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行业标准2019版
- 格式:pdf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5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第3部分:牛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牛遗传资源调查对象和方式、调查内容和品种照片拍摄的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调查方法,调查信息记录等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牛、水牛、牦牛、瘤牛、大额牛及新发现的牛遗传资源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7534.1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20551畜禽屠宰HACCP应用规范GB/T19477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牛GB/T27643牛胴体及鲜肉分割GB/T17238鲜、冻分割牛肉GB/T29392畜禽肉质量分级牛肉NY/T2995家畜遗传资源濒危等级评定NY/T1450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2660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牛cattle普通牛、水牛、牦牛、瘤牛、大额牛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及新发现的遗传资源。
3.1.1普通牛taurine cattle原产于我国除水牛、牦牛、瘤牛、大额牛之外的所有家养牛。
3.1.2水牛buffalo热带、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畜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
3.1.3牦牛yak牛属动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资源。
3.1.4瘤牛indicine cattle起源于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鬐甲部有一肌肉组织隆起似瘤,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
3.1.5大额牛gayal主产于贡山县独龙江一带,亦称独龙牛,为半野生半家养畜种。
4调查对象和方式按GB/T27534.1的规定执行。
5调查内容5.1遗传资源概况包括品种名称(曾用名、俗名、别名等)、品种类型、经济类型、品种来源及形成历史、中心产区、分布区域、群体数量、自然生态条件、消长形势、分子生物学测定、品种评价、资源保护状况、开发利用情况、饲养管理情况、疫病情况等。
鸡遗传资源活体保护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鸡遗传资源活体保护的基本要求、保种群的组建、保种方法、繁育、保护效果监测与评价、资源补充交换和档案记录与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种场和基因库开展鸡遗传资源的活体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534.9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第9部分:家禽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873原种鸡群禽白血病净化检测规程GB/T40454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GB/T xxxxx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规程注:已报批,计划号20214570-T-326,预计本年底发布NY/T682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1673畜禽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NY/T1898畜禽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NY/T3450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家系保种法pedigreed population-based conservation保种群建立家系,并按照家系等量留种不完全随机交配或者轮回交配继代繁育进行鸡遗传资源活体保护的方法。
3.2群体保种法non-pedigreed population-based conservation保种群不建立家系,并按照随机留种随机交配继代繁育进行鸡遗传资源活体保护的方法。
3.3家系等量留种identical family selection在每一世代留种时,每个家系所有公鸡分别选留相同数量的后代公鸡,所有母鸡分别选留相同数量的后代母鸡。
注:一只公鸡和若干只母鸡及其后代为一个家系。
3.4随机留种random selection of breeder在每一世代留种时,根据所需要的留种数量随机留取繁殖用的个体。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贯彻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5.29•【文号】农办种〔2020〕10号•【施行日期】2020.05.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贯彻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种〔2020〕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有关单位:为贯彻实施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规范畜牧业监督管理,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目录》公布的重要意义。
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目录》已正式公布。
《目录》的制定和实施,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决定》和《畜牧法》的重要举措,对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细化工作举措,狠抓贯彻落实。
二、加快理清各地畜禽品种情况。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将公布与《目录》配套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明确33种畜禽的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进品种及配套系,在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开。
各地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摸清当地的品种分布、种群规模、生产性能、经营主体等情况,为畜禽种业规范管理、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打牢基础。
三、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与行业监管。
要健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强化保护责任落实,开展畜禽遗传资源登记,规范进出境管理,加强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化开发。
落实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推进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突破性畜禽新品种。
附件1:山西省农业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种畜禽质量,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农户饲养的种公畜进行互助配种的,或者农户饲养的种畜禽用于自繁自养,并且销售的剩余仔畜、雏禽(种卵)未超过下列数量的,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一)仔猪100头,羊羔20只,牛犊、马(驴)驹10头;(二)鸡雏500只(枚),鸭雏200只(枚),鹅雏200只(枚),鹌鹑雏1000只(枚),鸽雏1000只(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种畜禽场是指能够生产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场所,包括种畜场、种禽场、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孵化点(坊)、配种站(点)、人工授精站(点)以及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供应站等。
第四条畜禽原种(纯系)是指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公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地方良种,或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引进的国外优良畜禽原种和曾祖代配套系。
第五条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实行分级管理。
(一)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发证;(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原种(纯系)场、纯种扩繁场和杂交配套系场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发证;(三)单纯从事种畜禽经营(不含生产)以及孵化点(坊)、配种站(点)、人工授精站(点)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市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发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样式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家畜遗传育种》课程考核标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一) 课程性质和特点《家畜遗传育种》是畜牧兽医和动物营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时数60学时,综合实训16学时。
本课程系统科学地介绍遗传学的基本定律,生物性状变异的遗传机理,遗传工程的基本内容、数量性状遗传与群体遗传的基本原理,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并探讨创造生物可遗传的变异与选择方法之间的关系,为动物和微生物育种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家畜遗传育种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定律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熟悉近代遗传育种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遗传育种问题。
二、课程的考核范围《家畜遗传育种》的考核范围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和动物营养专业《家畜遗传育种》课程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命题。
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方法、基本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解答一些遗传育种现象及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目标的水平与层次本方案以章为序。
每章考试目标包括知识点、知识条目和考试水平三方面。
其中,知识点是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知识条目是知识点的细化条目,考试层次是对知识考察层次的具体化。
