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杨娟娟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摘 要:文章就现阶段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制约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了改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 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 对策

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撑。在当前我国社会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电力企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加强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导致电力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大的利益。而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电力企业的建设需要新的技能人员的支持,电力企业的有序发展也离不开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在电力企业日益竞争激烈的现状下,对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安全运行质量等标准的考察,是关系到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重要因素。

从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是通过在职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直接招收相应专业的毕业生等方式组成。然而,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对人才的培养还难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很多工作都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本质去解决高技能人才的缺乏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必然会阻碍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制约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的主要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设备的不断更新改造、升级换代以及系统的集控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在技能人才匹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距离电力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距离,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电力企业曾对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存在错位认识,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忽视技能人才的作用,没有建立起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评价体系和激励、保障机制。另外,由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本高、周期长,一些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怕职工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跳槽,二怕培训影响生产,三怕培训增加企业成本,从而导致一些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投入不够。

2.培训效果有待提高。培训是提高技能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很多电力企业也开始认识到技能人才的重要性,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中心或依托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了职工技能培训工作,职工技能和素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项目开发不够。特别是针对电力企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开发的培训项目不够,培训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电力生产需要。二是培训方式有待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现代培训技术是当前高技能人才培训中比较缺乏的内容。培训教学活动还是沿袭老师课堂讲课模式,讲练结合、项目导向、仿真训练等培训方式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三是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不能对培训效果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和评估。致使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影响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四是培训资源严重不足。培训资源主要包括培训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从现实状况看,来自电力生产和现场的师资偏少,师资队伍整体授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电力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3.缺乏充足的后备力量。在电力企业人才引进和后备力量补充上曾经存在一定的误区,盲目追求高学历,忽视技能人才的补充。有些企业规定新进人员必须是重点大学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没有技能方面的要求。固然,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对改善企业员工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有一定的意义,但引进人员往往知识丰富,却技能欠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员大都希望尽快从事管理岗位或在机关工作,不愿意到基层从事技能工作,或者认为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而不是技师、高级技师,他们不能沉下心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此下去,从事技能工作的青年骨干就会越来越少,后备力量就会严重不足。

三、改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形势,笔者认为,要改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实施准入制度激发内在驱动力。为了培养出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电力企业可以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技能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企业技能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以制度的形式使各级技能人才明确了岗位标准,树立了前行的目标,可以使员工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激发了各级技能人才主动要求培养的内在驱动力,使培养工作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利用需要与规划的外在动力作用。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客观上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为了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创“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电力公司的要求,就需要各电力企业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仅谋划员工的学历提升、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教育,而且注重技能人才的造就。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国网或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专家、优秀生产技能专家)规划和培养,如今已成为电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和员工积极参与的重要推动力。

3.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的支撑力作用。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常多着眼于长期从事生产一线前沿岗位、关键工序的员工。多以提高实战操作技能为核心,多以培养技艺娴熟精湛,在实践中擅长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具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用推广能力为目标。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一部分一线前沿岗位员工虽能解决一些关键技术,但进一步深化培养难度很大;一部分关键工序的员工对本工序的技艺娴熟精湛,但对新技术、新工艺接受困难,甚至无法理解;一部分员工对所掌握的技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培养的途中一部分员工自动放弃,使培养规划和目标难以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参加培训的员工专业理论基础薄弱,致使其在提升过程中缺少理论准备,对掌握现代技术和解决新问题等缺乏理解的必要理论基础。换一句话说,理论基础是高技能人才得以顺利培养的支撑力。

4.发挥有效管理的杠杆力。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决定着培养成效。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好这项工作:第一,坚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技能人才培养也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培养规划与其成长规律相适应。第二,应坚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激励机制结合。“上岗靠技能,收入凭贡献。”在推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中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应通过实施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推行准入制度,激励技能人员的驱动力;推行技能鉴定,考核评价、技术比武或知识竞赛等,为技能人才创造“培养快、使用好、待遇优”的良好动力环境,形成条件激励,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具有活力。第三,应坚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的“三新”应用相结合。“三新”即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对公司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公司考虑技能人员与研究人员培养的区别,选择企业新设备安装、新站投运、老设备的新工艺改造以及检修现场作业等积极组织开展现场示范、动手参与、经验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公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有成效。

四、结语

总之,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把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工作的一部分,抓实抓好。要在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手段、模式、内容、方式方法和评估形式都要有所创新,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文泉,张国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03).

[2]罗静.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探析[J].中外企业家.2009(10).

