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诗文辞赋浅谈陶渊明的思想内涵

从诗文辞赋浅谈陶渊明的思想内涵

从诗文辞赋浅谈陶渊明的思想内涵
从诗文辞赋浅谈陶渊明的思想内涵

从诗文辞赋浅谈陶渊明的思想内涵

内容摘要:陶渊明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大约有一百二十多首,另外还有散文、辞赋多篇。描写农村生活、风俗人情的田园诗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逸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咏怀、咏史的篇章则通过对自己一生经历中的种种感受、体验和对历史的缅怀,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至于他的辞赋散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在思想、艺术上都有独特的成就。我们知道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知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现在更要来了解他诗文辞赋中蕴含的耿介品格、悲愤情怀,解剖他的矛盾心境,体会他的率真感情,去他的理想社会走走,品味陶潜独有的思想内涵。关键词:固穷守志;田园风光;理想社会;平民生活;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思想内涵

前言:在陶渊明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陶侃和孟嘉他们在生活态度上给了陶渊明以某种程度上的力量。陶侃影响陶渊明的是一种出身寒微的人所有的质朴、有力的勤奋;孟嘉影响陶渊明的是一种士族阶级所有的高贵与镇静相结合的旷远。因此,一方面像一个普通农民那样的肯勤俭、肯劳动,有一种刚性;一方面又像一个当时贵族所有的含蓄、有教养,表面上冲淡和平。这就是陶渊明。然而,陶渊明思想性格的形成也和他自己的阶级地位有关,和他受的教育有关,和他所经历的生活有关,而这一切又都被他写入了自己的诗文辞赋。故而,想探寻陶渊明的思想内涵,就需要从他的诗文辞赋入手。

陶渊明一生成就颇丰,创造了安静悠闲的田园境界,畅咏了社会现实的悲哀无奈,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在他的诗文辞赋中无不透入出他的思想内涵。以下就是我归纳的陶渊明诗文辞赋中的六个思想内涵:

一、固穷守志的耿介品格

陶渊明所写的《五柳先生传》就刻画出了“固穷守志”的自我形象。这篇小传虽没有传主的名字,但属陶潜的自传是为人所认同的。这位传主“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当然是陶潜的自我表白。家徒四壁遮不住风吹日晒的房子,打着补丁的破烂短衣,经常空着的饭筐,从衣食住的情况表明这个传主已达到何等穷困的地步。但陶潜却显得并不在意,反而写文章和饮酒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他不为贫贱而忧愁,也不为富贵而忙碌,可以说这是固穷守志的自我明确表达,从中也可以看到他耿介的品格。

陶潜为了表明自己的固穷守志,还歌颂了一批不仕而归隐的古人,写下了《扇上画赞》,在这里他一共赞颂了九位古人,三位均是隐耕者,他们都亲自参加农业劳动,陶潜后来也是个隐耕者,首举这三人当属有同调之好,其余六位都是固穷守志清廉高洁之士,为陶潜所敬佩。他除借助吟咏古人以申明自身志向外,也借助歌咏松菊坚贞秀逸的姿态作比喻,来赞颂包括自身清高耿介的品格。陶潜坚持固穷守志的最后自白,则比较集中在《有会有作》这首诗中。

二、关心国运的悲愤抒怀

陶诗中反映陶潜思想的另一方面就是关心国运,国家积弱、朝政腐败、生民疾苦,加上用人不当、社会动乱、权臣篡夺,在陶诗中往往有悲愤的抒怀。在《停云》诗中说的就是陶潜思念亲友。从诗中没段最后两句看“良明悠邈,搔首延伫。”“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安得促席,说彼平生。”“愿言不获,抱恨如何。”这里只能集中在一个“思”字,但为什么思念亲友却无法相见呢?就是由于雨水成灾把道路隔绝了。从表面说是自然现象,实质上是悲怀当时的国运和时局。

陶潜最是追慕黄帝、唐尧的盛世,在《时运》一诗中可以看出。他想到古代在河水中洗浴的儒家弟子,这种恬静生活已经成为遥远的时代,“但恨殊世,邈不可追”变得难以追寻了。想到当前时局的混乱、国运的衰败,对照自身的孤独,在欣赏良辰美景之际,又怎能不感慨系之呢?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陶潜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前景,总认为愈是遥远的古代愈是理想的黄金时代,对现实不满时,他往往感怀家园,发思古之幽情,这种怀旧情绪在陶诗中常有所流露,而从另一方面讲,陶潜之所以怀旧,正是因为在现实中看不到希望的光芒,从中也能看出他对时局的关心与悲愤。

