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TN的城域传输网组网
- 格式:pdf
- 大小:949.75 KB
- 文档页数:3
OTN+PTN联合组网模式一、OTN、PTN技术简析OTN技术:OTN是由DWDM技术演进而来,并在其基础之上,遵循协议制定的标准,重新对OTU的线路侧接口进行封装,而且可以按需灵活的引入电交叉光交叉(ROADM)。
这一改变使其在OAM、业务调度能力等方面大幅领先DWDM,继承了DWDM大容量、长距离的传送能力,因此OTN技术被看作是最有竞争力的下一代骨干网传送技术。
PTN技术:PTN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光传输产品的许多特性,其保留了MSTP的易管理、维护性和多种业务保护能力,同时对传统的交叉核心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实现了由电路交换机制向分组交换机制的演进,具备了弹性带宽分配、统计复用和差异化服务能力。
PTN的核心技术决定了其在承载IP类业务具备天然的优势。
二、为什么要采用OTN+PTN联合组网在探讨OTN+PTN联合组网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各自技术的优缺点,做到善用其长,优势互补,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下一代传送网。
OTN技术优势:OTN优势在于擅长解决IP业务的超长距离、超大带宽传输问题,可以为大量的 Gbit/s、10 Gbit/s甚至40 Gbit/s等大颗粒业务提供传输通道,这是PTN难以达到的。
但是OTN的带宽分配也是刚性的,带宽利用率不高,难以对较小颗粒业务进行处理。
PTN技术优势:PTN技术的妙处在于完美的结合了数据技术与传输技术,来自数据方面的大容量分组交换/标签交换技术,QoS技术,来自传送的OAM管理,50ms保护和同步,可以使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设施获得最大的技术优势,增强未来快速部署新应用的灵活性和降低成本。
.PTN的优势体现在小颗粒IP业务的灵活接入、业务的汇聚收敛上,而并不擅长对大量的大颗粒业务的传送。
无论是从业务的长距传输,还是未来IP类业务的迅猛增长角度来考虑,采用OTN+PTN联合组网模式均显得非常必要。
考虑到联合组网模式的诸多优势,除了在没有OTN或者短期内OTN无法覆盖至骨干核心点的地区,均建议采用联合组网的方式进行城域本地网的建设。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实验名称:实验6 PTN典型网络组网搭建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得分:1. 实验说明(一)实验目的1.了解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网络规划和场景搭建的操作。
2.学习PTN分组传送网的设备组网搭建过程。
(二)实验内容在仿真软件中,从零开始新建一个PTN网络结构,并完成机房部署设备布置和连线等,搭建一个PTN的典型网络。
2、实验步骤请准备,按照如下步骤开始实验。
第一步:新建工程打开软件,进入【网络规划与设计】板块,点击右上角的“新建”按钮,开始新建一个空白工程。
第二步:编辑绘制拓扑图1.首先放置三个机房到主拓扑图区域。
展开左侧栏的机房,选中“机房”,然后移动鼠标在空白处单击,会在鼠标指针出放置一个机房,最终放置如下三个机房:2.然后展开“传输与接入”菜单,选择PTN,放置到机房中。
按Esc或者鼠标右键可以取消选择状态,注意设备必须放置在机房框内,按照如下图放置PTN设备:3.展开“辅助”选中里面的线,在两个设备之间点击可以进行连线。
如果要删除设备或者连线,选中之后按Delete键即可删除。
按照下图所示进行连线:4.绘制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应用”按钮,会要求输入此工程名,可自定义属于名称“PTN网络搭建”,点击“新建”即可。
第三步:布置网络实景图1.然后切换到【场景搭建】板块,新建的网络拓扑在第一次进入该板块时会弹出如下窗口,用来设置首页的场景背景图,这里可自由选择一张打开即可;2.在场景图中右键放置三个机房到场景图中,然后会弹出窗口来选择该机房的模板。
通常根据机房定位来选择对应的模板背景,将机房1选择为“市中心机房”,机房2和机房3选择为“区域汇聚机房”;3.放置好机房后场景图上可以看到三个气泡标识,标识这图中这三个位置放置了机房。
第四步:设备布置和连线1.点击右上角“机房分布图”,进入实际地图界面,在地图上可以右键放置机房,表示机房在实际地图中的地理位置;2.双击地图上的机房气泡。
电力通信网OTN+PTN组网技术研究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
电力通信网络承担着电力调度、电能计量、保护控制等任务,是电力系统的神经中枢。
为了满足各种数据传输需求,建立适合电力通信网络的组网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OTN+PTN组网技术,以期在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中起到推动作用。
一、OTN技术简介OTN,即光传送网技术,是一种高速传输技术,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将不同速率的数据传输到同一光纤中。
