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40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内文章的复习,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4. 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2.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 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文章分析: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阅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运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文章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内阅读训练,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成果,了解学生对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本册语文教材。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习并巩固初中语文知识点;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析文本。
二、教学内容:
1.课文解读;
2.词语解释;
3.阅读理解;
4.写作展示。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文解读
1)导入:以课文《背影》为例,询问学生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2)展示课文,学生跟读。
3)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2.第二阶段:词语解释
1)教师提供一些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读音,并简单解释词义。
2)进行句子填空,巩固所学词汇。
3.第三阶段:阅读理解
1)教师提供一篇短文,让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回答问题,检测对文章的理解。
4.第四阶段:写作展示
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给出建议和意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复习课,学生在课文解读、词语解释、阅读理解和写作展示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中,需要多给予学生机会进行互动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1、2课时字音第3、4课时汉字第5、6课时词语(成语及运用第7、8课时标点符号第9、10课时修辞第11、12课时病句(文的修改第13、14课时缩句、扩句、仿句第15、16课时名句的识记第17、18课时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第19课时中外名著第20课时口语交际第21课时获取信息与时事第22课时图文转换第23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第二部分现代文第24、25课时记叙文阅读第26、27课时说明文阅读第28、29课时议论文阅读第30、31课时散文阅读第32、33课时小说阅读第34、35课时现代诗歌阅读第三部分文言文第36、37课时文言实词第38、39课时文言虚词第40、41课时文言句式第42、43课时文言翻译第44、45课时课内阅读第46、47课时课外阅读第48课时诗词赏析第四部分写作篇第49、50课时中考作文概述第51、52课时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第53、54课时材料作文第55、56课时话题作文第57、58课时选题作文第59、60课时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61-90课时综合(模拟练习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二课时语音一、复习要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韵母21个:(单韵母7个 a o e i u û er(复韵母6个 ai ei ao ou ie ûe(鼻韵母8个 an en in û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 "(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隔声符号运用: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3、拼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写成w,如乌(wuû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û上两点省略,如雨(yu;û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û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û、吕(lû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ãr tïng,"花儿"拼作huür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 (论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误读的原因主要有: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③形近字的误读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二、中考典例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A.脂肪(zhÿ干涸(hã心旷神怡(yíB.魁梧(wú酝酿(niàng杳无音信(yǎoC.湖泊(bï和谐(xiã彼竭我盈(jiãD.褴褛(lǚ违背(wãi大声疾呼(jí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C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ō"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A.铿锵(qüng挪动(nuï不无裨益(bìB.琴弦(xián褴褛(lǚ载歌载舞(zàiC.兑换(duì处理(chù哄堂大笑(hōngD.摇曳(yâ别墅(shù大事渲染(xuü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A 项中"锵"的注音"qüng",本身就不符合汉语语音拼写规则C项中的"处"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就"处"来说,同学们应该能够辨析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情况下读四声D 项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应该读四声3、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惟妙惟肖xiào (2参天耸立sǒng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读"xiào",也可以读"xiüo",同学们要能够辨析这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耸"作为常用字,有一些同学往往误读为"þr"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A.绽放(zhàn对称(châng潜滋暗长(qiánB.斟酌(zhýn)C.模样(mï)D.提防(tí)袭击(xí)教诲(huì)赔偿(cháng)深恶痛疾(wù)不屑置辩(xiâ)人迹罕至(hǎ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A 项中的"对称"的"称"是多音字,应该读"chân"C 项中的"模样"中的"模"应该读"mú"D 项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dÿ"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1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嗟 jiý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贮 zhù解析: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见,但是同学们易错的"嗟"容易读成"chü"" 贮"容易读成"chǔ"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A.浅尝辄止 C.瞠目结舌谪守巴陵堂而皇之 B.不辍劳作 D.杞人忧天缀满繁星挤眉弄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读音 A 项中的两个字都读zhã, B 项"辍"读chuî,"缀"读zhuì,C 项"瞠"读chýng,"堂"读táng,D 项"杞"读qǐ,"挤"读jǐ 三、附录:《重点汉字的读音》《常见多音多义字辨析》《常见容易读错的成语》、、(详见《成功中考》第4-7页)四、模拟练习:(参见《成功中考》第2-3页[NextPage] 第三、四课时汉字一、考点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 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 6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二、备考指南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 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 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 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二)笔画和笔顺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 7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 8。
九年级中考复习教案语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九年级中考复习教案语文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初中语文中考重点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涵盖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语言知识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复习和训练,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2. 提高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提升作文写作水平,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4. 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古诗文阅读:a. 重点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b. 古诗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训练。