三、归隐田园的矛盾心境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潜描绘了辞官回乡途中的思想感情。小船轻快地行驶,微风吹动衣带,他的心情顿时开朗了许多,他表示今后要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这篇赋表现了他与官场决裂的态度。在《归园田居》一诗中,他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深巷中传来狗吠,鸡在桑树上咕咕叫着,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满枝,农舍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远处的村落依稀可见。贫困的生活反而激发了他的想象

力,在《桃花源记》中,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美景,也间接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否定。从这几个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崇尚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既是陶渊明的天性所使,更是对当时动乱污浊社会的鄙视与抗争。那么他的矛盾心境又从何说起呢?其实陶潜最初出仕的原因是因为家贫,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他踏上了仕途。后来,他发现出仕解决饥寒的问题固然很重要,但这样就违反了自己的意愿,精神更痛苦,这就是他当时的矛盾心态。元兴三年,陶潜被征辟为参军,在赴京口途中他写了一首《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诗中亦流露出了他同意出仕又仍有思归的矛盾心态。陶潜最后辞官归隐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但他在归隐后矛盾心态仍是依稀可见的。

四、平民生活的率直感情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正式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像他那样出生贫寒的人是难以得到社会的重视的,他的归隐本是对现实极端失望之故。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气节,不和统治者妥协。退居田园、躬耕自资,在诗人的心目中,已经逐渐成为富有乐趣的生活了。在亲自参加劳动和接近农民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愈是痛恨那些达官贵人的腐朽和官场的险恶,就愈感到农民的淳朴可爱和田园生活的可乐。所以,越到晚年,陶潜和农民的距离就越为缩短,归隐之后的陶潜成了“真隐士”,有了平民的率真。那么,诗人归隐后参加生产劳动,思想上有什么感受呢?这里有两篇诗作颇有代表性。《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和《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在诗中,诗人高度评价了农田劳动的社会意义,正面揭示了寄生者的丑恶,多少有了和农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

陶诗中有一篇《与殷晋安别》,从这首诗看来,陶潜与殷景仁相交的时间并不长,但见面后相互间很谈得来,并且还一度成为邻居,所以无论早晚都可以相随游览。诗末,他仍然是以平民的心态送走一个朋友去当官,更希望分别后能够友情永固,这是他对人纯真感情的流露。

五、桃源风貌的社会思想

陶渊明的心目中自有他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按照文章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那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田地肥沃,池塘清澈……那里村舍中鸡鸣犬吠不绝于耳……那里男男女女正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老人和小孩在一边

怡然自乐。整个桃花源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在生活上,桃花源人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励,努力耕种。这里没有兵丁、官吏,不见商业、学校,完全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小国寡民”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共同劳作,酷爱自由,崇尚人性,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这就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这样一个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实现不了的。诗人知道在一个充满阴谋、屠杀、战争的社会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奢望,于是便隐居起来,希望在他隐居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能找到心灵的安宁。

六、推崇儒家,不排斥道家的独特思想面目

陶渊明早年所受的教育,没有疑问是儒家。我们看他念念不忘于先师、圣人和六经,很多儒家的思想已化成他自己的语言。正是由于他热爱儒家思想,所以他瞧不起那些表面提倡经学而行为不配推崇儒家的人,他讽刺周续之等依附军阀讲经,“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正是由于儒家思想,使陶渊明浓厚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家人父子的伦理感情,像他为他儿子写了命子诗,责子诗;正是由于他是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的人,他在诗文中表现的封建地主的意识形态也就十分显著,像他在《赠长沙公》一诗里所表现的对于他这一大家族的情感等等。而在他的诗中关于生死看法的方面,他采取的是道家的看法,他向往于《桃花源记》所说的没有剥削的原始公社式的社会,这正是《老子》上所说的“小国寡民”的生活,还有很多作品,随处可见道家思想的影子。我们可以这样说:儒家思想让他有了一种操守,给他躬耕生活以一种安贫乐道的坚强支持,道家思想使他有了一种原始公社式的社会制度理想,使他对生死有了明确的看法,使他接近于唯物论。

