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复习: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复习: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梳理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生存环境的主要区别?【是否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哪种更稳定】

2.体液的概念和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比例【P2】

血细胞生活的环境【血浆】;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存的环境【淋巴】

3.说出体液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请画出组织结构图】

4.什么是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拓展:

①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的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血浆、淋巴、唾液、汗液、

【呼吸道、消化道、膀胱、胆囊等通过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如唾液、汗液。细胞外液是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等;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故血液不是内环境。】

②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糖、血红蛋白、呼吸酶、叶绿素、转氨酶、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激素、消化酶【血糖、激素、抗体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故属于内环境成分;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血浆的化学成分【P4】

血浆与淋巴和组织液的成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有关

血浆渗透压大小与和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来自

血浆pH的范围是,与有关【7.35-7.45;缓冲物质/HCO3-】

7.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课本拓展题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P7化验单中超出正常范围的成分,危害【、、】依次影响肾脏,糖尿病的发生,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关【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

2.稳态的概念P8第二段,请写下来

内环境稳态实质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概念能否应用于生物圈呢?

3.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P9-10

在下面画P13概念图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之稳态与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之稳态与环境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新课标高考生物最后冲刺回归教材必记 必修三、1、稳态及水盐平衡 1.人体内含大量液体,这些液体称为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和___ _____,其中后者又可称为_______,往往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在体液中含量最多的为________。 2.体内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_,才能与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正常人的血液PH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变化范围是很小的,其原因是血液中含许多对对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称为________,每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________和相应的一种________组成的,如________。写出乳酸进入血液后,内环境如何保持相对稳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调节下,通过各个________的协调活动,共同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稳态。其生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血钙过高会引起_____。 4.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主要排出途径是________,可调节的排出途径是________。机体能通过调节________,使水的________与________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6.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原因,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升高,使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________并传至________,通过产生________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一方面使由________分泌、并由________释放的________增加,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_,减少了________的排出,从而使_____________趋向于恢复正常。 7.当________或________时,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使________。(本质________)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的重吸收和________分泌,维持________含量的平衡。由此可见,人体内水的无机盐的平衡,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完成。 8.当人在高温条件、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时,都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严重的甚至________。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_______,就可以缓解症状。人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和Na +外还丢失________,此盐不仅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具有维持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会出现________并导致___________等。人体每昼夜有________的代谢废物要排出,而溶解这些代谢废物的最低尿量应在________以上。 9.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 ________正常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 2、血糖的调节、体温及其调节 1.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来源和去向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血糖含量在________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严重时引起死亡。含量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________,造成营养物质的流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一)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一)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问稳态 一、内环境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2/3)和细胞外液(1/3),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体内细胞液体环境 血细胞(如红细胞、白血浆

注:(1)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组织液、淋巴,但是并不是只有这三种,还有脑脊液等。 (2)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①营养成分:O 2、H2O、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②产物:激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③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3、常见的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成分:血红蛋白、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如呼吸酶)及核酸等。(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输精管、输卵管、子宫等),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

汗液、尿液、消化液等)均不能看做内环境,因而其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是内环境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2、渗透压: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主要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关,即与溶液浓度有关,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溶液浓度越低,渗透压越低。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主要四Cl+和Na+有关)、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与K+浓度有关。 3、酸碱度: 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 NaH2PO4 4、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温度:37℃左右。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2、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9、体温调节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浆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

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温度: 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需要维持稳态的根本原因: ⑴、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 ⑵、细胞代谢正常进行要求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渗透压的变化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使组织液增多) (2,营养不良)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反射的条件:一定的刺激;有完整的反射弧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低级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脊髓),(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望梅止渴) 实例:吃馒头饱(非条件反射),再看到馒头就饱(条件反射),同学给你画了一个馒头你就。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K+外流外负内正Na+内流外正内负K+外流 K+协助扩散Na+协助扩散K+协助扩散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占2/3)和(占1/3)构成注意:①“体内”指与外界环境不能直接相通的内部环境; ②人体内环境仅仅指细胞外液构成的环境;细胞内的液体统称细胞内液; ③细胞内液≠细胞液(特指液泡内的液体); ④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官腔内的液体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 2.细胞外液主要包括(位于血管)、(位于淋巴管)和(位于细胞间隙),绘制它们相互联系的概念模型。 注意:①血浆与血液、血清的关系: 血液=血浆+血细胞;血浆=血清+纤维蛋白原 ②全身所有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一般组织细胞如肌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胰腺细胞等都等生活在中; 血细胞主要生活在中;淋巴细胞主要生活在中;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中。 2.细胞外液中的成分 血浆是由(占90%),其余包括(占1%)、 (占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和激素等) 特别提醒: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来源记忆它们所含有的成分: 血浆成分的主要来源有: ① ② ③ 组织液成分的主要来源有: ① ② 淋巴成分的主要来源有:① 注意:①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含量少于血浆。 ②细胞内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DNA和RNA等一定不属于内环境 ③细胞分泌的外分泌液如唾液、胃液、胰液、泪液、汗液等一定不属于内环境。 3.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其大小主要取决于。 注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和的含量有关;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源自其中的和。人体血浆中渗透压约为 KPa。 (2)酸碱度:细胞外液中PH,主要由缓冲物质如和等离子调节。人体血浆中pH接近。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知识框架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细胞外液的成分 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化物质交换的媒介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5.人脑的高级功能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激素调节的发现 2.激素调节的实例 3.激素调节的特点 第三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第四节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免疫学的应用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植物生长试剂的应用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种群增长的“J”型增长曲线 3.种群增长的“S”型增长曲线 4.种群数量的波动与下降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群落的物种组成 3.种间关系 4.群落的空间结构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类型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范围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实例 2.能量流动的特点 3.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保护生物多样性 3.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的组成 1. 2. 细胞名称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有 盲端)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3. 血浆:血浆蛋白 血液 血细胞:血红蛋白 ⑥ ⑦ ⑧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4.内环境的成分 (1)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一般是指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 (2)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有: ①只存在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②存在于体内的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 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3)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 的稳态。 (2)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高分点拨] 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1)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2)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水解消化过程。 二、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浆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氧气 养料 O 2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五、物质跨膜层数的计算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的重要知识点,有哪些知识需要学生了解?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一)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二) 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

