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栅格空间分析和查询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26
栅格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技巧与案例分析引言栅格数据是地理空间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大规模、高分辨率和多时相的特点。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中,栅格数据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空间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栅格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巧,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示其应用价值。
一、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栅格数据处理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导入、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投影转换等步骤。
数据导入是将原始数据导入到GIS软件中,一般可以通过导入文件的方式实现。
数据格式转换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GIS软件可识别的格式,常见的格式包括TIFF、GRID、IMG等。
数据投影转换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目标坐标系下的数据,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二、栅格数据处理技巧1. 遥感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是栅格数据的一种重要类型,常常用于地表覆盖分类、土地利用变化检测等分析。
在进行遥感影像处理之前,需要进行影像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影像去噪、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步骤。
影像去噪可以通过滤波器等方法实现,以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辐射定标是将卫星影像中的数字值转换为辐射亮度值,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大气校正是为了消除大气因素对卫星影像的影响,使得影像能够更好地反映地表信息。
2. 栅格数据融合栅格数据融合是将不同分辨率、不同传感器的栅格数据进行融合,以提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时相分辨率。
常见的栅格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波段融合法、小波变换法等。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多波段影像降维,提取主要信息。
波段融合法通过将多个波段的信息进行线性组合,以获得融合后的影像。
小波变换法通过小波变换的方法将低频和高频信息融合在一起,得到融合后的影像。
3. 栅格数据裁剪和镶嵌栅格数据裁剪是将原始栅格数据裁剪为特定区域的数据,以便进行局部分析。
常见的裁剪方法包括矩形裁剪和多边形裁剪。
矩形裁剪是在GIS软件中指定一个矩形范围,然后将数据裁剪为该范围内的数据。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比较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两种数据表示方式。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势和劣势。
一、定义和特点1. 矢量数据:矢量数据是由点、线和面等几何要素及其属性信息组成的数据。
它使用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通过点、线和面的组合来描述地理现象。
矢量数据可以精确表示地理对象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适用于具有明确边界和几何形状的地理要素。
2. 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由像素或单元格组成的网格状数据。
每个像素或单元格代表一个地理位置,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
栅格数据以像元为基本单位,通过像元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现象。
栅格数据适用于连续分布的地理现象,如高程、温度和降雨等。
二、数据结构和表示方式1. 矢量数据:矢量数据使用几何要素来表示地理对象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常见的几何要素包括点、线和面。
点表示一个离散的地理位置,线表示由多个点连接而成的线段,面表示由多个线段围成的封闭区域。
矢量数据还可以包含属性表,用于存储与几何要素相关的属性信息。
2. 栅格数据:栅格数据使用像素或单元格来表示地理位置。
每个像素或单元格都有一个固定的大小和形状,并且具有属性值来表示地理现象的特征。
栅格数据以网格状的方式存储和表示,每个像素或单元格都有一个唯一的位置索引。
栅格数据的属性值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取决于所表示的地理现象。
三、数据精度和精确性1. 矢量数据:矢量数据可以非常精确地表示地理对象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由于使用几何要素来描述地理现象,可以通过增加点、线和面的数量来提高数据的精度。
矢量数据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准确性的地理分析和空间查询。
2. 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的精度取决于像元的大小和形状。
较小的像元可以提供更高的精度,但会增加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成本。
栅格数据适用于需要连续分析和模型建立的地理现象,如地形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等。
四、数据存储和处理1. 矢量数据:矢量数据以几何要素和属性表的形式存储。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数据和信息?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定义: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联系和区别: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
信息由与物理介质有关的数据表达,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
信息是对数据解释、运用与解算,数据即使是经过处理以后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就本质而言,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可以加以转换,但其中包含的信息内容不会改变。
即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信息可以离开信息系统而独立存在,也可以离开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和阶段而独立存在;而数据的格式往往与计算机系统有关,并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数据是原始事实,而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于同一数据的理解,可得到不同信息。
2.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图数据库有什么异同?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什么?GIS定义:GIS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GIS的理解不同,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定义①:是对地理环境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将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空间位置形状及分布特征和与之有关的社会、经济等专题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等进行获取、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并在管理、规划与决策中应用。
定义②: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定义③:是为了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定位数据而建立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定义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两种数据类型。
它们在数据存储、数据结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一、矢量数据矢量数据是由一系列点、线和面等几何要素构成的数据类型。
每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属性信息。
常见的矢量数据格式包括Shapefile、GeoJSON和KML等。