《家畜遗传育种》课程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识记(A)、理解(B)、掌握(C)、综合运用(D)其基本涵义如下:识记:指对《家畜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识别和记忆。
要求学生能按题目要求准确地复述学过的知识。
在记忆水平上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领会《家畜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与其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要求学生能从实质上领会所知识的含义。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的《家畜遗传育种》知识、原理和方法,能分析解答一些基本的遗传现象及遗传问题。
即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5.06.26•【字号】浙农专发〔2015〕34号•【施行日期】2015.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15〕34号各市、县(市、区)农业局: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原产我省的33个畜禽遗传资源已全部纳入《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中13个品种资源被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3个场被认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
但面对畜牧业转型升级新形势、新要求,我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总体还很脆弱,仙居花猪、江山白鹅等品种资源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保种场承担保种任务,XXX灰鹅、温岭高峰牛、天台黄牛等虽有保种主体但仍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生产经营许可要求,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缺载体、缺资金、缺人才现象仍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更为有效、更为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
根据《畜牧法》、《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等规定,经商省财政厅,现就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快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凡纳入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由该资源所在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建立或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以下简称保种场),明确保种主体,落实保种责任。
跨地区分布的畜禽遗传资源,按照原产地优先的原则建立保种场。
暂时没有条件建立的,该资源所在地要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保护,确保遗传资源不灭失。
鼓励并支持符合条件的种畜禽场按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及《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争取在5年内所有列入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都有经认定的省级以上保种场进行保护,原则上一个畜禽遗传资源只认定一个省级以上保种场。
第十二章家畜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第一节品种学说一、品种的概念:(一)种和品种: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单位;品种是畜牧学概念。
自然状态下,野生动物只有种和变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品种则是畜牧业发展后,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
种1、林纳学说:指相互间有明显的可变差异的生物群,强调生物群的间断性。
2、达尔文学说:强调种的连续性。
3、现代分类学:是由一些实际上或潜在的相互能够自由交配并繁殖后代的若干个个体组成的群体,种与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的条件:A、有新的变异产生;B、变异经选择而固定;C、不同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发情季节、生殖器官结构、性行为差异;遗传隔离-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型)品种是具有独特的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满足人类的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性,并可随人工选择和生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其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的具有一定数量的家畜群体。
其数量要求能维持种群特异性的稳定遗传。
(二)品种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个体间遗传基础来源相同;3、个体的性状及适应性具有相似性:形成该品种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能与其他品种相区别;4、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5、一定的结构:若干各具特点的类群构成-地方类型、育种场类型、品系与品族;6、足够的数量二、影响家畜品种形成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温度、湿度、雨量等)三、品种的分类:(一)、按培育程度分类:1、原始品种:2、培育品种(育成品种);3、过渡品种:(二)、按生产力类型分类: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三)、按生态类型分类:(一)、按培育程度分类:1、原始品种:不同于地方品种。
特点:A、晚熟,个体相对较小;B、体格协调,生产力低但全面;C、体质粗壮、耐粗耐劳,适应性强原始品种是育种的宝贵的育种材料和品种资源。
原始品种的改造,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再结合选种选配或杂交以改善遗传基础。
2、培育品种(育成品种)经过人们有目的地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品种。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成本核算参考1.引言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作为文章的开端,需要给读者一个整体的概括和介绍。
在这部分,我们可以简要说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本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引言1.1 概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宝贵的自然遗产,畜禽遗传资源对于人类农业和食品安全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作为关键的保护手段和研究基地,在保护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种场是专门用于保存和繁育珍稀优良畜禽遗传资源的场所,通过科学管理和繁殖技术的应用,确保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不受损失。
保护区则是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栖息环境的特定区域,在这里,畜禽遗传资源可以自由生长繁衍,并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和进化。
基因库则是一个集中存储、管理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的关键机构,通过对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为畜禽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的背景和功能,以及其在物种保护和繁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将探讨保护区的定义、范围和管理方式,阐述保护区在保护野生动物和畜禽遗传资源中的价值和必要性。
最后,我们将关注基因库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它在畜禽遗传研究和种质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成本核算,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促进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努力保护和利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农业和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09•【文号】农办牧〔2016〕43号•【施行日期】2016.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农办牧〔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医兽局: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11月9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畜牧法》,制定本规划。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
近年来,按照“依法保护、科学利用”的原则,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着力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表1 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统计表畜种地方品种(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个)省级保护品种(个)其他品种(个)猪90423216牛94214726羊101275222家禽175499729其他85203233合计545159260126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完善。
