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原因 直接原因:致病因素由气道进入 间接原因:通过细胞或体液机制,
经循环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病变
ARDS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在肺部的表现
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的本质是机体失去控制的、自持续放大 和自破坏的炎症。表现为播散性炎细胞活化、炎症介质溢出 到血浆,并由此引起远隔部位的炎症反应。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二、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impaired diffusion)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ventilation-perfusion mismatching) 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shunt)
CaO2
↓↓
PaCO2
↑↑
CaCO2
↑↑
80 60 40 20
健肺 0 20 >0.8
健肺
全肺 4 0
60
80
P a C O 2( m m H g )
=0.8 >0.8
功 能 性 分 流1 0 0
<0.8
↑↑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
↓
↓↓
N ↓↑
↓↓
N ↓↑
病肺
病肺
VA/Q
<0.8
Pa氧O2离曲线 ↑↑
病肺
健肺
肺动脉炎
DIC
肺血管收缩
患者部分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
病变部位
通气不变
血流↓
病肺
健肺
V/Q↑↑
肺泡通气未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