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数上知识树
- 格式:ppt
- 大小:644.50 KB
- 文档页数:8
知识点总结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易算法。
如:计算: 2+2+2=6,用乘法算就是:2×3= 6 或3×2= 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够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能够先写相同的加数,而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能够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而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 2+2++2=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2=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 3 乘 2 等于 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依据算式次序来读。
如: 6× 3=18 读作:“6 乘 3 等于 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质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边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边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 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互换地点,积不变。
]§§ xx 根源 :Z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网 & 根源学 & 科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此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 1× 9=10— 19× 5=50— 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而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一、教材分析: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分段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恰当的分段并按分段进行整理。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的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并会验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难点: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三、突破重难点措施: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4、把握计算教学的要求,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四、教学方法:1、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
2、讲解。
3、迁移。
4、加强计算练习。
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一、教材分析:西游记是小朋友十分爱看的连环画和电视剧,孙悟空成为智慧的化身,是小朋友十分崇拜和喜欢的人物。
本单元所反映的就是甜甜小朋友在梦中梦见孙悟空,并和其比本领的情形。
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学习长度单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口诀:(四五二十)因数×因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比几个几多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比几个几少几【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运算顺序要记清)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8、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列式计算:求3个5相加:3×5=15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的积用几×几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2个因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3 × 2 = 6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易错点:几个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错因:必须是相同加数,2+2+2+2=2×4,而2+3+4+5无法用乘法表示】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 × 2 = 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乘2等于6。
【写读作时写数字】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加法: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上述公式标红部分要求必须掌握并会写,后面补充的标蓝部分了解即可】8、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X3=6或3X2=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x2=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X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X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X乘数二积加法:加数+加数二和和一加数二加数减法:被减数一减数二差被减数二差+减数减数二被减数一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X9=10—19X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X4+2=14乘减:3X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青岛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 × 2 = 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9的乘法口诀,得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之和等于9。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相同加数×3=6相同加数的个数和3×2=6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易错点:几个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错因:必须是相同加数,2+2+2+2=2×4,而2+3+4+5无法用乘法表示】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2=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乘2等于6。
【写读作时写数字】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局部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加法: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上述公式标红局部要求必须掌握并会写,后面补充的标蓝局部了解即可】8、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局部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局部。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知识树: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青岛版数学⼆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表内乘法第⼀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法。
求⼏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 × 2 = 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的意义在乘法算式⾥,乘号前⾯的数和乘号后⾯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的意义求⼏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计算⽐较简单。
⼀道乘法算式表⽰的就是⼏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9的乘法⼝诀⾥,⼏乘9或9乘⼏,都可看作⼏⼗减⼏,其中“⼏”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乘法表⽰,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10、“⼏和⼏相加”与“⼏个⼏相加”有区别求⼏和⼏相加,⽤⼏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加法(4+3=7)求⼏个⼏相加,⽤⼏乘⼏。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复习 (知识点、难点总结)1、P6 5 x 8 = 40读作:5乘8等于40因数 因数 积2、2x4表示:①4个2相加:2+2+2+2 画一画:○○ ○○ ○○ ○○ ②2个4相加: 4+4画一画: ○○○○ ○○○○ 3、相同加数相加(加数相同),可以用乘法表示4、P14第5题每盘有(5)块,有(3)盘,一共有(15)块。
加法算式:5+5+5乘法算式:3x5=15口诀:三五十五5、P17第4题一共有多少根筷子?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
加法算式:2+2+2+2=8乘法算式:2x4=8口诀:二四得八6、我发现横着看2的乘法口诀有2句,三的乘法口诀有三句……7、P23第3题○○○○ ○○○○ ○○○○ ○○○○ ○4x4+1=17 或 4x5-3=178、P26第13题(15)块 (15)块 (11)块 9、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10、我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 11、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开口大小有关 12、比直角小是(锐角),比直角大是(钝角) 13、P36第1、2、3题14、P44第6题7的乘法口诀前后两句相差77x5+( )=7x7 4x6-( )=4x515、P44聪明小屋5x6+2=32(个)6x6+2=38(个) 16、P48第6题。
○的个数是☆的3倍☆☆☆画一画: ○○○ ○○○○○○ 17、P48第10题 18、P49第14题 19、P51乘法竖式20、P54乘法口诀共有45句。
21、9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加起来都得9。
22、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3、P63第3题▽▽ ▽▽ ▽▽ ▽▽8块▽,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 )盒。
24、P66第6题15÷3=5(个)15÷5=3(个)答:可以5个一捆,共3捆或3个一捆,共5捆。
25、15÷3=5读作:15除以3等于5 26、 10 ÷ 5 = 2被除数 除数 商27、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28、(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
知识点总结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 × 2 = 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 乘2 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 3=18 读作:“6 乘3 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 ;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 求 4个 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 3×4=12或 4 × 3=12)2 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
如: 2 个 8 相乘 用 8× 8=64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 和。
如:4× 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 = 积网 &来源学 &科 加法:加数 +加数 =和 ]§§ xx 来源 :Z和—加数 =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 =差+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梳理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 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4 ×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因数 × 因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 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比几个几多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比几个几少几【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运算顺序要记清) 例: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8、 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 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列式计算:求3个5相加:3×5=15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4个3相加是多少? (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的积? 用 几×几 几和几相乘,求积 ? 用 几×几 2个因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