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

中医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

中国中医药产业进展引导基金

设立方案

前言: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进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乐观影响。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进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安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反映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进展的鲜亮态度和坚强决心,是贯彻落实中国十八大的必定要求,是全面建设中国梦的重大任务,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性举措。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的假设干意见》是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进展中医药事业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充分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各地在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方面探究创的有益阅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之一,对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进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药要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快速进展,必需借助产业引导基金这一投资制度,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利用中医

药产业投资基金,为中医药行业供给投资和融资效劳,促进中医药产业经济的跨越式进展。

一、基金根本状况

1.1基金的名称

中国中医药产业进展引导基金〔暂定名〕。

1.2基金性质

公司型基金,注册名称为:中国北京市中医药产业投资

〔暂定名〕。

1.3基金设立的规模

基金为公司型基金,总体募集规模暂定为20亿元人民币,不设上限。

基金分期募集,估量在3年内募集人民币20亿元,3年到达或超过募集目标。

一期基金募集资本4亿人民币。打算募集规模下限为人民币3亿元,不设上限。

1.4基金募资意向〔一期基金募集〕

●北京市政府以产业引导基金的名义出资25%,不低于1亿元人

民币;

●机构资金出资50%,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北京××投资治理公司出资25%,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二、基金组织构造

本基金为公司型基金,将设立基金治理公司负责基金的全部投

资运作。

基金治理公司依据决策权、执行权和监视权相互分别和相互制

衡的原则,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构造,确保治理的科学性和标准化。

为保证投资原则、投资策略的执行和投资目标的实现,公司采

用较为科学合理的分层决策体制。

公司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为投资决策机构。

投资决策委员会以会议形式争论和打算公司投资的重大事宜。

公司设立风险掌握部门,专职负责风险掌握。通过完善的公司

治理构造、内部风险掌握制度和投资治理制度,确保治理标准、投

资基金安全。

公司具体的投资决策流程分为投资争论和考察、投资决策建议、投资执行、投资后治理跟踪与调整、风险掌握五个环节。

为加强和完善工程投资流程治理,确保拟投工程符合公司制定

的投资原则,更合理的筛选工程,公司制定工程投资流程治理标准。

公司内部执行严格的《投资治理制度》、《风险掌握制度》和《财务治理制度》

公司通过定制开发企业治理 IT 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决策流程的自动化,使得投资决策更加高效、严格。

三、基金的运营模式

本基金主要运营模式为产业引导基金。本基金主要以参股或控

股的形式投资于国内的以中医药建设为投资方向的优质企业、医院、

中医药产业园或种植基地等,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研发、材料生产、

设备制造、推广应用及相关产业,并参与其具体治理。

本基金同时也将作为主要发起人,发起设立中医药国际化基金、中医药产业园建设基金、医院并购基金以及相关方面产业投资基金,并申请国家资金予以扶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社保基金等机构参

与投资;募集社会资金参与投资。通过以上途径有效扩大可控投资

资金规模。

本基金将偕同各地子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对国内各地优质的中

医药领域相关工程进展投资;对相关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工程、

技术研发等方面进展投资。

严格治理、科学经营,以强有力的投资治理手段保证投资工程

的正常投产和经营盈利。

退出工程收集

事后跟踪筛选

投资决策委员会尽职调查

内部决策

退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展运作,以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

完成投资退出,猎取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架构示意图:

北京市人民政府

某大型保险公司北京某投资治理公司

中医药产业进展引导基金

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

……中中相中其

医医关医他

药药高院优

种上项质

植市技目项

基企术目

地业研

项项发

目目项

四、近期进展目标

1、进展目标

实行多种投资经营手段,有效扩大可控投资资金2~5 倍;

在1~2 年内完成工程筛选和募集资金的投资;

在 3~4 年内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手段,完成投资企业的上市或出让,制造令投资人满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展后继基金的募集工作。

2、进展战略

紧紧抓住混合全部制历史机遇,以资本为纽带,以先进的技术、严格标准的治理、规模化经营为手段,整合包括各级政府、国家支持、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各方有利条件,同舟共济,合力共赢。

3、进展打算纲要:

1) 第一局部:2023 年4 月~2023 年5 月基金建立阶段

以社会募资、和市级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基金等方式,实行引导基金、平行基金等多种形式,在扩大投资资金规模的同时猎取地方支持,便于开展下一步工程投资。

