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观后感与国家公祭日的感想合集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4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多年过去了,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勃勃,和平繁荣。
经济加速了空前未有的发展,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可曾经日军对人们精神的践踏却永远遗留幸存者的内心。
80多年过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荣发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让世界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8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学习了温书林作者所写的《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当年这篇课文也有力的回击过日本右翼分子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之史料,今天,我面对昔日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面对日军,不,不是!面对的是日本鬼子是。
学习南京大屠杀,说实话,给了我对日本,日本全国有了一种更深的仇恨。
解析这篇课文,面对的是作者一个又一个铁证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对那一长串令人发指的数字说明,被不如的践踏过的幸存者,特莉萨英格尔小姐的真实记载英文日记,有良知的日本二战战犯的自己的真实述说和日本随军记者的真实存在的报道与不可否认的照片,险逃恶魔屠杀的战俘的真实回忆。
面对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课铃响了,老师去了,教室又开始热闹了,而我却依旧在回忆回想那一段停流于岁月当中的历史,那种愤怒,那种感受,那种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别人所能感觉的,正如作者所说“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那一段短短的下课,我回顾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脑海之中对日本所了解的历史。
回想到了最初,据说,秦朝时期,秦国2000多人乘船横渡来到生活生存。
回想到,唐朝时期,唐朝当时世界超级帝国也并没有嫌弃当时日本这一小国,帮忙他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帮忙他们改善国内生活水平。
回想到,南京大屠杀,历史性转折,日本人既恩将仇报,养狗咬主人,看着中国渐渐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脱落水。
回想到现在,日本依旧不正确面对历史,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历史,更还企图偷窃中国的。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南京大屠杀》是为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当时举起屠刀这些恶魔已经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以下是本店铺为您整理的最新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12.13日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黑色的日子,30余万生灵被日寇屠杀!铭记历史,反省历史!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重蹈覆辙,才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记住“弱肉强食”教训,团结起来,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团结就是力量”!中国雄起! 屠刀砍进中国人的心脏,震惊了中国魂,我立志誓死捍卫祖国,野心紧盯钓鱼岛,撕扯了中国心,我立愿誓死保卫领土,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中国人,雄起!穿越历史,走进1937.12.13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
依然能听到扬子江的咆哮,依然可听到雨花台的呻吟...30余万中华民族的伤疤依然在隐隐作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被尘埃掩盖的历史。
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擦干血泪,凝聚力量,自强不息,爱我中华! 1937年12.13,日本鬼子,攻陷南京,群魔乱舞,肆意狂屠,血淌成河,骨堆成山,天也惨惨,地也淡淡。
黑暗岁月,惨绝人寰!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铭记历史,不忘国难,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团结奋发,强我中华!历史如果淡忘,必将重演,因为悬崖不会因为闭眼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身体上的30余万伤疤,时至今日仍隐隐作痛,铭记历史,勿忘屈辱,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祝祖国更强!追忆历史是为了和平的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看见满目疮痍、战火纷飞,当我们渴望和平的橄榄枝时,发展正是摘取橄榄枝的最好工具!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祈愿和平,美好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六朝古都曾经血流成河,歌舞升平难掩屈辱岁月。
三十万亡魂提醒勿忘国耻,五千年历史期待盛世华章。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我们奋发图强,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走向辉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对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进行悼念的日子,也是反思历史、铭记过去的重要时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残忍,也在公祭日中思考了和感悟了许多事情。
以下是我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心得感悟。
首先,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性令人发指。
在公祭日的纪念活动中,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件,我才真正了解到当年南京城中发生的暴行有多么的恐怖和残忍。
几十万无辜人民被杀害,妇女遭到强奸,城内街道上尸横遍野,整个城市笼罩在死亡和恐惧的阴影之中。
这样的暴行令人痛心,也让我对人类的恶行感到震惊。
其次,公祭日让我更加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过去的痕迹和教训。
通过公祭日的纪念活动,我们回顾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了解了当年发生的一切,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铭记,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稳定,并且警醒自己不要再重蹈覆辙。
第三,公祭日让我意识到和平的可贵。
南京大屠杀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是在许多无辜人民的牺牲下,我们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守住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
看着公祭日活动中国旗飘扬、花圈献上的场景,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我们要珍惜和平,共同努力,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
