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1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3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选择题(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
读图1,回答3~5题。
3.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4.④地位于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压带5.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A.24小时B、22小时C、20小时D、18小时图2示意某农产品的产地、产量及贸易状况。
读图2,回答6~8题。
6.该农产品是A.小麦B、玉米C、水稻D、大豆7.该农产品的贸易状况表现为A.南北半秋间的贸易量大于东西半球间的贸易量B.进口国都是发展中国家C.主要进口国集中分布在北半球D.出口国均为发达国家8.在主要出口国,该农产品的产地集中分布在A.温带草原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图3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一道趣味智力题: 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
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
回答24~25题。
24.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①商品流通②易货交易③货币支付④货币借贷⑤非现金结算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⑤25.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6.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27.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列选项属于中央银行职能的是A.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货款B.经营外汇信货业务C.执行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D.经理国库、发行货币28.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
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2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
1.如图1,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 以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 ,PD=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 的速度;(3)如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2、如图,在△ABC中,AB=AC=10cm,BD⊥AC于点D,且BD=8cm.点M从点A出发,沿AC的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直线PQ由点B出发,沿BA的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PQ∥AC,直线PQ交AB于点P、交BC于点Q、交BD于点F.连接PM,设运动时间为ts(0<t<5).(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M是平行四边形?(2)设四边形PQCM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四边形PQCM=916S△ABC?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连接PC,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点M在线段PC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 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AC、BC的长;(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PBQ的面积为y(cm2),当△PBQ存在时,求y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以点B、P、Q为定点的三角形与△ABC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4)当x=5秒时,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BCM得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1•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点P在AB上,AP=2,点E、F同时从点P出发,分别沿PA、P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B匀速运动,点E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速度沿AB向点B运动,点F运动到点B时停止,点E也随之停止.在点E、F运动过程中,以EF为边作正方形EFGH,使它与△ABC在线段AB的同侧.设E、F运动的时间为t/秒(t>0),正方形EFGH与△ABC重叠部分面积为S.(1)当t=1时,正方形EFGH的边长是当t=3时,正方形EFGH的边长是(2)当0<t≤2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答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5、如图,P为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A(0,3),B(1,0),直线OP交AB于N,DC 于M,点H从原点O出发沿x轴的正半轴方向以1个单位每秒速度运动,同时,点R从O 出发沿OM方向以2个单位每秒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求:(1)C的坐标为;(2)当t为何值时,△ANO与△DMR相似?(3)△HCR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以A、B、C、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时t的值及S的值.6、在△ABC中,AB=AC=2,∠A=90°,取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将直角顶点放在斜边BC边的中点O处(如图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使90°角的两边与Rt△ABC 的两边AB,AC分别相交于点E,F(如图2).设BE=x,CF=y.(1)探究:在图2中,线段AE与CF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2)若将直角三角尺45°角的顶点放在斜边BC边的中点O处(如图3),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他条件不变.①试写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以及x的取值范围;②将三角尺绕O点旋转(如图4)的过程中,△OEF是否能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直接写出△OEF为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BC边的中点,点P在射线AD上,过P作PF ⊥AE于F.(1)求证:△PFA∽△ABE;(2)当点P在射线AD上运动时,设PA=x,是否存在实数x,使以P,F,E为顶点的三角形也与△AB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06年06月09日08:56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页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综合题)7至9页,共9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区。
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
据此回答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A、4月18日1时50分B、4月18日18时50分C、4月19日1时50分D、4月19日2时50分2、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A、20°W向东到2°30′EB、20°W向东到92°30′EC、2°30′E向东到92°30′ED、92°30′E向东到160°E3、访问期间A、曾母暗沙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B、高雄正午日影由长变短C、夏威夷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D、西雅图正午日影由短变长图1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4-6题。
4、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A、1B、2C、3D、45、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A、Ⅱ、ⅠB、Ⅱ、ⅢC、Ⅳ、ⅠD、Ⅳ、Ⅲ6、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A、1-ⅢB、2-ⅡC、3-ⅣD、4-Ⅳ图2中数码1-7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
