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_关开

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_关开

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_关开
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_关开

192

第11卷 第11期 2009 年 1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1 Nov .,2009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bunb.)Breit.的地下块茎。性味辛温,有毒,被列为下品,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因其味辛,麻舌而刺喉,自古以来,半夏就列为中药的毒品,需经炮制以后才能入药。半夏炮制入药历史悠久,较早提到半夏炮制法的是《金匮玉涵经》,云:“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其中只提到了“洗”一法。后经过历代不断发展,见于文献记载的半夏炮制方法就有70多种,并沿用至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收载了最为常用的3种炮制品,即:清半

夏、法半夏、姜半夏。现代研究也表明,半夏经炮制后确实能减低其毒性。

1 炮制方法1.1 清半夏

清半夏始见于明代《本草纲目》中“用大半夏,汤洗七次,每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现代炮制方法为:取净选分路后的生半夏,洗净,用水浸泡2周,每日轻轻搅拌换清水2次。浸泡7天后,至起白沫时,放入串碎后溶化的白矾水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

关 开1,姜 楠2,田 原1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半夏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因其有毒,所以必须进行炮制之后方可安全使用。详细介绍了3种半夏最常

用的炮制方法,分别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并对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半夏的使用。

关键词:普外科;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护理风险管理半夏;炮制方法;炮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1- 0192- 02收稿日期:2009-06-08

作者简介:关开(1971-),女,辽宁沈阳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鉴别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工作。

表2 肉桂汤液中挥发油百分体积浓度

煎煮方法

煎煮时间(min)

2

5

10152025

30

40

浸泡煎煮0.0460.0820.0560.0730.0830.0800.0600.044浸泡后下0.0820.0780.0690.0610.0790.0590.0530.042直接后下0.0430.0790.0880.0910.0980.1040.1150.103

2 挥发油中桂皮醛含量的测定[1]

仪器与试药:HITACHI 高效液相色谱仪,

L-2300泵,L-2400检测器。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是均为分析纯。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色谱柱汉邦ODSC18(5μm,4.0mm×250mm),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0nm,温度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在此条件下理论塔板数以桂皮醛计算为3000,样品中桂皮醛出峰良好。

表3 各挥发油样品中的桂皮醛百分含量(%)

煎煮方法煎煮时间(min)

2

5

10152025

30

40

浸泡煎煮78.263.778.763.464.879.371.066.6浸泡后下79.681.489.882.682.881.779.867.9直接后下

87.584.580.184.287.486.391.283.1

溶液的制备:(1)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桂皮醛标准品2.0μL,精密称量,稀释制成21.3μg/mL 的甲醇溶液。(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各样品挥发油2.0μL,以4.3.1中同样的稀释倍数稀释后待用。(3)样品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保留时间30min,在18min 左右出峰,记录峰面积;同法,吸取各样品溶

液5μL,保留20min 左右,记录与桂皮醛保留时间相对应的吸收峰面积,以样品吸收峰面积为100%,计算各样品中的桂皮醛百分含量,结果见表3。

3 结 果

从表1及表2可以看出,直接后下组肉桂挥发

油浓度和收率在煎煮5~30min 之间在较高水平上缓慢上升,浸泡后下组中挥发油浓度先高后低,2min 时即达到较高水平,但不及直接后下组10~30min 的水平值,且下降较快,不易控制;从桂皮醛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看,直接后下组水平值较高,30min 时达到最高值91.2%。

结果表明:考虑到挥发油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而桂皮醛又是挥发油中主要的药效物质,可以认为含量高则疗效好,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实验,可以得出肉桂制汤宜以直接后下煎煮30min 左右为好。

4 讨 论

在煎汤方法中,以提取挥发油为主的肉桂的最

佳工艺条件是直接后下煎煮30min,其中在20min 时煎出率最高。3种不同的煎煮方法虽然挥发油的提取率有差异,但是总体提取率偏低。在煎煮装置上加适当冷凝装置,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增加,所以对以挥发油为主要药效目的的,密闭煎煮的效果比较好。◆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91-92.

[ 2 ] 方琴.肉桂的研究进展[ J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

( 3 ):249-250.

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再泡7天,切开口尝微有麻辣感内心透为度,用清水洗净,取出置锅内,再加余矾,先用武火煮,再用文火煮,至内无白心为度,加入少量凉水,即可出锅,阴干。每100kg半夏用白矾12.Skg,其炮制特点是:放矾时间根据季节,药材质地,放矾量头次较少,二次稍多,煮炙火候看药材质地、个子大小[1]。

1.2 姜半夏

姜半夏始见于宋代《卫济宝书》中“用水湿透,内无白心,入明矾、生姜水煮透,略干切片。”现代炮制方法为:取净选分路后的生半夏,用清水洗净浸泡,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浸泡7天后,在起白沫时放入串碎,溶化的白矾水中,浸泡3天后,撤矾水,再换清水泡7天,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再加入姜矾水,再泡7天后,用清水冲净,切开口尝无麻辣感,取出置锅内,加入余矾与姜同煮,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煮约3min,至内外无白心为度,此时加入少量凉水即出锅,阴凉至7成干时,再闷3天,阴干或整个晒干。半夏100kg,用白矾12.5kg,夏季用白矾14.5kg,鲜姜l0kg。其中姜矾水的制作方法为:取串碎白矾4kg溶化,鲜姜8kg切片,熬汤2次,第1次熬2min,第2次熬1min,两次药液合并,晾凉待用。姜半夏的炮制方法除与清半夏相同外,它还要求辅料鲜姜的质量优良且新鲜。