第四,公祭日让我思考了个人的责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法改变历史的发生,但是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传承历史、宣扬和平。
在公祭日的时刻,我发誓要将历史的教训铭记在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和平,传承爱与和平的精神。
无论是向他人宣传历史真相,还是支持各种和平活动,都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应尽的责任。
最后,公祭日让我意识到历史不能被遗忘。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是惨痛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和痛苦而选择遗忘。
唯有对历史的铭记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醒自己和后代,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公祭日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向世界宣传历史真相,呼吁和平与友爱,在国内外弘扬中华民族的积极形象。
关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独特纪念日,用以缅怀和悼念那段惨痛历史中失去生命的无辜者。
这一天,我们铭记历史,表达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并警示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下面是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
1. 心得体会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1945年的那个冬天,南京市遭受了日本侵略军的无情侵袭,无辜的百姓遭受了莫大的伤害和损失。
然而,我们要记住历史,正视历史,将历史中这段惨痛的经历告诫后人,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2. 心得体会二:悼念死难者,深感痛心每年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都是一天肃穆的日子。
我们怀着深深的悲痛之情,向为抵御侵略者而献出生命的同胞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这三个字,还是那些无辜的死者,都给我们心灵上带来了巨大震撼和严峻的警醒。
3. 心得体会三:感慨历史,反思当下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慨万分,思索着人性的扭曲和战争的可怕。
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反思是:无论何时何地,和平与发展都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我们要珍爱和平,同样也要全力推动国家的发展,让历史的悲剧永不再现。
4. 心得体会四:加强教育,传承记忆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机会。
教育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对历史的警醒和反思。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以此来警示我们要珍惜和平、爱护生命。
只有真正了解历史,记住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迎接未来。
5. 心得体会五:弘扬和平,促进友谊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举办,不仅仅是为了悼念死者,更是希望通过铭记历史来促进和平与友谊。
国家间的和平与友谊不是空口说说,而是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真正实现中日两国之间的和谐共处。
6. 心得体会六:追求公正,维护世界和平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深思,不仅限于中国内部,也为世界人民敲响警钟。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范文大全3篇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一)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回首上个世纪30~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
现在回忆起来,还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人民有多么重要。
目前很多人对日军侵略洛阳的历史了解不够,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日军到洛阳就投降了”更是可笑及无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实际上日军从1944年5月占领洛阳至1945年8月投降撤出,长达一年余三个月的时间,这一年多的占领,也给洛阳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及痛苦。
下面我们就来重读那段历史。
民国33年(1944年)春,陷于困境的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以夺取洛阳为主要军事目标的河南战役。
5月5日,龙门之战敌得逞后,由洛阳地方民团组成的国军第15军和94师守卫的洛阳,成为一座孤堀。
面对数倍的日军,洛阳民众和爱国官兵誓与洛阳共存亡。
日军穷凶极恶,每日发炮近万发,把洛阳炸成一片火海。
此时,守卫洛阳的是武庭麟将军领导的15军和94师。
武庭麟是伊川人,副军长姚北辰是洛阳县人,所领15军官兵多为豫西人。
因此,这支军队不愿看到家乡的沦陷,保家卫国的激情高涨,武庭麟号召大家要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
5月23日,日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以“防止洛阳古城毁于战火”为名逼迫白马寺的僧人给中国守军送去一纸劝降书,当场遭中国守军司令武庭麟将军严辞拒绝。
当日争夺城厢的战斗全面展开。
敌人炮兵在安乐窝、周公庙、西关、火柴公司、苗家沟、庄王山、上清宫、葛家岭、五里铺、下园街等处,遍向城内及东、西车站轰击。
一天之内向城区发炮约8000余发。
25日,未退出城的部分官兵在十多处街巷与敌血战,终因人数太少,力量悬殊,洛阳沦陷。
在保卫洛阳的整个战斗中我军阵亡1万余人,受伤被俘三千余人。
突围后,我军仅存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
洛阳民众在日军的轰炸中被炸死近万人。
洛阳沦陷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改“洛阳”为“福阳”。
有人说日本国名中有一个“日”字,而洛阳谐音“落阳”,在意思上与日本国名相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期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痛和创伤。
为了纪念那些无辜的生命,中国政府设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历史的残酷和罪行深感震撼和愤怒。
以下是我对这一天的心得体会。
首先,公祭日是重要的历史纪念活动,有助于提醒人们珍惜和平。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亲眼目睹了当年日本军队所犯下的暴行和屠杀。
展览中的照片、文字和实物展示,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惨状和人间地狱。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
公祭日的举办不仅是为了追思历史,更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坚决抵制战争。
其次,公祭日是悼念死难者,缅怀历史的重要方式。
在纪念馆中,我看到了很多死难者的遗照和个人故事。
这些无辜的人们,他们的生命被悄无声息地夺走,他们的家庭被撕裂。
这些照片真实地展现出他们的生活和遭遇,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柔软之处。
在公祭日这一天,我们可以默哀悼念,表达对死难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庄严。
再次,公祭日是警示和反思的机会。
南京大屠杀是人性的悲剧,值得每一个人都深入反思。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战争和暴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人性的扭曲和战争的可怕后果,向历史汲取教训,用和平与友爱填补曾经的创伤。
