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5.73 MB
- 文档页数:46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暮霭(ǎi)愠怒(yùn)瑰怪(guī)纤维(xiān)B. 粗犷(guǎng)脊梁(jǐ)拓印(tà)炽热(chì)C. 憾慨(kǎi)琼瑶(qióng)暮霭(ǎi)聊赖(liáo)D. 殷红(yān)蹙眉(cù)悲怆(chuàng)铁锹(qi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草长莺飞娇生惯养良辰美景B. 狼籍一片既往不咎眼花缭乱气息奄奄C. 呕心沥血一筹莫展自食其果融会贯通D. 专心至志走投无路不卑不亢休戚相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诸葛亮舌战群儒,显示了他卓越的口才和广博的学识,不愧为一代名相。
B.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超过了90分。
C.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文艺创作要勇于突破旧框框,才能提高质量,繁荣创作。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时,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他们都是在这种清幽的境界里度过每一个夏天的。
②而且,一到夏天,这个城市好像完全属于苏州人。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所以,苏州园林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⑤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没有不受到苏州园林影响的。
A. ②①③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①③⑤②④D. ③⑤①②④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呼——”风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仿佛要把整个山谷都掀翻过来。
B. 看到画上的“双喜临门”,我立刻想到了《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的情景。
C. 母亲说:“你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关心,也是对我最大的爱护。
”D.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1)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分)(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分)(3)怀旧空吟闻笛赋沉舟侧畔千帆过(2分)(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分)(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分)(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2、妖娆脊梁身临其境日新月异(共4分。
一个词1分,写错字不得分)3、D (3分)【解析】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漠态度。
极目远眺:指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结合形容对象“岳阳楼”可知,“极目远眺”合适;第二空,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
结合“听英雄‘三分天下’”可知,“谈笑风生”合适;第三空,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
红妆素裹: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结合“万里雪飘,待晴日看”可知,此处应用“红妆素裹”。
故选D。
(3分)4、A (3分)【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画线句“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语序不当,“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改为“畅游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故选A。
(3分)5、(1)示例:王亚平阿姨,您好!您是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凯旋的航天英雄,今天国家航天局聘请您担任“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真的是实至名归,还请您收下这份聘书。
感谢您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3分)(语句通畅,表意恰当,酌情给分)(2)上联:神舟问天续写中华故事下联:嫦娥奔月揭开天宫传奇(2分)(3)示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有担当。
他一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斩妖除魔,在大战黄风怪时,悟空即使被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吹伤双眼,也想方设法营救师父,承担保护师父的职责。
(2分)(4)示例一:我认为【甲】文好,分行写,具有形式美,有节奏感,有诗的韵律美。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
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
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人向上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
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
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材料二: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
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
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
箕袭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
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
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山东省济南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16分)请你跟随小东郊游的足迹,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12分)①上初中以来,郊游的愿望终于有了着(zháo)落,小东不禁喜出望外。
A邀约几个班上的好友,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出发了!②澄澈的小溪水波鳞鳞,翠绿的树木郁郁葱葱。
B有的花朵含苞待放,在叶片的庇护下贮蓄着生命的力量;有的花朵怒放枝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色彩。
花丛中,小刚忽然发现一只蝴蝶正安祥地蜷(quán)伏在花瓣上,惊呼道:“快看!”也许是受到了惊扰,这只彩蝶惊慌失措地飞走了,大家都嗔(chēn)怪小刚:“小声点,小声点!”一路走一路看,嫩绿的小草随意点染路旁,真是美不胜收,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③在一段干涸的河床上面有一个小山包,小凡提议到上面去玩,大家都赞成。
在奔向小山包的路上,小磊被一块石子绊倒了,树枝戳(chuō)破了一点皮,冒出了血水。
小磊抽噎起来,大家都围过来安慰他。
开始搭帐蓬了,大家齐心协力。
C小东勇挑重担,十分称职,展现出男子汉。
D小川今天也特别十分卖力,跟平时做清洁时拈轻怕重的表现大相径庭,实在让人钦佩。
为了逗受伤的小磊开心,小刚故意讲些鬼神故事,大家心里有些惊恐,他却一个人在那里哄堂大笑,滑稽的表情终于把小磊逗笑了,不愧是班上的喜剧大王。
④快乐的郊游结束了,这个周末真愉快!1.文段中加点字词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着(zháo)落B.蜷(quán)伏C.嗔(chēn)怪D.戳(chuō)破2.文段中加横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波鳞鳞B.安祥C.惊慌失措D.帐蓬3.文段中画波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油然而生B.拈轻怕重C.大相径庭D.哄堂大笑4.指出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邀约几个班上的好友,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出发了!B.有的花朵含苞待放,在叶片的庇护下贮蓄着生命的力量。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筵席(yán xí)恣意(zì yì)B. 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恣睢(zì suī)踟躇(chí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作文比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的是外在的事物。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D.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正确的道理。
4-10.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文章和问题]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作文(共30分)22.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学校举行“亲近自然放飞梦想”研学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宣传,解读“自然”(20分)写在栏前的话亲近自然,感动于大自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生生不息,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千千世界丰富而深沉。
走进温晴的冬天,我们感受济南人心中有了着(A.zhuó B.zháo)落的幸福;漫步秋天的北海,我们感动于史铁生在那片làn 漫的菊花中领悟生命的真谛;畅游百草乐园,我们领略叫天子(云雀)从草间直cuàn 云霄的身影;观察雨中的荷叶红莲,我们深感母爱的细腻伟大……凡此种种,都会让你由衷地感kǎi生命之美好。
1.(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àn 漫直cuàn 云霄感kǎi2.(1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填序号)着A.zhuó B.zháo3.(2分)结合语境,请给画横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词性。
()(1)世界(2)感受(3)中(4)畅游A.名词动词动词名词B.动词名词名词动词C.名词名词动词动词D.名词动词名词动词4.(2分)请结合表格内容推测“草”字的造字法。
造字符概念示例象形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的造字法。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形声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
5.绘画社开展了“把想象‘袋’给你——古诗手绘帆布袋”活动,请根据参考,完成设计卡。
