刘大春、陈邦、李万富、熊维平、梅永轩4.成果名称: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途径与方法研究完成单位:叙永一中、泸州市教科所主研人员:何成湘、徐薇、支悦军、罗秀峰5.成果名称: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完成单位:泸州高中主研人员:肖林、王晓云、曾雪、王春艳、杨文平6.成果名称: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教培中心主研人员:朱文苹、徐全玉、杨冬梅、吴信文、黄蓉7.成果名称:中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完成单位:泸化中学主研人员:崔跃进、向世平、田维军、唐吉川、赵文保8.成果名称: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嘉明镇中学主研人员:谢多才、杨绍森、胡启灵、陈茂林、何忠文9.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完成单位:古蔺永乐中学主研人员:徐克聪、牟强远、陈明开、牛华国、魏敏二等奖(24项,排名不分先后)1.成果名称: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评估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江阳区教培中心主研人员:周健、熊生贵、聂华伟、朱晓平、袁小平2.成果名称: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实践完成单位:合江县凤鸣镇九层小学主研人员:裴敬春、陆文南、张雨、李飞、李世怀3.成果名称:小学生科学意识与科技能力初步培养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河东小学主研人员:万明强、方小明、吴晓萍、冯永龙、王晓平4.成果名称: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兰田中学主研人员:谭同俊、刘明江、赖建明、卢能伟、刁俊康5.成果名称: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兆雅镇中心小学主研人员:吴卫东、甘祥春、杨欣、陈镜、胡平6.成果名称: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成单位:江阳区教培中心、邻玉小学主研人员:程蔺萍、吴群、王家容、李琴、黄富莲7.成果名称:贫困边远山区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教研室主研人员:丁月波、吕道承、陈怀昌、蒋英、王强8.成果名称:初中语文教学互动发展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七中主研人员:张燕、李鹏程、詹光伟、万绍基、张艳9.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农村乡镇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优化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江门镇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杨昭弟、瞿静、王小兰、胡晓慧、王红梅10.成果名称:中学对话教学课堂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五中主研人员:廖成有、姜恒权、朱兴无、车小军、吴先军11.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中心校主研人员:刘一波、邓伯勇、李永禄、周远平、游晓容12.成果名称: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泸化小学主研人员:邹伦琼、梁玉兰、张俊梅、张翠萍、白冰13.成果名称: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二中主研人员:钟兵、郑如兵、黄森、胡永樵、江洋14.成果名称:小学语文多维学习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实验小学主研人员:何晓琴、叶晓红、宋飞鸿、谢小丽、朱秀兰15.成果名称:高中数学课堂尝试教学实践与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研室、泸县五中主研人员:汪国良、程明渊、刁仕云、陈斌、李明刚16.成果名称: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及教育对策完成单位:龙马潭区鱼塘镇中心学校主研人员:欧阳富先、罗朝珍、潘立勋、王泽忠、郑德超17.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龙山镇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余正波、黄映华、罗维、李梅、徐敏18.成果名称:课堂创新教学模块化实验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主研人员:张连奇、谭强、黎红、代自强、蒋秀琼19.成果名称: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完成单位:泸州石油中学主研人员:张真银、李朝常、余华兴、黄天驿、朱官忠20.成果名称:美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完成单位:纳溪区河东小学主研人员:李克良、蒙维、赵绍林、漆桂英、徐应芬21.成果名称: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区教培中心主研人员:黄世刚、罗宏彬、袁玉芳、王元、周开平22.成果名称:民族乡镇小学“集约型”办学模式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箭竹苗族乡中心校主研人员:孙君儒、付科银、王智强、郭琼彬、陈仕鸿23.成果名称:城市小学生上网问题解决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大北街小学主研人员:陈云、吴朝金、温江、罗虹、张映芳24.成果名称:职业高中专业课程的开发及优化教学实验完成单位:江南职中主研人员:易小川、刘瑛、袁仕行、王竹英、段晓辉三等奖(27项,排名不分先后)1.成果名称: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泸县雨坛镇学校主研人员:黄德富、郑尚洲、李庆刚、徐忠南、曹玲2.成果名称:贫困边远山区薄弱初中发展建设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永宁中学主研人员:严巨培、龚强、许明刚、郭子中、周宏潮3.成果名称: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玄滩镇中心小学主研人员:刘剑波、兰玫、彭华建、梅海燕、刘清书4.成果名称:农村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百和镇中心小学主研人员:任绍钦、尹小平、涂少清、唐远荣、唐永兵5.成果名称:农村小学课堂“互助—探究”式学习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喻寺镇中心小学主研人员:胡良、邱艳、王盛、韦丛义、黄玲莉6.成果名称:农村中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一中主研人员:王堂银、龙维权、何淑清、张小平、杨新7.成果名称:农村幼儿园科学领域“做中学”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云龙镇中心幼儿园主研人员:刘莉、朱莉、陈有琴、郑永莉、陈利容8.成果名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探索与研究完成单位:泸南中学主研人员:王莉、龚汝陨、王晓兰、王银敏、黄淼9.成果名称:小学数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主研人员:刘进、徐艳、袁小平、王怀玉、周玉萍10.成果名称: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实验中学主研人员:杨玉莲、李世志、李恕林、曹建华、邓莉11.成果名称:农村特殊家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江阳区五星小学主研人员:郑代芳、陈艳梅、杨永兴、车锡超、孙斜12.成果名称:初中化学探究式学习活动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区教培中心主研人员:王庆利、刘定科、邓克刚、肖继兰、赵林13.成果名称: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实验完成单位:泸州市铜店街幼儿园主研人员:胡小青、谢春梅、张礼平、毛荼、陈冬梅14.成果名称:小学语文立体化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梓桐路小学主研人员:廖志秀、先清珍、伍维红、柳莺、胡利平15.成果名称: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梓桐路小学主研人员:廖武兰、俞义兰、李小萍、高初莲、周丽秋16.成果名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实验研究完成单位:泸师附小主研人员:唐莉、劳一生、李维兵、朱发华、张平17.成果名称: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小街子小学主研人员:陈友梅、赵利平、范青莲、梁华容、田晓琳18.成果名称: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结构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小街子小学主研人员:刘开柱、欧黎明、刘名、石清、赵利权19.成果名称:农村初中数学CAI 课件的应用研究完成单位:龙马潭区石洞镇中心学校主研人员:邓伦崇、吴学军、张菊贵、梁万海、罗君20.成果名称:中学英语“视-听-说-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完成单位:合江中学主研人员:周强、秦琴、刘蜀忠、付玉明、周知梁21.成果名称:小学生公民道德启蒙教育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实验小学主研人员:曾梨、王昌礼、郑旭东、夏丽、柯兰22.成果名称:贫困边远山区农村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马岭中学主研人员:刘兆奎、王勋、魏在为、常序东、淡文群23.