c. 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2. 现代文阅读:a. 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b.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c. 训练推理判断和信息整合能力。
3. 作文:a. 常见作文类型的写作技巧和思路引导。
b. 作文修改和润色方法。
c. 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语言知识:a. 词语辨析和成语运用。
b. 语法知识的复习和运用。
c.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模拟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模拟测试,分析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所在。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古诗文阅读复习第二周:现代文阅读复习第三周:作文写作技巧复习第四周:语言知识复习六、教案内容第六周:古诗文阅读复习教学目标回顾并加深对古诗文的记忆。
提升学生对古诗文中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古诗文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 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 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中考, 如何做好备考复习, 是每一位毕业班教师深思的问题。
作为语文学科, 它的知识点多而散, 没有数理化学科那样强的系统性, 这一特点给广大师生的备考复习带困难。
倘若方法不当, 则往往事倍功半。
怎样在短期内迅速巩固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此与各位同行一起交流。
一、研读考试说明, 明确中考动向。
首先, 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 要把握好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 明确每一个知识点, 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要了解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点, 看准命题方向, 明确备考对策。
再次, 根据中考说明列出的知识点和学生实际, 科学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 “知己知彼”, 打有准备之战。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复习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复习备考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明确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的知识缺陷等, 从而选择适合他们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重要,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才会积极地进行思考,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能更好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三、形成知识网络, 明确复习重点有的放矢, 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复习旨在构建起知识点的基本框架。
复习时, 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
在指导复习的过程中, 要经常总结在复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使整个复习全面、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
对知识网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复习, 逐一巩固。
纵观近三年的中考出题趋势, 总体的特点是稳定中有变化。
语文初中复习课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本册书中的重点字词、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内容:1. 重点字词复习;2. 古诗词复习;3. 文言文复习;4. 现代文阅读复习;5. 写作技巧复习;6. 口语表达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二、重点字词复习(15分钟)1. 教师挑选本册书中的重点字词,引导学生回忆其意思和用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测试字词掌握情况,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三、古诗词复习(15分钟)1. 教师选取本册书中的几首古诗词,引导学生回忆其作者、朝代、意境和主题。
2.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词,感受韵律和美感。
3.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古诗词进行讲解和分析。
四、文言文复习(15分钟)1. 教师选取本册书中的几篇文言文,引导学生回忆其内容、人物、事件和主题。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言文,体会语言魅力。
3.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文言文进行讲解和分析。
第二课时:五、现代文阅读复习(15分钟)1. 教师选取本册书中的几篇现代文,引导学生回忆其主旨、结构、手法和主题。
2. 学生独立阅读现代文,回答相关问题。
3.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现代文进行讲解和分析。
六、写作技巧复习(15分钟)1. 教师回顾本册书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七、口语表达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2. 学生分组讨论,轮流发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初三语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初三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语文思辨和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
2. 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
3. 复习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
1. 教师出示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学生默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并逐个回答;
3. 教师对重要的语言点进行讲解和解释。
二、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
1. 教师出示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学生默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梳理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三、复习写作技巧
1. 教师介绍写作技巧,并讲解常见的写作题型;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篇范文进行点评和分析;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短文写作练习;
4. 学生进行交流和互评,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教学,学生对初三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和巩固,并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上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同时,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带上诗歌去旅行,万水千山总是情教学目标:1.回顾初中学段学习的古诗词(重点)2.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实现共情(难点)一、导入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人们一路走,一路歌,让很多地方都有了诗情,“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今天让我们带上诗歌来一次旅行,去铁马秋风塞北,聆听一声声催人泪下的羌笛;到杏花春雨江南,领略一片片生长红豆的河山。
二、西出阳关,边塞我把旅行的起点选在了西北,在历史的版图上,这方土地狼烟四起。
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边塞,没有任何一个边塞的诗文能如此撩动人们的琴弦。
(岑参、冯唐、李广、琵琶、羌笛、大漠、烽火,玉门关、楼兰——课件出现这些代表性的名字)这些名字有没有让你心驰神往?这里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
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余光中称这是最浪漫的一条路,当中原文人的足音叩响这片大漠时,他们看到了什么?心中又在想什么呢?(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师:这两首诗背景都是诗人奉旨出使边塞。
你从词语/意象/诗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王维——孤独苦闷和心胸开阔纳兰性德——凄惘(悲伤失意)怀古之情解释心胸开阔(王维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被称为“神来之笔”,它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谁来描绘一下?苍黄的戈壁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蓝天没有一丝云影。
极目远眺,只见天尽头有一缕灰白色的狼烟升腾,殷红的落日静静地悬于黄河之上,粼粼的河水闪着金色的波光。
师:透过这无限开阔、苍凉宏大、色彩瑰丽的画面,你感受到诗人拥有一颗怎样的心灵?阔大的心灵。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优秀8篇)初三语文复习计划篇一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制定复习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20xx年陕西省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综合素养和应考能力。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习原则通过对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xx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