(4分)备选古诗A.曹操《观沧海》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王湾《次北固山下》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帆布袋设计卡背面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正面图画:夜将尽,诗人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雨声,恍惚中梦见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正驰骋疆场。
初中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蹒跚(pán shān)迥异(jiǒng yì)箴言(zhēn yán)B. 踌躇(chóu chú)缱绻(qiǎn quǎn)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C. 徜徉(cháng yáng)踟蹰(chí chú)翩跹(piān xiān)D. 踌躇(chóu chú)缱绻(qiǎn quǎn)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品行端正。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学校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A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C.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鹗。
D. 《红楼梦》的背景设定在明朝。
答案:A5.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
D. 《论语》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C6.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质疑、耸人听闻、情不自禁B. 谨慎、驰骋、熏陶C. 奔跑、激动、喧哗D. 畅快、堵塞、恳求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B. 她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场雨下得真是倾盆大雨。
3.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多的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得益于老师的辛勤教导。
B.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C.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科幻小说。
D.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高兴、愉快、喜悦B. 美丽、漂亮、秀丽C. 快乐、欢快、欢乐D. 努力学习、勤奋、刻苦5. 下列句子中,句式转换错误的是()A. 原句: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
改写后:这所学校的学生优秀。
B. 原句:他每天都很努力学习。
改写后:他每天都很勤奋。
C. 原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改写后: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要。
D. 原句:他认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改写后:他成绩不断提高,认真学习。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庐山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8.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9. 《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
10.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1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2024年9月,南昌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四季美景”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__。
看吧!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贮()蓄的力量迎接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去()别,用炽热的真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辽阔与豁达间叹限感慨;傲霜踏雪的红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演绎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1.(2分)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ǔB.chùC.zhòu D.zhù2.(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绝B.决C.诀D.抉3.(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是()A.眼花缭乱B.美不胜收C.琳琅满目D.纷繁芜杂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B.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C.经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D.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C.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D.树林变得很热闹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B. 呕心沥血C. 震耳欲聋D. 毛手毛脚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昨天晚上去了图书馆,阅读了一本书。
B. 他去图书馆阅读了一本书,昨天晚上。
C. 他昨天晚上去图书馆阅读了一本书。
D. 他昨天晚上去图书馆,阅读了。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与“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B. 雾锁山头C. 漫天飞雪D. 雾散云开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B. 他对学习的热情就像熊熊烈火。
C. 他的成绩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四字成语的一项是()A. 狐假虎威B. 画龙点睛C. 水滴石穿D. 青出于蓝答案:D6. 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手法的一项是()A. 你能不努力学习吗?B. 你怎能不努力学习呢?C. 你努力学习了吗?D. 你能努力学习吗?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他聪明、勤奋、有毅力。
B. 他聪明、有毅力、勤奋。
C. 他勤奋、聪明、有毅力。
D. 他有毅力、聪明、勤奋。
答案:A8. 下列词语中,与“不耻下问”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好学不倦B. 虚怀若谷C. 满招损,谦受益D. 诲人不倦答案:C9.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雨水像细丝一样密密麻麻。
B. 雨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C. 雨水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D. 雨水像天使一样洒落人间。
答案:D10. 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___,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一种_______的愿望。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恣意(zì yì)蹒跚(pán shān)B. 瞠目(chēng mù)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D. 瞠目(táng mù)蹒跚(pán shān)徜徉(cháng t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不能掉以轻心。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宁静的湖面上。
C. 窗外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D.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D. 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勤奋工作,要积极进取。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学习这么努力,成绩怎么可能不好?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禁止进入的区域吗?D. 我们怎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B. 他的嗓门大得像雷鸣,震耳欲聋。
C.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D.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默、寡、言)B. 倾盆大雨(倾、盆、雨)C. 惊心动魄(惊、动、魄)D. 风和日丽(风、和、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延误了三个小时。
B. 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当代书法家”。
C. 我非常感谢你,因为你帮助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商讨,尽快解决。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
B.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往直前,决不能畏首畏尾。
D. 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4.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B.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 这个计划已经得到了上级的批准,很快就会实施。
D.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课程设置等。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那个城市的夜景美极了,高楼大厦灯火辉煌,宛如一座不夜城。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各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① 静谧的夜晚,只有蛐蛐的鸣叫声和 __________ 的星光。
②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 __________ 的工作态度让人敬佩。
③ 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 任何困难。
7. 下列各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成语是()① 那位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 __________ 了这个难题。