馈调节。 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10.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的快。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三) 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5.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6.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7.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新人教版必修3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2/3) 1、体液 细胞外液(1/3) (又称内环境)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 1、血浆::水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 ○ 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细胞外液的理化 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溶液浓度越高, 溶液渗透压越高 性质: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Na +和Cl -决定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pH 为7.35~7.45 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 C )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①维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神经元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 和腺体) 特点: 双向传导 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 静息时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时电位:外负内正 过程:静息电位→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电流流动方向:膜外由未兴奋流向兴奋部位 膜内由兴奋流向未兴奋部位 a) 突触的结构 b) c) 特点 : S 、W 、H 、V 如图是完整的反射弧和突触结构 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2、常见的动物激素 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组织液)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 兴奋→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刺激 单向传递:由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 点归纳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5、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调节物质: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⑴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射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脱水低钠症的中毒征状);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等。 ⑵血浆的酸碱度:7.35---7.45 调节物质:缓冲物质: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模块的核心概念 1. 体液: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血浆、组织液、淋巴) 2.由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内环境。 3.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还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4.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5.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合使各个器官系统(如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9. 兴奋传导○1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受刺激时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10. 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单向传导 11.传导的结果是兴奋或抑制 12. 突触前膜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构成,突触后膜由下一个 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构成 突触小泡中递质的释放和合成必须要有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13. 下丘脑: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生物的节律行为的中枢 脑干: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14.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5. 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氨基酸等。 16.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 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17.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但除了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 子,如二氧化碳等。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不是等同的概念,激素 调节只不过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 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 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P27) 19.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作 用于靶器官、靶细胞(P28) 2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2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 变异的细胞、组织)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22.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分章知识点归纳整理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一、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发现过程 ①达尔文实验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拜尔实验结论: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③温特实验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①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②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单向。 ③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除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补充: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③防止落花落果。 备注: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例如α-萘乙酸,2、4-D) 2、其他植物激素 激素种类合成部位作用 赤霉素(GA)主要是未成熟的 种子,幼根或幼 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 片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2/3) 1. 体液 血 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1/3) 淋巴等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废 物: 尿素 尿酸 乳酸等 气体: O 2、CO 2 等 激素, 抗体, 神经递质 维生素 c.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 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 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 渗透压约为770 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 淋巴 (淋巴循环)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 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 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 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 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 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 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生物知识点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 NO.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淋巴 细胞外液=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 心肌细胞生活在 3. 4.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a.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c.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5.细胞外液的成分总结: ①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②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③各种无机盐离子,其中以Na +,Cl -,K+,Ca2+,HCO3-和HPO42-的量较多 ④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⑤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⑥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注意:内环境中不应该存在的成分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转氨酶,消化酶 6.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7.在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 液体是 血浆包括 8.氧气浓度最高部位:肺泡,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CO2浓度最高部位:组织细胞,组织液,血 浆,肺泡 9.渗透压(770KPa) ①.渗透压的概念: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 ③.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0.酸碱度( 7.35-7.45 )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11.①当酸性物质增加时(乳酸[HL]过多时) 乳酸+ NaHCO3——→乳酸钠 +H2CO3 H2CO3——→H2O+CO2呼吸运动排出 ②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肾脏排出 ③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体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12.①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②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种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1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血浆的PH :7.35-7.45 体温:37OC 左右 渗透压:血浆37OC 渗透压770kPa 左右 血糖正常范围:0.8-1.2g/L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控. 下丘脑:内分泌腺活动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渗透压感受器) 脑干:与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有关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运动的力量,快慢,方向等) 脊髓:调节身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婴儿排尿反射) 大脑皮层;高级反射中枢,(所有的条件反射,感觉中枢(痛觉,渴觉,饿觉,温觉,冷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言语区:W,V,S,H区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体液调节 概念:激素,CO2、H+、乳酸,和K+,组织胺,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而激素相对于这些化学物质的调节最为重要。 激素调节 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除外) 作用:调节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信息分子, 本质:有机物 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 固醇类:性激素,醛固酮 氨基酸类:甲状腺激素 最大的区别液体进入实例 内分泌腺无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进入内环境 (甲状腺) 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排出进入外环境(消化腺) 内分泌器官激素种类作用激素失调症 垂体生长激素 促激素(促鱼产卵) 催乳素促生长发育 促其它腺体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产热) 促进生长发育(脑) 提高神经兴奋性少年少:呆小症 多:甲亢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