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时间段安排20xx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梳理教材;20xx年4至5月,重点专题复习;20xx年6月1日至20日,查漏补缺,模拟演练。
五、各阶段主要复习任务、措施与方法:1、20xx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梳理教材以1—6册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20xx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可分为四大块:(1)积累运用,以古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词、语法、修辞、标点符号以及诗词和名著积累关。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第一部分第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6 课时)2 汉字4 标点符号1 语(字)音、3 词语(成语)及运用、课时:2 课时(四节课)第二:1 修辞3 缩句、扩句、仿句课时8 课时(十六节课)第三:2 病句(文)的修改 4 名句的识记1 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3 口语交际 5 图文转换(略)课时4 课时(八节课)第四:2 中外名著4 获取信息与时事(略)6 综合学习与探究总综合练习课时 2 课时(四节课)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共7 课时)1 记叙文阅读3 说明文阅读说明5 小说阅读课时7 课时(十四节课)2 议论文阅读4 散文阅读6 综合练习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共11 课时)1 文言实词3 文言句式5 诗词赏析课时11 课时(二十二节课)2 文言虚词4 文言翻译6 综合练习第四部分写作篇(共12 课时)1 中考作文概述3 材料作文5 选题作文7 综合(模拟)练习)课时12 课时(二十二节课)2 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 4 话题作文6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一、语(字)音、汉字、词语、(成语)及运用、标点课时:四课时1、语音一、复习要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 个,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二、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 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
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
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
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
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
三、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 个左右常用字字音。
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
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
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 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韵母21 个:(单韵母7 个)a o e i u óer (复韵母6 个) ai ei ao ou ie óe (鼻韵母8 个) an en in ó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三声)、"`"(四声)和轻声。
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 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 隔声符号运用:ɑ、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
3、拼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 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
u 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 写成w,如乌(wu)。
ó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ó上两点省略,如雨(yu);ó行韵母跟j、q、x 相拼,省略ó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 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ó)、吕(ló)。
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
例如:"儿童"拼作?r t?ng,"花儿"拼作hu?r。
iou,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
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b p m f w 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
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①多音字误读。
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②形声字误读。
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③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
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
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
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
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
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
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四、中考典例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 )A.脂肪(zh÷)干涸(h?)心旷神怡(yí)B.魁梧(wò)酝酿(niàng)杳无音信(yǎo)C.湖泊(b?)和谐(xi?)彼竭我盈(ji?)D.褴褛(lǚ)违背(w?i)大声疾呼(jí)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
C 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ō"。
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 )A.铿锵(q?ng)挪动(nu?)不无裨益(bì)B.琴弦(xián)褴褛(lǚ)载歌载舞(zài)C.兑换(duì)处理(ch?)哄堂大笑(hōng)D.摇曳(y?)别墅(sh?)大事渲染(xu?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
A 项中"锵"的注音"q?ng",本身就不符合汉语语音拼写规则。
C 项中的"处"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
就"处"来说,同学们应该能够辨析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情况下读四声。
D 项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应该读四声。
3、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惟妙惟肖_____ xi ào ____ (2)参天耸立____ sǒng __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
"肖"本身是多音字。
即读"xiào",也可以读"xi?o",同学们要能够辨析这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
"耸"作为常用字,有一些同学往往误读为"?r"。
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A.绽放(zh àn)对称(ch?ng)潜滋暗长(qián) B.斟酌(zh?n)袭击(xí)深恶痛疾(w?) C.模样(m?)教诲(huì)不屑置辩(xi?) D.提防(tí)赔偿(cháng)人迹罕至(hǎ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A 项中的"对称"的"称"是多音字,应该读"ch?n"。
C 项中的"模样"中的"模"应该读"mò"。
D 项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d ÷"。
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1)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嗟__ ji?__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
贮__ zh?___ 解析: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见,但是同学们易错的。
"嗟"容易读成"ch?"。
"贮"容易读成"chǔ"。
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A.浅尝辄止谪守巴陵B.不辍劳作缀满繁星C.瞠目结舌堂而皇之 D.杞人忧天挤眉弄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读音。
A 项中的两个字都读zh?,B 项"辍"读chu?,"缀" 读zhuì,C 项"瞠"读ch?ng,"堂"读táng,D 项"杞"读qǐ,"挤"读jǐ。
2、汉字一、考点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 个左右常用字。
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
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
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
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
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
二、备考指南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
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
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
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
(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
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