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62 KB
- 文档页数:2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3S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中的应用钟卓成摘要:随着生态问题的凸显,矿山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虽然我国矿山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国矿山众多、矿山修复与治理工作用时长等众多原因,我国的矿山治理与修复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治理与修复工作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矿山修复与治理人员对其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基于此,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修复与治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矿山生态修复与治理矿产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但是,在矿产资源支撑我国进行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导致了我国许多废弃的矿山开采区都存在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
随着我国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在矿产的开采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
国家也开始针对一些废弃的矿山进行生态治理与修复工作。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地理地质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矿山治理工作颇显成效。
3S等新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中具有一定优势,基于此,本文针对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3S等新技术的应用展开了论述。
1 矿山环境治理现存问题1.1 矿山开采监管制度需落实到实处多年来,我们国家对矿山开采的开发申请和监督管理,在制度上面不够完善,从而造成了不合理开采现象的出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还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因为有些单位不论是从开采条件上还是从开采的规范性上,都没有达到合理的标准,其中存在对条例的漏洞“被钻了空子”的现象。
相关部门也有从这上面拨出资金支持采矿恢复项目,但杯水车薪,还是应该从源头上整治,把采矿的相关制度得到落实。
1.2 不能先开采后治理许多矿山单位在开采前没有进行相应的环境调查,也没有该处采矿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预测报告。
3S技术在煤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探讨——以振兴煤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矿产业逐渐式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未复垦煤矿区。
这些煤矿区的复垦不仅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土地复垦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效率低下,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而3S技术以其高效、精确等优点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煤矿区土地复垦中3S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3S技术在煤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以振兴煤矿为例,通过对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评价和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应用逐一阐述,分析3S技术在煤矿区土地复垦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为推进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煤矿资源和煤矿区土地现状通过收集有关煤矿资源和煤矿区土地现状的相关资料,对煤矿地区进行概览性调研,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
2. 土地资源调查应用3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包括空间数据采集、图像解译和数字化等技术手段,获取煤矿区土地资源分布、类型、数量等相关信息。
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对煤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相关数据和经验,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煤矿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4. 土地评价和规划设计通过对煤矿区土地的评价,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地复垦规划和设计方案,包括复垦的地形、水文、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
5. 3S技术在煤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分析3S技术在煤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特点和效果,对3S技术和传统土地复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煤矿区土地复垦提供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技术支持。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为煤矿区的土地复垦提供科学化、有效和可行的技术路线,更高效地实现煤矿区土地的复垦和利用,改善煤矿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S技术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矿山的开采在不断的深入,矿山开采在给经济的发展提供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的矿山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很大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也在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gps、rs和gis的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矿山环境的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做及时的监测,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矿产资源开采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3s技术;环境保护;作用中图分类号:tf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近年来,矿山开采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造成很多土地的破坏,一些地区开采后由于没有及时的填埋地下矿井,造成地面下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破坏。
在矿山开采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要看到生态环境的变化,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科学的开采矿产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3s技术的概况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3s技术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遥感技术可用于环境质量监测。
遥感图像能反映水体的色调、灰阶、形态、纹理等特征的差别,根据这些影像显示,一般可以识别水体的污染源、污染范围、面积和浓度。