2013年?12月?中期经营管理者

学 术

理 论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117

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

高技能人才“十二五”培养规划 (讨论稿) 人资(通)12--000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工作原则 *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坚持“重实际、重实效、按需培训”的原则,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果;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能提升与岗位复训相结合的原则,把持有证书作为使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全体员工”的原则,更新培训工作服务理念,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方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培训思路,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目标到“十二五”末: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增加各类高技能人才人,使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工人的%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渐趋合理。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选送外培训高技能人才名,培养名具有企业特有专业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名,其中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名。 —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工人队伍的比例提升10%左右,技师及以上等级提升6%左右。 三、实施八项工程 1、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为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今后两年在全公司评选表彰名“技能大师”、50名“首席技师”、300名“公司技术能手”,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专项技能的拔尖型高技能人才。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公司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带头人,带动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2、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结合我公司生产及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以良好的条件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企业工作。积极利用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其它大型企业,积极引进我公司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我公司企业、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建立浙江公司高技能人才

企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1、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 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 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各项目组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组织协调部门负责 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本管理办法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2、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和“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第六条:“雏鹰计划” 第七条“飞鹰计划” 第八条“精鹰计划” 第九条“雄鹰计划”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贰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3、战略人才的甄选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集团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培养、使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满足公司乃至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二、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三、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四、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及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五、主要内容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高级岗位的人才。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板

高技能人才培养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技能人才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主要从各级职业技术院校的角度,论述了如何作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技能、人才、经济、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一大批能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 首先,传统产业的提升呼唤高技能人才。对我国来说,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德国一直自称高技能人才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平均失业率是10%,

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在我国很多地方,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失业,但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拥有专业证书的人一般都能找到工作,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 其次,新产业的发展同样呼唤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因而,在新的经济竞争下,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一、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现状 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应该有合理的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优势,从而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者的技术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素质不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一组令人忧心的数字是: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劳动力占26%,而熟练劳动力只占17.5%。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全国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约1/3,技师、高级技师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在上一个世纪,全球经济规模增长了20%,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60%以上。而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一个重要的“症结”就是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存在较大差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

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实施办法201808

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实施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省委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按照“需求定向企业自主、行业参与、条块结合、政府帮扶、政策支持”的原则, 充分依靠学校、行业和企业,广泛动员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鼓励高技能人才为某市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壮大。 二、目标任务 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争取用六年时间,全面建立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激励、使用、交流、保障制度,形成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促进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规划到2023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数量由目前经劳动保障部门考核鉴定获取囯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近5800人増加到2.3万人以上比例从所占技术

工人总数的2.5%提高到10%以上。其中:高级工由目前5200多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2%.增加到1.9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8.2%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由目前600多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26%,增加到0.4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以上(即实施“1904工程”),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实施步骤 我市高技能人才以培养技师为重点。努力实施“1904工程”具体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2018年-2021年)三年内,以落实实施1200名新技师培训计划为重点,其中:2018年培养新技师300名,2019年培养新技师400名,2020年培养新技师500;第二阶段(2021年一2023年)三年内,以落实实施2800名新技师训计划为重点。通过依托高科技、大中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各级劳动保障培训基地及社会培训力量等,围绕提高创新能力、操作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此推动我市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 保证高技能人才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政策措施 采取“政府政策扶持、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到2023年,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 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 " 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 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 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 富力 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 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 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 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 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 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 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 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 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才, 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 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 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通过挂职、定岗等 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4、提供学习深造机会。企业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选送部分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 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支柱人才。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有计划地 选送青年人才到其它省市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参观访问或进修学习,开阔 他们的视野。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某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考

**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 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为推进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市科协组织开展了**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企业和企业高技能人员两种,共向1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12家,回收率为75%,这些企业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国**集团**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厂、**厂、**厂。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制定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政策时参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 (一)企业技能型人才现状 在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企业工人总数为30120人。从年龄结构状况看,29岁以下占17.5%,30-39岁占28.5%,40-49岁占37%,50岁以上占17%;从文化结构状况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8.9%,中专(含高中、技校、职业学校)文化程度占47%,初中文化程度占23.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从技术结构状况看,高级工(含技师、高级技师)占30.6%,中级工占31.2%,初级工占38.2%。据了解,世界公认的企业技能型人才标准为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35:50:15。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比例严重失衡。 (二)企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工作现状 在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的领导对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视,只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北京铁路局冉洁孙国长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