以上,只是我个人总结的部分陶潜诗文辞赋中的思想内涵,相信陶潜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远远超出我的思考范畴,还有待我以后更细致更深入地去了解他,解读他更多的内涵。

参考文献:

李锦全《陶潜评传》

李长之《陶渊明传论》

蔡践《文人》

杨桂森《中国古代杰出人物》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 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 3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11 注释、参考文献12

【内容摘要】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本文详细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主要风格及其影响因素,陶渊明诗歌的高超技巧和独特风格是被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陶渊明诗的特色是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质朴冲淡意境之美理趣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前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领域,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格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永垂不朽的地位。 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世号靖节先生。他的祖、父辈曾做过大官,但到他这一代,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专制,出身庶族寒门的陶渊明家族遭到排挤,家道中落。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陶渊明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有着“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然而美好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尽管到了二十九岁,陶渊明出仕做官,但那都是些有名无实的小官。陶渊明深深地知道要实现“大济苍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在难于登天,况且身在仕途,面对达官显贵还要降志辱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此而心力憔悴。理想的破灭,仕途的尔虞我诈令他最后狠下决心,在四十一岁那年决计弃官归隐。本着此生虽不能让理想变为现实,但也决不同流合污的思想。在以后的日子里陶渊明过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朴实而又有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生活,也就有了他纯洁、幽美的田园诗作。他的田园诗,描绘了乡村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当时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田园生活的热爱,从中表现出他高深圣洁的思想情操。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首先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境界的,是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