公祭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警示的机会,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战争的警觉,并共同努力谋求和平与发展。
最后,公祭日是加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时刻。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痛楚,也是我们共同的历史。
公祭日的举行,让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
这种团结和凝聚力是加强国家整体实力、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祭日不仅让我们缅怀历史,更是一个提醒我们携手共进、和衷共济的机会。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2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心得体会(精选23篇)202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篇1今天,20__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3周年。
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__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当中。
20_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列宁告诫过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
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
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
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
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
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2.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悟5篇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死难同胞,还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努力提高自己,一起来看看12.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悟5篇,欢迎查阅!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悟1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
山河肃穆,草木含悲。
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8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
81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
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南京大屠杀正是我们民族苦难史上最为沉重的一页。
日寇横行,国土沦丧,人民受戮,山河残破,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推向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千百万中国人以其血与泪,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百年教训留下了最惨痛的注解。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来中国的深刻教训。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从“开除球籍边缘”的奋起直追,到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4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史诗般的进步”,迎来了民族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在曾经被侵略者蹂躏的这块土地,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这块土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但历史同样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也要看到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关头,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纷繁复杂,唯有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历史担当,才能筑就民族复兴的坦途。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400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400字(精选8篇)12月13日清晨,南京气温降至冰点。
上午8时,着装整齐的旗手迈着正步,走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中央。
升国旗、下半旗仪式在这里举行。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400字,希望大家喜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400字(精选篇1)1937年,当战火的硝烟升起,日本人侵入中华这片神圣的土地,他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用各种残暴的手段对中国人民,彻底侮辱了我们的尊严。
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八年的抗战时间,我们抵抗日本人的压迫,整个中华大地冒着战火的硝烟。
炮弹入如雨林般落在每一个角落,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怎样能坐视不管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我们才重见光明,找回自由“以热爱祖国为荣”八荣八耻的第一句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要为祖国而努力奋斗,以往何时,有多少同胞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性命,有多少勇士为祖国捐躯,难道他们的死就理所当然吗他们是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付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尽,美丽壮丽的南京城已难寻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地哀嚎将永远在灵魂深处回荡。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但不该有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400字(精选篇2)一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着,地上洒满了鲜红的热血,天空已没有之前那么碧蓝,花草也没有之前那么芳香。
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此刻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今日吧!这天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日军攻击南京城。
我以往看过这部电影,当时我是怀着沉痛的心境,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电影院。