1.3 法半夏

法半夏始见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石灰一斤……白矾八两、皮硝一斤……甘草四两……”。现代炮制方法为:取净选分路后的生半夏,用清水洗净浸泡至内无干心,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去水,加甘草、石灰液浸泡,每日轻轻搅拌2次,并保持PH12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为度,取出放入筛中冲洗2次,洗净,阴干或烘干,每半夏100kg,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其中甘草、石灰液的制作方法为:取甘草加适量水煎2次,第1次熬2min,第2次熬1min,合并2次煎液,倒入加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晾凉待用。其炮制方法除与清半夏、姜半夏相同外,法半夏应保持干燥,但须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

2 炮制对半夏毒性的影响

2.1 古代文献

半夏的炮制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消除和降低毒性及副作用,以达到安全用药。《金匾玉函经》,其中写到“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生半夏的毒性,而“汤洗”至“滑尽”,否则“戟人咽”。《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可见生姜主要起到解毒的作用。

2.2 现代研究

半夏的3种主要炮制方法除都用水洗之外,应用的辅料有生姜、白矾、甘草、石灰。半夏炮制去毒的关键不在于水漂,而在于适宜的辅料或加热处理。石灰、甘草、明矾与半夏可产生拮抗作用而解毒[2]。

2.2.1 炮制对有毒成分的影响 半夏的有效成分较复杂,主要为生物碱、鸟苷、β-谷甾醇等。杨玉琴等采用HPLC法测定用不同方法炮制的半夏中麻黄碱的含量,其结果为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3]。吴皓等以重量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生半夏及4种姜制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两种方法的结果均为姜矾半夏>姜浸半夏>生半夏>矾半夏>姜煮半夏[4]。鸟苷为半夏的水溶性成分,吴皓等用HPLC法对姜制半夏中的鸟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鸟苷含量以生半夏为最高,其他炮制品的鸟苷含量有不同幅度下降[5]。

2.2.2 各辅料对毒性的影响 生姜汁作为辅料解半夏的毒性,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王金华等[6]经实验发现生姜汁可使半夏对眼结膜刺激反应的阳性率下降至22.2%,对半夏的刺激反应呈现出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作用强度依次为:生姜汁>生姜煎剂>干姜煎剂。通过小鼠腹腔刺激性实验结果发现,加用生姜可以降低半夏对小鼠腹腔的刺激性,非常显著地抑制生半夏所致动物毛细管通透性的增加及炎症足组织前列腺素PGE2的含量,生姜还能拮抗生半夏所致动物胃液中PGE2的含量降低,保护胃黏膜,提示生姜具有在体内拮抗半夏的毒性作用[7]。以不同比例量姜汁冷浸半夏得到的炮制品对小鼠腹腔刺激性与生半夏相比均有下降,也同样提示了生姜可降低半夏的刺激性毒性[8]。

半夏3个主要的炮制方法都运用到了白矾,有研究表明,半夏经过8%白矾炮制后,不仅可以消除麻辣刺激性,其水浸出物含量也显著增加[9];以白矾炮制的半夏对抗K562肿瘤细胞生长作用最强,优于姜矾半夏,姜浸半夏及姜煮半夏,这也反映了半夏炮制后不仅毒性下降,其生物效应也得到了增强[10],提示不同炮制辅料对半夏的毒性及功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石灰水来说,半夏的毒性成分被认为在碱性溶液中会出现变性、沉淀或吸附而降低其毒性[11];石灰也由于本身具有解毒作用而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12]。

对于半夏的毒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临床用药中我们必须避免毒性,使其有效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炮制方法对半夏进行炮制,而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辨证用药,达到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 1 ] 赵保文.毒性中药材生半夏的加工[ J ] .首都医药,2000,7 ( 2 ):

35.

[ 2 ] 王贵英.京半夏的传统炮制法[ J ]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 ( 1 ):40.

[ 3 ] 杨玉琴,张丽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半夏炮制品中麻黄碱的含量[ J ] .贵州医药,2001,25 ( 9 ):846.

[ 4 ] 吴皓,束建清,蔡宝昌,等.半夏姜制对β-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J ]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 ( 11 ):622-664.

[ 5 ] 吴皓,文红梅,郭戎,等.半夏姜制对鸟苷含量的影响[ J ]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 ( 11 ):661-663.

[ 6 ] 王金华,薛宝云.生姜与干姜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J ]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 ( 3 ):163-165.

[ 7 ] 吴皓,舒武琴,邱鲁婴,等.生姜解半夏毒的实验研究[ J ] .中成药,1998,2 ( 13 ):137-140.

[ 8 ] 吴皓,陆跃鸣,孙黎清,等.姜汁用量对姜浸半夏炮制品的影响[ J ] .中药材,1998,2 ( 16 ):291-294.

[ 9 ] 钟凌云,吴皓,张科卫,等.生半夏中草酸钙针晶的刺激性作用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2006,3 ( 120 ):1706-1709.

[ 10 ] 陆跃鸣,吴皓,王耿.半夏各炮制品总生物硷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的生长抑制作用[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1 ( 12 ):84-85.

[ 11 ] 赵建英.用辅料炮制半夏解毒机理分析[ J ] .中国新医药,2004 ( 39 ):90-91.

[ 12 ] 高昌琨,吴琼,张陆军.半夏及炮制品对动物黏膜刺激性比较[ J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 ( 6 ):49-50.