读图回答7-9题。
7、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8、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1与5B、1与6C、3与5D、3与69、与1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7东侧表层海域A、温度高、盐度低B、温度高、盐度高C、温度低、盐度高D、温度低、盐度低图3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全国卷1第I卷1.C 2.B 3.A 4.B 5.A 6.B 7.B8.C 9.C 10.B 11.C 12.B 13.D 14.C15.B 16.D 17.D 18.C 19.A 20.B 21.B22.C 23.B 24.A 25.B 26.A 27.D 28.B29.A 30.C 31.B 32.C 33.D 34.A 35.B第II卷36.(36分)(1)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2)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3分)、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振荡、波动)的规律;12次37.(32分)(1)从分散走向整合。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或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
38.(32分)(1)①2002-2005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
②从2002到2003年,能源消费的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
2003-2004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都没有显著变化,但前者的数值远高于后者的数值。
2004-2005年间能源消费增值率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较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2.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题擦干净,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图1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答案:C解析: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和玉米,图中的吉林、河南均位于北方地区,其中河南以小麦为主,吉林以玉米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图中的江西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答案:B解析:图中的M地稻麦两熟,位于亚热带地区,四个选项中安徽最符合。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图2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答案:A解析:全球的气温变化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因此其变化规律应该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全球有两个纬度带是多雨地区,一个是赤道地区,另一个是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
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和南北纬90°附近的极地地区是两个少雨地区,所以,全球的降水变化规律应该是由赤道向副热带逐渐减少,再由副热带向副极地逐渐增多,最后由副极地向极地逐渐减少;雪线的高低主要受气温与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影响,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尽管气温高,但降水量更大,因此,雪线较副热带地区低。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试题详解第Ⅰ卷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图1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解析】1~2题组以表示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柱状图为材料,考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和我国四个产粮大省的位置及农业状况。
1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我国东北地区是玉米的主产区,小麦主要在长江以北,水稻主要在淮河以南,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形成稻麦交错分布区。
按省份判断,吉林是玉米主产区,河南是冬小麦主产区,江西是水稻主产区。
故选C。
2.广东几乎没有小麦,山西和甘肃几乎没有水稻。
安徽省有大面积地区在长江和淮河之间,为稻麦两熟区,其水稻和小麦的播种面积比较接近。
故选B。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图25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解析】3~5题组以一幅显示气温、降水量和雪线高度三项地理事物纬度分布的坐标曲线图为材料,图中隐含有三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相互联系的地理规律。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和运动特征的影响,越向高纬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气温越低,其变化是单调的,故可认定表示气温纬度分布的是曲线②;降水量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低气压带降水较多,高气压带降水较少,所以赤道和副极地是多雨带,副热带和极地是少雨带,这样可以认定表示降水量纬度分布的是曲线③;雪线高度与气温正相关,与降水量负相关,受气温和降水量的综合影响,雪线高度的峰值出现在副热带地区,极地最低,赤道稍低,故可认定表示雪线高度纬度分布的是曲线①。
2006年高三能力测试参考样卷文科综合(一)参考答案第Ⅰ卷答案(略)第II卷26. (1) 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6分,列举出其中三项可得满分)(2)冬季降水少,流量小,河流处于封冻期,流速慢(6分)(3)草场退化,土地沙化(2分)退耕还林还牧;保护好现有草场(实行轮牧、减少载畜量均可得分);建设人工草场等。
(6分)(4)嫩江流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生长期短,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或答: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嫩江流域相比,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农作物生长期长,作物只能一年两熟)。
(4分)27(1)“一边倒”。
(2分)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3分)(2)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2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并进行战略收缩。
(如答“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者可酌情给分)。
(9分)(3)一超多强(2分)。
出现多极化趋势。
(2分)28.(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提升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能够使农民获得一定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分)(2)①全面取消农业税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②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③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④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2分)(3)①在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 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到6~8题。
6.表1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文科综合试题选择题部分(闭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注意事项:1.1—10题为地理题,共10分;11—25题为历史,共15分;26—35小题为政治,共15分。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单项选择题(满分共40分,1—25小题每小题1分,26—35小题每小题1.5分。