1. 定义和特点矢量数据以几何要素为基础,通过坐标点的位置和属性信息来描述地理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 精确性:矢量数据可以精确地表示点、线和面等几何要素的位置和形状。
- 拓扑关系:矢量数据可以描述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如相邻、相交和包含等关系。
- 属性信息:矢量数据可以附加属性信息,用于描述要素的属性特征,如名称、面积和人口等。
2. 应用场景矢量数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地理空间分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交通管理等。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空间查询:通过矢量数据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如查找某一区域内的所有建筑物或道路等。
- 空间分析:矢量数据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如计算两个区域的重叠面积或计算两条道路之间的最短路径等。
- 地图制图:矢量数据可以用于地图制图,通过绘制点、线和面等要素来展示地理现象。
3. 矢量数据的转换矢量数据可以与其他数据类型进行转换,如栅格数据和CAD数据等。
常见的矢量数据转换方法有:- 矢量到栅格: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可以通过栅格化操作实现。
这样可以方便进行栅格分析和栅格制图等操作。
- 矢量到CAD:将矢量数据转换为CAD数据,可以通过CAD软件进行转换。
这样可以方便进行CAD软件中的编辑和设计操作。
二、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由像元(像素)组成的二维网格数据。
每个像元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属性信息。
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包括TIFF、JPEG和PNG等。
1. 定义和特点栅格数据以像元为基础,通过像元的位置和属性信息来描述地理现象。
实验七、空间分析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 掌握Spatial Analyst模块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矢量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的方法。
3. 掌握用任意多边形剪裁栅格数据的方法。
4. 掌握重分类的方法及应用。
5. 掌握缓冲区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6. 掌握空间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的方法。
7. 掌握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方法。
8. 了解邻域统计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准备软件:ArcGIS Desktop数据:知识:空间分析是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的分析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特有的对地理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的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
在空间分析的研究和实践中,很多在应用领域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涉及空间位置的分析手段和方法被总结、提炼出来,形成了在GIS软件中均包含的一些固有的空间分析功能模块。
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质,故而称之为GIS基本空间分析,具体的有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窗口分析和网络分析。
了解GIS基本空间分析对于进一步掌握复杂空间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利用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你可以方便地对你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有了空间分析模块,你既可以回答诸如“这个位臵的地形陡峭程度如何?”或“这个位臵面向什么方位?”之类的一些简单空间问题,也能够给更为复杂的空间问题如“一家新工厂的最佳位臵应该在哪儿?”或“从A到B的成本最小的路径是什么?”找到答案。
当与ArcMap一起使用时,空间分析模块可以提供功能完备的工具集来浏览和分析空间数据,帮助你找到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地理信息(GIS)技术术语一览1. 地理信息系统(GIS):一种基于空间数据的综合性信息处理技术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展示等功能。
2. 空间数据:地球表面及其周边空间内的各种现象和要素数据,如地图、卫星遥感数据、位置信息等。
3. GIS数据模型:一种用来描述地理数据的抽象数学模型,包括三种主要模型,分别是矢量、栅格和TIN模型。
4. 矢量数据:用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形式,常见的矢量数据有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和多边形数据等。
5. 栅格数据:将地面分成一定大小的网格,每个网格用一个像元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形式,常见的栅格数据有DEM、卫星遥感数据等。
6. TIN数据:通过三角形来描述地理现象的数据形式,通常用于地形建模和三维地形分析。
7. 地理编码:将地理位置(如行政区划、街道、建筑物)与数字编码相对应的方法,是位置信息geo-coding的基础。
8. 空间分析:基于空间关系,利用GIS提供的工具对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等操作的技术。
9. 空间查询:利用GIS工具对空间数据进行条件查询和范围查询的功能。
10. 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使得地球表面上的点都可以在地图上用坐标表示的方法。
11. 地图制图:根据采用的地图投影和地图样式,将地球表面及其周边空间内的多种要素绘制到纸张或屏幕上的过程。
12. 拓扑关系:指在空间中要素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描述的是邻接关系、相交关系、包含关系等几何关系。
13. 空间精度:指地理数据中的坐标精度和分辨率的程度,也是GIS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4. 空间分辨率:指GIS数据中标识对象的最小可见空间单元,也反映了数据的细节程度。
15. 属性数据:指地理要素的相关信息,如名称、面积、高程等非空间信息。
16. 空间数据仓库:一种以空间数据为核心的综合性数据存储、管理、分析系统,适用于大规模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应用。
17. 空间数据挖掘:一种基于GIS空间数据的挖掘方法,提取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关系和趋势,以支持空间决策。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概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两种数据表示方式。
矢量数据以点、线、面等几何要素为基本单位,栅格数据则以像素为基本单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数据格式等相关内容。
一、矢量数据1. 定义:矢量数据是用坐标点和线段等几何要素来表示地理空间对象的数据。
它以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的位置、形状和属性来描述地理现象。
2. 特点:- 精确性:矢量数据能够精确描述地理要素的位置和形状。
- 可编辑性:矢量数据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方便用户对地理要素进行更新和维护。
- 数据量小:相比栅格数据,矢量数据通常具有较小的数据量,适合存储和传输。
3. 应用:矢量数据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地理分析、空间查询等领域。
例如,矢量数据可用于绘制道路网络、河流、建筑物等地理要素,以及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
4. 数据格式:常见的矢量数据格式包括Shapefile(SHP)、GeoJSON、KML等。
Shapefile是一种常用的矢量数据存储格式,它由多个文件组成,包括.shp、.shx、.dbf等。
二、栅格数据1. 定义:栅格数据是将地理空间划分为规则的像元(像素)网格,每个像元都包含有关地理现象的属性值。
栅格数据以栅格单元的位置和属性来表示地理空间。
2. 特点:- 空间连续性:栅格数据能够较好地表示地理空间的连续性,适合用于模拟和分析自然现象。
- 数据丰富:栅格数据可以存储大量的属性信息,如高程、温度、植被类型等。
- 数据处理:栅格数据可以进行各种数学和统计分析,如栅格代数运算、空间插值等。
3. 应用:栅格数据广泛应用于地形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环境模拟等领域。
例如,栅格数据可用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图像分类、洪水模拟等。
4. 数据格式: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包括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JPEG2000、GeoTIF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