193

半夏炮制前后的去毒机理研究现状

半夏炮制前后的去毒机理研究现状 目的:查阅整理关于半夏毒性成分研究的文献资料,为半夏的毒性成分的确定和研究作进一步探讨,和炮制前后半夏的成分变化做文献综合整理。 摘要:对半夏的毒性成分研究和炮制机理现状作一概述.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多种黏膜的刺激性,这种刺激性是半夏炮制前后毒性比较的一个指标.而从生半夏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纯草酸钙针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其不溶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但能够溶于酸、碱性溶液,炮制辅料白矾和石灰水则分别呈一定的酸、碱性,因此提出从草酸钙针晶被破坏的角度解释半夏炮制解毒的机理,大量文献资料指出,半夏的刺激性毒性与药理毒性可能与草酸钙针晶和黑尿酸有关,但具体毒性成分不明确,对草酸钙针晶和黑尿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不明确,本文对已发表的大量文献报告和图书进行了查阅和整理,对半夏的毒性作用变化和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总结,为半夏的毒性成分变化的研究和确定做进一步的探讨,便于今后对半夏的研究做借鉴。 关键词:半夏,炮制作用,草酸钙针晶,黑尿酸,毒性作用 一、半夏毒性成分的研究历程 国家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也有专题对半夏进行了研究,但对其炮制减毒的机理研究一直进展不大,其瓶颈问题就是刺激性成分和产生辛辣味的成分没有明确[6 虽然对半夏毒性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其对导致毒性的具体成分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认为其所含有的药理作用与毒芹碱(coniine)、烟碱(nicotine)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Dmtoanemonin)的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的物质是使生半夏产生刺激性的主要成分㈨,半夏的刺激性作用还被认为与其所含有的刺激性苷及苷元高龙胆酸有密切的关系、[21]认为半夏的毒性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多为不能单独被水漂、姜浸等所破坏的甾醇类、辛辣醇和生物碱㈤。 吴皓等[9]用半夏粉末混悬液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含量增加,组胺含量下降,认为半夏的刺激性作用类似于炎症反应。 目前关于半夏中刺激性成分的观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1.行家兔眼刺激性的实验研究,确证了生半夏的刺激性来自于半夏中所含有的特殊晶形 的草酸钙针晶㈨。 1.2.在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学者chizuHasegawa首次报道了半夏中含有 对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辛辣味的成分为2,5一二羟基苯乙酸(尿黑酸,homogentisicaeid)及其葡萄糖苷,并认为苷的刺激性比游离酸强㈨; 1.3.60年代末,Masak0suzuki从半夏中分离得到了约O.ool8%的3, 4一二羟基苯甲醛(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并认为其葡萄糖苷是半夏辣味的本质㈣ 二、半夏中草酸钙针晶炮制前后的变化及毒性作用 1.1草酸钙针晶的毒理作用 显微观察这些针晶在两端呈现出很尖锐的针尖形状,他们渗入到舌头和咽喉的组织中并引起短暂的组织坏死[31]。报道还认为摄入天南星科中的某些植物,由于含有草酸钙针晶,都会引起黏膜的强烈刺激,导致舌头、嘴唇和上腭的肿胀㈨。这些都与半夏的刺激性毒性作用极其相似。半夏的针晶具有两条纵向的沟槽,刺激性作用的产生与这种外形特殊的针晶有关:某种毒性物质隐藏在针晶的“纵沟”内或者附近区域,晶体刺破黏膜后毒性物质与组织接触,从而引起刺激疼痛感。在含晶异细胞内新发现的一种不溶性蛋白质可能是半夏的刺激性成分,半夏的三种炮制方法都能够破坏这种蛋白质,因而炮制后刺激性消失。[2] 1.2草酸钙针晶的炮制前后变化及研究现状

中药炮制21种方法,你知道几种

中药炮制21种方法,你知道几种? 各种炮制方法说明,药物疗效的高低,不但取决于药物本身,而且与炮制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正如明代陈嘉谟所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也就是说炮制一定要适度。 修制 是最简单的炮制方法,也可以说是种药物进行炮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修治,以除去杂质,并将大块段变为小块小段,便于再加工、炮制。修制的方法包括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项目。1、拣:用于拣去不入药的部分和杂质,一般是除净核粒、果柄,枝梗、皮壳、虫蛀、霉粒、走油种仁(油粒)、泥块、沙石等,如枣仁、柏子仁拣净核壳,连翘拣去果柄,杏仁拣净油粒,佩竺、荆芥拣去须根和杂草,乳香、没药拣去木屑、五灵脂拣去泥沙。2、摘:将根茎、花叶等类药物的残茎、叶柄摘除,使药纯净,夏枯草摘梗柄,川连摘除绒根及时叶柄等。3、揉:对某些药物须揉碎后,再通过筛、簸除去茎梗杂质,如桑叶、臭梧桐叶等;某些质地松软而呈条状的药物,须揉搓成团,便于调配和煎煮,如竹菇、谷精草等。4、擦:用二块木板,将药物置于中间来回唐擦,达到除去外皮和擦碎,如莱菔子、火麻仁、牛蒡子

