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质量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8
2007年度质量标准化工作总结一、2007年4月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矿成立质量标准化科以来我矿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主要作法是以创建示范化庚一采区为目标以副井二水平南北巷精装为样板以创建高标准示范化硐室为先导以落实达标工程现场平衡纪要共出十四期为已任在全矿全力开展打造精品采掘工作面及创建示范化运输线活动按矿4号文件规定对达到示范化采、掘工作面的单位经验收认证后、矿给予奖励30005000元创建后并保持的矿奖励10002000元。
今年以来上半年、三季度经集团公司验收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省特级标准三季度、新标准省一级矿创建示范化采煤面三个030面、090面、070面创建示范化掘进工作面5个庚20-21050机巷、庚20-21060机巷、庚20-21060风巷、庚一辅助轨下山、己17-22320机巷创建示范化运输线三条庚一轨道下山、己三并联巷、己三轨道下山创建示范化通风线一条060机创建示范化硐室11个庚组变电所、二强机头操作硐室、己三上部变电所。
2007年以来全矿累计投入达标建设资金610万元三季度用于达标工程奖励的资金30100元通过创建示范头面活动的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有了较大提高保持了省特级矿井的目标。
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度20安检科、质量办考核实行旬检查、月评比、奖优罚劣三季度质量奖励26033元质量罚款63025元查出隐患1778打按要求签字处理并复查靠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使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安全生产有了保证。
三、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对投入资金在井上下特殊作业地点、机电硐室、运输斜巷上下出口安装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牌在副井及轨道斜巷上下口安装了语音警示装置在己二扩大方向己三采区方向建成了高标准的水冲公厕己三下延安装投入使用了人车这些工程实施都极大地推进了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开展了专项的质量达标活动月度达标规划并严格进行月底考核达标工作由近向远由井口向采区由低标准向高标准由易向难全面铺开现在的重点是抓好采面机、风巷动压区达标工作。
07年学位认证报告“07年学位认证报告”据最新发布的“07年学位认证报告”,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份报告是基于对全国各大高校学位认证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全面了解。
报告显示,自2007年以来,我国高校学位认证的数量不断增长。
这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扩大化趋势,也证明了我国高校对学位认证的重视程度。
此外,报告还提到,学位认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大部分高校的学位认证通过率逐年上升。
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
报告还指出,学位认证的范围也在逐渐拓展。
除了学士学位外,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认证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这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并且为培养更多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报告还着重强调了学位认证的重要性。
学位认证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保证学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只有经过学位认证的学历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才能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报告也提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学位认证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有一些学校存在虚假的学位认证信息,这给社会和学生带来了困扰和误导。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位认证的监管和管理,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标准,确保学位认证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总的来说,通过“07年学位认证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学位认证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学位认证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们才能进一步提升学位认证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学科试卷质量分析评价报告为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各项文件的精神,今年各设区市对生物学科学业考试继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更好的经验。
按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组织对各设区市2007年生物学科学业考试进行评价。
本评价所使用的素材是各设区市报送的如下材料:说明:除厦门市实行七、八年级分别考试以外,其余设区市均在八年级进行学业考试。
本评价的依据是:部颁《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省颁《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
本评价的原则是:基础性、思想性、导向性、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创新性、应结合各设区市实际情况。
一、考试命题过程管理2.命题依据各市的命题依据的主流是一致的,但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又有所不同,现分述于下:厦门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市初中生物课改中心组研制下发的“课标解读”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及《厦门市2007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福州市:教育部制定的“三个有利于”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2007年福州市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大纲》。