争取地方优待政策,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如税收优待政策、土

地优待政策等,获得明确可执行的政府文件支持。

考虑与地方政府以 1:1 的投资比例合作,同时可帮助募集局部其他民间资金进入,使资金扩大比例到达 3 倍左右。

2) 其次局部:2023 年6 月~2023 年12 月投资工程

基金建立的同时即开展工程投资前期工作,严格实施标准治理,力争成为产业投资示范工程和投资样板工程。

秉承“脚踏实地、先慢后快”的投资方针,对于每一个投资项

的各个环节都必需形成科学的标准性文件;对于工程投资建设运营

的各个方面,设定并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工作流程和组织体系,

成为后续开发工程投资运作的指导。

建立“记录、总结、运用、反响、修正”的学问库建设体系,

建设企业学问库,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企业人才库,留意员工培训与成长,为企业进一步快速进

展供给人才保障。

3)第三局部:2023 年~2023 年产业延长

在投资的同时对工程进展深度挖掘和有效扩展,提高整体投资

盈利水平。对所投资工程的相关领域开展投资争论,挖掘投资时机。将所投资工程纳入整体投资战略考虑,形成有效产业链和相关产业

集群,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边际效益。

以投资行业分析和技术研发为起点,建立企业进展所需学问库

体系和情报争论体系,为企业战略进展献计献策。

4) 第四局部:2023~2023 年资本运营

运用分立、并购、上市等多种资本运营手段,在具备肯定根底

后实现企业的跳动性进展。

与银行、保险、金融租赁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严密合作,运用

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杠杆工具,保障企业进展的资金需求。

乐观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充分发挥集团化运营优势,着

力培育上市资源。

五、投资效益分析

1、直接投资收益分析:

a)与中医药建设相关的盈利高、可持续的优质投资工程;

b)作为北京市政府参与的、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对于地

方经济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投资基金,我们将得到地方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助;

c)依照科学标准的工程分析和评估手段,基金治理公司将

认真对投资工程进展筛选,保证投资质量。

2、资本运营收益分析

资本收益包括以下几局部:

a)工程运营收益;

b)国家财政扶持和补贴;

c)资本市场收益;

d)衍生工程收益等。

3、收益安排

a)年投资收益率低于 6%的局部作为根底投资收益,由投资人

依照投资比例安排;

b)年投资收益率超于 6%的局部作为超值投资收益。其中的 8

0%由投资人依照投资比例安排,其余的 20% 将作为投资嘉

奖由基金治理公司取得,对投资治理团队进展嘉奖;

c)政府投资局部在保证其根底收益要求的根底上,将把其他

收益局部嘉奖给其他投资人;

d)基金治理公司每年的治理费为 1~2%。

2.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V4.0)

建设项目二: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一)项目概况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单位为广西中医学院,建设地点位于广西中医学院仙葫新校区。创新平台主要由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整合而成,融合了广西中医学院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壮医药学等多个优势学科的优质资源。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定位于成为广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医药、民族医药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技术交流及信息服务中心。 本项目建设资金总额1.05亿元,其中计划申请广西“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专项资金7500万元,其余由广西中医学院多渠道筹措,主要用于优秀拔尖人才引进、科研骨干的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项目支持、创新团队建设、现有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等用途。(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广西是我国中药资源第二大省区,广西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地域、民族政策、人力资源等优势特色,而且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通过科技集成和体制创新,按照自治区政府“打造八桂药谷,创建南方药都,开辟西南药道,振兴民族药业”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现代化科技水平,进而为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构建和谐广西做出应有贡献,是中医药、民族医药行业的义务和责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发挥广西的优势和特色,推进广西中药现代化进程和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培育独具特色的广西现代中药科技产业,提升广西中药产业对全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贡献,现根据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国家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广西《“十一五”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应该尽快通过政府引导和产学研共同参与的模式,建立起创新药物研发的技术支撑平台,从而带动广西中医药科研和产业的发展。 建设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主要针对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环节与我区中医药产业价值链中比较薄弱的中游研发环节,注重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新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组建方案(0615修改)

第二章基金组建方案

目录 释义 (1) 一、基金组建背景 (1) 二、基金概况 (5) 三、基金发起人和管理机构 (6) 四、基金管理团队 (12) 五、基金管理架构 (17) 六、基金的投资与管理 (18) 七、第一阶段投资计划 (23) 八、基金的资金保管 (25) 九、基金的风险控制 (26) 十、基金的管理费用和收益分配 (26)