等。5、磨:用石磨垫高磨芯,把药物磨去外皮、壳、刺等,如扁豆衣、刺蒺藜、苍耳子。6、刷:用刷子刷去药物表面的灰尘或茸毛,如枇杷叶、石苇须刷去叶背的绒毛;瓦楞子、牡蛎刷去沙土。7、刮:用铁刀、竹刀或瓷片刮去药材外面的粗皮或青苔,如杜仲、肉桂、厚朴、黄柏等;刮去茸毛的如金狗脊、毛知平等。8、镑、刨:用镑刀或木刨,将药物镑刨成薄片,便于入药煎汁,如鹿角片、羚羊角片、檀香片,苏木片等。9、剥:将药物敲击后,取壳去种仁,或取仁去壳,如蔻仁、蔻壳、草果仁、砂仁壳、使君子仁、石莲肉、白果、桃仁、杏仁等。10、切:切法广泛应用于根茎、藤木、皮壳、叶、草类药材,将原药或润软后的药材,按不同的药物用刀或切片机切成片或小块。一般分横切的园形、咀片,斜切的斜片,直切成顺片,横或直切成丝、方块等,切片的厚薄长短,简介如下:(1)根、根茎和藤类:质地比较硬的切薄一些,约1.5mm左右,如独活、川芎等;质地比较疏松的切厚一些,约3mm左右,如肉苁蓉、锁阳等,形状细长的可切成小段,约长1—1.5cm,如茅根、芦根,夜交藤等。(2)皮类:质地坚硬而厚可切成丝丝,宽约6mm,如厚朴、黄柏;质地较疏松而薄的可切成宽丝,宽约1—1.5cm,如杜仲;质地松脆者可不切,如地骨皮、远志等。(3)叶类:质地厚而韧者,不易碎者,切成宽约o.3-1.5cm的丝,如枇杷叶、石苇等。(4)全草类:茎较细一般可切成长1.5cm的段,如麻黄、

7036半夏炮制工艺规程

半夏炮制工艺规程

目录 1.目的 (3) 2.适用范围 (3) 3.引用标准 (3) 4.职责 (3) 5.产品概述 (3) 6.工艺流程图 (4) 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 8.工艺卫生 (7) 9.质量监控 (7) 10.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8) 11.技术安全、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 (8) 12.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9) 13.劳动组合与岗位定员 (9) 14.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 15.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9) 16.物料平衡的计算 (10) 17.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10)

1目的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半夏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半夏生产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二00二年版 4职责 编写:车间主管 汇审:生产部和质量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 批准:总经理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质量部QA人员、生产管理人员 5产品概述 5.1产品名称:半夏 5.2汉语拼音Banxia 5.3拉丁名RHIZOMA PINELLIAE 5.4处方名称: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5.5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5.6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5.7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5.8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剌喉. 5.9商品名 半夏,以个大、形圆、色白、皮净、干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l.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E A.汉代B.秦代C.周代D.春秋战国E.原始社会2.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3.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 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4.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D 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5.第一部炮制专著是D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6.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D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 7.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B A.炮制文献研究B炮制原理研究C.炮制工艺研究D.炮制设备研究E.炮制品质量研究8.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C 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 9.《修事指南》的作者是B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B 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1.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C 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2.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3.“酒制升提”是谁归纳总结的?E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陶弘景E.缪希雍14.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C 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

15.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的是A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本草经集注C.雷公炮炙论D.五十二病方E.修事指南 填空题 29.“治半夏”最早记载在__黄帝内经_________。[] 30.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是____火的发现_______。[] 31.“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是___张仲景____提出的。[] 32.中药炮制起源于__用药实践_____。[] 33.中医用药的特点是_复方___和__炮制___。[] 判断题 34.生草乌多供内服。2对错 35.古代的炮制指的是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2对错 36.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1对错 37.合和、修事、炮炙均是炮制的同义词。1对错 38.研究中药炮制原理,掌握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即可。2对错 39.酿酒的发现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1对错 40.中药炮制是连接原药材与临床疗效的桥梁。1对错 第二章炮制与临床疗效 选择题 1.大黄酒炙属于下列何种制法B 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E.以上都不是2.张仲景在白虎汤中使用的甘草是C A.生甘草B.粉甘草C.炙甘草D.甘草皮E.甘草梢3.吴鞠通使用白虎汤时选用的是A A.生甘草B.粉甘草C.炙甘草D.甘草皮E.甘草梢 填空题 20.传统的制药原则是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和制其质。[] 判断题 22.阿胶用蛤粉炒后既降低其滋腻之性,又制其质和味。1对错 23.药物通过炮制,不论从质或是从量上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对错24.炮制可改变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一般规律是酒制升提,姜制发散。醋制收敛,盐制

半夏炮制方法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半夏炮制方法研究 作者:刘亚平 作者单位:轩岗煤电公司医院,山西,原平,034114 刊名: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年,卷(期):2009,19(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7条) 1.王全权;宗芳;陈海林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7(02) 2.杨守业;叶文华;吴子伦半夏炮制前后对小白鼠急性、亚急性和蓄积性毒性的研究 1988(07) 3.李国亮半夏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草药 1999(02) 4.钟凌云;吴皓;张琳半夏毒性成分和炮制机理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02) 5.吴晗;钟凌云;李伟半夏炮制解毒机制的研究I[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7(14) 6.魏其才白矾对半夏浸出性成分的影响 1990(11) 7.李炳文;胡雪桔中药半夏炮制历史沿革初步探讨 2007(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贾良栋半夏炮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2007,9(2) 2.何荣杰.刁统美半夏炮制方法及其现代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医史杂志2009,39(6) 3.程黎晖浅谈半夏炮制的历史沿革[期刊论文]-中草药2007,38(6) 4.修彦凤.张永太.王兴发.XIU Yan-feng.ZHANG Yong-tai.WANG Xing-fa半夏的炮制历史沿革[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 5.马新华简述半夏炮制的体会[期刊论文]-陕西中医2010,31(5) 6.吴皓汉至宋代半夏炮制的沿革研究[期刊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1) 7.张小斌.ZHANG Xiao-bin浅析半夏的炮制方法[期刊论文]-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2) 8.徐根福谈半夏的炮制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09,22(2) 9.修彦凤.洪筱坤.王智华半夏的炮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成药2004,26(1) 10.武刚毅.谭政中药半夏的炮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业2004,13(7) 引证文献(1条) 1.竹小全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f3142990.html,/Periodical_sxzgyxyxb200901028.aspx