三明市;教育部的《中考命题指导•理科》、省厅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各项文件精神、《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市教育局的要求。
《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龙岩市:结合本市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实际。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南平市:《2007年南平市生物科考试说明》,结合本市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实际。
泉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教材。
莆田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河北版教材(辅助依据)。
漳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2007年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分析报告
1.质量方针“公正、科学、诚信、发展”实现情况:
⑴2007年未接到客户对公正和诚信有关方面的举报、申诉和投诉。
⑵2007年结果质量监控未发现不符合、人员考核全部合格、设备运行正常、设备达到量值溯源要求、检测环境满足要求、消耗性材料有效控制,检测方法现行有效。
⑶2007年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得到实现。
⑷2007年新上了混凝土外加剂、蒸压砌块、锚杆、防水涂料、保温板、胶粘剂、耐碱网布等检测项目,并全部通过了计量认证,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了质量体系文件换版,纠正预防措施得以有效地实施。
从以上4方面来看,质量方针得到了实现。
2.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质量目标得到了实现。
质量目标统计数据见附表。
检测无差错率见检测报告抽查统计表;检测报告及时率见2007年建材检测结果汇总表;客户满意率见2007年客户调查结果汇总表;能力验证、比对试验合格率见2007年能力验证、比对试验汇总表。
2007年检测报告抽查统计表
2007年客户调查结果汇总表
2007年能力验证、比对试验汇总表
注意:检测报告及时率需要从NEWTOP2000建材检测试验室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查询统计中的承诺查询中打印。
2007年度质量情况工作汇报
2007年公司质量工作依照年度制定的质量工作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在公司领导正确领导和决策下及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严格管理,持续改进,诚信为本,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不断开拓思路,切实完善提高,积极开展各项质量管理工作,使得公司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质量工作的总体实施处于良好受控状态,为08年公司质量工作规划的制定,明确质量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现将今年质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1、出厂水泥合格率100%。
2、出厂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100%。
3、包装水泥袋重合格率100%。
4、出厂水泥28d强度标准偏差1.79Mpa;
5、与上级有关部门检验结果对比合格率93.64%;
6、熟料平均强度51.2Mpa;。
二、有关指标与2006年同期对比情况
1、进厂原、燃材料质量情况
石灰石1#CaO合格率比06年同期增长9.55%,SiO2合格率比06年同期降低2.31%,MgO合格率比06年同期降低0.69%,原煤发热量比06年同期增长294大卡。
石灰石2#CaO合格率比06年同期增长1.73%,SiO2合格率比06年同期降低4.28%,MgO合格率比06年同期持平,原煤发热量比06年同期降低489大卡。
2、出磨生料质量情况
出磨生料CaO合格率比06年同期增长18.45%,Fe2O3合格率比06年同期增长18.15%,细度合格率比06年同期增长6.46%。
出磨生料CaO合格率比06年同期增长7.80%,Fe2O3合格率比06年同期增长6.18%,细度合格率比06年同期降低27.80%。
3、熟料质量情况
2007年1#窑的熟料平均强度为51.2Mpa,比06年的46.3Mpa提高4.9Mpa,f-CaO合格率由06的44.18%提高到61.43%,提高17.25%。
2007年2#窑熟料强度比06年的51.6MPa下降4.5Mpa,07年平均强度为47.1 Mpa;f-CaO合格率由06年的52.10%降低到40.28%,降低11.82%。
4、出磨水泥质量情况
出磨水泥细度合格率比06年同期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07年细度控制指标值比06年低,从细度平均值的降低可以反映出来。
SO3合格率比06年增加15.03%,混合材掺加量合格率比06年增加8.24%。
SO3合格率比06年减少7.58%,混合材掺加量合格率比06年减少14.9%。
5、42.5级水泥完成及混合材掺加情况
2007年出厂42.5级水泥比例为57.42%,比计划的40%提高17.42%,比06年的43. 30%提高14.12%,混合材掺加量在42.5级水泥比例提高的前提下平均为11.90%,比06年的5.92%提高6.0%。
出厂425.级水泥比例为29.10%,比计划降低了10.90%,比06年的32.60%降了3.50%,混合材掺加量为10.51%,比06年的7.15%提高3.36%。
三、2007年所作的主要工作
1、从源头抓起,狠抓了进厂主要原、燃材料的质量
第一、石灰石的质量管理
下山石灰石要求矿山部充分利用矿山资源,严格执行石灰石内控指标,按质开采,搭配使用,同时公司根据矿山资源的整体情况,外购一定量质量较好的石灰石按一定的比例搭配使用,改善了生料的宜烧性,为窑的煅烧创造了条件。
加强石灰石预均化堆场管理,质量控制部有关人员对预均化堆场
布料和取料班班监督,坚决杜绝了石灰石不均化直接使用的情况,为稳定生料质量,提高生料合格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石灰石的质量管理
石灰石本身硅含量高且含土量大又无有效的均化措施,给正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局面,鉴于这种情况,要求矿山部根据山顶石灰石的特点,交替开采并尽量缩短开采周期,同时按石灰石含土量的大小分别入库。
根据质量情况调整开采部位,对本身硅含量太高的石灰石坚决杜绝下山。
根据生料配料的情况进行多库搭配,及时调整,基本上保证了正常的生料配料。
第三、进厂原煤的质量管理