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

活动方案之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doc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篇一: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一)、数控车工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技师、 高级技师 的等级要求。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及现场工艺分析能力的培 训,注重对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控加工操作能力的培养。 3. 了解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 生产实际的 需求紧密结合,突出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培养目标 依据数控加工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培训,使受训学员达到高级工、 技师、高级技师的要求。 1、专业理论 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与数控车工专业操作技能相适应的理 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数控编程技 术、数控机床维护技术、cad/cam 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具有一定 的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开发能力和数控加工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 职业素质。 2、操作技能 三、培训对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参加培训职业资格高级、技师、高级技 师的人员,必须是从事本专业或准备从事本专业的人员,且必须具 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才能参加相应职业等级的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 考试。 1、高级工 ①、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 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②、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③、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培训为 目标的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④、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 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技师 ①、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②、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学校本专业的毕业生,连 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③、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含本科)以上本专业或 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 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④、在企业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 3 年以上的助理工程师。3、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四、教学要求 1、数控车操作工教学要求 1) 基础知识2) 工艺准备3) 程序编制 4) 机床维护及精度检查5) 工件加工6) 机床控制基础知识7) 生产管理8) 职工培训9) 四新知识 2、数控铣及加工中心操作工教学要求 1) *基础知识2) * 工艺准备 3) *计算机辅助程序编制4) *程序编制 5) 机床维护及精度检查6) *工件加工7) 生产管理8) 职工培训9) 四 新知识 根据要求设置了九个方面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分为理论授课和实 践训练两部分,在实施理论讲解时,注重技能实操训练。具体安排 见教学大纲。 (二)、数控车工培训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教学及教学课时的要求,本培训大纲对九项知 识点分别安排了30 项培训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课时。这30 项培训内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经管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造就适应新世纪工商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 2.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历教育 3.学制: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学生毕业可适应的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适应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海关,宾馆,商场,会务中心等部门的管理工作,也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2.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熟练掌握工商管理及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中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公共外语四级水平,并具

有较强的语言表示能力。 (3)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考取非专业人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4)实行“双证”毕业制度,在校期间要取得学院规定的公共和专业技能训练合格证书(或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税务师等工商管理类所需的资质证书)。 (5)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和文字表示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获得过关证书)以上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要撰写毕业论文并经过答辩。 (7)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3.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具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作风严谨、吃苦耐劳的工作素质。 (3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4)奋发向上,具有开拓创业的精神。 四、教学总体安排和时间分配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一)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xx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最大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到达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二)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最大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为贯彻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有关精神,结合集团公司生产一线形势需要,提高在职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集团公司的形势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机制为主线,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以鼓励和组织技能型人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手段,充分利用我校的师资力量,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积极研究探索人才培养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塑造一支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 二、培训对象 1、集团公司所有已取得三级级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的职工。 2、面向社会已取得三级级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的人员 三、培训目的

经过培训通过职业观、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端正职业态度,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企业各项管理规范的熟知,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员能够适应职业发展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要求,顺利实现竞争上岗。 四、培训师资 我校是全国首批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拥有庞大的教师队伍,具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和本职业(工种)三级以上国家资格证书,工种专业齐全。 五、培训方法和手段 高级工的培训除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将进行针对性的实验、实训教学,注重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并通过项目法、案例教学、重点问题答疑等方式进行讲授。 六、培训组织管理 此项工作由北方重工技校按照培训工作进度要求组织开展培训。要做好教学管理和班级日常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培训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七、具体要求 1、学员完成全部培训课程,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结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是岗位操作人员的优秀代表,是生产一线的核心骨干,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让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环境政策成长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共识。因此,如何打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激励各类人才更大的发挥潜能,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心。 一、合理定位,找到立足之本 高技能人才是在职业技能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他们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尤其是随着数字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密数控设备将原本高难度的手工劳动也变得简单易行,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能否找到合适的定位,是其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因素。 高技能人才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又要能够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既要有扎实的技能操作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既要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归纳总结和文字能力,能够把个人的经验提炼推广。其定位是衔接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与一般操作人员的纽带,除了要完成技术难度大的高端操作项目外,还要担负发明出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设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技能创新、规范操作程序以及指导一般操作人员,使其能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岗位工作等。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企业中大量的生产、科研或服务工作是通过他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来完成的。他们的“窍门”或“绝招”往往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这些人是其他类人员不能替代的。他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方案