半夏常见的炮制及药理作用

中医中药 半夏常见的炮制及药理作用 丁丽梅 (哈尔滨亚麻有限集团职工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关键词 中药制剂;炮制方法;半夏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9334(2010)03-0374-01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cm,块茎近球形。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1 药材与成分 1 1 药材 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扁斜状,直径0 8~ 2 0c 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而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 1 2 成分 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黏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 -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又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嫩芽含尿黑酸及其甙[1]。 2 炮制 2 1 法半夏 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d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50kg加白矾1kg,泡1d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凉。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起,阴干[2]。 2 2 姜半夏 取拣净的半夏,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生姜切片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2 3 清半夏 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生姜切片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3 药理 3 1 镇咳、祛痰作用 口服煎剂0 6g/kg对1%碘溶液注入猫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比口服可待因1m g/kg的效力略差,药效能维持5h以上,静脉注射0 5~1g/kg亦有明显止咳作用[3]。3 2 止吐作用 用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吐法,证明口服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半夏煎剂3g/kg,2~3次/d,连服2d均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3 3 解毒作用 其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可使士的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的值升高,对乙酰胆碱也有解毒作用。 4 毒性 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3 142g/kg家兔灌服0 5g/(只 d),连服40d,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剂量加倍,多数兔有腹泻,半数兔于20d内死亡。小鼠口服各种制剂的混悬液,以死亡为指标,则生半夏毒性最大,其次为半夏,白矾半夏最小。经白矾处理似能解除半夏的毒性。半夏催吐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加热可破坏[1]。半夏水溶成分内加醋酸铅后沉淀的物质中含有引起小鼠骨骼肌痉挛的物质,以及箭毒样肌麻痹的物质。 5 结果 通过对半夏3种炮制方法的研究分析,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清半夏可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姜半夏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法半夏燥湿化痰,多用于中成药中。在临床应用上,生用,治虫、蛇蛰痛,痈肿痰咳,如 桂麝散 ;清半夏,治寒痰咳嗽,如 二陈汤 ;姜半夏,治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由半夏、生姜组成,治胃脘痞满:如 半夏泻心汤 ;法半夏,治胃寒气滞:如 香砂养胃丸 ,由法半夏、木香等组成。 以上对半夏常见的炮制方法作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半夏这一道地药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西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77:179~183 2 贵州省卫生厅 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83~84 3 郭建民,田源洪 中药炮制学[M] 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2003:156~158 (收稿日期:2010-01-20) 374V o l 21 N o 3A erospace M edic i n e M ar2010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五)

中药炮制学卷三 一.名词解释 1.中药炮制: 2.生理灰分: 3.饮片: 4.炙法: 5.水飞法: 二.填空题 1.《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和《修事指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药炮制专著。 2.中药往往通过炒、麸炒、麸炒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3.中药炮制常用的固体辅料为麦麸、米、大豆、豆腐、炒、土、 滑石、海蛤粉和明矾。 4.净选药材通常采用挑选、筛选、风选和水选 4 种方法。 5.古人对中药非药用部位论述是:去心者免烦,去芦者免吐,去皮者免损气,去核者免滑,去瓤者免胀。 6.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常用的炮制品是是黄柏;抑制柴胡浮阳之性,增强其清肝退热的功效,常用的炮制品是鳖血柴胡。

7.生地经长时间加热蒸制后,部分多糖和多聚糖可水解转化为单糖;川乌炮制过程中,毒性降低的程度取决于毒性强的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程度。 8.含鞣质类的药物在炮制时不能用铁器工具进行处理。 9.白扁豆和扁豆衣为不同的药用部位,一般采用燀法分离;半夏和天南星常用复制法进行炮制;虻虫、蜈蚣最常用的炮制方法是烘焙 法。 10.发酵制品以曲块表面霉衣黄白色,内部有斑点为佳,同时应有酵香气味,不应出现黑色、霉味及酸败味。三.判断题 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炮制的专目是修事。(对) 2.黄芩用冷水软化切片变质的标志是变绿。(错) 3.拌青黛衣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药物宁心安神的作用。(错) 4.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50 为宜。(错) 6.薄荷宜采用淋法进行软化处理。(对) 7.淫羊藿酒炙可增强补肾壮阳的作用。(对) 8.炉甘石宜用煅后水淬法进行炮制。(对) 9.首乌蒸制后消除了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其原因是结合型蒽醌水解成游离蒽醌。(对) 10.某些矿物药,尤其是一些不溶于水的无机盐类药物,可以用提净法处理,除去药物中的杂质,达到纯净的目的。(错)

中药炮制学习题

《中药炮制学》 练习题 一、A型题: 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 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 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 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 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 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 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 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 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 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 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 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 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 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 A.挥发油含量降低B.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 A.珍珠 B.远志 C.乌梅D.九香虫E.桑螵蛸 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 A.净制B.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 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 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 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 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 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 A.枇杷叶B.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 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 A.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 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 A.100℃B.8O℃C.50℃D.35℃E.25℃ 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 A.白芍B.大黄C.山药D.白术E.延胡索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 A、张景岳 B、雷敩 C、张仲岩 D、缪希雍 E、李时珍 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 A、胆汁制天南星 B、胆汁制黄连 C、酒制地黄 D、姜炙黄柏 E、酒制黄连 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 A、食醋 B、盐水 C、米泔水 D、蜂蜜 E、姜汁 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A、姜炙 B、甘草制 C、荷叶制 D、米炒 E、麸炒 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 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 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A、米泔水 B、甘草汁 C、黑豆汁 D、盐水 E、胆汁 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E、80-90℃ 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生黄柏 B、萸黄柏 C、姜黄柏 D、酒黄柏 E、黄柏炭 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 A、食盐水 B、酒 C、生姜汁 D、甘草汁 E、米醋 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 A、刷净法 B、刮除法 C、砂烫法 D、挖净法 E、火燎法 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5 ㎏ B、10㎏ C、10-15㎏ D、15-20㎏ E、10-20㎏ 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 A、生大黄 B、大黄炭 C、蜜大黄 D、酒大黄 E、熟大黄