另外,利用热红外遥感图像能够对城市的热岛效应进行有效的调查。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080测绘测量CE HUI CE LIANG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矿产资源,但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常用的技术是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3S技术概述2.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主要借助遥感探测仪来进行观测,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即使被测目标很远,遥感探测仪也能将探测目标的信息记录下来。
另外,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探测时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获取的信息量也大,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来得到科学、完整的探测结果。
现如今,遥感技术已经成为获取地球资源和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2.2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一般也叫“地学信息系统”,它具有获取、存储、编辑、处理和分析的功能,在环境评估方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将获取的空间信息进行成图和分析,具有3D建模功能,便于人们了解被测地区的环境空间分布,便于针对该地区环境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方案。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很多领域,例如军事领域、地域规划等。
2.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通常又被称作“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全球覆盖、可移动定位等多个优点。
24颗GPS卫星周期性地围绕地球运行,能够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3 矿山环境治理的现状3.1 对矿山开采监管不严我国政府在对矿山开采的监管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规范体系和具体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矿山肆意开采现象严重,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给矿区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虽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环境治理工作仍然没有落到实处,矿区环境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3.2 “先开发后治理”模式不合理很多矿山开采单位在开采前都没有进行相应的环境调查,缺乏环境影响检测报告,导致在开采过程中才发现对开采地区的环境破坏过大,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马晓波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监测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凭借着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大核心技术,3S技术助力工作人员更准确地划定灾害易发区、评估灾害危险性和估算灾害损失。
通过实时监测地质变化趋势,能够提前预测潜在的灾害风险,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当发生地质灾害时,3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灾区数据,为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重要信息。
本文将重点阐述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3S技术;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挖矿和采矿活动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环境变化,进而导致的自然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不仅损害周围的生态环境,甚至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科学合理应用3S技术,精准评估与监测矿山地质灾害,是预防灾害发生和应对灾害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S技术(GIS、RS、GPS三种技术的结合)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确的地质信息,有助于深入揭示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提前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严重影响。
1 3S技术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协同集成,汇聚了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以及计算机和通信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发展,堪称一场科技革命。
1.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从高空或外层空间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捕捉及处理各种电磁波和难以察觉的数据后,将地表覆盖物真实客观反映出来。
遥感技术被应用到很多领域,譬如环境监测、灾害预警以及自然资源调查等。
通过应用这项技术,人们能够获得大量准确的数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遥感技术还能够提供实时的监测和预警服务,为灾害防控和应急救援提供重要的支持。
3S技术在森林化矿山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摘要:本文从对3S技术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从3S技术以及它们两两结合在森林化矿山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出发,针对森林化矿山建设以大冶铁矿为例,特别是RS技术在森林化矿山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能够快速获取矿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复垦区域的面积信息,并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复垦区域的面积进行统计,为森林化矿山建设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并在森林化矿山建设过程中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为森林化矿山建设相关指标提供依据。
关键词:3S技术森林化土地复垦“森林化”矿山建设是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现实结合,土地复垦是“森林化矿山”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属于土地复垦的范畴,并伴随土地复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从矿山发展全局出发,以建设“森林化”矿山为目标,以有利于矿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矿山文化建设、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为准则;以重点解决矿山土地复垦、提高矿区森林覆盖率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1 研究区域概况大冶铁矿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地理坐标东经114°54′43″,北纬30°13′10″。
大治铁矿矿区北接鄂城县的白雉山、铁山垴、四峰山,西南与大治县曙光乡眦邻,东接黄石市下陆区,全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大治铁矿矿区占用面积11.06平方公里。
2 3S技术在森林化矿山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3S技术指GIS、RS和GPS技术的综合。
近年来,3S技术在国民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3S技术应用到矿山森林植被的修复中,将使得矿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因子的获取和分析更为快速准确。
GPS技术是矿区土地复垦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利用GPS精确定位功能可以获得复垦区域精确位置,大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
因此,3S技术在土地复垦领域必将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利用RS和GPS提供的复垦区域地物信息和位置信息,可以对研究区域进行空间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从而确定复垦区域的面积信息,对矿区的复垦区域进行缓冲区分析,在植树种植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区分析,进而得到矿区的森林覆盖率。
