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1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7
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5.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仍在原来位置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7.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8.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9.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专题4 光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路灯下人的影子B.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里游动的鱼C. 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D. 斜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筷子【答案】C【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详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B.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能反射光,晚上能提醒汽车司机注意,故C符合题意;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潭清疑水浅”,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云在水中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导学案课题:一光的色彩颜色班级__ __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1.经历光的色散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2.通过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
3.了解透明体颜色的形成原因。
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了解不透明体颜色的成因。
会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
4.知道光具有能量。
【学习重点】1.光的色散实验的现象观察和结论归纳。
2.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形成原因。
【学习难点】有关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课前准备】1.叫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类2.太阳光色散后可以分解为、、、、、、等色光。
3.、、叫光的三原色。
【学习过程】(一)光源〖问题讨论〗(1)哪些物体本身发光?光源可以分为哪两类?(2)月亮、闪闪发光的砖石、波光粼粼的水面、电影银幕、电视机屏幕是不是光源?〖总结〗1.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进入人眼,若没有光进入人眼,则看不见物体,呈色。
2.人眼能够看见的物体,可分为和两类。
3.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类。
常见的天然光源有等,常见的人造光源有等。
注意:月亮、电影银幕、钻石不是光源(二)光的色散〖活动〗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用光屏来接收经过三棱镜后的光线。
如书中图3-6所示。
〖总结〗1.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等色光,这种现象叫作。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白光)是由而成的。
常见的光的色散现象如: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的角度不同,红光偏折的角度于紫光。
3.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三)色光的混合〖活动〗1.七种色光的混合:牛顿还通过实验将分解得到的各种色光还原为白光。
进一步证实了白光是由多种混合而成。
2.观察实验:(1)两种色光的混合:分别将红光和绿光混合,红光和蓝光混合,绿光和蓝光混合,观察能等到什么色光;(2)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将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观察能等到什么色光;(3)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所以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光学(2课时)光学包括两部分:一是光现象,二是透镜.一、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分数值约占总分的5%〜6%左右,命题特点是:1.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的知识主要考查的范围是解释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2.光的反射知识主要考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的应用,题型为作图题、填空题、选择题.3.平面镜成像知识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题型为作图题、填空题、选择题.4.光的折射现象是重要的光现象,折射规律是考查的重点,主要题型为作图题、填空题和选择题.5.光的色散现象主要是要认识多彩的彩色世界,认识一些颜色现象,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6.不可见光主要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考查的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二、透镜及其应用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分数值约占总分的4%左右,命题特点是: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及它们的焦点、焦距是考查的重点,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实际应用的问题也是考查的内容之一,以选择题、填空题、画图识图题等题型出现•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考查的重点,主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3.眼睛的矫正和显微镜、望远镜,与实际相结合的考题较多,难度不大,出题主要以填空、选择题,还有相关的渗透知识为主.1.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4.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6.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条件,知道颜料的三原色和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7.初步了解光谱、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8.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的焦距.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9.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照相机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理解凸透的成像规律,初步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10.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物体,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1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课时光现象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1)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钠灯、汞灯、氖灯等. (2)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如果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与光速:(1)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①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②站队准直.③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2)光速:①光的速度比声速大.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c=3×l08m/s.②光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考点2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都是由于它的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见了物体.2.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发生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仍然平行,并且朝着同一个方向射出.(2)漫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不平行,而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射出.(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考点3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关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特点概括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人眼是根据光直线传播进入眼球的经验来判断物体的位置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向镜内看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S' 处射来的,如图所示.镜后面实际并不存在发光点S',S'也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是虚像.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每个点在镜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像点,这些像点就组成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球面镜:(1)凹面镜:凹面镜简称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射向凹镜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点.应用为太阳灶、太阳能焊接机等.由于光路是可逆的,从凹面镜的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应用于汽车头灯和手电筒灯碗.(2)凸面镜:凸面镜简称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如汽车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交通镜等都是凸镜.考点4 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3.折射使眼睛受骗: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会发生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如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从水下看岸边的灯变高等.考点5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色光带,它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把红、绿、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3.光谱: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按该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4.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5.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如汞等气体放电和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练习.【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第二章光现象山西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命题规律]07~09年山西中考命题规律总结通过近三年山西中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光现象一般在中考中约占4分,题型一般是选择、填空、作图题。