因为我早已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死亡气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站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他们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捆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终浇以煤油,纵火焚烧。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观后感心得202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有幸通过网络观看了这场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脆弱。
在这场观后感心得中,我想表达我对历史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首先,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残酷的灾难,也是中国人民的深重创伤。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无数无辜的生命被残忍地夺走,南京城也被迫经历着长达六个星期的折磨和毁灭。
观看公祭仪式时,我看到了恢弘雄壮的纪念碑,听到了悠扬庄重的乐曲,这一切令我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痛苦。
历史需要被铭记,需要被纪念,以便我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更好地创造未来。
其次,观看公祭仪式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珍视。
在南京大屠杀中,无辜的生命被肆意践踏,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和惋惜的一幕。
仪式上的瞻仰遗址环节让我感受到了死难者的无辜和无辜者的不幸,也让我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
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一种悲剧,我们应该珍视每一位生命,用行动来保护和呵护生命的尊严。
最后,观看公祭仪式让我对和平有了更加深刻的向往。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血腥浩劫,而我们目前所处的和平时代是以无数无名英雄的牺牲和努力为基础的。
仪式上那一排排挺立的战士,那一束束鲜花的献上,都是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
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应该以和平为前提,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和平与安宁。
观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这段时间,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和启迪。
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但也有温暖和希望。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和平,努力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观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让我对历史、生命和和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将继续铭记历史,珍视每一个生命,努力为和平与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
希望通过努力,我们的世界能变得更加美好,不再有战火肆虐,人人都能享受到和平、幸福和安宁。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7篇)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7篇)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
关于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篇1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
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
大肆的闯进南京。
南京城内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了。
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将他们轻轻拖入海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想一想,当他们的孩子在摇篮中甜甜的入睡时,我们的婴儿却被残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儿童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
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篇2为了纪念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班团支部决定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举行此次团日活动,以此谨记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由于12月13日,即纪念日当天是周日,较难借到可以供我班同学观看影片的教室,所以团支部决定在12月11日,即周五早上利用34节空课时间开展这次团日活动。
我们相信,尽管时间上不能与大屠杀纪念日完全重合,但我们英语0902的同学能够有这份心,一样可以感悟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国耻。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每年的12月13日,作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将中国历史中最为黑暗的一页再次翻开。
这个日子被设立,不仅是为了追忆那段历史的残酷与悲愤,更是希望借由公祭,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与追求。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历史记忆和对和平的警示与期许。
清晨的钟声伴随着寒冷的北风吹过,我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进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沉重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遇难者遗物。
这些照片都是那段黑暗历史的见证者,没有掩饰的残忍真相让人无法置信,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当年那个惨不忍睹的场景。
而那些遗物,如衣物、鞋子、书籍等平凡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物品,更是将历史中曾经发生的真实故事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从这些遗物中,我看到了那些无辜生命的悲痛与悔恨,更看到了战争的无情与破坏。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随着人流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墓地。
这里,安葬着数以万计的遇难者的骨灰,他们曾经是活生生的人,但如今只留下了他们黯淡的灵魂。
我轻轻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心中充满着肃然起敬之情。
墓地中的鲜花和默哀的人们,是对逝者最后的致敬和哀思。
我被这种无言的庄严感深深地震撼着,我想,只有亲身到这里来,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沉甸甸的压力与魂牵梦绕。
公祭仪式开始了。
音乐响起,人们肃立默哀。
在这肃穆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
伟大的和平来之不易,而我们作为当代人,更应该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在这个仪式上,我看到了各界人士、学生代表等不同身份的人们聚集一堂,他们手捧鲜花,向遇难者表达哀思,向和平致敬。
这种和平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让我感到希望与力量。
随着仪式的进行,一位老人在讲述自己亲历南京大屠杀后的切肤之痛。