OTN分为三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其中,物理层利用DWDM技术实现波分复用,数据链路层提供自适应前向纠错、流量控制、帧同步等功能,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故障检测等高级功能。
二、PTN技术简介PTN,即包交换传送网技术,是一种多业务类型的传输技术。
PTN以MPLS技术为核心,将不同类型业务的数据包打上不同的MPLS标签,实现在网络中的快速转发。
PTN将传输时间和转换时延降至最低。
PTN在大容量、多业务、行业互联等场景下具有应用潜力。
三、OTN+PTN组网技术将OTN与PTN进行组合,可以构建出一个高带宽、低时延的电力通信网络。
OTN技术提供高速率的承载,同时还能够实现不同业务类型的区分;而PTN技术则能够实现不同业务类型的精细化传输。
因此,OTN+PTN组网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速率:OTN技术提供高速率的支持,能够满足电力通信网络中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需求。
2、低时延:PTN技术能够降低传输时间和转换时延,有效降低网络延迟,提升通信效率。
3、多业务类型:PTN技术能够实现多种业务类型的传输,包括视频、图像、数据等;同时OTN技术也能够实现多种业务类型的承载,包括E1、GE、10GE等。
4、灵活可靠:PTN技术具有良好的网络灵活性和可靠性,能够快速应对网络故障或网络拓扑调整等情况。
5、安全保密:OTN技术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四、应用场景1、电力能源调度中心:作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需要快速准确地收集和传输各电站、电网的数据,实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管和调控。
数字通信世界2023.08DCWTechnology Application技术应用伴随各类新兴业务的高速发展,在政企专线业务加速数字化的背景下,PeOTN的下沉可满足用户对大带宽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政企宽带专线业务飞速增长,且伴有智能化需求,现有MSTP/SDH网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OTN网络难以解决大量低速专线业务的承载需求。
PeOTN应运而生,PeOTN技术支持2 Mbps至100 Gbps各种速率,并可兼顾SDH、OTN、分组业务等多种业务种类,具备综合业务承载能力,而且支持SDN智能化管控,是物理隔离、带宽独享要求的宽带政企专线业务的主要承载网,也是MSTP/SDH网络的升级替代网络。
PeOTN被业界称为最新刚性管道的承载技术,它融合了光传输网(OTN)和分组传送网(PTN)的优点,具有环状组网和保护,光传输的容量更大,速率更快,距离更长,传输更可靠。
基于这些优点,PeOTN能灵活应对日渐复杂和庞大的业务规模,也能应对客户核心网络日益丰富的业务类型。
1 PeOTN技术特点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PeOTN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PeOTN技术是WDM、OTN、MSTP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可对多种客户信号进行封装和透明传输,减少传送设备种类及网络层级,降低网络综合成本并提高维护效率[1]。
(2)支持多种业务颗粒,从2 Mbps至100 Gbps,具备了多种业务的承载能力。
(3)具有统一交叉和灵活调度功能,可完成超高品质互联。
(4)具有丰富的保护机制。
PeOTN网络中各个层面均有相应的网络保护机制,不同层的网络保护机制相互独立。
(5)网络侧基于OTN接口,管理维护简化,具有80×100 Gbps WDM的大容量传送能力实现统一传送的大管道。
PeOTN在本地网中的组网及应用曹晗婷(上海东宽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42)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通信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促使本地网进入一个崭新的全光网络时代,随着SDH设备逐步腾退并平滑演进到PeOTN设备,实现了向低碳全光网络架构的转型,打造智慧低碳的光网络。
传输PTN网络组网方案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某电信运营商现有的PTN网络架构特点与缺陷,提出解决方案,探讨更适合4G基站与互联网业务爆增的更高效、更灵活、更安全网络架构,为某电信运营商部署与优化PTN网络提供参考。
关键词:PTN;L2/L3 PTN设备下沉。
引言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中文名为分组传输网络,其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