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_关开

192 第11卷 第11期 2009 年 1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1 Nov .,2009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bunb.)Breit.的地下块茎。性味辛温,有毒,被列为下品,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因其味辛,麻舌而刺喉,自古以来,半夏就列为中药的毒品,需经炮制以后才能入药。半夏炮制入药历史悠久,较早提到半夏炮制法的是《金匮玉涵经》,云:“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其中只提到了“洗”一法。后经过历代不断发展,见于文献记载的半夏炮制方法就有70多种,并沿用至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收载了最为常用的3种炮制品,即:清半 夏、法半夏、姜半夏。现代研究也表明,半夏经炮制后确实能减低其毒性。 1 炮制方法1.1 清半夏 清半夏始见于明代《本草纲目》中“用大半夏,汤洗七次,每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现代炮制方法为:取净选分路后的生半夏,洗净,用水浸泡2周,每日轻轻搅拌换清水2次。浸泡7天后,至起白沫时,放入串碎后溶化的白矾水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 关 开1,姜 楠2,田 原1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半夏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因其有毒,所以必须进行炮制之后方可安全使用。详细介绍了3种半夏最常 用的炮制方法,分别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并对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半夏的使用。 关键词:普外科;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护理风险管理半夏;炮制方法;炮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1- 0192- 02收稿日期:2009-06-08 作者简介:关开(1971-),女,辽宁沈阳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鉴别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工作。 表2 肉桂汤液中挥发油百分体积浓度 煎煮方法 煎煮时间(min) 2 5 10152025 30 40 浸泡煎煮0.0460.0820.0560.0730.0830.0800.0600.044浸泡后下0.0820.0780.0690.0610.0790.0590.0530.042直接后下0.0430.0790.0880.0910.0980.1040.1150.103 2 挥发油中桂皮醛含量的测定[1] 仪器与试药:HITACHI 高效液相色谱仪, L-2300泵,L-2400检测器。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是均为分析纯。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色谱柱汉邦ODSC18(5μm,4.0mm×250mm),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0nm,温度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在此条件下理论塔板数以桂皮醛计算为3000,样品中桂皮醛出峰良好。 表3 各挥发油样品中的桂皮醛百分含量(%) 煎煮方法煎煮时间(min) 2 5 10152025 30 40 浸泡煎煮78.263.778.763.464.879.371.066.6浸泡后下79.681.489.882.682.881.779.867.9直接后下 87.584.580.184.287.486.391.283.1 溶液的制备:(1)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桂皮醛标准品2.0μL,精密称量,稀释制成21.3μg/mL 的甲醇溶液。(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各样品挥发油2.0μL,以4.3.1中同样的稀释倍数稀释后待用。(3)样品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保留时间30min,在18min 左右出峰,记录峰面积;同法,吸取各样品溶 液5μL,保留20min 左右,记录与桂皮醛保留时间相对应的吸收峰面积,以样品吸收峰面积为100%,计算各样品中的桂皮醛百分含量,结果见表3。 3 结 果 从表1及表2可以看出,直接后下组肉桂挥发 油浓度和收率在煎煮5~30min 之间在较高水平上缓慢上升,浸泡后下组中挥发油浓度先高后低,2min 时即达到较高水平,但不及直接后下组10~30min 的水平值,且下降较快,不易控制;从桂皮醛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看,直接后下组水平值较高,30min 时达到最高值91.2%。 结果表明:考虑到挥发油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而桂皮醛又是挥发油中主要的药效物质,可以认为含量高则疗效好,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实验,可以得出肉桂制汤宜以直接后下煎煮30min 左右为好。 4 讨 论 在煎汤方法中,以提取挥发油为主的肉桂的最 佳工艺条件是直接后下煎煮30min,其中在20min 时煎出率最高。3种不同的煎煮方法虽然挥发油的提取率有差异,但是总体提取率偏低。在煎煮装置上加适当冷凝装置,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增加,所以对以挥发油为主要药效目的的,密闭煎煮的效果比较好。◆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91-92. [ 2 ] 方琴.肉桂的研究进展[ J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 ( 3 ):249-250.