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单位:合江县先市中心校主研人员:曾令先、豆春燕、苟桂芳、李昌碧、刘芳24.成果名称: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完成单位:合江镇中心校主研人员:张明跃、唐永公、冷静、余文甫、陈敏25.成果名称:农村学校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齐家学校主研人员:张志远、罗娟、赵恒菊、王显彬、杜成然26.成果名称:中学生学科学习方法研究完成单位:纳溪中学主研人员:朱爱芳、王业春、许志旭、王又佳、杨勇27.成果名称:小学学科网络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忠山小学主研人员:杨端、王天明、邓红、陈举红、伍朝会主题词:教育教学成果△表彰通报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使用说明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模版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本模版为根据一般情况制定或编写的常规模版;使用过程中请根据结合您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附2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表申报成果名称:申报人姓名:申报人所在单位:市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成果推荐单位:申报日期:广东教育厅制成果持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一、成果类别(一)在下列所属普通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3—初中教育□4—高中阶段教育□5—特殊教育□6—其他(二)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教育□02—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03—综合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04—语文教育□05—数学教育□06—外语教育□07—历史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08—地理教育□09—生物教育□10—物理教育□11—化学教育□12—科学教育□13—技术(含劳技)教育□14—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15—体育与健康教育□16—校本课程(含高中选修Ⅱ)开发与实施□17—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18—中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19—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20—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21—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2—中小学教学研究机制、方式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23—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24—特殊教育□25—其它(三)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1—以个人名义申报□2—以单位名义申报ﻬ如果除本单位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
•学校概况•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与传承目•学校荣誉与成果•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录01学校概况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四川省巴中中学位于四川省巴中市,是该地区历史最悠久、声誉最好的高中之一。
学校创建于清朝末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办学经验。
巴中中学是四川省重点中学,也是全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校风的示范性高中。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巴中中学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
巴中中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办学理念与特色巴中中学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许多获得高级职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
学校的教育设施先进完善,拥有多个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和艺术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巴中中学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师资力量及教育设施02教育教学工作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多元化课程体系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实践教学环节德育工作及成果展示德育课程体系学校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化艺术节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成果展示学校定期举办德育成果展示活动,如优秀学生评选、文明班级创建等,展现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
体育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教育,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艺术教育学校重视艺术教育,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课外活动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术竞赛、科技创新、文学社团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18年 4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7年12月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教育部2009年10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国家级教育部2010年6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育部2011年9月四川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风格和特色的研究四川省2009-2012年教改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10月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级教育部2012年11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育部卫生部2012年11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教育部中央政法委2014年3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部2014年3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长效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川省2013-2016年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3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四川省2013-2016年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3月实施万门课程建设工程,打造示范精品,探索课程建设新路径四川省2013-2016年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7月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一等奖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8月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二等奖教育部2015年6月全面打造社团文化的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空间——四川大学以学术型社团建设滋养青年学子成长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教育部2015年8月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四川省教育工委2015年10月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教育部2016年1月让每个学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年5月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发改委2016年10月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教育部2016年12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教育部2017年9月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3项)教育部2018年3月面向新工科的力学专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强通识重实践跨学科融产教——新工科领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基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计算+”多学科的“智能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我国轻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轻纺食品类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