某电信运营商主要采用PTN设备用于承载无线业务,包括2G、3G以及4G等业务。
1 PTN网络组网现状目前,某电信运营商的PTN回传网络采用集中部署的组网架构,即PTN架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1集中部署的PTN网络架构的特点(1)L2/L3 PTN设备与L3 PTN设备成对集中部署于在核心节点。
(2)单个L2汇聚环平均具有4-6个汇聚节点,即每个L2汇聚环上具有4-6端PTN设备。
(3)考虑网络安全性以及现有汇聚设备槽位及端口能力,单物理环容量考虑最多叠加3*10GE(1*10GE用于2G/3G/专线,2*10GE用于4G承载),当区域带宽超过30G时需在原路由重新叠加物理环。
1.2集中部署的PTN网络架构的缺陷随着业务的发展,这类L2/L3 PTN设备集中部署的PTN网络架构存在以下缺陷:(1)业务承载能力有限、带宽效率低。
(2)安全性相对较低,设备跳数多、时延长。
(3)网络建设成本高。
(4)维护难度大在集中型PTN架构中,L2层网络较大,L2层网络中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不利于维护。
由于单个汇聚环仅能承载200个LTE基站,需要通过不同叠加汇聚环来满足4G业务的发展需求,因此汇聚环中的PTN设备对电源、空调等都造成巨大压力,不利于日常维护。
2 解决PTN网络架构缺陷的方案综上所述,随着业务的发展,特别是4G基站及业务的爆增,L2/L3 PTN设备集中部署的PTN网络架构面临着如何“提能力、升带宽、降成本、保安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思考:(1)提升设备性能不断改进传输设备软硬件性能,使得在网络架构不变的情况下,持续提升网络性能,以满足业务发展。
试论 PTN技术及其组网应用【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PTN技术以其高品质的网络保护、良好的扩展性、以及高效的运行维护机制,已经成为了城域网的主流传输技术之一,受到了各大电信运营商的青睐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对PTN技术及其组网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PTN;技术;组网;应用;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SDH/MSTP技术为基础的城域传送网业务由TDM为主已经转变为以IP数据业务为主。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移动网络架构已经从2G/3G转向4G/5G发展,因此移动网络全部IP化、宽带化的过程中,对传输网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虽然SDH/MSTP也具备多业务承载能力,但基于TDM的内核使其在承载IP分组业务时效率较低、配置复杂,并且灵活性和扩展性也较差。
而PTN是IP网络和MPLS网络与SDH结合的产物,同时拥有IP网络的灵活性、MPLS网络的标签管理特征、SDH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传输网为了实现对上层业务的高效承载,使移动业务平滑发展得到保障,从SDH/MSTP演进到PTN已是大势所趋。
一、PTN技术概述PTN技术即分组传送网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技术,是一种面向分组业务的传送网络和技术,它定位于城域网汇聚接入层,以分组交换为核心并提供多业务支持,既具备数据通信网组网灵活和统计复用传送的特性,又继承了传统光传送网面向连接、快速保护、OAM能力强等优点[1]。
PTN以光传送网络为基础架构,具备端到端业务管理、差异化QoS机制、层次化OAM及电信级保护等,它以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能够兼容TDM、ATM等业务[2]。
PTN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传统光传输产品的许多特性,其保留MSTP的易管理、维护和多种业务保护能力,同时对传统的交叉核心部分进行全面的改造,实现自电路交换机制向分组交换机制的演进。
因此,PTN技术及其组网应用解决方案是城域网传输向全业务IP化承载演进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基于PTN技术的3G传送网规划方法探讨摘要:通过对3g业务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在3g传送网中引入ptn技术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3g网络的现状和业务发展趋势,探讨了ptn技术在3g传送网中的组网模式和规划方法。
关键词:分组传送网(ptn);3g;传送网中图分类号:tp393随着电信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各运营商均已开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传送网作为3g网络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着新的挑战。