半夏炮制的研究进展论文

半夏的炮制研究进展 摘要::从半夏炮制的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方面对半夏的炮制研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半夏的炮制提供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半夏;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0 引言: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 茎,为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1]。自古以来,半夏被列为中药的毒品,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半夏经炮制后毒性降低,故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作为半夏临床常用的规格。经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有大量关于半夏的文章发表,国家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也专题对半夏进行了研究,但对其炮制减毒的机理研究进展不大,说明该项研究有一定难度。本文从净选加工、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方面,对近年来半夏的炮制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期能为进一步开展半夏的炮制机理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 1 半夏的现代炮制品 1.1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kg半夏用白矾20kg。 1.2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100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1.3法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透,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ill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2 炮制工艺研究 2.1清半夏 郭富礼[2]主张将半夏按大、中、小分成3档,分别用8%白矾水浸润3—5d,至无干心后轧扁。饮片厂大量生产可用轧面条机,调节适当的轧滚间距轧扁,量小可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用石磙碾过或用石块手工砸扁也可,然后晒干入药。王潮奎等[3]研究了半夏炮制过程中加矾量及采用加热方式与所炮制饮片质量和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半夏加热加压30min和经8%白矾溶液浸制均可使半夏的麻辣味消除,且水浸出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C A .雷敩 B .陶弘景 C.缪希雍 D.陈嘉谟 2 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的甘草是 B A.甘草梢B.生甘草C.炙甘草D.麸炒甘草 3 下列关于含甙类药材炮制的叙述,何为错误的 B A 黄芩饮片变绿色是因黄芩甙类水解所致。 B 槐花炒炭止血作用增强与芦丁增加有关。 C 杏仁入煎“后下”是破坏苦杏仁酶保存其甙。 D 商陆醋炙降低毒性与商陆皂甙甲减少有关。 4 去芦的药物有 A A.党参B.补骨脂C.麦冬D.五味子 5 蛤粉炒法应用的药物范围是 A A.胶类药B.动物药C.有毒药D.植物药 6 炮姜的功能偏于 D A.解表散寒B.温胃止呕C.行水消肿D.温中止血 7 醋制芫花的目的是 B A.引药入肝,疏肝理气B.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C.增强活血止痛功能D.便于调剂与制剂 8 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C A.表卫不固的自汗B.血热妄行C.气衰血虚之证D.痰热咳嗽 9 闷煅法的操作特点是 C A.一次性煅透,中间不得停火B.煅至红透,趁热进行,反复操作 C.密闭缺氧化D.高温煅至黑色 10 甘草水煮远志的主要目的是 A A.减其燥性,协同补脾益气,安神益智作用B.增强宁心安神作用 C.增强祛痰开窍作用D.增强化痰止咳作用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从制B.反制C.相畏制D.相资制E.相恶制 1 酒制阳起石属于D 2 麸炒枳实属于 E 3 白矾制半夏属于C 4 盐制益智仁属于 B 5 胆汁制黄连属于 A A.醒脾和胃、食积不化、脘腹胀满B.健胃消食作用增强 C.消食化积力强,治食积泄泻D.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 E.化痰止咳,消食积 6 神曲炒焦后 C 7 神曲生用 D 8 神曲麸炒后 A 9 半夏曲生用 E 10 半夏曲麦麸炒后 B

以下为了解除药物毒性的炮制方法是==

以下为了解除药物毒性的炮制方法是 摘要:中药炮制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药物的毒性,归纳总结起来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及辅料制去毒,其中后两者为去毒的主要方法。加热去毒又包括干热去毒和湿热去毒;辅料制去毒又可分为固体辅料制去毒及液体辅料制去毒。 主键词:中草药 生产和制备中草药 毒性 中药炮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以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增强药物的疗效为其主要炮制作用。中药经过炮制减毒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和辅料制去毒。现在分述如下。 1净制去毒净制去毒:是指药物通过净制处理,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 1.1净制去除植物药中的有毒部位:如雷公藤其红黄色外皮毒性极大,如不除净,则会引起中毒,大损元气。又如白首乌外皮中含有有毒金属元素量高达946.11mg kg,去皮白首乌饮片有毒金属元素量为36.50mg kg,含量大为降低,所以必须去皮。再如巴戟天木质心中有毒元素铅的含量较高,去除木质心后,铅的含量降低。 1.2净制去除动物药中的有毒部位:如蕲蛇头部毒腺中含有大量出血性毒和溶血性毒,人畜被其咬伤中毒后,内脏广泛出血,故应除去头部。又如蛤蚧“效在尾,毒在眼”,应去除眼睛降低毒性。2水制去毒水制去毒:系指药物经过水洗、水漂、水泡、水浸等过程处理时,其所含的某些毒性成分溶于水而随水流失或水解。如乌头、附子等经水浸泡,可使部分乌头碱部分水解而流失,降低了毒性。商陆在淋润软化过程中,其主要毒性成分商陆毒素溶解和水解,从而降低了商陆的毒性。又

如半夏、天南星毒性较大,用清水浸泡数日,可使其毒性减弱。再如雄黄中夹杂有As2O3,毒性极大,服后易引起中毒,而水飞后,可使As2O3的含量降低约30%。朱砂中可溶性汞盐为朱砂的主要毒性成分。经过水飞,可溶性的汞盐溶于水而含量降低,水飞洗涤次数越多,可溶性汞盐含量越少,毒性越低。 3加热去毒加热去毒又可分为干热去毒和湿热去毒。 3.1干热去毒:是炮制去毒使用最早的方法,历代曾用于斑蝥、马钱子等毒性药物的炮制。干热去毒方法又可分为不加辅料及加辅料去毒方法。不加辅料的干热去毒方法有清炒法、煅法、烘焙法、去油制霜法等。加辅料干热去毒法有米炒法、砂炒法、滑石粉炒法等。 3.1.1不加辅料的干热去毒: 3.1.1.1清炒法:某些毒性药物经过炒黄或炒焦后,毒性降低。如牵牛子中含有牵牛子树脂甙,具有一定的毒性,炒后被破坏,毒性降低。苍耳子含有有毒的毒性蛋白,可损害肝、心、肾等内脏实质细胞,能引起肝昏迷而死亡,通过加热炒制,能破坏毒性蛋白而降低毒性。清炒降低毒性的药物还有白果、花椒、川楝子、白扁豆、蓖麻子等。 3.1.1.2煅法:某些有毒药物,经过高温缺氧煅制(闷煅)后,毒性降低。如干漆、蜂房等。生干漆辛温有毒,不宜药用。经煅制后,免除刺激性毒性。再如煅制硇砂,降低硇砂毒性。 3.1.1.3烘焙法:烘焙法是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对药物进行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法。动物类药物虻虫和蜈蚣具有毒性,经烘焙处理后,能破坏毒性物质,从而降低毒性。

