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2013--2015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954.65 KB
- 文档页数:3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社会工作原理》科目大纲(科目代码:331 )学院名称(盖章):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4年 7 月《社会工作原理》科目大纲科目代码:331一、考核性质为落实国家关于“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置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二、考核评价目标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导督、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考核内容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五节社会工作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第一节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作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第四节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第二节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第三节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六章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第二节人的行为的三个层面第三节人的行为与生命周期第七章社会工作过程第一节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第三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八章社会工作教育第一节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与性质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与课程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的作用第四节社会工作专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第五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社会工作原理》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社会学基础知识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名词解释1.社会分层[华中农业大学2013、2011年研]答: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由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答: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
不同的层次在资源的占有和获得机会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反应了社会的不平等。
同时,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3.社会分化[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社会分化有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两种类型。
4.社会不平等答: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是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5.精英循环(帕累托)答: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6.社会流动[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研;河北大学2012年研;华东理工2011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2020 年西北师范大学331 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精品资料一、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1.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2013-2015年考研真题,暂无答案。
2. 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大纲①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大纲。
二、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3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考研相关资料(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笔记+课件+提纲]①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之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②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之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本科生课件。
③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之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
(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概念题精编。
②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简答题精编。
③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论述题精编。
(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①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冲刺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相关资料(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课件+提纲]①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之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复习笔记。
②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之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本科生课件。
③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之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提纲。
(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西北师范大学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概念题精编。
2013年社会工作原理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40分)1、社会工作本土化2、社会分层3、社会工作行政4、公共福利5、人道主义6、社会工作实习7、社会控制 8、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简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及可能障碍?2、简述社会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3、简述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当前改革重点?4、简述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中国社会正处理快速转型阶段,表现在经济增加方式转变,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流动,舆论监督日趋严密,多元文化的发展和融合,生态环境破坏和整治等,在此背景下,试论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结合你所经历或者调研过的一个社区,运用社区工作原理描述并剖析其中的主要问题,试用优势视角理论和方法,提出你的对策处理方案?四、应用题(每题30分,共计30分)1、小李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安排到街道社会事务科工作。
上班第一天,社会事务科王科长告诉小李,希望她先熟悉社区情况,特别是中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照顾情况,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经过与社区老年人接触后,小李感觉到社区老年人境遇不容乐观。
特别是当她看到社区有些老人病危时,就会联想自己将来也要经历这一切,因而感到痛苦;有时甚至害怕个案辅导还没有做完,老人就会与世长辞。
这样的情形经常会给小李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常常感到自责或力不从心。
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认为,老年人体弱多病,改善的机会不大,因此,在制订一些活动计划时,透露出保守和消极的一面。
再加上事情多,工作压力大,小李慢慢地对老人表现出不耐烦和不满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她自己并没有发现。
直到有一天,她与一位长期在社区从事志愿服务的孙先生谈心时才发现,自己的情绪竟然变得如此悲观和消极。
意识到这些后,她感到非常懊悔和自责。
于是,她找到了自己的督导,向督导说明了目前的状况。
试问:(1)在上述案例中,如何区分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2)在上述案例中,反映出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应包括哪些?(3)如果你是小李的督导,应该如何帮助小李解决目前其所面临的困扰?2013年社会工作实务真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简述个案工作的原则和技巧。
目 录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考研真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一、概念题
1.寻解疗法
2.创伤后应激障碍
3.赋权
4.理性情绪疗法
二、简答
1.依恋理论是什么?
2.其与传统精神心理分析有啥区别。
3.自恋理论的基本假设。
4.健康自恋与不健康自恋有什么区别。
三、论述
1.伦理困境。
2.社工角色。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
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一、名词解释
1.危机干预
2.社会工作咨询
3.增能
4.社区社会工作
5.成长小组
二、简答题
1.简述对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之一的“案主自决”的涵义的理解。
2.简述社会工作模式中优势视角的运用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3.简述叙事治理模式的理论特点及处置原则。
4.简述人本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三、论述题
1.联系社会工作实务,论述社会工作价值的冲突及表现。
2.论述社会工作理论与模式的本土化建构及面临的挑战。
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3)2010年一、名词解释1、班2、研究法3、勤工俭学4、锻炼5、监生历事制度6、国防教育法二、简答题1、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2、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3、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4、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三、论述题1、为什么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论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
3、从做中学4、需要层次理论2011年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2、课程标准3、研究教学法4、德育5、六艺教育6、七艺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2、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3、简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4、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对学习活动的意义三、论述题1、论述教师应具备的素养2、论述《学记》中的主要教学原则3、结构主义教育代表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4、行为主义心理学2012年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发现法3、课程4、教师专业发展5、骑士教育6、朱子读书法二、简答题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3、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4、简答“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三、论述题1、有研究根据教师的领导方式将教师分为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假如你是一名教师,你会选择哪种领导方式对待学生,为什么?2、论述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3、《学记》中的主要教学原则有哪些,试对其进行简要简述4、说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意义2013年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2、谈话教学法3、课程标准4、教师专业发展5、《白鹿洞书院揭示》6、六艺教育7、骑士教育二、简单题(10*5)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3、简述观察学习的理论并评论4、隋唐时产生的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是什么?5、举例说明洋务学堂的类型。
三、论述题1、有人认为教学的目标是传授知识,有人认为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谈谈你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20分)2、品德主要由哪些心理成分构成?学校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20分)3、论述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
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适用专业名称: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科目代码:333注意: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他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课程标准2、德育3、分斋教学法4、生活教育理论5、导生制6、恩物7、元认知8、品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1、简述颜元对学校教育的改革。
2、夸美纽斯在教育学上的地位和贡献。
3、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学校心里健康教育的途径。
5、学记的教学原则。
6、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7、列举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方法。
8、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材料:黑龙江某学校的班主任在教师节期间向学生索要礼物,被曝光。
据此分析教师应该具有的品德。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2015年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是依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课程标准的结构:说明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2、德育【解析】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服务
2.社会组织
3.残补型社会福利
4.社会融合
5.社会建设
6.社会支持网络
7.社区照顾
8.社会救助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主要政治立场、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主张。
2.简述专业性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3.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4.简述依恋类型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述再分配及其对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的意义。
2.试论述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