释义

一、基金组建背景 兰州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是基于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和发展兰州尤其是以新区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而组建。 (一)生物医药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朝阳产业 生物制药作为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被誉为“世界永恒的朝阳产业”。许多国家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医药产业将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医药市场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达到4万亿元的规模。 生物医药产业以其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特点,成为全球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近期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提升了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专业化新药研发队伍,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从第一个新生物技术——药物基因重组人工胰岛素伊始,生物医药产品给世人的健康不断带来了奇迹,生物技术药物在治疗肾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癌症、器官移植排斥等难以医治的疾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老龄化和农村医药市场的逐步扩大,中国对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的需求将持续扩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生物医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将变得举足轻重。 (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国家政策明显向生物医药产业倾斜,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等。这一部署无疑将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注入一剂强心针,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新时代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新时代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甘政发(2023)44号,进一步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自主创新 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力争全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总规模超30亿,年均增长10%以上;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培育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以上,重点医药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o龙头企业实力显著提升,培育新增1家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家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 二、重点领域 (一)现代中医药传承特色发展 以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和标准化基地为基源,加强中药材种 质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加快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种植,

推动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建设,推进中药材饮片、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大力发展小包饮片、精制切片、超微饮片、工业切片、鲜制切片等新型高品质中药切片。加强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筛选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研制中药新品种,持续推进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休闲、健康康养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汉代医简文化园建设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执法检查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 (-)高端医疗器械数字智能发展 持续推进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临床应用,带动集癌症精准治疗、高端装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服务为一体的碳离子医疗产业发展。推动用于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慢性病、肿瘤等疾病筛查的体外诊断产品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执法检查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化学药及制剂创新绿色发展 积极培育引进化学药品制造企业,建设农药原药及中间体、医药原药及中间体等产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进由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生产为主向医药原料药及制剂产品为主转变。加强原研药、新型制剂等研发,形成“基础化工原料一医药中间体一化学原料药一化学制剂”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工

中医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

中国中医药产业进展引导基金 设立方案 前言: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进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乐观影响。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进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安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反映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进展的鲜亮态度和坚强决心,是贯彻落实中国十八大的必定要求,是全面建设中国梦的重大任务,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性举措。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的假设干意见》是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进展中医药事业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充分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各地在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方面探究创的有益阅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之一,对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进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药要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快速进展,必需借助产业引导基金这一投资制度,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利用中医

药产业投资基金,为中医药行业供给投资和融资效劳,促进中医药产业经济的跨越式进展。 一、基金根本状况 1.1基金的名称 中国中医药产业进展引导基金〔暂定名〕。 1.2基金性质 公司型基金,注册名称为:中国北京市中医药产业投资 〔暂定名〕。 1.3基金设立的规模 基金为公司型基金,总体募集规模暂定为20亿元人民币,不设上限。 基金分期募集,估量在3年内募集人民币20亿元,3年到达或超过募集目标。 一期基金募集资本4亿人民币。打算募集规模下限为人民币3亿元,不设上限。 1.4基金募资意向〔一期基金募集〕 ●北京市政府以产业引导基金的名义出资25%,不低于1亿元人 民币; ●机构资金出资50%,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北京××投资治理公司出资25%,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二、基金组织构造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产业投融资与政策支持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产业投融资与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医学理论。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医学的认可,中医药产业正日益受到重视。为了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投融资政策和支持措施,助力行业繁荣发展。 1. 中医药产业的现状与潜力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传统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草药栽培、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生产、制剂研发等众多环节。据统计,中医药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千亿元。 中医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医药是我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治疗理念和疗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医学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中医药作为保健和治疗的方式,为中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 中医药产业投融资的方式 为了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政府对于中医药产业的投融资提供了多种方式和途径。一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医药产业的研发和创新。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为中医药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等多种投融资服务,激发中医药产业的活力。 另外,政府还支持中医药产业的上市融资。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中医药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同时,

政府也鼓励中医药企业与国内外知名药企进行合作,引入优质资源, 提高中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 中医药产业投融资的政策支持 为了鼓励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融资政策和支 持措施。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中医药产业的财税扶持。对于中医药企 业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鼓励中医药学 术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中医药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同时,政 府还注重培养中医药产业的人才队伍,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引 进政策,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 中医药产业投融资的挑战与建议 尽管中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在投融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中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传统中医药企业在科技创新 和产品开发方面相对较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中医药产业的监管和规范亟待完善。中医药行业存在一些乱象,如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市场的 监管,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中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投融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一 是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财税补贴的力度,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加强中医药行业的科研机构建设,提高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 措施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01.22 •【文号】国办发〔2021〕3号 •【施行日期】2021.01.22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 通知 国办发〔202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1年1月22日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看到,中医药仍然一定程度存在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

