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数据B. 推断数据C. 描述数据和推断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3. 以下哪种图形不适合表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D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中,哪个不受极端值影响?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选项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0到2D. -2到2答案:A7. 以下哪个测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统计图用于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描述数据B. 预测未来C. 推断数据D. 所有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 移动平均B. 指数平滑C. 回归分析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法、汇总发、预测法 B .调查法、整理法、分析法C .大量观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对统计数据建立某种物理的度量单位的亮度层次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调查单位是( )A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B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 .调查项目和指标的承担者D .基层企事业单位4.对连续变量分组,最大值所在组下限为10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750,则最大值所在组的组中值为( )A .1100B .1200C .1250D .15005.某商场2006年彩电销量为10000台,年末库存1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 )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6.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A .我国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B .某年我国钢产量为日本的80%C .2006年我国GDP 比上年增长9%D .2006你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2000元7.在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单位必须遵循( )A .可比性原则B .同质性原则C .准确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8.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D .两者没有关系9.对500名大学生抽取15%的比例进行不重置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为20%,概率为95.45%(t=2),则优等生比重的抽样极限误差为( )A .4.26%B .4.61%C .8.52%D .9.32%10.当一个变量变化幅度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幅度基本上是同等比例时,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 .函数关系B .复相关关系C .线性相关关系D .非线性相关关系11.已知x ,y 两个变量, 2010,8,x y xy σσση=== ;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数可知,x 与y 之间存在着( )A .高度正相反B .显著正相反C .低度正相反D .微弱正相反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 )A .单相反B .复相关C .偏相关D .正相反1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个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A .之和B .之差C .之积D .之商14.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价格指数B .平均工资指数C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D .销售量指数15.统计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依据是指数的( )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 .反映时间状况C .编制方法D .反映指标性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统计的职能有( )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C 、监督职能D 、分析职能E 、决策职能17.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登记误差的原因有( )A 、测量B 、记录C 、计算D 、填报E 、抽样18.下列计算相关系数公式中,正确的有( )A 、xy x y σσσ B1()()x x y y --∑C、()()x x y y --Dn xy x y-E 、2222()()n xy x y n x x n y y -⎡⎤⎡⎤--⎣⎦⎣⎦∑∑∑∑∑∑∑19.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A 、时间长短可比B 、总体范围可比C 、指标名称可比D 、指标内容可比E 、指标的计算方法可比20.某地区全部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今年为去年的112%,这是( )A 、综合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总指数E、个体指数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21.政治算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其代表作的问世,成为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2020年更新)XXX《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和答案电大资料精品XXX《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统计学原理》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子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B.显著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最少有两项精确答案,所有选对得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8分)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
A.工业企业出产设备查询拜访B.人口普查电大资料精品电大资料精品C.工业企业现状查询拜访‘D.农产量查询拜访E.城市零售商店贩卖情况查询拜访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各组的频次大于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次成反比E.频次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某地区人口数B.某校卒业生人数C.某农场拖拉机台数D.某企业某月产品产量E.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0.直线回来分析中(。
)。
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B.使用一个回来方程两个变量能够互相推算C.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D.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来方程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 动态相对指标D. 发展速度-1【答案】A2.(2.5分)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质量指标【答案】A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灵活程度不同B. 作用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答案】D4.(2.5分)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 )。
A. 越小越好B. 越大越好C. 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D. 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答案】D5.(2.5分)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企业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农产品成本调查D.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答案】D6.(2.5分)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A. 低度相关关系B. 高度相关关系C. 无相关关系D. 完全相关关系【答案】D7.(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A. 平均水平的高低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答案】B8.(2.5分)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9.(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B. 价格C. 劳动生产率D. 平均工资【答案】A10.(2.5分)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 )。
A. 一次性全面调查B. 经常性全面调查C. 经常性非全面调查D. 一次性非全面调查【答案】B11.(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D12.(2.5分)某企业2004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2018-03-01 09:37:02| 分类:统计学|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名词解释:统计总体统计指标数量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数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次数分布数列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相关系数同度量因素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指数环比指数相关分析b5E2RGbCAP二.判断题:1.某工商银行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都是离散变量。
< )2.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
< )3.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都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 >4.在人口普查中,某人女性是品质标志,36岁是数量标志。
< )5.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统计指标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 )6.调查对象是调查工程的承担者。
< )7.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定调查表。
< )8.统计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
< )9.按分组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配数列叫变量数列。
< )10.用离散变量分组编制的组距数列的上下限应该重合。
< )11.统计分组是将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
12.只有性质相同的现象才能计算其实物总量指标。