[命题预测]结合07中考对光现象的考查,2010年中考对光现象的考查仍多以选择、填空、作图形式出现,分值大约在3~5分,考查重点以各种光现象形成的原因或规律为主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小,也可能用光在同种介质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光现象,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这三部分也可能以作图形式出现。
山西省07~09中考试题精编1.(2009 太原)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A B C D2.(2009 山西)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
例如:用铅笔在灯光下写作业,会出现铅笔的影子,这是光的_______________现象;吃饭时筷子放入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向上偏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3.(2009 山西).农民伯伯挑选西瓜时,用手拍拍西瓜就知道西瓜的生熟情况,农民伯伯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而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西瓜,是因为在西瓜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___的缘故。
4.(2009 山西)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色,裙子是________色。
5.(2008 山西)如图所示,甲图中树的影子是由于光在空气中__________形成的;乙图中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6.(2008 太原)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北京奥运圣火采集仪式是通过__________波传递到世界各地的。
电视屏幕上丰富的色彩是由_______、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7.(2007山西)写出产生下列现象的依据或原理:立竿见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倒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映电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水池底部有一射灯S,当水面在a处时,光从水中射向池内壁,在P处有一个光斑。
现将池内的水放掉一部分,则当水面由a处降到b的过程中,池壁上的光斑将()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静止不动D.向上向下都有可能2.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B.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4.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5.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C.所成的像是实像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6.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C.OC必定是反射光线D.BO必定是入射光线7.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8.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属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9.在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同时,还在水面发生反射.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A.B.C.D.1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 A 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 B 处,则下列方法中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④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A.只有②可行B.只有④可行C.①和②都可行D.③和④都可行11.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º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θ2,则A.θ1=30º,θ2=30ºB.θ1=30º,θ2=60ºC.θ1=60º,θ2=60ºD.θ1=60º,θ2=30º12.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第三章光现象(1)知识结构网络光的传播光源:①自然光源;②人造光源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等光速:真空中光速3×108m/s反射规律内容: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反射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的反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球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发生条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折射规律当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折射现象: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色散光的色散可见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两种: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手电筒、蜡烛等)。
月亮不是光源。
2、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3、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①影子的形成;②立竿见影;③日食、月食现象;④小孔成像。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③排队看直;④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直。
6、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为c=3.0×108m/s=3.0×105km/s。
7、光年:光一年所走的路程。
光年是长度单位。
8、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9、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实验)10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光射到平滑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而漫反射...是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所发生的反射。
这两类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1 (2013·台州中考)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三种光现象的区分.镜中花、水中桥是光在镜面或水面发生反射,进入眼中看到的虚像;光线从树林中穿过,被树木遮挡的地方,光线不能照射,形成树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被与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射入到空气,到达人眼,使我们看到缸中鱼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1 (2013·菏泽中考)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
与光不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情况决定。
21 (2013·福州中考)5.小华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通过不均匀的蜂蜜水,会看到如图所示现象,这是由于发生了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光的直射、反射、折射、色散的区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在不均匀的同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即发生光的折射。
故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通过不均匀的蜂蜜水时,光线会发生偏折,发生光的折射.故选C.21 (2013·南充中考)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C )A.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B.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C.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空间增大的感觉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
【解析】选C。
本题综合考查光的传播和反射。
池底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路灯下的人影相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大镜子使人有空间增大的感觉,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C。