充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队伍,山西等14省(区、市)成立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为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原产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种和遗传物质保存互为补充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西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的要求、保种目标、保种监测和疫病防治等基本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地方猪遗传资源在保种场中的保护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534.2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第2部分:猪GB16549畜禽检疫规范NY/T820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1猪肉品质测定技术规程NY/T822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NY/T825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T65猪饲养标准NY/T2995家畜遗传资源濒危等级评定NY/T3450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NY/T3451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第2部分:猪DB36/T801绿色食品玉山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36/T171玉山黑猪DB36/T162杭猪DB36/T167滨湖黑猪DB36/T1709赣东黑猪DB36/T172.1乐平猪第1部分:乐平花猪DB36/T163赣西两头乌DB36/T169赣中南花猪DB36/T172.2乐平猪第2部分:东乡花猪DB36/T1367猪冷冻精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保种要求3.1管理要求3.1.1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应按种畜场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3.1.2保种场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特别是系谱、配种、分娩、哺育、生长发育档案,同时还要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名称、来源、规格、批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和消毒情况,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和其他养殖技术档案,严格分区分群管理,同时保种群与商品生产群必须分开管理,分区建设。
13.2技术要求3.2.1基础群来源各资源基础群必须相对应符合DB36/T171-2019、DB36/T167-2019、DB36/T162-2019、DB36/T170-2019、DB36/T172.1-2019、DB36/T163-2019、DB36/T169-2019、DB36/T172.2-2020中外貌基本要求,无遗传缺陷。
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的建立或者确定、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负责全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的管理,并负责建立或者确定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
四川省畜牧总站承担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四条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场址在原产地或与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一致或相近的区域;(二)防疫隔离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水、电供应有保障;(三)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管理区(办公、生活区)、无害化处理区分开。
办公区设技术室、资料档案室等;生产区设置饲养繁育场地、兽医室、隔离舍等;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畜禽焚尸坑(炉)、粪污排放处理等。
设施设备完善,防疫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四)有与保种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主管生产的技术负责人具备大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直接从事保种工作的技术人员需经专业技术培训,掌握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五)符合种用标准的单品种基础畜禽数量要求:猪:母猪 头以上,公猪 头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 个。
牛、马、驴:母畜 头(匹、峰)以上,公畜 头(匹、峰)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 个。
羊:母羊 只以上,公羊 只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 个。
鸡:母鸡 只以上;公鸡不少于 个家系。
鸭、鹅:母禽 只以上;公禽不少于 个家系。
兔:母兔 只以上,公兔 只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 个。
犬:母犬 条以上,公犬不少于 条。
蜂: 箱以上。
抢救性保护品种及其他品种的基础畜禽数量要求由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规定。
(六)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饲养、繁育、免疫等技术规程和档案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35号——第六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名单等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06.01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35号
•【施行日期】2017.06.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畜牧业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书面材料审查和现场审验合格,现确定第六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7个(见附件1),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1个(见附件2),变更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单位5个(见附件3),变更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名称8个(见附件4)。
附件: 1.第六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名单(7个)
2.第六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名单(1个)
3.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单位变更名单(5个)
4.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名称变更名单(8个)
农业部
2017年06月01日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3.04.12•【字号】浙农专发〔2013〕27号•【施行日期】2013.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正文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的通知浙农专发〔2013〕27号各市、县(市、区)农业局:为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和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浙政令〔2012〕298号)和省政府《关于下放部分省级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的通知》(浙政发〔2012〕73号)精神,我厅重新修订了《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情况请及时反馈浙江省畜牧兽医局。
附件: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浙江省农业厅2013年4月12日附件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种畜禽场是指以繁育种畜禽为主,并对外提供种畜禽、种苗(种蛋)、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场所,包括种畜场、种禽场、种蜂场、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孵坊、生猪供精站,冻精和胚胎等遗传材料供应站等。
孵坊是指以孵化苗禽为主的独立场所;种禽场所属的孵坊纳入种禽场管理。
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是指以经济利用为目的,向外提供在舍饲条件下能正常繁殖并已形成商品化生产的野鸭、杂交野猪等种用特种经济动物的场所。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的畜禽遗传资源,是指原产我省的畜禽地方品种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通过设立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以下统称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方式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为了保护和管理畜禽遗传资源,促进畜禽遗传资源的筛选、维护和利用,特制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以管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督促其规范运作,本着科学合理性的原则制定下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禽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提高畜禽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依据《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设施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1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应当遵循“保、种、利、拓”的原则,负责畜禽遗传资源的收集、筛选、保存、繁殖、鉴定和利用,切实保障畜禽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实用、可持续的原则。
第五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进行,确保畜禽遗传资源和管理设施的生态和环境安全。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第六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应当配备专业化管理机构或者人员,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背景。
第七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规章,确保畜禽遗传资源的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要求,定期开展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筛选、保存工作。
第九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第三章畜禽遗传资源的管理第十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应当按照科学、规范、安全、实用的原则,开展畜禽遗传资源筛选、保存和繁殖工作。
第十一条畜禽遗传资源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认真填写畜禽遗传资源的基本信息和管理信息,并对其进行标记、分类、编号、存储。
第十二条畜禽遗传资源管理机构应当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定期体检和检疫,确保其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