论陶渊明的辞赋艺术

2004年12月社科纵横Dec,2004 总第19卷第6期S OCI A L SCIE NCES RE VIEW VO L.19NO.6论陶渊明的辞赋艺术 王艳玲 (河南开封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4) 【内容摘要】陶渊明诗歌的成就甚高,研究者甚多,但对他辞赋艺术的探讨却较少。《归来去兮辞》、 《感士不遇赋》、 《闲情赋》三赋各具特色,既继承了魏晋抒情小赋的传统,又洗净铅华,自成一家,显示了陶渊明辞赋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陶渊明 辞赋 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4)06-0124-01 东晋末年的大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他的辞赋继承了魏晋抒情小赋的传统,但能洗净铅华,与他的诗、散文在风格上形神毕肖。他的辞赋现存《感士不遇赋》、 《闲情赋》及《归来去兮辞》三篇。 在他的三篇辞赋中,以《归来去兮辞》最为传诵。它具有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朱光潜先生说:“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性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创的一个典型的例证。”(《诗论》)《归来去兮辞》可以说是典型的典型。手执书卷放声吟赋,仿佛觉得自己就是那位傲视独立而又蔼然可亲、襟怀洒脱而又热情执着、朴实平易而又睿智渊深的诗人。这篇赋是陶渊明辞离彭泽令职时所作,也是作者鄙弃仕途退隐田园的宣言。在序中,他自称出任彭泽令是因为家贫,彭泽去家又近,且“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然而不久即有弃官的想法,缘由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易病”。从本文看来,陶渊明虽家世没落,但亦似不很贫困,至少他还有田园、童仆。可他为何有这样的人生选择?作者自云是由于一种“悟”。在深深体味到“口服自役”、 “心为形役”的苦楚,“贫富常交战”的内心纷争后,他感悟到了一个物我混化、和气同流、机趣接至的胜境。他能洒脱地逍遥倘佯于此,跃上了一个常人难于达到的审美层次。作家观物,不再以模山范水、雕声绘色为景。他的创作是在以物写心,写他的情趣与睿智,人格与风度。赋中描述他辞官后将近家门的心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那种父离乍归欢喜之情跃然纸上。文中所绘归田之后情景种种,让人神往心怡。那庭草掩蔽的小径、草中尤圣的松菊、仅可容膝的茅舍,还有那山峰间无心飘出的云气、丛林中倦飞知还的群鸟、余霞映衬的落日、苍岩中挺立的孤松等等,无不是作者心境的印证,品格的具象。作者把抒情、写景和哲理融为一体,似无意于雕饰,而文采斐然。即使一些说理之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也发人深省、为人熟知,成为警策后世子孙的格言。罗宗强先生说:“物我一体,心与大自然泯一,这是老庄的最高境界也是玄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自玄风煽动以来还没有达到过,陶渊明是第一位达到这一境界的人”(《玄学与魏晋人士心态》)。又说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归来去兮辞》所表现的文学思想正是对陶渊明这一人生境界的最佳阐释。这篇赋的最大特色是首尾浑成一体,很难摘句,全篇一片天籁,而其中自有“渊深朴茂不可及处”。这个特点和历代文人对他诗歌的评述是一致的。所以宋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来去兮辞》而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李格非语,认为此赋“沛然如肝肺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感士不遇赋》的立意与《归来去兮辞》大体相近。此赋序言中说是读董仲舒《士不通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这篇赋比《归来去兮辞》似较多刺世之意。陶渊明生当晋宋之际,那是一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的时代。一方面,作者深感现实沉浊所造成的社会危机和精神桎梏,而对自身生存环境以及维系这一现实秩序的思想观念进行抨 击;另一方面,诗人有渴求个性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希望在对现实的超越中求得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和逍遥。这必然使陶渊明的作品在思想倾向上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和浓郁的复古意识。在《感士不遇赋》中,作者从老庄思想出发,认为上古时代人情淳朴,没有伪作,而后来则虚伪和竞进者愈多,于是正直之士就不容于世,只能采取归隐的办法来洁身自好。这种思想当然有其落后的一面,然而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却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马惊”的严酷形势迫使他不能不“逃路而归耕”,去追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认为有些人“击壤以自欢”,有些人“大济于苍生”,出处虽然不同,但都是当时的情势使然。仕途中人“雷同毁誉,物恶其上,妙算着谓迷,直痛者云妄”;正直之士则“怀起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他虽然归耕,而心中仍颇多不平,甚至对所谓“天道”也产生了怀疑:“承前壬之清海,回天道之无亲,……疑报德之若兹,俱斯言之虚陈。”这和他诗歌中所表现的“金刚怒目”式的情绪是相通的。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以来,“士”这个“学者———官僚”式的社会群体,往往有着不居官则生活来源及社会地位皆无保障,居官后服从权威又每每造成丧失独立人格精神自由的痛苦。所以仕隐冲突的困惑和选择上的两难成了历代许多知识分子和文人作品慨叹主题。明代袁中朗说“作令如啖爪,渐入苦境,”清代的曾国藩在家书中也诉官牍之书“味同嚼辣”。陶渊明正是作为这种内在矛盾在极致状态下脱轨而出的一个代表而受到瞩目。《感士不遇赋》深刻地揭露了士不遇的原因,抒发了士不遇的感慨。赋曰:“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真士哉,陶渊明! 《闲情赋》在陶渊明作品中比较特殊。此赋用意据作者自己在序中说:“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友于讽谏。”但从这篇赋的内容看 ,似无多少讽谏之意。萧统在《陶渊明集序》 中也说“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作者用反复重叠的 语句和铺张排比的手法表现了男女之间诚挚的感情。特别 是后半篇写相思之情,文字颇为别致。作者通过人物动作 和周围环境的描写,将一个相思者从傍晚等待情人的出现, 直至深夜,失望而归以及竟夕相思的种种心理描写在诗赋 中很少出现,倒有些类似小说的写法。这不但在曹植的《洛 神赋》中,就是后来以描写心理活动见长的江淹的《恨赋》和 《别赋》,也没有这样具体和传神。在这里,不论是在“南林” 中等待,夕阳中的失望而归,还是通宵失眠、仰望夜空等情 节,都与电影中的一个个镜头相似,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这 不能不说是抒情小赋的杰作。 陶渊明的作品在流传中已有散佚,他是否还有别的赋 文没有流传下来,已不可知。然而即以这三篇赋而论,也可 以说是卓然大家,非晋代多数赋家所能及。他那种平易自 然的风格,更与后来南北朝赋家之作时有斧痕凿迹者不同。 只是由于他的诗歌成就甚高,因此掩盖了他辞赋的成就。 但从辞赋史而言,他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值得广大辞赋爱 好者认真阅读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陶渊明诗文均出自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C].中华书 局1979年版。 [2]章海生.陶渊明和他的田园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3期 [3]阎步克.士大夫阶层的形成[J].文史知识.1989年9期 421

