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无答案):16《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岳麓版八上《红军长征》word学案一、学习内容1、什么缘故要长征2、长征的过程3、对中国革命的阻碍二、学习重点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巨曲折。
学习过程★1、红军长征的直截了当缘故:1933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缘故有哪些?①全然缘故是博古等“左”倾思想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有严峻错误。
②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帝国主义对蒋介面的支持等也是其中的缘故。
2、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依照地动身——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表达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打乱敌人追剿打算)——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终止。
★3、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长征的胜利,储存了党和红军的差不多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长征精神:①不拍牺牲。
○2团结互助。
○3坚决乐观。
⑤百折不挠、排除万难★5、遵义会议★记遵义会议会址图遵义会议的时刻: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目的: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遵义会议的内容:批判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确信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差不多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的意义: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稚嫩走向成熟。
)6、1936年10月,红军哪三大主力在什么地点胜利会师?请谈三大主力会师的重大意义?①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第16课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和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过程与方法:通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和实践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党和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坚持革命斗争的伟大创举,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同时,也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来源之一。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这种创新和实践精神以及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学习重点:对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学习难点:工农武装割据。
【学生预习指导】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在课本勾画,补充即可。
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一、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者:__周恩来__、贺龙、__叶挺__、__朱德__、刘伯承。
过程:南昌起义,由于国民党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起义军从南昌南下,在广东潮汕地区受挫,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1928年4月进入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武装汇合。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__军队__,__独立领导__武装争斗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确定了__土地革命__和__武装起义__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三路进攻长沙→__“三湾改编”__(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军井冈山。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结果、意义,以及遵义会议召开的史实。
2.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历程。
【重点难点】1.重点: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难点:体会红军的长征精神。
【自主学习】一、长征原因:1.内因:(1)1933年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人的“左”倾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
2.外因:蒋介石推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共产党。
(补充)二、长征开始时间:_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长征。
三、长征之遵义会议:1.背景: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__________,人员损失惨重,革命处于生死关头,________ 提出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_________前进,红军强渡_________,攻克贵州北部重镇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__。
3.性质:政治局扩大会议。
4.内容:(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______的错误,肯定____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2)选举____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5.意义:(1)确立了以_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___________的转折点。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四、长征之过雪山草地:1.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
2.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__。
3.之后,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_________,进入_________。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是一节历史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在国民失败后,如何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最终展开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实施和红军长征的过程,理解中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这两个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事件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中国史上扮演的角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实施过程和红军长征的经过,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理解道路的曲折性和前途的光明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农武装割据的实施过程和红军长征的经过。
2.教学难点:理解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实施过程和红军长征的经过。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强调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的重要性。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的意义。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
7.布置作业:学生课后整理笔记,撰写心得体会。
第16课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和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过程与方法:通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和实践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党和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坚持革命斗争的伟大创举,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同时,也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来源之一。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这种创新和实践精神以及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学习重点:对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学习难点:工农武装割据。
【学生预习指导】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在课本勾画,补充即可。
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一、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者:__周恩来__、贺龙、__叶挺__、__朱德__、刘伯承。
过程:南昌起义,由于国民党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起义军从南昌南下,在广东潮汕地区受挫,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1928年4月进入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武装汇合。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__军队__,__独立领导__武装争斗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确定了__土地革命__和__武装起义__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三路进攻长沙→__“三湾改编”__(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军井冈山。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红军长征》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川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本课内容前承“星星之火”,后启“抗日救亡”。
主要介绍了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战略转移的情况,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历程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苦历程,同时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
体现了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的核心,在整个近现代史上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学情分析:1、学习能力: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个性普遍突出,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
但我校学生由于有一部分来自我高半山区,所以存在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在学习上缺乏相应的主动性等情况,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提供了大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并利用巧妙引导,采用个性化提问,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知识基础:本课内容对于我们阿坝州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红军经过此地时,留下了不少的革命遗址和文物,如城门洞和土门三元桥红军刻下的革命标语,松潘川主寺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等;另外在语文课本中,学生学过不少关于红军长征的文章。
尽管如此,但是学生对于长征精神及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的认识却不深刻,因而在课堂中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设置历史情境,采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来进行因势利导。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了解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识记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二)、能力培养1、通过分析遵义会议是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通过让学生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培养学生展示自我能力。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学案【知识管理】知识点1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南昌起义: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党决定________国民党反动派。
1927年8月1日,________、贺龙、________、________、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
南昌起义是共产党________、独立领导________的开始。
八七会议: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____秘密召开会议。
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________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9月9日,________发动了湘赣边界________。
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转向进军________。
三湾改编:9月底,毛泽东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了军政改编,史称“________”。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________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知识点2井冈会师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这是共产党建立的________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________、陈毅率领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工农红军________。
朱德任军长,________任党代表。
后来,建立了以________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___________。
意义: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革命开辟了以___________、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知识点3“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________。
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红军损失惨重,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红军在贵州________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认为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的错误,并批评了________等人,肯定了________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6 工农割据与红军长征简案岳麓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6 工农割据与红军长征简案岳麓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6 工农割据与红军长征简案岳麓版的全部内容。
工农割据与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人民军队的建立2、红军长征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红军长征的评价【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板书课题三、出示教学目标四、先学第一次先学后教:比知识点归纳、记忆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页到页,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要点,6分钟后,看谁回答的准确。
1、人民军队的创建(1)南昌起义—-(2)秋收起义——(3)三湾改编——(4)井冈山会师2、正确革命道路的形成3、红军长征(1)原因(2)时间(3)基本路线(4)长征之“难"(5)长征结束的标志(6)长征精神:(7)长征的意义:4、遵义会议(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五、后教——课文梳理思考:六课堂总结七、教学反思。
《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把握南昌起义的背景、时间、领导人、意义,通过动画地图了解南昌起义的过程。
(重点)
目标3:知道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井冈山会师的史实及意义,对比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理解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难点)
目标4: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时间、路线及胜利,认识历史意义。
目标5:掌握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目标6: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自主学习
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
南昌起义
1.背景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革命处于低潮。
2.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地点:_______
3.领导人
_______、_______、朱德等人。
4.经过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不久,革命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江西、广东、湖南等地。
5.意义
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1)时间:_______年9月
(2)过程: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
(3)结果: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___________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_______进军。
井冈山会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
_______年4月,_______、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会师。
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全军约一万人,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红军不怕远征难”
1.从______年到________年,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遵义会议
(1)时间:_______年1月
(2)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_______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来等负责指挥。
三、合作探究
1.南昌起义的背景、时间、领导人、意义,通过动画地图了解南昌起义的
过程。
2.南昌起义有何历史意义?
3.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小组讨论: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
5.毛泽东为什么要进军井冈山?
6.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7.根据动画地图一起探究红军长征路线。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