)读右侧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地经度和纬度分别相差A.8l·、20’ B.109‘、40‘ C.40‘、109‘ D.20’、81‘2.若甲乙两图阴影面积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阴影比甲阴影内容详尽 B.②地在①地的西南方向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D.甲阴影表示的实地范围较乙阴影大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很大。
现代人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天气预报。
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天气预报只是近些年的事。
千百年来,人们出门看天,靠的是祖祖辈辈观察、积累流传下来的天气知识。
根据下列事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可能不会降雨的是<>①星星布满天②蜻蜓、燕子低飞⑧蟑螂乱飞④蜘蛛织网⑤蚂蚁搬家A.①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⑤4.可可周末想到县城附近旅游点游玩,担心天气不好去不了,晚上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后,很高兴。
请问他看到反映当地天气的符号是读右侧太阳光照图,判断回答5—6题。
5.此图显示的日期为A. 3月21日前后 B. 12月22日前后C. 6月22日前后 D. 9月23日前后6.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冬至日 B.黄冈市昼长夜短C.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D.海南岛旗杆的影子朝北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回答7—8题。
7.珠穆朗玛峰在图中哪个大洲?A.① B.② C.③ D.④8.既是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两个大洋的分界线的是A.马六甲海峡 B.乌拉尔河 C.台湾海峡 D.白令海峡以“盛世大联欢”为主题的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 17副春联。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D 2.B 3.A 4.C 5.B二、(12分,每小题3分)6.C 7.D 8.D 9.B三、(9分,每小题3分)10.C 11.A 12.C四、(24分)13.(10分)(1)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4分)(2)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他们的过错。
(4分)(3)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
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2分)14.(8分)(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15.(6分)(1)变形记(2)沈从文(3)①誓拔五岳掩赤城②空中闻天鸡③水光接天④凌万顷之茫然五、(18分)16.(4分)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
②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17.(4分)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
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18.(4分)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
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道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道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
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19.(6分)①白描(或细节描写)。
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
②拟人化的描写。
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的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耍玩一整夜。
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 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 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 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 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 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 依图示资料可知A. 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 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 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答6—8题。
表一A. 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 ②国光矿物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 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 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高考卷,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文)含详解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文史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散。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P={x」x2-160},Q={x」x=2n,nZ},则PQ=A.{-2,2}B.{-2,2,-4,4}C.{2,0,2}D.{-2,2,0,-4,4}2、已知非零向量a、b,若a+2b与a-2b互相垂直,则A.B.4C.D.23、已知=,A∈(0,),则A.B.C.D.4、在等比数列{an}中,a1=1,a10=3,则a2a3a4a5a6a7a8a9A.81B.27C.D.2435、甲:A1、A2是互斥事件;乙:A1、A2是对立事件,那么A.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6、关于直线m、n与平面与,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且,则;②若且,则;③若且,则;④若且,则;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设f(x)=,则的定义域为A.B.(-4,-1)(1,4)C.(-2,-1)(1,2)D.(-4,-2)(2,4)8、在的展开式中,x的幂的指数是整数的有A.3项B.4项C.5项D.6项9、设过点P(x,y)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若,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A.B.C.D.10、关于x的方程,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②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③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④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A5.B6.D7.B8.C9.D10.A二、填空题:11.12.0.9413.(0,)14.7815.(R3)`=4R2,球的体积函数的导数等于球的表面积函数。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 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到6~8题。
6.表1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8页。
