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8“0”的突破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79 KB
- 文档页数:1
“0”的突破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许海峰不畏强手,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并理解新词。
教学重、难点:了解许海峰勇夺冠军的经过,体会许海峰沉着冷静,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
学前准备:查找资料、录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你对中国奥运史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有关奥运的知识和中国奥运健儿荣获冠军的情况进行交流,以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在课文中画出词语花篮中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再读课文,(自由读)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读课文,感悟理解1 .放录像(许海峰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任命共和国国歌声中学学上升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情学习兴趣。
2. 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两次描写许海峰射击时的情景读一读,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可写出简单的批注。
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有关描写许海峰设射击时的情景的句子,体会他的心情。
)3. 你对“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这句话怎样理解?(有必要时可重放录像,让学生体会在奥运赛场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的民族自豪感。
4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1 .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及由生字带出的词语。
2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的花篮上。
五、作业1.生字、写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办小报活动。
题目为“我与祖国的奥运”。
28“0”的突破《“0”的突破》是义务教育课程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不畏强手,勇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的事。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许海峰不畏强手,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6个会认字,理解新词。
了解许海峰勇夺冠军的经过,体会许海峰沉着冷静,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
教案一查找资料、录像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你对中国奥运史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有关奥运的知识和中国奥运健儿荣获冠军的情况进行交流,以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在课文中画出词语花篮中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再读课文,(自由读)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读课文,感悟理解1、放录像(雪海风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任命共和国国歌声中学学上升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情学习兴趣。
2、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两次描写许海峰射击时的情景读一读,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可写出简单的批注。
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有关描写许海峰设射击时的情景的句子,体会他的心情。
)3、你对“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这句话怎样理解?(有必要时可重放录像,让学生体会在奥运赛场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的民族自豪感。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巩固练习1、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及由生字带出的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的花篮上。
五、作业1、生字、写词。
28 “零”的突破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许海峰不畏强手,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6个会认字,理解新词。
教学重、难点:了解许海峰勇夺冠军的经过,体会许海峰沉着冷静,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
学前准备:查找资料、录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你对中国奥运史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有关奥运的知识和中国奥运健儿荣获冠军的情况进行交流,以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在课文中画出词语花篮中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再读课文,(自由读)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读课文,感悟理解1.放录像(许海峰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上升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情学习兴趣。
2.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两次描写许海峰射击时的情景,读一读,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可写出简单的批注,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有关描写许海峰射击时的情景的句子,体会他的心情。
)3.你对“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这句话怎样理解?(有必要时可重放录像,让学生体会在奥运赛场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的民族自豪感。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巩固练习1.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及由生字带出的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的花篮上。
五、作业1.生字、写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办小报活动,题目为“我与祖国的奥运”。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8语文S版28. 〝0〞的打破一、选择正确读音。
下落〔là luò〕圆圈〔juān quān〕名将〔jiāng jiàng〕应战〔tiāo tiǎo〕参考答案:luò quān jiàng tiǎo二、形近字组词。
颁〔〕券〔〕牌〔〕徐〔〕领〔〕卷〔〕脾〔〕除〔〕参考答案:颁〔颁奖〕券〔债券〕牌〔金牌〕徐〔冉冉〕领〔指导〕卷〔试卷〕脾〔脾气〕除〔除法〕〔解析:此题答案不独一,组词合理即可。
〕三、选词填空。
1.许海峰十分〔〕地站在赛场上。
〔安静镇静〕2.五星红旗在〔〕的国歌声中冉冉的升上了体育场的上空。
〔雄壮宏伟〕参考答案:镇静雄壮〔解析:安静是指心境、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乱,镇静是指心情十分动摇,所以选择镇静;雄壮是气魄弱小,宏伟的意思是雄壮而伟大,所以选择雄壮。
〕四、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顶〞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A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局部;B用头或角撞击;C对面迎着;D顶替。
1.不能拿次货顶好货。
〔〕2.这头牛时常顶人。
〔〕3.他站在高高的屋顶上。
〔〕4.我回家的路是迎风。
〔〕参考答案:DBAC〔解析:此题考察词义的辨析才干。
首先要联络生活、学习积聚,了解四个词语在详细含义及运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然后结合语境,采用〝尝试法〞停止选择。
〕五、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庄严〔〕出色〔〕剧烈〔〕十分〔〕激动〔〕参考答案:严肃优秀猛烈特别兴奋六、按要求改句子。
1.许海峰把枪稳稳地举了起来。
〔改成被字句〕参考答案:枪被许海峰稳稳地举了起来。
〔解析:去掉〝把〞,换成〝被〞字,主动者〝枪〞放在〝被〞字前边,〝许海峰〞放在〝被〞字后边。
〕2.艳丽的五星红旗在庄严宏伟的国歌声中冉冉的升上了体育场的上空。
〔缩句〕参考答案:五星红旗升上了上空。
〔解析:缩句只需掌握住句子的主干成分即可,把各种修饰限制成分去掉。
这个句子去掉〝艳丽的〞〝在庄严宏伟的国歌声中冉冉的〞〝体育场的〞。
“0”的突破【教材分析】《“0”的突破》是S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文讲了一个激动人心而又令人振奋的故事。
许海峰从小酷爱射击运动,奋的故事。
许海峰从小酷爱射击运动,立志要为祖国争得荣誉。
立志要为祖国争得荣誉。
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在第23届奥运会上,23届奥运会上苦训练,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他沉着冷力挫群雄,静,力挫群雄,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夺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国夺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国奥运金牌“的突破。
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0”的突破》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文章。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学习略读课文的能力,但对于第23届奥运会上首枚金牌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还需加强引导。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课堂伊始,让同学们交流自己掌握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本篇课文容易理解,所以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教师给出自学提示,学生阅读课文和小组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运动员沉着冷静、不畏强敌、为国争光的精神。
最后,设计一个小练笔,“你想对许海峰说些什么?”让学生都能产生敬仰之情。
【教学目标】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运动员的顽强意志和为祖国争光的豪情壮志。
4、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志向,锻炼自己的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运动员的顽强意志和为祖国争光的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志向,锻炼自己的意志。
【教学准备】奥运会的相关资料以及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初步感知,自主阅读——深入研究,品词酌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019——2020学年最新人教版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课文全文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王昌龄凉州词——王翰夏日绝句——李清照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3 梅兰芳蓄须24 延安,我把你追寻第八单元25 王戎不取道旁李26 西门豹治邺27 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
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沈阳。
一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进了租界。
28“0”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身穿绣着“中国”两个大字运动服的许海峰紧握手枪,神色庄严地站在40号靶(bǎ)位上。
在他的眼前,靶心上最小的圆圈就像52年来那个令人屈辱(rǔ)的“0”字。
“击碎它!击碎它!”许海峰决心为祖国争光。
许海峰稳稳地把枪举过头顶,又慢慢直臂下落,轻轻地扣动扳(bān)机——砰(pēng)!砰!子弹射向50米外的靶心。
“10环!”“10环!”一个个红色的“10”字在记分表上延伸……许海峰出色地发挥了水平。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
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kuí)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biē)足了劲儿,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
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第五枪却只打了两个“8”环。
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在靶位后面观战的记者们也开始向斯卡纳克尔的靶位那边涌去,仿佛这位名将已经胜券(quàn)在握。
在这关键时刻,许海峰非常镇定。
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
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握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
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这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块金牌(pái),实现了“0”的突破,许海峰为祖国争了光。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xú)徐地升上了体育馆的上空。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许海峰颁(bān)发了金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