XX公司战略人才培养方案 §1、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各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本管理办法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2、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和“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第六条“雏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第七条“飞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普通员工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第八条“精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中层管理干部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副总、总监一级的岗位储备人才。 第九条“雄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对通过对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3、战略人才的甄选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三合一”培养模式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三合一”培养模式-成人教育学论 文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三合一”培养模式 文/熊跃 摘要:随着企业发展和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学校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思考,确定建立“三合一”的新模式,即将国家大专学历框架作为基础,并与实际相结合,将工作的主线设定为对高级工的培训以及鉴定,补充完善理论知识,以凸显岗位能力培训的特色。同时,还要与拓宽视野、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新模式相结合。.几年的实践与探索,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教育培训模式是将工学结合作为基础内容,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最为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三合一”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设备的升级改造,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承担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的学校,必须尽快探索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多年职工培训工作经验,并借鉴职业技术院校和中船集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的方式方法,笔者学校将高级工培训与大专学历教育相互结合,开展职业资格鉴定教育培训。此方案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及策划性,将大专学历框架作为基础,将工作的主线设定为对高级工的培训以及鉴定,补充完善理论知识,凸显岗位能力培训的特色。 一、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企业的产品总量和种类日益增多,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现阶段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

型及复合型人才。 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带领团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其他院校和兄弟单位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方式。其最主要的培训特色有三点:首先,是“三位一体”,即将教育、培养以及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其次,培养人才的“三项能力”,即专业、方法以及动手三项能力;最后,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社会、企业以及学员的认可。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学员能够取得大专学历,拥有高级工或者中级工证书,将“工”与“学”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应用型人才。 所谓“三位一体”教育培训模式,即按照国家成人学历教育标准以及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培训内容需符合企业对高级工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培训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员通过国家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开办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主要针对企业,对参加国家成人高考的在职员工进行招生。在教学形式上,采用面授与业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办学机制上,实行“三项制度”,即公费生制度、奖学金制度和双证制度;在办学措施上,采用“六个结合”,即将高校教学计划与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相结合,将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与工厂针对性的高技能课题培训相结合,将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将业余学习与岗位工作应用相结合,将学分制管理与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相结合,将大专学历教育与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相结合。 二、精心策划,加强管理,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实效 1.将学校培训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突显职教特点 在教学培训中,应该将应用作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将“三合一”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内容与其结合,从而达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目标。对教学课程设置而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总结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总结 “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自2010年4月份启动以来,结合导师和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推进,现就阶段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2010年4月,经集团党委批准,“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第一批“导师制”成员由集团14名主要领导为导师,56名来自集团内各企业的优秀青年代表为学员组成,每位导师与4名学员组成“导师制”学习小组,负责学员的教育培养工作。集团所属企业同时开展了二级导师团队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团委在学习活动中力争为导师和学员做好协调和保障工作。启动之初,向学员发放了通用学习教材。在5月15日之前大部分导师均完成了与学员的第一次沟通交流,并布置了学习课题。8月份,团委召开各学习小组组长座谈会,分析前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题和难点,并及时向张东升主席作了专项汇报。对推进中存在的题进行了积极解决,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一级导师团队青年导师制学习情况 第一导师团队的各位领导对此次“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都特别重视,分别制定了虚实结合、以学员共同研讨完成论为主的培养规划,为学员们推荐了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书籍,同时灵活安排时间、不定期见面解答学员难题;各位参与“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的领导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关心青年成长,让青年学员们拓展了视野,更增强了主动学习、追求进步的动力,在广大北汽青年中反响非常好。另外,北京汽车青年导师制工作得到了市国资委、团市委的高度重视,集团团委向北京团市委做了专项汇报,团市委王少峰书记要求团市委企业部把此项工作作为基层青年人才培养的新做法定期进行跟进和研究。 二、二级导师团队青年导师制进展情况 徐和谊董事长在党委常委会上对青年导师制工作提出“要重点做好各二级企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重点要将二级企业的青年导师制工作开展起来”。在集团第一批“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的同时,各二级企业的第二批“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导师制”计划有创新,有发展。 北京现代公司经党委会研究后,确定了将公司后备干部纳入学员队伍,接受公司领导的全面培养,同时明确要求,要站在为北京现代三工厂筹建和发展培养中坚骨干的高度开展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北汽福田在其所属环保动力公司和欧V客车开展试点,将“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公司总体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完善制度和建立体系,更将“导师制”青年人才的出口考虑到计划设计中。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将“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归纳为综合、专业“两条线”,设立由公司领导组成的“综合”导师和技术专组成的“专业”导师,每名青年都有“综合”和“专业”两名导师,确保青年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 “北京奔驰青年成长团队”青年根据导师制定的培养计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根据对北京奔驰发展战略的认识及了解,形成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共同完成课题论,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领导小组对培养计划定期进行考核,对于确实取得实际效果,并在工作中表现出优异成绩的学员,团委将进行备案,向组织推荐,并把学员的进步作为共青团各项评先、考核的依据之一。 鹏龙公司建立了“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北汽鹏龙公司“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实施计划》,确定了导师团队和学员。明确了导师的指导方式、围和课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与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