3S技术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实践研究
周艳菊;邢宝文;张贵涛
【期刊名称】《科技与创新》
【年(卷),期】2024()12
【摘要】为有效解决以往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修复效果不理想、生态修复指数数据获取精确度不高等问题,进一步促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自动化、精细化发展,使用文献分析法与综合法,对3S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从计算矿山生态修复指数、基于3S技术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流程、构建矿山生态修复补偿机制3个方面探讨基于3S技术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技术应用方案设计,以期为高效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总页数】3页(P130-132)
【作者】周艳菊;邢宝文;张贵涛
【作者单位】中地地矿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51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生态治理与修复典型案例之一矿山修复的“鞍山经验”--鞍山市矿山治理与修复工作纪实
2.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措施研究—以镇平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为例
3.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治理对策——以贵州省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为例
4.3S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中
的应用5.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及举措--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环境地质评估中3S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对煤矿环境地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将“3S”技术运用到了相应的工作之中。
不仅为促进煤矿环境地质评估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对于当地煤矿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主要对“3S”技术原理,以及“3S”技术在煤矿环境地质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煤矿环境地质评估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煤矿环境地质评估3s技术应用0引言煤炭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随着煤炭经济的持续提升,促使了煤炭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且在这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了丰厚的煤炭资源,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和发展,我国近些年加强了对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改革等一系列的工作。
但是由于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煤矿建设趋热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我国煤炭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促使相关工作的持续开展,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逐渐将“3S”技术运用在了煤矿环境地质评估工作之中,以推动相关工作的持续开展。
1“3S”技术原理“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统称,通过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帮助科学研究人员采集、处理以及管理好相关的空间信息,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1地理信息系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计算机技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促使了计算机系统平台的的发展。
而这一平台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储存和使用的依据,进而帮助人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做好空间地理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有利于将其运用于煤矿环境地质评估的工作之中做好地质环境的评价、区划。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3S技术应用状况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8T06:25:59.08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9期作者:谭桂华[导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消耗,而矿产资源的开采势必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及技术的更新,技术反哺工业的力度也在逐渐增强,治理措施愈发有效。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五地质大队贵州贵阳 550018摘要:在绿色生态大战略的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问题越发突显,矿山历史遗留问题越发严重,现已成为矿山生态修复的一大难题。
现存问题主要有: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监管难度大;矿企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体系缺失。
本文通过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究3S技术的应用状况,以期为当前绿色生态矿山复垦建设提供技术及理论支持。
关键词:生态修复、绿色矿山、3S技术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and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ecological strategy,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blem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The problems left by mine histor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of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The existing problems mainly include:Lack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Difficulty in supervision;Mining companies low degree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k of GIS management system.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urrent green ecological mine recla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 restoration, Green Mines, 3S technology.1、引言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消耗,而矿产资源的开采势必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及技术的更新,技术反哺工业的力度也在逐渐增强,治理措施愈发有效。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3S技术的应用徐 丹,蒋 磊,于巾萃(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 济南 250014)摘 要:为解决以往修复方法在矿山废弃地实际应用中,存在生态修复指数低,造成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开展基于3S技术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设计研究。
