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宁政办发[2007]162号,2007年8月18日)“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根据自治区《“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

各界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更加主动积极;七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稳步推进,以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奖励推动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局面已经形成。全区15个技工学校(技工班)、22个就业训练中心、188个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年平均教育培训14万人次;已建立6所技师学院,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导140多家企业和院校结成了战略联盟;建立起通用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47个,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29个,鉴定职业(工种)涉及20多个行业;先后有30多万名企、事业单位职工和职业院校师生参加了各类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有2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7人获得“全

国技术能手”,2个行业企业获得“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截至目前,全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劳动者总量已达272723人,其中:初级工83863人、中级工141358人、高级工44194人、技师3171人、高级技师137人,持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占持证总人数的17.41%。

“十一五”期间,我区技能人才面临着历史性发展机遇。国家对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更加重视,为技能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关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开创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的目标为统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构建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核心,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奖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8个环节,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为宁夏跨越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覆盖城乡,适应区情、突出重点、注重长效”的原则,立足于服务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努力实现“社会氛围明显改善、工作机制运行和谐、培训规模稳步增加、培训体系较为健全、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显著增长、培训基地格局较为合理稳定、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目标。具体任务是:

15%以上。

培训

3、对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进行一次普遍培训。

4、建成自治区级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8所;示范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0个;示范性专业(工种)实训基地20个,其中公共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达到4-5所;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达到5-6所;新建技工学校4-5所。

5、每年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培训30人。从事技工教育的教师上岗资格持证率平均达到90%以上。

6、建立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0个;实施职业技能鉴定20万人次,培训后参加鉴定率85%

2、研究制定落实有关技能人才待遇的具体操作性文件。

3、研究探索促进行业、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政策措施。

4、研究制定加强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和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表彰奖励机制的政策措施。

5、研究制定促进技师学院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技师学院、技工教育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6、研究完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机构管理,建立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检查评估督导制度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创建示范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的政策措施。

7、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资金保障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是教育培训运行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教育培训网络、夯实基地基础、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评估退出机制等5个方面工作的联动推进,努力构建功能全、层次多、基础牢、条件优、

信誉好、运转顺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运行体系。

1、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形成自治区、市、县(区)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管理格局,使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地域分布合理、专业设置特色鲜明、技能教育培训等级有别。建立以自治区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公办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与民办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发展,针对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施初、中、高、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全方位、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网络体系。

2、通过争取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世界银行青年农民转移培训贷款援助项目,利用自治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市或院校建设一批面向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

2、完善职业技能评价手段和方式,改革技师、高级技师鉴定工作,探索在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技工”、“首席技师”制度;强化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评价中的导向作用,逐步形成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为主要形式,以企业业绩评定和学校课程考核为主要内容,以职业技能竞赛广泛推动的职业技能鉴定格局,培育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技能人才评价认证机制。

3、强化技能人才评价技术支持,通过更新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提高考评员队伍素质、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规范鉴定程序和严格考评办法,提升鉴定能力和水平。

4、逐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健全运行规范、执行有序的规章制度、约束机制和操作程序,实行检查、评估、提醒、警告、退出、取消资质等制度。通过开展创建“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活动,进一步优化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布局,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可靠质量保证。四是服

务体系建设。以完善服务功能为基础,围绕提高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水平,努力疏通技能人才交流和信息发布的渠道。

1、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供需和价格信号作用,在服务等级评估、就业信息监测与发布、工资指导价位的测评与发布、高技能人才库建设等方面,为企业和技能劳动者提供直接、及时、便捷的服务。

2、积极主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功能,确保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发布及时、鉴定题库运行通畅、考评员队伍稳定可靠、考务管理系统运作规范、国家职业资格在线工程启动到位、职业培训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的开发和实施跟进及时。

生源的毕业生中,招收“预备技师”班;在高职院校和高等院校生源毕业生中探索“专、本科+预备技师班”试点;从企、事业在职职工中招收人员实施“技师和高级技师专修班”试点。

3、在全区广泛开展“学技能、比技能,岗位成才” 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广大职工技术创新、同业交流,促进激励政策推行和落实,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大对技能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尽快形成政府投入、用工单位投入、社会投入等多元化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适时安排专项经费解决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每年根据实际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开展全区性职业技能竞赛;安排国债资金和政策性贷款大力扶持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和中心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自治区、市、县(区)设立的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每年要

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并逐年有所增加。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税收支持、社保补贴等政策激励和鼓励企业、社会机构及个人对技能人才开发的投入。

(五)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推进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督促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引导用工单位在招用员工时优先从取得“双证”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和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劳动者中选择录用;强化对就业准入的检查落实,每年选择2个—3个社会影响大、涉及面广的职业(工种)进行专项监察,促使劳动者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从维护劳动者培训权益出发,组织力量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察,推进企业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视,全面提升我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