全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杂糅黯然失色不径而走既往不咎B.熟稔戛然而止偃旗息鼓待价而沽C.糟践不落窠白沤心沥血变本加厉D.荣膺为虎作伥豆蔻年华直接了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生,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出去打开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襟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数学试题(文史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C 2.D 3.A 4.A 5.B 6.D 7.B 8.C 9.D 10.A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25分.11.212.0.9413.403⎛⎫ ⎪⎝⎭,14.7815.324π4π3R R '⎛⎫= ⎪⎝⎭,球的体积函数的导数等于球的表面积函数.三、解答题16.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公式、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能力.解:(Ⅰ)222()()sin cos sin cos cos f x a a b a a a b x x x x x=+=+=+++ ···113π1sin 2(cos 21))22224x x x =+++=++.()f x ∴最大值为322+,最小正周期是2ππ2=.(Ⅱ)由(Ⅰ)知33π3π())sin(2)0222424f x x x ⇔++⇔+≥≥≥ ππ32π22π+πππ488k x k k x k k π⇔+⇔-+∈Z ,≤≤≤≤. 即3()2f x ≥成立的x 的取值集合是π3π|ππ88x k x k k ⎧⎫-+∈⎨⎬⎩⎭Z ,≤≤. 17.本小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概念和运算,以及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Ⅰ)设登山组人数为x ,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占比例分别为a b c ,,,则有40347.54x xb x +=·%%,103104x xcx+=·%%,解得50b =%,10c =%.故100501040a =--=%%%%,即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占比例分别为40%, 50%,10%.(Ⅱ)游泳组中,抽取的青年人数为320040604⨯⨯=%(人);抽取的中年人数为320050754⨯⨯=%(人);抽取的老年人数为320010154⨯⨯=%(人).18.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二面角和点到平面距离的有关知识及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考查应用向量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法1:(Ⅰ)因为M 是底面BC 边上的中点,所以AM BC ⊥,又1A M C C ⊥,所以AM ⊥面11BCC B .从而1AM B M AM NM ⊥⊥,,所以1B MN ∠为二面角1B AM N --的平面角.又1B M ===,56MN ===,连1B N,得13B N ===. 在1B MN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111cos 2B M MN B N B MN B M MN +-=··52510+-==. 故所求二面角1B AM N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5. (Ⅱ)过1B 在面11BCC B 内作直线1B H MN ⊥,H 为垂足. 又AM ⊥面11BCC B ,所以1AM B H ⊥.于是1B H ⊥平面AMN ,故1B H 即为1B 到平面AMN 的距离. 在1Rt B HM △中,111sin 12B H B M B MH ===. 故点1B 到平面AMN 的距离为1.BC1B 1C N解法2:(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001)00(010)2B MC ⎛⎫ ⎪⎝⎭,,,,,,,,,2013N ⎛⎫ ⎪⎝⎭,,,1022A ⎛⎫- ⎪ ⎪⎝⎭,,.所以,111200010223AM MB MN ⎫⎛⎫⎛⎫==-=⎪ ⎪ ⎪⎪⎝⎭⎝⎭⎝⎭,,,,,,,.因为1100()01022MB AM =+⨯-+⨯= ·, 所以1MB AM ⊥.同法可得MN AM ⊥ .故<1MB MN ,>为二面角1B AM N --的平面角. 1cos MB ∴<,115MB MN MN MB MN>===·· 故所求二面角1B AM N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5. (Ⅱ)设n ()x y z =,,为平面AMN 的一个法向量,则由n ⊥AM ,n ⊥ MN 得012023x y z =⎨⎪+=⎪⎩,,04.3x y z =⎧⎪⇔⎨=-⎪⎩,故可取n 4013⎛⎫=- ⎪⎝⎭,,. 设1MB 与n 的夹角为α,则115cos MB MB α===n n··所以1B 到平面AMN的距离为1cos 125MB α== ·. 19.本小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概念和计算,考查应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及推理和运算能力.解:依题意有(1)2f =-,(1)0f '=,而2()32f x x ax b '=++.故12320a b c a b +++=-⎧⎨++=⎩,,解得2 3.a cbc =⎧⎨=--⎩,y从而2()32(23)(323)(1)f x x cx c x c x '=+-+=++-.令()f x '0=,得1x =或233c x +=-. 由于()f x 在1x =处取得极值,故2313c +-≠,即3c ≠-.(1) 若2313c +-<,即3c >-,则当233c x +⎛⎫∈-- ⎪⎝⎭,∞时,()0f x '>; 当2313c x +⎛⎫∈-⎪⎝⎭,时,()0f x '<;当(1)x ∈+,∞时,()0f x '>. 从而()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2313c +⎛⎤--+ ⎥⎝⎦,,,∞∞;单调减区间为2313c +⎡⎤-⎢⎥⎣⎦,. (2)若2313c +->,即3c <-,同上可得,()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2313c +⎡⎫--+⎪⎢⎣⎭,,,∞∞;单调减区间为2313c +⎡⎤-⎢⎥⎣⎦,. 20.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 解:(Ⅰ)依题意得,32nS n n=-,即232n S n n =-. 当2n ≥时,221(32)3(1)2(1)65n n n a S S n n n n n -⎡⎤=-=-----=-⎣⎦;当1n =时,21131211615a S ==⨯-⨯==⨯-. 所以65()n a n n *=-∈N . (Ⅱ)由(Ⅰ)得[]133111(65)6(1)526561n n n b a a n n n n +⎛⎫===- ⎪-+--+⎝⎭. 故11111111111277136561261nn i i T b n n n =⎡⎤⎛⎫⎛⎫⎛⎫⎛⎫==-+-++-=- ⎪ ⎪ ⎪ ⎪⎢⎥-++⎝⎭⎝⎭⎝⎭⎝⎭⎣⎦∑…. 因此,使得11(1)()26120m n n *-<∈+N 成立的m 必须且仅须满足1220m ≤,即10m ≥,故满足要求的最小整数m 为10.21.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和椭圆等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运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Ⅰ)依题意得224a c a c=⎧⎪⎨=⎪⎩,,解得21.a c =⎧⎨=⎩,从而b =故椭圆方程为22143x y +=. (Ⅱ)解法1:由(Ⅰ)得(20)(20)A B -,,,.设00()M x y ,.M 点在椭圆上,22003(4)4y x ∴=-. ① 又M 点异于顶点A B ,,022x ∴-<<.由P AM ,,三点共线可得00642y P x ⎛⎫⎪+⎝⎭,. 从而00(2)BM x y =-,,00622y BP x ⎛⎫= ⎪+⎝⎭,.2220000006224(43)22y BM BP x x y x x ∴=-+=-+++ ·. ②将①式代入②式化简得05(2)2BMBP x =- ·. 020x -> ,0BM BP ∴> ·.于是MBP ∠为锐角,从而MBN ∠为钝角,故点B 在以MN 为直径的圆内.解法2:由(Ⅰ)得(20)(20)A B -,,,.设(4)(0)P λλ≠,,1122()()M x y N x y ,,,,则直线AP 的方程为(2)6y x λ=+,直线BP 的方程为(2)2y x λ=-.点M N ,分别在直线AP BP ,上,1122(2)(2)62y x y x λλ∴=+=-,.从而21212(2)(2)12y y x x λ=++.③联立22(2)6143y x x y λ⎧=+⎪⎪⎨⎪+=⎪⎩,.消去y 得2222(27)44(27)0x x λλλ+++-=. 12x - ,是方程的两根,2124(27)(2)27x λλ-∴-=+·,即2122(27)27x λλ-=+.④ 又11221212(2)(2)(2)(2)BM BN x y x y x x y y =--=--+,,··. ⑤于是由③,④式代入⑤式化简可得2225(2)27BMBN x λλ=-+ ·. N 点在椭圆上,且异于顶点A B ,,220x ∴-<.又0λ≠ ,225027λλ∴>+,从而0BM BN < ·,故MBN ∠为钝角,即点B 在以MN 为直径的圆内.解法3:由(Ⅰ)得(20)(20)A B -,,,.设1122()()M x y N x y ,,,, 则122222x x -<<-<<,. 又MN 的中点Q 的坐标为121222x x y y ++⎛⎫⎪⎝⎭,,22222212121212112()()4224x x y y BQ MN x x y y ++⎛⎫⎛⎫⎡⎤∴-=-+--+- ⎪ ⎪⎣⎦⎝⎭⎝⎭ 化简得2212121(2)(2)4BQ MN x x y y -=--+. ⑥ 直线AP 的方程为11(2)2y y x x =++,直线BP 的方程为22(2)2yy x x =--. 点P 在准线4x =上,12126222y y x x ∴=+-,即21213(2)2x y y x -=+. ⑦ 又M 点在椭圆上,2211143x y ∴+=,即22113(4)4y x =-. ⑧ 于是将⑦,⑧式代入⑥式化简可得221215(2)(2)044BQ MN x x -=--<. 从而B 在以MN 为直径的圆内.。