他的讲述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泣不成声的掌声响彻云霄。
我深深地明白,只有让这段历史铭记于心,才能让和平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正是因为这些见证者的讲述,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为维护和平应该付出的努力。
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精选5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又一年的公家公祭日准备到来,大家心情如何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最新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篇1)从九·一八事变到鸦片战争再到南京大屠杀我们的祖国——中国承受了多少灾难呀!外国侵略军对我国进行了多少次掠夺和占领,比如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哪国,我觉得日本这一做法很不正确,钓鱼岛自古属于我国,领土权应该归中国所有。
_多年来我们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
国人被屠戮,国土被分割。
人民的热血沸腾了这千年冻土。
农民的一次次起义醒悟了人们。
但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借士兵失踪之名发动的“泸州桥事变”多少前辈在这次战役中失去宝贵的生命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是那个早晨的宣告成就了新中国,振兴了中华。
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主研制人造卫星的国家,到20XX年举办令世人瞩目的奥运会;从加入“WTO”国际商贸协会,到GDP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神州十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月球到建立由国人自定的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一次次蜕变,一次次飞跃,都向世人证明中国这头东方雄狮已经觉醒。
但是国耻是不能被遗忘的。
我们要不忘国耻,记住国耻,以后好好学习,为祖国出一份力,让那些以前欺凌过中国的国家看看我们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东亚病夫”了,中华已经崛起,中国已经是一个具有高科技的.国家。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篇2)历史,让人难以忘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观后感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这一天是为了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失去生命的无辜平民和士兵,同时也是为了唤起全世界对于和平、人道和正义的思考和警醒。
近日,我参加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深受触动。
从那一天起,我内心中有着执着的信念,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和平。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屠杀事件之一,日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对南京市进行了蛮横的侵略和屠杀,造成了约30万人的死亡,以及数以万计的强奸、折磨和暴行。
这一事件不仅给南京市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痛,也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和愤怒。
然而,历史不可忘却,我们必须记住并面对这一惨剧,以确保类似的罪行永不再次发生。
纪念活动当天,我参观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是为了向世人展示屠杀的残忍和罪行,同时也是为了纪念那些无辜的生命。
在纪念馆内,我看到了大量的证据和实物,展现了当年的暴行和屠杀。
活动中,我听到了幸存者的亲历证言,目睹了残酷的历史记录和照片。
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残酷,也让我意识到和平的珍贵和脆弱。
回到家后,我反复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想象当年的南京市民所经历的痛苦和恐惧,我无法控制泪水的流淌。
同时,我也意识到,这一事件不仅是南京市民的悲剧,更是全人类的耻辱。
我们不能忘记,不仅要铭记历史的罪行,更要记住历史给我们的教训,珍惜和平、追求正义。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一个让人反思和警醒的日子,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纪念馆和集会场所,献花、守夜、默哀,悼念逝去的生命。
我深深被这种庄重和凝重的场景所感动,也深深体会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一天,我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国籍、种族、宗教都汇聚在一起,共同祈祷和追思。
他们有的是历史学家、受害者的后代、学生、记者,他们有的是关心人权、正义与和平的爱好者。
大家不分彼此,心心相印,共同为和平和人道而努力。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3篇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沉重的历史,在国家公祭日这天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观看完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之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下面是小编大家整理的3篇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1今天,是20xx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在家观看在南京举行的公祭仪式现场直播。
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对于一个00后的孩子来说,这段历史是模糊的,即使父母给我讲了那段史实,但是仍然是懵懂的。
但是听到主席在讲话中对于那段历史的描述,”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
面对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彻底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
“可以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残酷和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历程。
听到讲话中提到:”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感悟【3篇】1937年,当战火的硝烟升起,日本人侵入中华这片神圣的土地,他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用各种残暴的手段对中国人民,彻底污辱了我们的尊严。
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八年的抗战时间,我们反抗日本人的压迫,整个中华大地冒着战火的硝烟。
炮弹入如雨林般落在每一个角落,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怎样能坐视不管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我们才重见光明,找回自由“以喜爱祖国为荣”八荣八耻的第一句牢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要为祖国而努力奋斗,以往何时,有多少同胞在战斗中失去亲人,性命,有多少勇士为祖国捐躯,莫非他们的死就理所固然吗他们是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付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旧奔腾向前,无止无尽,漂亮壮美的南京城已难寻旧时容颜,可先辈们苦痛地哀嚎将永久在灵魂深处回荡。
