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1
- 格式:ppt
- 大小:509.00 KB
- 文档页数:2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
”由此可知,王老师眼睛的症状及需要配戴的眼镜的镜片应该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2.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
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是远视眼B.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一、基础知识: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射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射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光斑。
3、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的、的像。
4、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给,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5、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叫做。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叫做。
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对光有发散作用。
6、矫正近视眼需要戴()A凹透镜B、凸透镜C、凹镜D、凸镜7、矫正远视眼需要戴()A凹透镜B、凸透镜C、凹镜D、凸镜8、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二、能力培养:9、有一幅眼镜,如何知道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果知道了凸透镜,又如何估测出它的焦距?说出你的办法。
三、拓展延伸:10、爷爷有一幅老花镜,调皮的小明拿来一戴,结果看到的东西都很模糊,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1、厚;强;长;前。
2、薄;弱;短;后。
3、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实4、光大脑5、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6、 A7、 B8、 D9、把眼镜对着远处的太阳,在光屏上能得到亮圆点,眼镜就是凸透镜;如果在光屏上得不到亮圆点,这个眼镜就是凹透镜。
这时亮点的位置即为焦点。
光屏到眼镜的距离就大约等于眼镜的焦距。
因此,测量出眼镜到光屏的距离即可估测出眼镜的焦距。
10、老花镜是凸透镜,小明的眼睛是正常的,当他戴上老花镜后,由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致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所以小明感到看东西很模糊。
【课程标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目标】1.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2.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3.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学习重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难点】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知识点1. 眼睛1.构造: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他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视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就能看到物体。
3.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4.近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在10cm处。
5.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1. 成因: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凹透镜。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1. 成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射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线还没汇聚就到达视网膜上了,近处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凸透镜。
知识点4. 眼镜的度数1.透镜的焦度::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
1f Φ=2.透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
叫做透镜度数。
D=100/f,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
注意:记忆视力及矫正方法比较考点1. 眼睛【例题1】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__,折光能力变________(选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________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选填“10”“15”或“25”)cm左右.【答案】照相机、凸透、倒立、厚、强、凹、25【解析】眼球的结构类似于照相机,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凹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对点训练】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______.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________.(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__.【答案】小、大、视角增大【解析】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眼睛和眼镜知识集结知识元眼睛结构视物原理知识讲解一、眼睛成像原理眼睛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即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结构: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2)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视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就能看到物体。
大脑经过加工,看到的影像就是正立的了。
*(3)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4)近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在10cm 处。
*(5)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这个知识与保护视力有关。
(6)晶状体可以调节厚度,即,可以当作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例题精讲眼睛结构视物原理例1.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
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近视眼可以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例2.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显微镜例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_____,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右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__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例4.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例5.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眼睛和眼镜一、眼睛和眼镜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了解人眼的结构,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2.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方法。
3.会求眼镜度数问题二、眼睛和眼镜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眼睛的构造及其看清物体的原理(1)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和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的像;A.眼睛的调节(如图甲乙所示)。
眼睛通过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时,晶状体变,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了。
2.近视眼特点、形成及其矫正的方法(1)近视眼的症状: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2)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因此来自于远处物体的光会聚成像在视网膜的方(填“前”或“后”),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3)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上。
;3.远视眼的特点、形成和矫正的方法:(1)远视眼的症状: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2)远视眼的产生原因:晶状体,折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因此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会聚成像在视网膜的方,所以看不清近处的物体;(3)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4.眼镜的度数(1)透镜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
焦距越短,折光本领。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用表示,即。
(2)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乘100的值。
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它的焦距是。
注意:凸透镜即远视镜片的度数是,凹透镜即近视镜片的度数是。
三、眼睛和眼镜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了解眼镜的构造是处理本节问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