陶渊明喝酒诗

代表作: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导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部分,共约六十首左右,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还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再次表达自耕自织以求暖衣足食的愿景。《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飓开我襟。”也描写了陶渊明所向往的夏日乡居的淳朴、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内容摘要: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本文简要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恬淡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诗歌内容丰富、充实,意蕴深厚,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田园隐居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恬淡自然;意境悠远;朴实无华 陶渊明(365-427),出生于东晋末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先生,桪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现从艺术特点、意境特点、语言特点、笔法特点四方面浅析陶渊

明田园诗风格。 (一)艺术的特点: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读来但觉春意四溢、草木满堂,自然中显神奇。 (二)意境的特点: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诗韵味极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诗常常取发“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日入室内暗,荆薪代明烛,”(《归田园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其一)就具体地写出他安贫守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

精选的陶渊明诗词名句大全

精选的陶渊明诗词名句大全 1、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4、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15、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16、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1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1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0、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21、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2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5、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7、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陶渊明诗词欣赏

陶诗鉴赏及陶渊明其人。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就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凡是少涉猎他作品的人们对他不致毫无了解,但是想完全了解他,却不是易事。而诗歌讲究知人论事,所以这些就决定了这篇文章的内在结构,先了解其人,在鉴赏其诗。 历来研究陶渊明大都从他的社会政治方面入手,站在政治的高度分析陶渊明其人其诗,固然是一条捷径,但使人的感觉像是雾里看花。我试图通过本文,揭开人为的面纱,解读真实的陶渊明。 一、孤独与自卑的陶渊明 对于陶渊明,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卸任归田的壮举,“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是人们经常引用来证明他彻底与黑暗的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还有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反抗云云。且不说陶渊明是出自什么心理辞官归隐,让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形成陶渊明人生理想的深层的背景原因。 1、家世衰微,造就他自卑的心理 打开历史,我们看到,陶渊明的曾祖侃,“早孤贫,为县吏。”(《晋书陶侃传〉)后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尤其是平定苏俊之乱后,其声望如日中天,成帝时已成为能左右朝廷的最大的实力派,并为朝野所称。《晋书陶潜传〉:“祖茂,武昌太守。”然再看《晋书陶侃传〉称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见旧史,余者皆不显。”显然没有陶渊明的祖父茂之名,可见,在陶氏曾经有过的显赫中,陶渊明的祖父茂乃是一个卑微者。再看其父亲,陶渊明在《祭从弟敬远文》中写道:“相及龀,并罹偏咎。”说的是他与敬远相及幼年而并丧父。陶渊明还在诗文中反复提到早年的贫苦,如“弱冠逢世阻”、“弱年逢家贫”、“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很显然,陶渊明的早年贫困与其父的早瘁有关。 从以上援引可知,自曾祖侃起,陶渊明经历了家族的二次衰微:一次是陶氏家族之衰微,一次是陶渊明一支非陶氏嫡嗣本支,既属显赫中卑微之庶出者,且从他的祖父茂起,家世一代不如一代,到陶渊明,不免落入“少而贫苦”的困境。从早年的家庭环境及通过家庭环境起作用的社会背景上看,陶氏家族之衰及渊明一支于陶氏家族中卑微之地位,易给渊明自小造成自卑心理,而早孤贫困之家世又加深此一心理定势。 2、对现实不满,使其落入孤独困境 再者,陶氏家族之衰及渊明一支于陶氏家族中卑微之地位,又易使陶渊明对现状产生不满,甚至愤世嫉俗,与周围群体发生不可调和之矛盾,从而落入孤独之困境。渊明“性 刚才拙,与物多忤”、“禀气寡所谐”“少无适俗韵”即由此产生。另一影响渊明的 落入孤独困境是疾患。渊明诗文中多次直接与间接言及疾患问题,总括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诗人的疾病并非偶然,或后天所得,或是早年就素质羸弱;二是疾患始终伴随诗人一生,以至老病而终。如《杂诗八首》其七:“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答庞参军并序》:“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另外,陶一生乐爱闲居,厌倦旅宦巅沛,亦当与体弱多病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素质羸弱之人较关注自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倾向,从而与周围环境产生矛盾冲突,落入孤独之困。 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凸现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辉煌 学界历来所争渊明出仕与归隐之矛盾,其人格中“浑身静穆”与“金刚怒目”之二端,实际上是由于他的自卑和孤独心理所触发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卑之程度与对优越感执着之程度成正比,个体为从自卑困境求解脱,往往会树立超乎于常人的人生理想和目