1xxxxxx 第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成果完成人:成果依托项目名称:申报等级建议: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 荐 时 间: 年 月 日成 果 科 类:管理学成 果 代 码:11 4 0 2 6 编 号:教务处 制成果名称:xxxx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完成单位:经济管理学院成果依托项目类别:专业建设项目xxxxxxxxx 专业成果简介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项目成果依托四川省教育厅2019 年工商管理省级应用示范型专业建设项目,在进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我校与xxxx 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签订订单班人才培养协议,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订单班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
成果内容如下:“协议导向型”产学合作育人机制就是产学合作双方以互利为基础,在人、财、物、项目、信息、技术等诸多合作要素中找出利益共同点,夯实产学合作“制度、模式、标准”保障机制,以“协议导向”思维为主线,明确双方权责关系,逐渐开展由浅入深的产学合作。
因为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协议一旦生成,就能监督校企双方信守诺言,朝着产学合作向协议条款写明的方面发展,最终实现合作育人的目标。
具体来讲,就是在外部政策允许条件下,加强内部相关合作制度建设,即在稳固好第一阶段外部政策和内部制度保障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要由校企双方专家组成的专业产学研用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协商制订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等)签订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协议迈入第二阶段,通过协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签订相关标准联合制订协议迈入第三阶段、协商合作项目签订技术研发合作等协议迈入第n 阶段。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项目成果是在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得办学机制下搭建起来的,以“协议导向”思维解决如何从合作要素中找出利益共同点和如何夯实产学合作保障机制问题。
(1)建从合作要素中找出利益共同点,写入合作协议协同育人要素(包括人、财、物、项目、信息、技术等)与“协议导向型”校企双方关系的稳定程度有关联,关系越紧密,合作要素内容越多。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决策咨询、重点课题评审及汇编”项目的比选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5.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决策咨询、重点课题评审及汇编”项目的比选公告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拟对“2024年度决策咨询、重点课题评审及汇编”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比选,兹邀请符合条件的单位参加。
一、项目名称及简介(一)项目名称2024年度决策咨询、重点课题评审及汇编。
(二)项目简介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非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采用比选的方式选择项目承担单位。
比选中选单位须围绕项目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二、参加本次比选活动应具备的条件(一)基本资格条件1.具有组织课题评审的专业能力和经验;2.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4.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5.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6.参加比选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根据比选项目需求规定的特定条件课题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三、比选文件获取方式获取方式:2024年5月30日、5月31日、6月3日09:00—12:00,14:30—17:30(3个工作日),到成都市锦江区滨江东路156号发展大厦省发展改革委2204办公室自行领取。
四、比选申请文件递交时间2024年6月6日12:00前。
五、比选申请文件递交地点成都市锦江区滨江东路156号发展大厦省发展改革委2204办公室。
六、比选申请文件递交形式比选申请文件必须密封并加盖单位公章,以书面形式当场递交,不接受以电子邮件、传真及邮寄方式递交的比选申请文件。
四川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尊敬的教育部门领导:我是四川某中学的教师,我荣幸地向您提交我们学校的教学成果申报书,希望能获得四川教学成果奖的认可与奖励。
以下是我们学校申报的相关内容:一、项目名称:全方位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 背景介绍:作为一所位于四川省的中学,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鉴于传统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我们决定设计并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
2. 项目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全方位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我们希望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进步,也能在品德、体育、艺术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项目内容:- 课程设计:我们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重新设计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我们融入了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教学实施:我们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学习、讨论课、小组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 评价方法:我们创新了课程评价方式,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如项目报告、展示、口头答辩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发展。
4. 实施效果:经过几年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不仅在学术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也在品德、领导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同时,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项目名称:创新教学模式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1. 背景介绍:物理是一门抽象而又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我们学校引入了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项目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引入,我们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和探究,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件
川教所[2011]160号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公布四川省教育科研管
理与教育发展改革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市(州)教科所(院):
根据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开展四川省教育科研管理与教育发展改革评选活动的通知》(川教所[2 011] 86号)要求,经各市(州)教科所(院)推荐,所在单位公示,专家组评审,领导审核批准等程序,共评出一等奖11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7项(获奖名单见附件)。
附件:四川省教育科研管理与教育发展改革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四川省教育科研管理与教育教育发展改革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一等奖11项(排名不分先后)