作为历史的回忆,我们有四大创造,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但不该有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诗歌篇二国家公祭日有感曾经落后庙堂摧,国破家亡九鼎哀!三十万冤魂不灭,报仇雪恨待将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诗歌篇三公祭日感怀十二月十三一座屈辱的纪念碑每年的这一天中国人民应在心中拉响警报声或许时间会掩埋过去或许厚厚的尘土会掩盖遗迹可听不到声音并不代表遗忘看不到场景也不能丧失过去几千万同胞的冤灵还未成走远日寇的屠刀下还躺着血染的英雄魂苦难的经受需要传递心酸的往事历历在目将插入民族的史册用滚滚硝烟保卫了我们的尊严历史是一面镜子时刻提示我们莫忘国耻警钟需要长鸣时刻告诫不能让记忆消逝我们是华夏子孙我们万众一条心挑起振兴的责任共筑美妙的中国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感悟》,盼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忙,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关于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感想作文(5篇)关于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感想作文篇1看完《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听到那一个个悲惨的故事,看到那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画面时,我全身都被怒火点燃了,而心在哽咽。
一想到我的同胞所受的非人的苦难与丑恶的日本鬼子,就恨不得上前去抽敌人的筋,饮敌人的血。
二战期间,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是永远都不能愈合的。
作为一名中国人,更是永远都不会原谅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已经非常熟悉了。
从小时候听人讲述,到中学历史课本中学习,再到现在的看电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愤恨是油然而生。
而事实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它的“三光政策”几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庄。
死亡,恐惧??几乎成代中。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
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
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关于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感想作文篇2翻开日历,异常普通的12月13日,这一天却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不该忘记的历史,这一天是血的事实,这一天,300000的中国人在机枪的扫射下,在刺刀的刀口下,倒在血泊之中。
空气中满是弥漫着炮火味和血腥味,废墟上沾满了碎肉片和血迹。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有一个共有的名字:日本鬼子。
这件惨绝人寰的事至今已过去83年,早已成为历史,但这段历史不该被人遗忘,更不该被敢做却不敢承担的人所篡改,历史不容有一点污垢,不容本身便双手沾满善良人血液的肮脏之人所篡改。
这一天,日本对手无寸铁的中国进行了长达6周之久惨不忍睹的大屠杀。
精选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观后感与国家
公祭日的感想合集1
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77多年过去了,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勃勃,和平繁荣。
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了,经济加速了空前未有的发展,生活也渐渐好了。
可曾经日军对人们精神的践踏却永远遗留幸存者的内心。
77多年过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荣发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让世界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77多年过去了,今天,我学习了温书林作者所写的《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当年这篇课文也有力的回击过日本右翼分子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之史料,今天,我面对昔日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面对日军,不,不是!面对的是日本鬼子是人兽。
学习南京大屠杀,说实话,给了我对日本,日本全国有了一种更深的仇恨。
解析这篇课文,面对的是作者一个又一个铁证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对那一长串令人发指的数字说明,被人兽不如的践踏过的幸存
者,特莉萨英格尔小姐的真实记载英文日记,有良知的日本二战战犯的自己的真实述说和日本随军记者的真实存在的报道与不可否认的照片,险逃恶魔屠杀的国民党战俘的真实回忆。
面对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课铃响了,老师去了,教室又开始热闹了,而我却依旧在回忆回想那一段停流于岁月当中的历史,那种愤怒,那种感受,那种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别人所能感觉的,正如作者所说“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
那一段短短的下课,我回顾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脑海之中对日本所了解的历史。
回想到了最初,据说,秦朝时期,秦国2000多人乘船横渡来到生活生存。
回想到,唐朝时期,唐朝当时世界超级帝国也并没有嫌弃当时日本这一小国,帮忙他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帮忙他们改善国内生活水平。
回想到,南京大屠杀,历史性转折,日本人既恩将仇报,养狗咬主人,看着中国渐渐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脱落水。
回想到现在,日本依旧不正确面对历史,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历史,更还企图偷窃中国的钓鱼岛。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南京大屠杀》是为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
演。
同时,中国人反对战争暴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百姓生命的非正义行为。
中国人现在不是打不起战争,更不想去制造什么东京大屠杀。
中国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做为21世纪的青少年们,就让我们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为和平奉献自己小小的力量吧!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别在意自己力量之渺小。
国家公祭日的感想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人们对战争灾难的痛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公祭日,每年都定期举行国家公祭。
我们不能忘却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
我们不能忘却,南京在哭泣,中华在哭泣;我们不能忘却,在惨绝人寰的屠戮中失去的30万鲜活生命;我们不能忘却,失去的民族的尊严……这一
道难以愈合的伤痕,深深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提醒着我们曾经所承受的屈辱与不公。
时间不能抚平所有的悲伤,记忆依旧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庄重的仪式,祭奠逝者,抚慰生者,来凝聚勇气直面历史,把悲伤化作前行的动力。
以国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悼念死难同胞,恰好契合了民众的意愿。
在这一天,我们感念逝者,还生命以尊严。
唯其不可忘却,他们才能在民族记忆和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