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部署,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经验做法,破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此,现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 (一)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疫病课程。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并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加强“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高职中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强化高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职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排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长期坚持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传承工作室建设等项目。绩效工资分配对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医师适当倾斜。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按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继承人以医古文代替外语作为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国家中医药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中医药优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学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主要评价标准,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在院士评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工程院、中科院、各省级人民政府分别负责)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支 持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医药产业作为传统医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关注和支持。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积极出台相应的规划与政策支持。本文将就中医行业中 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中医药产业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了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 方向。该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和创新中医药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 培养和科研创新,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融合。另外,该 规划还强调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 传播。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各省市 对中医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和 政策,以适应各地的发展形势和需求。 二、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市场营 销等方面。 在财政支持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设立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中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市场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此外,政府还对中医药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企业的 运营成本。 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加大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各级政 府设立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 推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在科研创新方面,政府加大对中医药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设立专 项资金,支持中医药科研机构的研究项目,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进行 创新研究。此外,政府还鼓励与国际中医药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科技成果的国际推广。 在市场营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提升中医药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政府加大对中医药产品的宣传力度,推动市场对中医药产 品的认可和接受。此外,政府还推动中医药产品的国际营销,扩大中 医药产品的出口规模。 三、挑战与展望 虽然中医药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中医药人才的短缺和结构性不足成为制约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春市发展升级引导基金设立与运行方案》的通知-宜府发〔2017〕25号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春市发展升级引导基金设立与运行方案》的 通知 正文: ----------------------------------------------------------------------------------------------------------------------------------------------------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春市发展升级引导基金设立与运行方案》的通知 宜府发〔2017〕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宜春市发展升级引导基金设立与运行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9月21日 宜春市发展升级引导基金设立与运行方案 为加快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引导各类资本投资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借鉴省内设立发展升级引导基金有关做法,我市拟通过相关发展平台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规模700亿元(产业基金500亿元+城市发展基金200亿元)的宜春市发展升级引导基金。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统筹整合各方投入,逐步建立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相结合的宜春市发展升级引导基金,通过政策性导向、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充分发挥基金的杠杆放大效应,有效带动更

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推动我市经济加速发展升级。 二、基本原则 (一)政策导向。紧扣宜春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突出精准扶持和定向调控,重点扶持我市传统产业发展升级,支持我市首位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二)市场运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原则,创新投入方式,通过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和价格传导机制,实现有效配置资源,增加资金有效供给。 (三)专业管理。基金管理和投资项目,由专业基金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和运作,在专业化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 (四)风险管控。着力构建规范的基金治理结构,明晰运作及监管程序,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制度,有效防范运营风险。 三、基金设立与运作 (一)基金架构 按照“整体设计、组合成立、分期募集、滚动发展”的思路,由市级相关发展平台公司分别筹集资金,按照不同的杠杆比例向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募集资金,形成规模为700亿元(产业基金500亿元、城市发展基金200亿元)的发展升级引导基金。 此外,对于市委、市政府需精准扶持的项目,可通过直投方式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二)基金管理人 已设立的基金,由现基金管理人管理运营。拟设立的基金,按市场化方式,聘请专业基金管理团队运作。基金管理人的主要职责包括:规划基金布局及投向、遴选基金管理团队、监督管理基金运行情况、评估基金业绩等。 (三)基金组成 1.基金名称: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已设立) 基金注册地:宜春市; 基金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 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 基金管理人:江西金控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宜春财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募集方:宜春市财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存续期:8年; 投资方向:支持锂电新能源、中医药产业发展;

中医药振兴发展方案

中医药振兴发展方案 (2023—2025年) 为充分发挥城市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促进开放合作,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集中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产业链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运用人工智能、生物等新技术、新模式,赋能中医药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转型,着力打造政策机制协同、监管方式科学、服务模式创新、产业发展与群众健康相互促进的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建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治理高效、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培育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名院、名医、名科,中药名企、名药;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打造2个以上产值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2家规模超10亿元企业;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县市间中医药均衡发展,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中医药服务。