07年由于煤资源紧缺,质量不稳定,因此根据原煤进厂矿点增加取样和检测频次,同时单车进行抽查检验,随时将检验结果与供应处进行沟通,杜绝劣质煤进厂,并根据煤质情况和煤堆场情况要求尽量作到搭配使用,稳定煤质,保证窑的正常煅烧和熟料化学成分的稳定。
2、以提高熟料质量为中心,狠抓了工序质量管理工作
第一、生料质量管理
稳定的生料质量是保证熟料质量的前提,因此根据原燃材料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料、熟料率值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料配料指标,同时要求有关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所下达的配料指标,提高出磨生料合格率,为提高窑的产量和质量创造了条件。
第二、不断总结经验,优化配料方案,使之达到窑好烧、产量高、质量好的目的
我们始终把熟料三率值的变化作为配料工作的重点,关注熟料率值的变化与熟料强度的关系,以及对窑的段烧和产量的影响情况,随时调整,不断优化,为保证窑的产量、质量提供科学的控制依据。
目前,根据实际情况两台窑的熟料率值应分别控制为KH:0.90±0.02、N:2.6±0.1、P:1.6±0.1比较适宜。
目前受具体条件的限制采用三组份配料,只能将熟料率值控制为KH:0.90±0.02、N:2.4±0.1、P:1.0±0.1,在条件具备时可进行四组份配料,进一步提高熟料N和P以保证熟料质量的提高。
3、强化出厂水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出厂水泥质量
第一、严格出磨水泥质量管理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决定水泥质量的最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组织水泥粉磨的过程中,严格把关,严格控制出磨水泥细度,根据熟料质量状况多库或现场熟料搭配粉磨,同时观察并根据出磨水泥强度及增长率情况,随时调整混合材的掺加量和粉磨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及保证了水泥的质量又满足了水泥市场对不同强度等级的袋装、散装水泥的需求。
第二、严格出厂水泥管理,作到了出厂水泥质量心中有数
出厂水泥管理是水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质量管理部门来讲,水泥出厂质量如何,必须作到心中有数,因此要求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专库专用,按质入库,搭配包装,同时在包装过程当中现场监督检查,随时抽样检测及时调整搭配比例,为保证最终产品质量,提高出厂水泥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缩小其标准偏差奠定了基础。
严格控制出厂水泥各项品质指标符合内控标准要求,特别是通过控制出磨水泥一天强度来
控制出厂水泥的3天及28天强度。
通过严格的出厂水泥管理,使出厂水泥合格率和富裕强度合格率都达到了100%,确保了出厂水泥的质量。
第三、进一步加强了包装水泥的袋重管理工作。
通过加强监督与抽查管理工作,袋重合格率明显提高,特别是包装水泥,对包装袋重做到了每天监督抽查,同时将抽查结果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随时进行调整,效果良好。
第四、进行了商品熟料出厂的管理工作以及低碱水泥的试生产工作
由于熟料产量富裕,对商品熟料采取出库车车检验,筛选堆放的办法,在出厂时搭配出厂,基本上保证了出厂商品熟料的质量。
根据公司的统一安排进行了低碱水泥的试生产工作,掌握了目前所用原料的碱含量情况,提出了我公司要生产低碱水泥的具体意见。
4、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混合材的掺加量。
提高混合材的掺加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密切关注熟料强度和水泥强度,在保证水泥有一定富裕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多掺加混合材,要求制成部稳定混合材的掺加量,既改善了水泥性能,又降低了成本,为提高我公司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由于石灰石质量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窑运转不正常,开停窑非常频繁,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2.由于原煤市场资源紧缺,煤的质量呈逐月下降的趋势,且波动大,又无有效的均化措施,给过程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质量控制措施有滞后的情况,需进一步的摸索和加强,做到水泥边
生产边出厂,质量稳定可靠。
4.虽然我公司的产品质量较往年有一定的提高,日趋稳定,但比起其它子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产品质量时有波动,出厂水泥28天强度标准偏差偏大,特别是熟料质量,在窑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解决,熟料质量不太稳定,造成熟料倒运平凡,不但成本升高,而且给正常的水泥粉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6.目前我公司水泥产品品种单一,只有一个品种既普通水泥,两个强度等级既32.5级和42.5级。
2008年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市场,给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产品质量状况,对08年的质量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第一.继续狠抓进厂原、燃材料质量,为稳定工序质量和最终产品质量打好基础。
第二.注重过程控制,强化质量管理,使我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步入正规化,定期召开质量专题活动分析会,分析和总结生产过程当中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第三.加强成品段水泥制成的质量管理,在确保水泥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混合材的掺加量。
第四.做好水泥出厂的质量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出厂水泥3个100% 第五.树立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试制工
作,不断应用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有关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为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做好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双认证的管理工作。
第七.做好固体废渣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关工作。
第八.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质量控制部
二〇〇八年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