< )13.结构相对指标即可表明总体单位总数的结构,也可表明总体标志总量的结构。
< )14.在组距数列中计算算术平均指标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15.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各组标志值相等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 )1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体现在各组次数的多少上。
< )17.强度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 )18.如果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组变量值,缺少总体单位数的资料,需利用调和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数。
19.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只能用绝对数指标。
< )20.当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不相等时,应利用标准差系数判断其平均数的代表性。
< )21.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1. 在对称分布的条件下,高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与低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然相等,全部的离差之和一定等于0。
( )★标准答案:正确2.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标准答案:错误3. 绝对数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 )★标准答案:正确4. 相对数都是抽象值,可以进行广泛比较。
( )★标准答案:正确5. 统计研究现象的量,是从定性研究开始的。
★标准答案:正确6.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标准答案:正确7. 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标准答案:正确8. 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标准差,二者必然相等。
( )★标准答案:错误9. 单项式频数分布的组数等于变量所包含的变量值的种数。
★标准答案:正确10.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标准答案:错误11. 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普查。
★标准答案:错误12. 访问调查回答率较低,但其调查咸本低。
★标准答案:错误13.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趋势集中,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的离中趋势。
★标准答案:正确14. 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9。
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3。
因此,甲比乙的相关程度高。
★标准答案:错误15. 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标准答案:错误16. 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标准答案:正确17.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标准答案:错误18.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 )★标准答案:错误19.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标准答案:错误20. 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的,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标准答案:错误2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完成计划的情况越好★标准答案:错误22.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标准答案:错误23.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 在对称分布的条件下,高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与低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然相等,全部的离差之和一定等于0。
( )★标准答案:正确2.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标准答案:错误3. 绝对数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 )★标准答案:正确4. 相对数都是抽象值,可以进行广泛比较。
( )★标准答案:正确5. 统计研究现象的量,是从定性研究开始的。
★标准答案:正确6.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标准答案:正确7. 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标准答案:正确8. 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标准差,二者必然相等。
( )★标准答案:错误9. 单项式频数分布的组数等于变量所包含的变量值的种数。
★标准答案:正确10.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标准答案:错误11. 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普查。
★标准答案:错误12. 访问调查回答率较低,但其调查咸本低。
★标准答案:错误13.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趋势集中,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的离中趋势。
★标准答案:正确14. 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9。
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3。
因此,甲比乙的相关程度高。
★标准答案:错误15. 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标准答案:错误16. 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标准答案:正确17.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标准答案:错误18.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 )★标准答案:错误19.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标准答案:错误20. 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的,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标准答案:错误2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完成计划的情况越好★标准答案:错误22.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标准答案:错误23.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哪个是数量标志()A.身高B.学历C.健康状况D.性别2.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是根据()。
A.是否定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同C.是否调查全部单位D.时间是否连续。
3.典型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B.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5.变量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6.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异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8.甲:2003年底安徽省人口出生人数为715万人;乙:2003年安徽省总人口4680万人,则()。
A.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C.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D.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9.某地区2004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0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
A.5个/千人B.5个/百人C.20个/人D.0.2个/千人10.标志变异指标中,计较方法简朴的是()。
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A.了解抽样总体的周全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全及总体指标C.了解全及总体的周全情况D.用全及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12.在其它条件不异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偏差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A.前者肯定大于后者 B.前者肯定小于后者C.两者相等D.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设某地区有6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生产的产品质量状况,总体单位是( B ) A、每一个企业 B、每一件产品 C、所有10家企业 D、每一个企业的产品 2、对某地区工业企业的结构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的总体是(C) A、每个工业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的结构 C、全部工业企业 D、全部工业企业的结构 3、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50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标志值 4、一项调查属于全面调查还是非全面调查,关键在于( D ) A、调查的结果是反映总体特征的资料,还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 B、调查的项目是否全面 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D、是否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 5、对某地区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地区饮食业的(A ) A、全部从业人员 B、每一个从业人员 C、全部网点 D、每一个网点 6、对某部门职工按工龄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A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分析分组 7、单项变量数列和组距变量数列都不可少的基本因素是( D ) A、组限和组中值 B、变量和组限 C、组数和组距 D、变量和次数 8、某种商品年销售量为5万件,期末库存量为1万件,它们是( C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9、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C ) A、各组标志值占标志值总量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本身大小的影响 C、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D、各组权数是否相等 10、如果两个类似数列是以不同计算单位来表示的,比较其离差程度的指标是( D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1、某企业生产的某产品产量1997年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8%,1998年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8年与1997年相比增长了( B ) A、(12%÷8%)-1 B、(112%÷108%)-1 C、(108%÷112%)-1 D、(112%×108%)-1 12、从指数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上来划分,指数可以分为( D ) A、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 B、个体指数与综合指数 C、加权平均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与总指数 13、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C )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14、已知某产品产量与生产成本之间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当产量1000件时,生产成本为50000元,其中不变成本10000元,则该企业生产成本倚产量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A ) A、YC=10000+40X B、YC(千元)=10+0.4X C、YC=40000+40X D、 YC=50000+40X 15、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指出下列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有误( A ) A、YC=-20+40X B、YC=72.8-1.43X C、YC=40-0.05X D、 YC=-50-0.9X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要了解某地区生产同类型产品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研究的总体 B、工业企业的全部产品是研究的总体 C、每一件产品是总体单位 D、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单位总量 E、产品平均等级是统计指标 2、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检查,其检查的内容包括( ABE ) A、资料的准确性 B、资料的完整性 C、资料的全面性 D、资料的精确性 E、资料的及时性 3、次数分配数列( ABE ) A、必须在资料分组的基础上形成 B、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C、只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 D、特指变量分配数列 E、由对总体所分的各个组和总体单位在各组出现的次数组成 4、在各种平均指标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 DE )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5、不同总体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标准差系数(AC ) A、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B、消除了不同数列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 C、消除了不同数列各标志值计量单位的影响 D、其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无关 E、其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 6、抽样推断的特点包括( ABCD ) A、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 B、由部分推断总体的一种认识方法 C、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D、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误差 E、可以事先计算出误差,但不能控制误差 7、当两变量为完全相关时,相关系数为( BC ) A、0 B、1 C、-1 D、0.5 E、--0.5 8、下列哪些现象需采用总指数的方法进行分析( BCD ) A、分析某一种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 B、分析某地区零售商品价格的变动 C、分析某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产量的变动 D、分析某企业生产的三种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 E、分析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的变动 9、编制动态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 ABCDE ) A、时间方面的可比 B、总体范围的可比 C、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可比 D、指标的计量单位可比 E、指标的计算方法可比 10、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包括( ABCE )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增长量 D、发展水平 E、平均增长量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对某地区商业职工进行调查,总体单位是 每一名商业职工 ,文化程度是 品质 标志。 2、典型调查的调查单位是 有意识、选取的,抽样调查的调查单位是 随机原则 选取的。 3、平均指标反映了各变量值分布的 集中、 趋势,变异指标反映了各变量值分布的 离中 趋势。 4、用来测量估计可靠程度的指标称为 抽样误差的概率度,用符号 t 表示。 5、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 正 相关;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 正 相关。 6、某产品单位成本今年比去年降低了3%,产品产量比去年上升了3%,则该产品总成本指数为 106.9% 。 7、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增长量/基期水平 ,(2) 发展速度-1 。 8、平均指标就是在 同质 总体内,将各单位间的 标志值的差异 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2、统计调查的特点和优越性是什么? 答:
3、简述相关系数的性质。 答:
4、进行动态水平和速度分析分别运用哪些指标? 答:
五、计算题(共40分) 1、某车间有两个小组,各有8名工人。某天每人生产的产品数量(件)如下: 第一组:45 50 58 60 70 80 90 100 第二组:67 69 70 73 78 79 80 83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计算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大。 答: 1、一组:X = 69.125(件) σ= 18.24(件) V = 26.37% 二组:X = 74.875(件) σ= 5.51(件) V =7.36% 2、三种商品在某集市上销售的有关资料如下: 商 品 名 称 成交额(万元) 价格上涨(+)或 下降(-)的% 2季度 3季度
甲 乙 丙 2500 1000 1500 2600 1000 1800 -20 +25 +20
(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成交额; (2)计算三种商品成交量总指数及由于成交量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成交额。 (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百分数保留两位小数) 答: 价格总指数:97.3% 由于价格变动使成交额减少150万元. 成交量总指数:111% 由于成交量变动使成交额增加550万元.
3、为研究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7家企业进行调查,设产品销售额为X(万元),销售利润为Y(万元)。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其结果如下: ΣX= 795 ΣX2=86350 ΣY= 1065 ΣY2 = 121475 nΣXY = 93200 要求:计算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 答:Υ= 0.96 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4、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 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工业总产值 (万元) 180 160 200 190
月初工人数 (万元) 600 580 620 600
要求:(1)计算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计算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答: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3000(元/人) 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9000(元/人) 简答题: 1、 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答:统计分布就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其实质是把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所又称分配数列或分布数列。 统计分布由两个构成要素所组成: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所点有的单位数——次数。 2、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是:(1)其他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2)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其他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3)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他相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 3、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1)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2)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4、一般情况下,怎样根据经济内容确定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答:(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础上;(3)上述确定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5、 简述抽样调查的特点和优越性? 答: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 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6、 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特点? 答:(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数列具有以下特点:1、数列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值不具有可加性3、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联系。 7、 统计指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态;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3、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8、某企业年底商品结存总额的数列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为什么? 答:是时点数列。因为该数列特点是1、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8、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什么不同? 答:序时平均数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所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它是交现象总体各单位同一时间的变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