二等奖30项(排名不分先后)
三等奖37项(排名不分先后)
主题词:教育科研管理与发展评选获奖名单通知报送:
发:。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3.27•【字号】川教函[2014]156号•【施行日期】2014.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名单的通知(川教函〔2014〕156号)各普通高校、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厅组织启动了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全省103所普通高校和4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进行了申报。
经学校推荐申报、我厅形式审查、意见双向反馈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同意四川大学的《开放性、数字化、创新性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等776个项目作为2013-2016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予以立项。
各高校务必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应对立项项目给予资金、人员等条件支持,加强过程管理。
请各高校于2014年4月30日前在学校网站“教学改革”类建立相关链接或专栏,实时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省教育厅将不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撤销已立项的项目。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和实践的周期为2-3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能变更,对因特殊原因变更的,需经学校审查同意后报我厅高教处备案。
项目组应本着“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的原则,切实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原则上,项目研究和实践周期内,项目组应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与研究项目内容密切相关的论文。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对应项目《申报书》改革措施、成果与特色、推广价值等,向学校提交结题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成果主要完成单位成果科类申报时间年月日成果类别本科□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联合制表一、成果简介二、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人情况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四、推荐、初审意见五、附件目录1、反映成果的总结(不超过5000字)2、成果鉴定书或验收证明(推荐省级或国家级需要)3、其它复件材料附:《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评选申报表》填写说明《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评选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评选申报、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二、成果简介1.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指获校级以上的教学奖励。
2.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或通过验收、鉴定的日期。
3.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至7个与推荐成果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4.成果主要内容:是考核、评价该成果是否符合获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字数一般不超过1000个汉字。
凡涉及到该项成果实质内容的说明、论据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不要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5.创新点:是成果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
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
字数不超过400个汉字。
6.应用情况:应在栏目内,就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或就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刊中的评价及引用情况进行阐述。
三、成果负责人情况1.成果负责人情况,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2.主要贡献:应在栏目内如实地写明该完成人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
四、推荐、初审意见推荐意见:由申报项目所在学院填写,内容包括: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加盖申报学院公章。
2022年成都市教师小课题优秀研究成果
2022年成都市教师小课题优秀研究成果
2022年成都市教师小课题优秀研究成果
2022年是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发展新时代,成都市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小课题研
究项目的投入,结合当前社会需求,积极鼓励研究课题,使教师积极思考、激发创意,完成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课题,不断满足青少年多元、合作、创新发展需求。
在2022年成都市教师小课题研究中,优秀成果卓有成效。
表现最为出色的项目,是一个叫做“新时代的学习空间,建设科技教育服务体系”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创建一个新的学习空间,以及建立一整套科技教育服务体系,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此基础上,该项目进一步探索了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使科技教育服务体系与学校的教育发展目标相融合。
此外,“青少年学习自控机制的研究”也是优秀的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解决
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问题。
项目团队收集了大量青少年自控能力提升实践材料,对不同类型青少年实施分类调查与深入研究,发现影响自控能力的行为机制,系统总结出自控能力的培养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青少年自控机制的培养模式,以期为下一代学子营造一个家庭、学校良好的环境,发挥良好的自控能力。
非常感谢2022年成都市教师小课题优秀研究成果对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期
望今后教师们能继续与时俱进,以科学研发驱动教育发展,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3年四川省教育课题指南包括以下内容:
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未来数字教育的发展走向研究,数字教育国际合作研究,数字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教育数字化发展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区域实践探索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区域教育决策科学化、精准化实践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学校科学治理决策研究,教育数字化发展框架、创新生态与评估体系研究。
教育学课程研究: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教育学科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研究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开展教育评价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家庭教育指导研究: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旨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
特殊教育发展研究:针对特殊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推进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此外,还有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研究等课题方向供申报者选择。
申报者需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学科、学校和区域特点,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重点鼓励学前教育的教师从
自身需求出发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申请人必须承担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自身不能从事实时性研究工作的不能申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