构建与3g网络相配套的传送网是3g网络规划和建设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支撑3g业务,需要选用能够承载多业务、高可靠性、支持统计复用、可管理、低成本的传送网技术。
本文着重讨论3g传送网接入层的技术选择和规划方法。
1 3g业务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传送网的要求传送网新技术的引入,必须适应和满足3g网络的业务特点和需求。
1.1 3g业务的主要特征(1)传输带宽需求大:由于3g可提供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因此3g网络对传送网的带宽需求大得多。
(2)业务的多样性:在3g业务中,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外,还有各类数据业务,如多媒体、web浏览、高速数据、消息类服务等。
由于数据类业务突发性较强,因此要求传送网既要有大容量的带宽,又要具有较高的带宽利用率和强大的多业务承载能力。
(3)具有不同qos要求:由于3g业务的高速率和多样性,对于不同的终端用户和不同的业务应具有不同的qos保证。
1.2 3g业务对传送网的要求由于3g业务体现出的上述特点,必然对传送网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1)多业务支持能力:传统的业务基于电路交换,而3g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全ip化,传送网在支持传统业务的同时,也能够支持日益增长的分组业务。
(2)业务收敛汇聚能力:3g业务具有流量不确定和突发等特性,传送网应具备较强业务的收敛汇聚能力,以保证有效利用传输带宽,节省建设投资。
(3)良好的扩展性:3g移动数据业务总业务量会有较大的增长,传送网在满足大容量传输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保护原有网络投资。
基于PTN的城域传输网组网作者:叶海升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05期摘要:分析和研究PTN在城域传输网建设与应用中的技术特点与网络使用状况,根据城域传输网自身规模与特点采用合理、科学的组网运行模式,是实现城域传输网全业务运行的主要途径。
本文主要对基于PTN技术的城域传输网PTN独立组网模式、PTN+OTN联合组网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PTN;城域传输网;组网1 基于PTN的城域传输网运用基础城域传输网本身的构建特点与运行模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在我国通信业务的IP化发展及宽带化、移动化、融合化的全业务运营时代的今天,城域传输网组网特点与业务运行愈加复杂、所含技术更加多元化。
分析和研究PTN城域传输网建设与应用中的技术特点与网络使用状况,是帮助城域传输网实现更加合理、科学的组网运行模式的基础。
1.1 技术运用基础SDH/MSTP技术:通信业务运行中常见的SDH/MSTP技术主要以固有的资源分配模式与用户接口传输来实现TDM及以太网数据业务的稳定、高效传输,此种技术应用于城域传输网业务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强、小颗粒灵活调度的优势,也存在IP化需求不断提升下带宽不足、宽带造价高的缺陷。
PTN技术:PTN是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的内核IP化的网络传输技术。
此种技术具有很强的带宽利用率,能很好地应对不确定、波动较大的业务类型,并为之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效的业务支持。
随着通信技术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PTN技术在TDM业务接入方面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已开始逐渐替代SDH/MSTP等技术提供TDM业务。
1.2 网络运用基础SDH/MSTP为主的技术应用于城域传输网中,能够完成接入层及汇聚层较多的IP业务传输工作,但并不能够同时很好地保持网络中业务传输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IP程度较高的PTN技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太网及SDH/MSTP技术在接入层与汇聚层业务传输中的这些缺陷。
2 基于PTN的城域网运用模式PTN技术能为城域传输网提供灵活、安全、稳定、高效的汇聚层与接入层业务传输支持,同时也存在大量大颗粒业务传输能力低下的缺陷,PTN技术在城域传输网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城域传输网的实际规模及业务特点决定,基于PTN技术的城域传输网主要有PTN独立组网模式、SDH/MSTP升级PTN双平面组网模式、PTN、SDH/MSTP混合组网模式、PTN+OTN联合组网四种运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