② 在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 __________ ,最终赢得了冠军。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瑰(guī)宝悚(sǒng)然惬(qiè)意踽(jǔ)踽独行B. 踌躇(chóu chú)愕(è)然摺(zhé)叠踉(liàng)跄C. 蹩(bié)脚撰(zhuàn)写氤(yīn)氲咄(duō)咄逼人D. 摺(zhé)本撰(zhuàn)述摺(zhé)叠撰(zhuàn)文答案:A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B. 江州司马青衫湿C. 晓驾炭车辗冰辙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B.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购物越来越方便,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C. 我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D. 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受益匪浅。
答案:C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C.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以抒发个人抱负和国家命运为主题。
D.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主要描绘了鬼怪世界的奇幻故事。
答案:B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得知了自己的前世因果,决定出家为僧。
B.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展现了她卓越的管理才能。
C.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是小说的主线。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024.09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
难度系数:0.75。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8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的风景。
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
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憾;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yán。
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1)(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ráo( )摇曳.( )娉.婷( )鲜yán( )(2)(1分)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1分)“迷醉”在文中的意思是:。
(4)(2分)这段话运用了和修辞。
2.(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一般而言,① ,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① 。
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3.(8分)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诗文,小语进行了整理,请根据语境帮他补写。
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① ,① ”(《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韩愈面对“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能发出“① ,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国之志;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① ,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① ,① ”(《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荒谬(huāng miù)突兀(tū wù)B. 灵巧(líng qiǎo)畸形(jī xíng)倔强(jué jiàng)C. 瞬间(shùn jiān)奔腾(bēn téng)沉默(chén mò)D. 拥挤(yōng jǐ)纷飞(fēn fēi)瞬息(shùn x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决定每周增加一节阅读课。
B.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3. 下列词语中,与“春暖花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阳光明媚B. 风和日丽C. 雨过天晴D. 金色阳光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中。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声音像一阵风一样飘过。
D. 小明的成绩像一朵花一样绽放。
5. 下列成语中,与“三顾茅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五湖四海B. 千里迢迢C. 翻天覆地D. 风起云涌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下列名言中,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B.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知识就像海洋,无边无际。
8.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招摇(zhāo yáo)比翼(bǐ yì)落魄(luò pò)B. 沉着(chén zhuó)装扮(zhuāng bǎn)勤奋(qín fèn)C. 倔强(jué jiàng)纷飞(fēn fēi)沉默(chén mò)D. 拥挤(yōng jǐ)灵巧(líng qiǎo)挑剔(tiāo tī)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把这件事做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答案】1.C2.C3.A【解析】1.A.结合“从而使中国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知,最后一个是提供优质种源,立于不败之地;B.结合“到了汉代,则出现了‘顺时种之,则收常倍’的‘存优汰劣’的穗选法”可知,“存优劣汰”就是“穗选法”;D.结合“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可知最后一个是国泰民安。
故选C。
2.A.“只要实现科技自强,种源自主,就能……”错误,原文应是“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B.“我们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错误,是已然,原文“要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是未然。
D.“人类不间断的育种尝试,决定着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错误,以偏概全,“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不完全由“人类不间断的育种尝试”决定。
故选C。
3.A.体现了择优选种的重要性。
B.是说小满节气到了,如果这时候麦仁还没有小满,将可能欠收。
C.是说间苗、留苗时,要去劣留壮。
D.是体现要按农时播种。
故选A。
4.①粮食关乎现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②种子关乎未来: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将来有一天,一粒种子甚至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
5.①建立自己国家的种子库,尽量不依赖进口,壮大民族种业。
②增加科技含量和育种水平,选择优质、高产、高稳定性的品种。
③给我国种子申请专利,开发基因限制技术,给种子设置生物锁。
【解析】4.从“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可知,粮食关乎现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从“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可知,种子关乎未来,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将来有一天,一粒种子甚至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
2024年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过,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而人的本质是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与这种社会性相适应,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群体性。
一方面,人类追求富裕的活动总是在继承前人已有文明成果的前提下进行。
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理念,有“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箴言。
另一方面,人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总需要凭借一定的中介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是处理古与今,还是人文与自然,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中介,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前人没有实现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没有达到过。
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这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理解:一是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与立足点,通过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协调发展,为社会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发展状态,其中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核心基础,以民主政治与生态环境为必要保障。
三是共同富裕高度契合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由显形层、保障层与核心层三个层次构成:显形层是不但做大“蛋糕”。
还要分好“蛋糕”,扎实推进,逐步实现;保障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五位体的高度协调发展;核心层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这三个层次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着我国共同富裕内涵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属性。
(摘编自顾伯冲《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及当代实践》)材料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少数人富裕而多数人贫穷的社会是两极分化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社会是不公平不正义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