通过确定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指数、基于3S技术的矿山废弃地生态综合治理、建立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补偿机制,提出一种全新的修复方法。
进一步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可有效提高废弃地生态修复指数,提高修复效果,并降低矿山企业修复成本的支出。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3S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X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1-0197-2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wastelandXU Dan, JIANG Lei, YU Jin-cui(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ex is low and the restoration effect is not ideal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revious restoration methods in mine wasteland,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thod for mine wasteland based on 3S technology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determining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ex of mine wasteland,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mine wasteland based on 3S technology, and establishing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wasteland, a new restor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urthe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ex of abandoned land, improve the restoration effect, and reduce the restoration cost of mining enterprises.Keywords: mine waste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3S technology; application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开采手段不当、开采过程没有设置规范标准等因素存在,常常造成矿山结构、土壤等受到严重的破坏,严重者甚至影响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法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和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和破坏土地,造成原有地形地貌景观的严重破坏,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了困境。
而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改善作用。
本文针对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的技术体系及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山;土地复垦;生态恢复治理1土地复垦概述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工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地域性、多样性的特点。
在实际中操作中通常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是工程复垦,首先利用矸石和粉煤灰等物质充填或者通过挖深垫浅形式进行回填平整,并根据实际需要修建防洪、排涝等配套工程,促进地表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
二是生物复垦,对于废弃的土地使用微生物培肥、肥化土壤等生物方法,使其达到农作物正常生产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的标准,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2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的技术体系2.1土地复垦规划技术土地复垦规划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确定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三是采取的复垦工程措施的选择。
这些核心内容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沉陷地景观恢复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设计的一般模式;二是普遍适用的常规规划设计方法;三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关键参数确定的方法;四是规划设计三维可视化。
2.2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一是充填复垦技术,根据充填物的差异和充填方式的差异,可以将之分为矿石充填复垦技术、粉煤灰充填复垦技术、污泥充填复垦技术、无污染充填复垦技术和动态充填复垦技术等。
二是非充填复垦技术,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技术包括疏排降复垦技术、直接利用技术、挖深垫浅复垦技术、梯田式复垦技术、修整利用技术等。
2.3土地复垦生物技术土地复垦生物技术是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和改善重建系统生产力。
工 业 技 术我国国内矿山开采行业要获得有效、持续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对原有的技术和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注入新的科技和管理技术。
GIS、RS和GPS的应用和治理实证中分析3S技术对矿山环境监测的积极作用,以3S技术应用于矿山环境问题的科学检测和综合治理,是当今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能比较有效地解决环境破坏、地质灾害和生态污染等的问题。
1 “3S”技术于治理矿山地质灾害1.1G P S技术——精确监测矿山环境GPS技术能精确地监测矿山由于开发而发生的外来蠕动,监测的范围能精确到以毫米来计算。
一般来说,矿区开发时的地质反映比较集中,矿山容易出现崩塌或泥石流等的严重灾害,以GPS技术应用于矿山灾害的检测中,能跟踪、预测矿山地质体的受力和摇摆情况。
GPS技术能科学有效地感应该类灾害,当矿山受到开采等外力时,会出现细小平稳的蠕动,速率相对稳定;然而当GPS感应到的蠕动数据突然变大时,很大程度上预示着矿山灾害即将发生。
GPS中含有连续、稳定的电波信号,能在山体滑坡、沉降下陷、崩塌断裂等的地质事故发生前,感应出其变化的数据和信息。
以经纬度的划分和三维坐标的信息和数据为依据,分其距离、长度和具体角度和方向,24小时高精确度的预测和监控。
GPS技术的另一优点是非人工操控。
GPS具有全自动的优点,大大减少了纯人工操作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
1.2R S技术——多角度检测矿山环境以地质数据和地理信息作为重要依托手段的RS技术,可以从多角度、多平台、多方向来检测矿山开采的环境,对矿山发生的动态信息进行记录,有利于进行矿山地质检测。
RS技术能有效地记录矿山的地质变化情况,特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不同阶段的情况,作出宏观和微观的记录和获取,通过RS对光谱信息的描绘,有利于人们对矿山诸物质的成分结构、水土状况进行分析和跟踪。
其描绘的动态几何数据能比较准确地显示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矿山灾情变化情况。
1.3GIS技术——集成矿山检测数据的平台在矿山信息数据库中形成以图形为主的数据网络系统,能建立GIS技术的预防灾害和降低灾害风险的集成信息平台。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问题尤为突出。
矿山废弃地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周边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因此,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矿山废弃地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述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从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土壤修复、植被恢复、微生物修复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问题。
