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8:明朝

①《大明律》:明代最重要的法典,明太祖朱元璋主持制定。发展变化:⒈在法典编撰体例上,改变北齐律以来法典12篇的传统编纂体例,确立以中央吏户礼兵刑工分目的法典新体例,共7篇30卷460条。⒉在卷首,首列了“二刑图”和“八礼图”,便于查阅检索。⒊规定“变更祖制罪”。②明大诰:为扭转元朝遗留的恶劣风气,减少犯罪以及徇私害公的情况,警戒臣民,朱元璋搜集官吏百姓犯罪的

2020-01-07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三公九卿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首)、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察),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察),东汉为司法、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实则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

2020-02-04
法硕联考法制史复习明代法律制度

法硕联考法制史复习:明代法律制度明代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一)《大明律》的制定与六部分篇的体例作为明代的基本法典,《大明律》从起草到最后颁布,前后历经30年,表明了明太祖朱元璋在立法上的慎重态度。《大明律》共30卷,460条。它一改唐、宋旧律的传统体例,形成了以名例、吏、户、礼、兵、刑、工等七篇为构架的格局。这一变化,是与明代取消宰相制度,强化六部职能的体制

2019-12-25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

2024-02-07
明代官员升迁路径述论

明代官员升迁路径述论

2024-02-07
13中国法制史之明朝

13中国法制史之明朝

2024-02-07
信访工作历史回顾

信访工作历史回顾一、中国信访工作的起源中国古代最早的信访工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史记·文帝本纪》上说:“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这里所说的“古之治天下”,指的就是尧舜治理天下的时代。所谓“进善之旌”,乃是尧在位的时候在朝廷前设置的一面旗帜,它的作用就是让老百姓站于这面旗帜下向他直接指陈对政事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只要是站在这面旗

2020-07-03
明代政治制度

明代政治制度明朝(1368年--1644年)历时277年,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 —1398年)于1328年10月21日生在今安徽淮河平原一个赤贫的佃农之家。他从未经历过中国那个安定的农业社会的正常环境,直到他统治这个帝国并指导它的恢复工作。明王朝诞生于半个世纪的扰攘纷乱中;在这个一切遭到破坏的年代,全国大部分地方的日常生活的进行日益直接诉诸于暴力

2024-02-07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法制史(10)

10.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哪些是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2005年卷一第64题—多选)A.汉代的《春秋》决狱B.明代的“九卿会审”C.《魏律》规定的“八议”制度D.《晋律》和《北齐律》确立的“准五服制罪”制度[考点]法律的儒家化[分析]1汉代的《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应。其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

2024-02-07
中国法制史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第十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圣才出品】

第十章明代的法律制度一、概念题1.《大明律》答:《大明律》是明代的基本法律。它草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吴王元年,至洪武三十年修订完毕。《大明律》分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共四百六十条。《名例律》是统帅以下六律的总纲,其余六律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关于官吏公务方面、民事和经济方面、维护礼制方面、军事方面、诉讼和处罚、工

2024-02-07
明朝文官制度

明朝文官制度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兴化有两位礼部尚书(周如磐、朱继祚)加封太子太

2024-02-07
2017年国家司法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明代的司法制度的内容

2017年国家司法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明代的司法制度的内容2017年司法考试备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无忧考网特为大家带来2017年国家司法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1.中央司法机关明清时期,中央司法机构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改隋唐以来的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体系。(1)明代刑部增设十三清吏司,分掌各省刑民案件

2024-02-07
明朝知识点

明1、“三司”是指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掌一省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掌地方军政)。作为皇帝“喉舌之司”的是通政使司(长官通政使,管奏章出纳和封驳)。裁撤中书省后,相权分归六部。明成祖时正式有“内阁”之称。“票拟”:宣宗时让内阁和个别部的尚书对中外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于疏面进上。英宗即位年幼,内阁票拟制度

2024-02-07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2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2

2024-02-07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圣才出品】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立法思想 “明刑弼教”明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 “重典治国”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明代行政立法 明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及其特点 明代刑事立法的发展强化对经济的法律调控民事法规的发展司法机构的特点明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 诉讼制度的特点各种会审制度的发展【重点难点归纳】一、明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1.立法思想(1)“明刑

2024-02-07
明代的法制

明代的法制(一)明代的立法思想——明刑弼教1.“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宋以前论及“明刑弼教”多将其附于“德主刑辅”之后,其着眼点是“大德小刑”和“先教后刑”。2.宋代以后,在处理德刑关系上有突破。朱熹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认为礼法二者对治国同等重要。刑与德的关系不再是“德主刑辅”中的“从属”“主次”关系

2024-02-07
论明朝内阁制度的产生和影响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考查学生姓名刘艳学院社会学院专业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班级 113学号 ******** 2013年12月25日论明朝内阁制度的产生和影响摘要中国封建时代自秦至明初, 一直实行宰相制度。但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借右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丞相制度也正式走下历史舞台。但帝王一日万机, 集众务于一身,难以处理所有朝政,于是内阁便作为

2024-02-07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官员升迁路径述论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官员升迁路径述论

2024-02-07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Array行政管理专业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四(第八章—第十二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汉代仍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23岁以上 56岁岁以下皆需服兵役2年。同时,也实行募兵。2、在军事制度上,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而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3、宋朝的调动军队权归枢密院,军队指挥权归三衙,而兵部只负责军事行政和军需供

2024-02-07
中国政治制度史77219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章:绪论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内容:A国家政体的发展及其演化的问题B国家组织的设置及其职能与运作C官吏的选任制度D国家监察体制机器监控机制第二章:古代国体的历史演变1.国体是国家的内容,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根本体制是国家的主要内容。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王朝----夏3.西周与东周:封建领主制国体的建立与衰亡。4.西周的社会性质:领主封建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