绝密★启用前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 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 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 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 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 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 依图示资料可知A. 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 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 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答6—8题。
表一A. 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 ②国光矿物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 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 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
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与13日18时46分。
读图3,完成9~11题。
图39.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10.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A. 地方时B.西10区的区时C. 西9区的区时D.西8区的区时11.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差约A. 0小时B.1小时C. 2小时D.3小时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回答12-15题。
12.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14.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
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A.陆海军大元帅府B.广州国民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回答16-19题。
1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7.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十月革命A.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C.终止了帝国主义大战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18.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19.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 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B. 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 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法国和德国是欧洲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影响巨大。
回答20—22题。
20.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图4反映的战争是A. 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
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B. 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D. 《马斯特里赫条约》的签订2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
到1994年,欧洲联盟A. 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B. 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D. 实现了货币联盟23.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德相同之处是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B.揭露社会的黑暗C.推崇人文主义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两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换现金。
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
回答24~25题。
24.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①商品流通②易货交易③货币支付④货币借贷⑤非现金结算A.①②③B.①③⑤C.①D.②③⑤25.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6.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应为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个别劳动时间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27.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列选项属于中央银行职能的是A.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货款B.经营外汇信贷业务C.执行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D.经理国库、发行货币28.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
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2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3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
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1.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献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
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
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2.西方的一些评论家在评论2004年美国大选曾辛辣地指出,布什和克里的竞争,与其说是不同施政纲领的对决,不如说是金钱的对决,谁筹集的竞选资金多,谁就多一份胜算。
对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A. 在美国民主具有超阶级性B. 在美国政党对政治失去意义C. 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D. 在美国只要有钱就能当总统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纲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凸现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化政府职能的有关内容。
这是因为①政府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行政机关②能否实现“十一五”目标与政府职能有密切的关系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化政府职能是基本趋势④转变政府职能是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的需要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4.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中,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①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对人民负责原则③依法治国原则④司法公正原则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35.从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可以看出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②国务院行使了最高国家行政权③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A. ①④B. ①②C. ③④D. ①③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4页,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 (36分)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盆地。
(4分)(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______________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________平原。
(6分)(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