中药炮制学题库

7?中药炮制中的“炮”是指 _____________ ,“制”是指 ___________ O &柏子仁如用于宁心安神需避免服后产生 ____的作用,通过___即可消除此副作用。 —9?性 和味偏盛 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一方面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 的方法来___ 药物偏盛的性和味。 10.麻黄生用 _______ 作用较强,蜜炙后 _____ 作用缓和, ____ 作用增强。 11?中药往往通过___、—、____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 12. _______________ 许多药物生、熟作用有别,如蒲黄生用____,炒用 __O 生甘草,味甘,性 平,能_____; 蜜炙甘草性温,能 O 13. 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等过程中,常混有沙土、杂质、霉烂晶及非药用部位,因此必 须加以净选、清洗等加工处理,如种子类药物要去 _____、 ,根类药物要去_____,皮类 药物要去___,动物类药物要去 14. 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 _ 15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 16. 所谓“毒”主要指的是 ___O 17. ___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药。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生物碱不溶于水,但有些小 分子生物碱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于水,一些 _如小檗碱也能 溶于水,在炮制中应尽量减少与水接触,宜采用 _______ 的原则。 19. _____________ 鞣质为强的 __________ ,能被空气中的 所氧化,生成 —O 20. 一些含有毒性蛋白质的中药可通过加热处理,使毒性蛋白变性而消除毒性,如 加热后毒性大 减。 21. 炉甘石原来的主要成分为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炮制的分 类方法有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炮制通则”采用 了 O 24. ___________ 辅料是除 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炮制辅料,是指具有 — 它和主药起到 _____ 或 ___ 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25. 在炮制所用辅料中,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是 ____ ;具发 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作用的是 _______ ;具有引药人肝、理气、散瘀止痛作用的是—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醋,最初是由米酒 _二 基本理论中药炮制技术及炮制目的 一、填空题 1.中药炮制是随着 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 2?中药材必须经过_______才能人药。 3. 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 、: 4. 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凡药 O 5?中药炮制的起源经过 _______ 、— 6?治半夏最早记载在 O ,贵在 ,不及则 ,太过则 的影响等。 ,煅后变为 O ___分类法,即分为 作用的附加物料,

(完整版)中药炮制知识培训试题

中药炮制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 一、A型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归纳总结“雷公炮炙十七法”的书是() A.雷公炮炙论 B.炮炙大法 C.本草蒙筌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2、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人是() A.雷敩 B.李时珍 C.陈嘉谟 D.张仲景 E.张仲岩 3、质地疏松的全草类药材常采用的软化方法是() A.淋法 B.淘洗 C.泡法 D.润法 E.漂法 4、具有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物,人工干燥的温度不宜超过( ) A.30℃ B.50℃ C.70℃ D.90℃ E.110℃ 5、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物,切制时宜切成() A.薄片 B.斜片 C.细丝 D.宽丝 E.节 6、质地松炮的药物宜切() A.薄片 B.厚片 C.丝 D.段 E.块 7、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炒黄的标准() A.表面呈黄色 B.较原色加深 C.表面焦褐色 D.透出固有气味 E.发泡鼓起 8、适用于炒制韧性大的动物类药物的炮制方法是() A.蛤粉炒 B.麸炒 C.砂炒 D.滑石粉炒 E.土炒 9、酒炙时,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黄酒() A.5—10公斤 B.10—20公斤 C.10公斤 D.25公斤 E. 25—30公斤 10、延胡索醋炙后止痛作用增强的炮制原理是() A.生物碱含量增加 B.药物质地酥脆,利于成分煎出 C.米醋的协同作用 D.生物碱与醋酸成盐,煎煮时易于溶出 E.以上都不是

11、若蜜浓稠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 A.增加用蜜量 B.加适量开水稀释 C.加适量冷水稀释 D加适量冷开水稀释 E、减少药量 12、姜炙时,每味药物100kg用生姜() A.5kg B.10kg C.15kg D.20kg E.25kg 13、油炙淫羊藿的目的是() A.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 B.增强祛风除湿的作用 C.增强温肾助阳的作用 D.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 E增强解表除烦的作用 14、苦杏仁燀法炮制的条件为() A.5倍量沸水,加热10分钟 B.10倍量沸水,加热5分钟 C.15倍量沸水,加热10分钟 D.15倍量沸水,加热5分钟 E.10倍量沸水,加热5分钟 15、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的药物是() A.黄柏 B.杜仲 C.车前子 D.草果 E.乳香 16、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2%—5% B.7%—13% C.15% D.25%以下 E.18%—20 17、鳖甲醋制的目的是() A.增强入肝消积的作用 B.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C.增强活血祛瘀的作用 D.引药入肝经 E.增强疏肝止痛的作用 18、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不超过() A.60℃ B.50℃ C.40℃ D.80℃ E.100℃ 19、果实、种子类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 A.1% B.2% C.3% D.4% E.5% 20、药物炒黄多用() A.文火 B.中火 C.武火 D.先文火后武火 E.先武火后文火 二、B型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1~3】 A.雷公炮炙论 B.修事指南 C.伤寒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