本文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推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技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土壤修复、植被恢复、水体净化等。
土壤修复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
由于采矿活动,土壤常遭受重金属污染、结构破坏和养分流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土壤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如换土、深耕等)、化学修复(如添加改良剂、淋洗等)和生物修复(如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
其中,植物修复因其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种植超积累植物或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植被恢复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另一重要方面。
植被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固土保水、防止水土流失。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先锋物种进行种植,以快速覆盖裸露地面。
同时,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种植模式,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S技术(即GIS、RS和GPS)是一种集成信息技术,它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三个技术融合到一起。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3S技术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收集和分析多源数据,以便对环境进行评估和监测。
1. GIS技术。
GIS技术可以收集、存储、维护、分析和显示各种地理信息,用于描述地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植被覆盖度、土壤质量和其他环境因子。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定环境规划和管理决策,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RS技术。
RS技术利用遥感技术收集、分析和处理的遥感数据,用于收集陆地和海洋的环境信息,如森林覆盖度、植物区系、湿地面积、污染源分布等。
3. GPS技术。
GPS技术可以检测到全球位置,用于准确定位和定位环境污染源,并进行定点和动态的跟踪监测,以更好地管理环境污染。
关于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的应用中所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与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与相关产业更新服务的支持密不可分的。
本文从3S技术与地质灾害的内涵着手,结合3S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各自在矿山地质灾情评估、监测与防治中的作用,对矿山具体处理和分析地质灾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空间地理信息1.3S技术概况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3S技术的发展,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紧密结合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分析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专业性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以解决矿山地质灾害信息查询、处理和预测等相关技术问题的信息系统。
该系统从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储存、查询和处理入手,提供矿山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显示、对地质环境做出相应的评价、区划,以及地质灾害的预测,从而为国家矿山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1.2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3部分组成。
此系统用于在任何时间,向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信息,或给用户提供其邻近者的这种信息。
它具有全天侯作业、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功能多、用途广、观测时间短、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等特点。
1.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RS)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以目标物,传感器和测量方法为因素,利用机载遥感、星载遥感和地面遥感传感器,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
3S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矿山的开发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造成了大规模的土
地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国内国际上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紧
迫的问题,并受到日益高度的重视。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与重建是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我国土地资源贫乏,自然环境逐渐
恶化的现状来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北京市房山区银狐洞
景区灰岩矿矿山废弃地为试验区,进行3S(GIS、GPS、RS)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在获取研究区环境因子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方案的制定,主
要研究内容包括废弃地地质环境分析、研究区植被环境分析和矿区生态修复规划及持续监测规划建议三个部分。
主要研究手段包括:采用GIS手段进行三维矿山地形表面构建,提取地形突变点和堆积体,进行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划分主要地质灾害,对研究区内矿山范围地质环
境现状进行评估;采用遥感手段调查矿山土地利用情况并对研究区内
植被环境现状进行评估。
在得到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现状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理论以及景区内综合景观修
复的要求,提出矿区生态修复规划建议,并对矿区废弃地治理的持续
监测进行规划展望。
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三维GIS建模技术可以真实再现矿山废弃地地形地貌景观。
在这个三维立体模型中,陡
峭裸岩面和空间尺寸较大的废石堆表现明显,并与实地调查资料吻合。
这个三维立体模型也可以很好的实现对目标地物表面积、体积等物理参数的计算以及修复工程规划等。
但由于本文所使用的DEM格网间距
较大(5m)、DOM矿区反差度较低的原因,对目标地物的大小和表面形状等细部特征的表达较差,对空间尺寸较小的目标地物有疏漏丢失现象。
2、RS技术在提取研究区植被环境信息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通过RS手段提取出的植被覆盖范围信息均与实地调查资料相吻合,RS手
段还能提取出人工手段所不能或较难提取出的植被丰度信息,同
时,RS技术固有的多时相、大范围、经济效益高的特性,使得它在植被信息的提取方面的应用优势明显。
3、通过3S手段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对本区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得出,本区地质环境状况较严重,崩塌、滑坡隐患较大,并有一定程度的泥石流隐患存在;土地利用结构简单,非矿区植被覆盖度较高,矿区矿山荒漠化现象严重,但是采矿对整个研究区非矿区植被环境的影响度较小,影响区域基本集中在采矿点周边和矿区交通线沿线。
因此,必须对本区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4、本文结合国内外生态恢复理论,根据研究区具体状况制定了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治理手段采用物理法和生物法相结合,包括地形修复和植被修复两个部分。
由于植被修复成果检验的滞后性,本文在制定生态修复方案的同时提出了对本区植被环境进行持续监
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