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完善政策和机制,强化政府在提供基本中医医疗服务中的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市场在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拓展发展领域。积极将中医原创思维、中药资源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促进中医药体制与机制创新,助推中医药技术与产品创新,提升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质量。 坚持统筹兼顾,坚定发展方向。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协作,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传承中医药核心理念,坚持中医药特色理论和技术方法,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支撑体系,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三、重点任务 (—)中药材种植。 1提升中药材质量。编制和推行中药材县域种植推荐目录,出台中药材种植指引,引导调控中药材合理种植,指导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等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大对合作社等种植大户的指导培训力度,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人员超200人。引导和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种植。中药材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示范基地标准建设,积极争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3个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5个产业示范基地。认定为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产业示范基地的,对其基地建设方面的银行贷款,积极争取省级专项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县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医疗保障局,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10.21 •【字号】闽医保〔2022〕114号 •【施行日期】2022.10.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 正文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闽医保〔2022〕114号 各设区市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有关定点医疗机构: 为促进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医保支持作用,现将《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10月21日

附件 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促进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政策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根据《福建省中医药条例》《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闽委发〔2020〕7号)和《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医保函〔2021〕229号)精神,结合实际,提出我省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如下措施。 一、支持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一)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下同)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等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二)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护理院和养老机构内设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三)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定点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二、支持中医诊疗技术发展 (四)建立产出导向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机制。支持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优化现有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完善价格项目内涵,构建内涵边界清晰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丰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来源于古代经典、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的中医传统技术以及创新性、经济性优势突出的中医新技术按规定及时纳入价格项目。支持开展中医康复、中医治未病、中药特殊调配加工等特色服务,促进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和有效临床经验传承。 (五)规范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稳妥有序实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

设立国家创投引导基金参股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参股的 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一、政策背景 1、实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新兴领域。 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09年发起并 实施,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联合地方财政资金参股设立创投基金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初创期、早中期企业,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1年8月17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发布《新兴产业创投计 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实施以来, 参股基金累计达到了213家,中央财政共投资106.5亿元,地方财政配套106.5亿元,参股基金总规模约600亿元。 2、成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部署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以结构优化拓展发展空间。 会议确定,一是将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基建投资资金等合并使用,盘活存量,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大型金融机构等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形成总规模

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二是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公开招标择优选定若干家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营、自主投资决策。三是为突出投资重点,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可以参股方式与地方或行业龙头企业相关基金合作,主要投向新兴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四是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收益分配实行先回本后分红,社会出资人可优先分红。国家出资收益可适当让利,收回资金优先用于基金滚存使用。通过政府和社会、民间资金协同发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3、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以国发〔2015〕32号文件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大力推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发展国有资本创业投资。研究制定鼓励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系统性政策措施,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引导和鼓励中央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等,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 4、国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有股转持义务事项不再进行审批 2015年8月14日,财政部网站公布《关于取消豁免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和国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有股转持义务审批事项后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豁免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和国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有股转持义务事项不再进行审批。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1.12.17 •【字号】黑农厅发〔2021〕325号 •【施行日期】2021.12.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十四 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黑农厅发〔2021〕325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北大荒农垦集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全省中医药千亿元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厅制定了《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十四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12月17日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全省中医药千亿元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

2030)》(国发〔2016〕15号)、《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黑发改产业〔2019〕251号)文件,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确立了加快打造全省中医药千亿元产业的决策部署,连续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全省各地积极性空前高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化加工、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为实现“十四五”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按照《黑龙江省中医药“十三五”规划》(黑政办发〔2017〕3号),《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黑发改产业〔2019〕251号),《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9-2025年)》(黑农厅发〔2019〕287号)等文件精神,省级设立中药材产业补助资金,各地配套补助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空前高涨,中药材种植规模持续扩大。至2020年末,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60万亩,产量52万吨,产值104亿元,效益25亿元,分别为2015年的3倍,均比2018年翻一番。 (二)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依据全省道地药材“六大”区域布局,突出“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药”特色,中药材优势品种如板蓝根、刺五加、人参、关防风、苍术、赤芍等发展迅速,一批具有鲜明道地特色的主导产区初步形成。人参、刺五加、板蓝根等“龙九味”种植面积达到105.6万亩,占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40.6%。初步形成了大庆、齐齐哈尔板蓝根、防风、柴胡,牡丹江刺五加、黄芪、平贝,佳木斯五味子、紫苏,伊春平贝、人参、刺五加,大兴安岭赤芍、黄芪、金莲花等特色布局。 (三)产地加工稳步发展。全省中药生产企业145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企业60家,老字号中药企业11家,葵花集团、珍宝岛集团、哈尔滨康隆药业等4家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