21 (2013·滨州中考)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光现象的认识。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课题光的直线传播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阅读教材P71“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各种光现象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重难点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常见的光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激光笔、喷雾器、滴少许牛奶的水、蚊香、火柴、水、玻璃、白纸、大烧杯(装有不同浓度的糖水)数个、蚊香、火柴、玻璃水槽、玻璃砖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课件播放】播放美丽的城市夜景、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极光.图4-1-1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城市夜景、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情景引入,通过常见的美丽的光现象激发生学习光知识的兴情境导入极光,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世界才被打扮得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从光的传播学起.趣.活动一:探究新知探究1:光源【自学辅导】阅读教材,回答下面问题:问题1:什么叫光源?答: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问题2:自然界中有哪些光源?答: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问题3: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造光源,大家周围有哪些人造光源?答:我们周围有很多人造光源,如灯泡、LED灯、焰火、蜡烛、火把等.问题4:月亮是光源吗?所有的星星都是光源吗?答: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它看起来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绝大多数星星都是恒星,宇宙中的恒星都能发光,是光源.问题5:镜子是光源吗?电影、投影仪的屏幕是光源吗?答:都不是,它们本身都不会发光.探究2:光的直线传播【图片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图4-1-2师:在有雾的天气,我们可以看到从树丛中投射出的光束是直的;在夜晚,我们可以看到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光是直的,汽车前灯发出的光也是直的.这说明了什么?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师: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演示实验】让激光照到墙上,看到一个亮点,看不到光的传自学辅导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讨论易错问题,纠正错误.让学生了解观察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活动一:探究新知播径迹.然后教师向光照射的方向喷水雾,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生: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师:激光传播的路径很难直接观察到,老师是通过向光照射的方向喷水雾的方法让同学们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生甲:可以点燃蚊香,光传播的路径在烟雾中也可以看到.(教师让学生演示)生乙: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让光从直吸管的一端射入,在另一端白纸上可以看到亮点,然后把直吸管折弯,再让光从吸管的一端射入,观察另一端白纸上,怎么也看不到亮点,说明光线不能弯曲.这样就从反面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师:逆向思维,思维的亮点,这就是创新,太好了!(请乙同学演示)【实验】(若实验条件不足,由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条件充足的话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图4-1-3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观察激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师:我们看到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是怎样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答:传播路径是直的,说明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自学辅导】问题1:我们是如何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答: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并把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问题2: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你体现逆向思维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没有学生提出教师也可以提示.。
2021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光现象一、选择题1. 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2.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3. 如图所示,一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必经过的点是()A.甲B.乙C.丙D.丁4. 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图中的()5. 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A.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B.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C.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D.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6. 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光的()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7. 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2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A.20°B.25°C.35°D.50°8. 如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一束光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的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遮光板却没有挡住光束,根据这一奇特的现象,魔术箱的内部4块小平面镜的安装结构可能是5中的()二、填空题9.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在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0. 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把平面镜放在水中并调整其对太阳光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由此产生的“彩虹”,这是属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现象.11. 光年是指光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________,则相距16光年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约________km。
《光现象》拓展提高(B卷)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镇初级中学教务处李军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称为三原色,它们分是。
2.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丽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
是红光外侧的。
3.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一支涂上黑色,一支不涂,放在太阳光下相同的时间,则温度计的温度高。
4.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利用光的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图1
5.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二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可以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倍。
6.如图2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
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行驶,向拐弯。
7.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3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
图3
8.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通过记录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识别的物体。
9.在南京市的长江北边,可以看得见江面上的“万家灯火”。
是原因。
10.平面镜可以用来改变光线的.当光线与平面镜成90°角入射时,光线改变了度。
11.轿车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
12.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二、选择题(30分)
1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
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
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14.关于小孔成像,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
B.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小像越亮
C.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
D.小孔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15.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
如图4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图4
1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
18.如图5,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
的作用是()
图5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19.如图6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
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杂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
下列几种方法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它是()
图6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20.这本书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都看得特别清楚。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汽车,将光能转化为动能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易穿过臭氧层
22.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三、作图题(23题2分,24、25、26题每图各5分,共17分)
23.在图7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它的大小。
图7
24.有一束光沿AO射入一个暗盒中的平面镜上,如图8所示,若要使反射光线从小孔B射出,可以将平面镜上、下、左、右移动,使移动后的镜面与原镜面平行,试画出此时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图8
25.如图9所示,光线A、B为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图9
26.窗口前有一个小孩经过,那么在室内可以看到整个小孩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10中用图来表示出来。
图10
四、实验与简答题(27题9分、28题4分,共13分)
27.〔阅读材料〕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
只是偏紫色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了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较少的缘故。
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28.给你盛水盆、平面镜和光屏,怎样组合才能得到太阳的色散现象。
画出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