论文-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目录 目录 (1) 摘要与关键词 (1)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1)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3)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与他的生活和思想 (4)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分析 (8) 参考文献 (12)

[摘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古典诗歌题材。他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家事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思想密不可分。陶渊明在其独特的以自然为核心的思想引导下,运用质朴的诗歌语言,描绘躬耕自资的劳苦与欣悦,冲淡自然的表现田园生活的淳真与美好,既抒发个人的志趣(《归园田居》),有寄托社会的理想(《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高远,对后世诗人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新自然说意象意境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符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魏晋南北朝时代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里,所处时代,是南渡的东晋王朝末期过渡到刘宋,形成南北朝的乱世分裂时代。随着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解体,专权乱政,军阀征战,生灵涂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道家、玄学、佛教等各种思想逐步兴盛,影响到文学方面,“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的《诗品》)的玄言诗赋大盛其时。 青少年时期,陶渊明过着“少而贫病,居无朴妾,井臼不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①”的生活,但他博读书典,志向宽广:“读书敦宿好”(《辛丑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怀有“猛志逸四海”(《杂诗十二首》)的政治抱负,并且受到魏晋时期盛行的老庄思想、玄学清淡之风的影响,养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的品格,凭借其“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的自由个性,创作出了质朴自然,意境高远的田园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兴宁3年(公元365年),他28岁以前的经历已经难以考证,只从《五柳先生传》的自述中推想其于贫苦生活中读书不辍。太元18年(393年),于29岁时初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②”其后“躬耕自资”闲居五六年。隆安3年(399年),35岁,任刺吏桓玄属吏,两年后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桓玄篡晋后,刘裕出兵讨伐,陶渊明曾任刘裕幕下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年),41岁,为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同年8月改任彭泽令,但于11月,为官80余天即弃职返里,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词》及《归园田居五首》。自此以后,直至终老,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 ①颜延元.《陶微士谏》.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1. ②沈约.《宋书隐逸传》.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3.

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贡献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表现艺术家归依自然的主题方面可以算是一个典型。这些田园诗通过对大自然田园景色和诗人所热爱的田园生活的热情讴歌抒发了诗人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关键词:题材风格创作 陶渊明是晋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之祖”。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这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陶渊明以满腔的热情描写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退隐生活的苦乐,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长久而又广泛的。 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诗人笔下就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也显示出了一种意味 深长的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所体现出的归依自然 陶渊明自幼在农村度过,附近的那里优美的风景孕育了诗人的才情,陶冶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操, 流露着归依自然的心理倾向,诗人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他在许多诗文中描写了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陶渊明诗中的田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山水,我们在其诗中看到的是田垄村社、牛羊鸡犬,以及诗人躬耕的辛苦生活,这一切在陶渊明眼里就是最贴近生活的自然。 (一)诗中大量突出质朴自然的田园景色怡情于心 陶渊明归耕田园是生活的需要。”④因此他并不是把自然或田园当作观赏的对象,而是生活在其中,把自己完全融入了田园生活里。他写的田园风物,稼穑生活,都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 他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纯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老朋友似的南山、东篱下盛开的菊花、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诗人心里构成一道道美妙的风景,读之,使人油然而生对回归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淳朴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成了诗人归隐后的至爱 诗人热爱自己生活的美丽田园,并怡然自得地生活于其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诗人辛勤劳作,躬耕田园,早晨赶到山下的田地里,铲除豆田里的杂草,晚上沿着草木蔓延的山间小路,扛锄而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不怕劳动的艰辛,即使每天辛苦地劳作,诗人也无怨无悔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渊明诗歌现存120多首,有多种题材,其中最主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诗。陶渊明的后半生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平淡自然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样,将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来描绘自然就成了陶渊明诗歌的主要主题。“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拟古其九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拟挽歌辞其三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和郭主簿其一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其二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时运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浅析陶渊明的迷人魅力

浅析陶渊明的迷人魅力 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故有“文如其人”之说。 在距今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黑暗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火光和血污的时代,它酿造了空前的文化浩劫。大批的优秀人才饮恨死去,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多数文人借药、酒或佛家思想来麻醉自己,用似乎狂放、风光的外表来掩盖他们骨子里的悲哀。但是,在那黑暗的乱世里,却产生了一个千古传诵的魏晋风流,在这个风流中心,陶渊明是最完美的一个。一千多年来,陶渊明迷人的魅力,像一颗璀璨明珠,发出夺目的光彩。那么陶渊明有哪些迷人的魅力呢? 一、人格的魅力 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幼年丧父,青年时代,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官到彭泽县令,在官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据《宋书》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得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最直接的原因,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因为家里有十斗米或更多的米而不折腰呢?据记载,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好:“少年穷苦,每以家弊,东奔西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这些都说明他不是因为看不起微薄俸禄而辞官,相反“五斗米”对于他来说应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他宁愿归隐后忍受“饥米驱我去”的乞食日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流俗、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的一块堡垒,用以保卫自己心灵的一块自留地。 2、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的两个结论,也是他人生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做人的准则、品德和节操。“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朝与仁又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土》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品德节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存哲学。陶渊明依恋山水、旷性仁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于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文复习过程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 正文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 ——归隐、闲适、飘逸的情怀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身居田园的他,饱览了大自然淳朴自然的美丽风光,也感悟到了农村山水田园的清新与恬静。他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了作者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这类诗以自己的农村隐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直接描写农村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闲适的心境,同时,体现了作者淳朴的思想和深邃的人生意趣。当然,归田后,他仍然关心时事,在诗作中流露出对时政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怒。他的归隐,是对统治者所抱的幻想完全破灭之后所选的一条洁身自好的生活道路,这些思想均在其诗作中有体现。陶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少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可以说,陶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崇高的地位,这首先是由于其高妙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对中国诗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假若没有这些田园诗,中国诗歌将大为逊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自然、闲适、友爱、情趣、理想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体验并描写农耕生活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是经过长期农村生活体验的结晶,充分体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恨和彻底决裂;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田园诗描写了田园风光、歌唱农民、赞美劳动与农民建立深挚的友情。他亲身参加农耕劳作、自力更生、咏叹自己的劳作经历和感受。另外,陶渊明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田园诗中表现了他全身心的归隐山林的隐逸情怀。 一走进田园,亲近百姓,感受生活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到了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四十一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而且,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接近了农民,对农村生活体验颇深,所以这类作品显得内容真实,感情深厚,形象明朗,表现了朴素的自然美和诗人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最为人们所传诵。 (一)描写田园自然风光,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表达自己脱离樊笼的自由心境,粗看像是在写景状物,内里却饱含着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如:《归园田居》其五中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田园诗词派的鼻祖。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到玄学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由于儒家思想的盛行,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大多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渊明也不例外。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入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一个放荡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才怎会甘心遁入世俗呢?时断时续的十三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并且逐渐成为他思想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出仕失意时的痛苦挣脱。 魏晋时期的六朝社会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二十九岁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宏图大志兴致勃勃地冲入朝廷,开始想天下一般的士人一样'驰骋官场“,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小官,四十一岁在出为澎湖令,但仕途的艰辛、官场的黑暗、同僚的矛盾等让他处处碰壁,很跨级就感受到了为官的烦恼与痛苦。于是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性质自然,非矫励所得。即冻虽切,违已交病。《感士不遇赋》中他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坛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方杰而谁亮。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陶渊明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不可为,认识到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活方式寻找鑫生活的想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等平淡,何等自然。 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与你交谈,然而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对安静田园的赞美以及对人境之喧、官场仕途的厌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一句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就准确地指出了陶诗的语言简洁纯净。这是对他的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渊明在思想深处成己与成人的统一、超越儒与道的纠葛的结果,这也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中的美感,正如梁启超所说:“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所以从陶诗中最能品读人生,最能体悟乡村之美。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社会理想;“自然”社会模式构成Abstract:Overalongperiodoftime,expertshaveattachedagreatimportancetothestudyofTaoYuan-mi ng’sidealcommunity,butmostofthemexplainitfromaliteratureangle.Theauthorinthispaper,fromthestructureofsocialeco nomy,politicalsuperstructure,thesocialestateandfamilystructureandbyusingthestandpointofhistor yandsociology,triestoexplainTaoYuanming’sidealcommunity.Wehopethatinthiswaywecoulddiscove rthechangeofsocietyandthiswillplayanactivepartinruralityandincreaseitsreferencevalueandstudyv alue. Keywords:TaoYuan-ming;idealcommunity;patternofnaturalsociety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